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這個募捐很精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這個募捐很精彩

祝大椿馬上就看清楚了局勢,乾脆利落地說道:“我祝家受皇恩深重,讓陛下心憂國事,這是在下之過這次祝家破家為國,李兄認了一千萬,我祝家雖然是小門小戶,也要認購六百萬三百萬國債,三百萬捐募,全部現金回頭我回去賣祖宅,賣古董,賣莊子,把僕役下人散了,從今兒開始,粗茶淡飯,一心國戰”

這一下,鄭宇對這人也不有些刮目相看。祝家的底氣其實是比不得李家的。畢竟李家靠的是當年李鴻章遺留下來的三千萬家產,還有遍佈北中國的遺澤,這些年生意做的順風順水,拿出一千萬來也不會傷筋動骨。可這祝大椿底子太薄,這些年無非是上了皇帝的船,運氣也是好得出奇才攢下了偌大家業,但和合肥李家比起來,恐怕是大大不及。可這人偏偏就下了狠手

看來,這些財閥大佬,靠著皇帝生髮,也就認準了皇帝這艘船,知道自己只有跟皇帝綁得越緊才越安全越發達。當然,這也從側面說明,皇帝守信用,信得過。

“我林家在臺灣的基業,是陛下和海軍保下來的,要不然甲午年怕不送了倭寇”帝國造船業巨頭,臺灣百年世家板橋林家的新任家主,剛剛服喪完畢的林爾嘉一口喝乾了杯中酒,“我林家最近造船投入太大,流水不多,銀行那裡還欠著大筆款子,國債先認購四百萬,捐助四百萬,但有一條,從今天開始,到戰爭打完,海軍訂單我一律平價做不賺錢只要夠我這人吃馬喂就行”

鄭宇玩味地看著這人,心說這還真是遺傳,這位兄弟原本是廈門抗英的名將陳勝元的孫子,六歲上頭過繼給了板橋林家,年初林家家主林維源去世,剛接了家主的位置,恐怕林家本根尤其是的一些旁枝還有些不服,今天表這個態,怕也是想緊靠皇帝穩固家主位置吧?

日化大王喬江眼看這些人搶了彩頭,一咬牙也喊了出來:“四百萬山西喬家當年跟著滿清混皇商昧良心,我四川喬家替他贖罪二百萬國債,兩百萬捐助軍隊訂單,我也是平價做,賺政府一分錢我喬江是小娘養的”

山西喬家,鄭宇是清楚的。的明末穿文大都描寫了明末時候山西商人幫助滿清奪得漢人天下,並成為滿清皇商的情況。在鄭宇看來,商人逐利,這原本沒什麼錯處。但經商也是做人,終歸要有些道德底線,有些是非觀念。顯然這八大皇商當年在這上頭是欠缺了不少。二十五年前鎮**北上佔領江南,滿清為了籌集軍費保住北方,大肆提高這些山西皇商的政治地位以籌款練兵,山西喬家也登堂入室成了山西一霸。到了甲午年滿清倒臺,繼而清朝和日本聯合進關,鎮**後方紛紛有人“勤王”或“**”,這喬家也是不甘寂寞,結果落得個身死家滅,多年積攢的家財都充實了國庫。

這四川喬家是百多年前湖廣填四川時候分出去的山西喬家支脈,不過頭腦要更加靈活開明些,與滿清的關係也沒那麼尾大不掉,早早投了鎮**專心做日化用品,什麼肥皂火柴新派化妝品之類的小玩意,倒是做的細緻,不過終究挨了山西喬家的累,這些年在帝國財界總有點如履薄冰的意味。這一次吐血報國,想來也是自存的手段。

“在下黃博,正華報業集團董事長,”帝國報業巨頭黃勝的長子黃博摘下禮帽,鞠了一躬,“在下認購兩百萬國債,認捐兩百萬小本經營,還請見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名鼎鼎的黃勝,鄭宇是知曉的。前世他的一個搞傳媒的兄弟沒事就嚷嚷自己要做“當代黃勝”,鄭宇灌了一耳朵,自然知道這人是中國新聞業鼻祖,也是容閎的同學。用鄭宇前世的名詞來說,這人當得起“中國默多克”的稱號。黃勝在甲午前五年就去世了,長子黃博繼承家業,更是不遺餘力地配合政府,與皇室的關係也極是密切。不過這引入文化開啟民智是政治任務,黃家一向對精神領會的極好,在這些上頭利潤很薄,鄭宇也知道黃家是盡了力,自然是滿面笑意親切握手。

“在下馬寧,馬氏商行東家,國債我老馬買下一百萬認捐一百萬這錢是老馬從口外販牲口賺的辛苦錢,來路清白外加一條,行伍上需要的牛馬驢騾大牲口,我老馬不賺錢供著,管夠兒”

“在下長沙趙勇,國債認下兩百萬,認捐兩百萬在下是礦黑子起家,做點玻璃水泥之類的玩意,本小利薄,卻也有報國之志”

“在下源通企業嚴子均沒有國,哪有家,嚴家今天破家為國……我認購二百萬國債,捐助二百萬”

“鄙人是吉慶銀行的閻書堂,小本生意,不過今天鄙人豁出去了國債一百五十萬,認捐一百萬,統共……二百五十萬”

“在下是白氏集團的白彩,錢是什麼?錢是王八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鄭宇抬眼一看,正是和皇室熟極了的白家家主白彩,人稱“老白菜”,自己在齊齊哈爾還住過這人的別院。

“我白家的錢是挖山參,收皮子,熬阿膠,做藥材,祖祖輩輩攢的,”白彩說著說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滿清的時候,俺家裡給宮裡做藥材,什麼太監奴才都能踩我一腳。當今這新朝,商人翻身了,我白彩覺得自己才像個人你們都說我老白是錢簍子,我老白是怕怕哪一天官府找茬要揩油,得有錢餵飽這幫狼崽子現在我算看明白了,這新朝不興這個,當今也好,在朝諸公,都是咱自家人沒說的,我老白今天豁出去了,不能讓陛下破家我……我出六百萬三百萬國債,三百萬捐助”

鄭宇好笑地看著這人聲淚俱下地表演著,心想這老爹到底安排了多少託?剛剛這態勢還有點從漲停板往下走的勁頭,這位老兄就蹦出來又打了針雞血

果然,他這麼一搞,後邊的調門立馬又高了起來。而閻書堂則是心中懊惱,心說這怎麼說的,不但花了錢,最後還落得個有些慳吝的名頭有這一幕在前面,後邊的人自然是打碎牙往肚子裡吞,一個接一個地喊下來,居然隱隱有了點鬥富比闊的架勢

鄭宇聽著也有點頭暈目眩。

誰說中國窮?看看這些人,這中國民間聚斂和隱藏的財富,到底有多少,恐怕誰也說不清楚可中國卻缺乏有效的資源調配體制,也缺乏發達的金融體系和信用機制,因此在那個時空的歷史裡,民間財富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和利用,成為沉澱下來的死錢,最後在反覆的軍閥混戰和抗日,內戰中灰飛煙滅,或不知去向。

而這個時空裡,皇帝從執掌黑旗軍之後,就開始在轄區內改善經商環境,廢除釐卡和苛捐雜稅,並以自身資金和共有財產作為種子,撬動民間資本,透過政策引導,政府訂單,墊資建設等手段吸引了大批民間資本投入工商產業之中。供給本身又帶來了需求,透過配套的銀行保險體系,民間資金被大面積盤活,利用效率也得到極大的提升,原本分散的資本在金融體系的調配下聚攏起來,在政策引導下投向各個產業,並透過銀行為紐帶,實現內部交易成本最低化,一步步形成了後來中華帝國皇室為核心,國有為骨幹,財閥為血肉,中小企業為皮毛的體制。

在這種大銀行為紐帶,高度集中的體制下,經濟嚴重財閥化,康采恩和托拉斯化,甚至跨越了中國最頑固的地域觀念,財閥們更多地依靠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實力派,這也就凝聚了全國的力量,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削弱了地方的離心力。

一念至此,鄭宇越發地佩服這位便宜老爹。

有了前邊這些人的高調,後邊的各位財界大佬各個不甘人後,一個個天文數字被喊了出來,旁觀的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彷彿這屋頂照下來的不是燈光,而是山一般的黃金山閃爍出來的璀璨金光

旁邊負責記錄的財政部次長李登雲樂得合不攏嘴,這一番折騰下來,少說已經發了一個多億的國債,捐助也有了六七千萬作為另一個時空一百年後的人,鄭宇是知道所謂認捐有多少貓膩的,所以他分外認真地安排了一系列的記錄,畫押,公告事宜。

這邊抄錄完畢,馬上找事主畫押,然後謄寫員就會把這條認捐資訊新增到匆匆張貼的大紅榜上而且鄭宇別出心裁地在上面留了大片空白,讓人們很直觀地看到記錄的重新整理情況

李經方,祝大椿一千萬的記錄已經足夠駭人聽聞,甚至鄭宇根本就沒指望能被重新整理。可事情偏偏就是這般有趣。

“我魏家,認購八百萬國債,捐助四百萬。”一個頭髮捲曲,鼻樑高聳,眼睛深陷的紳士說道,“雖然在下十年前才加入中國國籍,但我熱愛這個國家。這次我把財產的三分之一捐出來,只是因為我是這個國家的國民。”

說話的音調有些奇怪,可聽在眾人耳朵裡,卻分外不是滋味。這位魏此彼,原名維茨比,是歸化的猶太商人,家族早先在威尼斯從事銀行業,後來業務擴充套件到地中海周邊和英國,北歐。帝國建國後,此人居然加入了中國國籍,把產業向中國大規模轉移,開始做起了對外貿易中的信用擔保,兌換,保險,貨品抵押貸款等業務,憑著在歐洲打下的根基,這人的財富如同吹氣泡一樣地吹了起來。至於說這人有多少錢,恐怕在座都沒人清楚,只能去問總情局。眾人心知肚明,這位所說的三分之一,無非是賣個乖。這位的財產恐怕還在李經方之上。

你要捐錢給帝國,這是好事,沒人反對。可說到根上,你是個洋鬼子,中國人自己的事,你非搶這個彩頭幹什麼連沉穩老練的李經方,聽了這人的話,都有點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看了看周圍人的表情,忍不住就要開口說話。

“這位魏董,在下南洋黃仲涵,”一位身穿白色華服,頭髮中分,風度偏偏,四十歲模樣的中年人一笑,“我是陛下的學生,老師有事弟子服其勞。在下在爪哇和婆羅洲的糖廠,鋁土礦,橡膠園子,這些年都是靠著老師關照。錢財身外之物,國沒了,家沒了,要錢何用?破家何懼之有?八百萬國債,認捐八百萬,我黃仲涵今天舍家為國,列祖列宗在上,庇佑我帝國千秋萬代”

他對著周圍行了一個羅圈揖:“各位世兄,在下今天並非與諸位鬥富,實在是家嚴辭世前有遺訓,待國家有難務必破家報恩父命難違,各位原諒則個”

鄭宇看著這人的表演,心中也是有些佩服。這人就算是託,可這一千六百萬華元砸下來,那就是兩百多萬英鎊就算返還一半,這錢也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鄭宇並不知道,這位黃仲涵在另一時空裡也是大名鼎鼎—著名的“印尼糖王”,在荷蘭殖民當局百般打擊之下仍然屹立不倒,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建源公司,資產總額高達兩億美元,乃是印尼僑界鉅富。他只知道,這個時空裡此人年輕的時候就在鄭鷹開辦的南洋大學就讀,從此成為鄭鷹在財界的心腹。

當然,這人說白了不過是皇帝在海外拓展的一個棋子,是頂在前面的工具,以避免引起南洋殖民當局和歐洲列強的猜忌。用鄭宇前世的話來說,其實這人算是“代持”。那這捐出來的錢,怕也一部分本來就是皇家的,剩下那些,只要跟緊皇室這棵大樹,以後自然能連本帶利翻著番地轉回來。

可無論怎麼說,今天這彩頭算是從猶太佬手裡搶回來了。

鄭宇頗為讚賞地看了看這位賣相頗佳的黃家當家人,兩人目光一對,各自瞭然,迅速錯開。鄭宇知道對方心裡有鬼。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此人一直惦記著把女兒嫁給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