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鋼鐵帝國(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鋼鐵帝國(下)

鞍山。

這座在另一時空赫赫有名的鋼鐵基地,在這一時空,還只是個三面環山,山嶺層疊的遼南城市。

自古以來,鞍山就是東北南部的交通重鎮,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就是交通驛站的所在地,並且是重要的軍堡,“鞍山驛堡”的遺址儲存尚好。

鞍山之名,得自其南郊山形如同馬鞍。

可真正寶貴之處,在於其周圍山嶺上豐富的鐵礦資源,而在其周邊,大石橋的菱鎂礦,大連的石灰石礦,復州的粘土礦,東北面本溪和撫順的煤鐵礦,西北面阜新的焦煤,西面錦溪的錳礦,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金屬採掘,冶煉和加工基地所需的各種礦產資源。

鞍山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這裡的土壤屬於第四紀衝擊砂質粘土,富有凝結裡和粘著力,容易吸附水分和養料,適宜耕作。尤其其西北面沃野千里,是重要的糧食產區。

遼河的支流太子河環繞在鞍山市的東,北,西三面,不但有地上河流,還有地下暗流,為民用和工業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市區南面還有千山河,發源於雙塔嶺;北面有沙河,發源於千山山澗,兩條河流從東向西經太子河注入遼河。

鞍山的氣候屬於北溫帶,夏季在帝國氣候檔案中有案可查的最高溫度三十八度,最低溫度零下三十度,雨量偏少,水分蒸發大。但由於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再加上水系縱橫,山嶺環抱,又適合大豆,高粱,玉米,穀類和耐寒水果的生長。

早在甲午年北上之後,久聞鞍山大名的鄭鷹對滿清皇莊,皇產和旗人產業一體沒收之後,在鞍山等重點礦業富集地區沒有貿然推進放墾,而是先進行初步資源圈定,然後進行勘測,只對與礦業無關的一些平原地帶進行拍賣,大部分由皇室產業拍得,以現代農場模式進行大機械耕作。而原本的早期移民,由於其租種的皇田或旗田轉為國家所有,由國家統一組織,把他們按照農場模式組織起來,變成保底工資的農業工人,而由國家委派的專業人士負責組織生產銷售,組建農業公司,並在內部採取收益分成的模式。

經過勘測,目前在鞍山地區勘察出的經濟儲量,以40劃界,以上的富礦大約在五千萬噸左右,主要集中在弓長嶺地區,以下的貧礦則散佈在弓長嶺,齊大山和眼前山,以及東西鞍山,大孤山,總計四十二億噸左右,主要是條帶狀鐵礦。

這種鐵礦在中國北方分佈廣泛,從山西五臺起,經河北的灤縣,青龍縣,再經遼西的阜新縣直到遼寧南部,再到朝鮮的茂山,在另一時空被命名為“鞍山型鐵礦”,是我國儲量最大的鐵礦形式。主要生成於震旦紀鞍山群變巖系,又分為粘土質型和角閃質型。

鞍山有悠久的冶鐵歷史,早在燕國就是重要的鍊鐵基地,並在帝國地質勘測過程中,在鞍山東北郊的羊草莊發現了戰國時期的鍊鐵遺址,挖掘出大量刀幣,鐵農具,鐵鍋等。在牌路溝和太平溝,地質隊還發現了寒帶的鐵礦遺址,礦洞內堆滿礦石。

在宋遼時期,此地成為遼重要的冶煉基地,遼史中記載,“坑冶,則自太祖始並室韋,其地產銅,鐵,金,銀……”,這裡的室韋指代的並不是室韋族,而是鞍山周邊的室韋山(千山)。明代最大的鐵廠就位於天成山,也就是弓長嶺。

但到了清朝,在滿清統治者“龍興之地禁止開礦”的命令之下,也是在其恐懼礦工聚集容易在反清宣傳下爆發民變的心理之下,鞍山的冶鐵業全面衰落。

由於帝國建國之後北方形勢始終比較緊張,帝國在鞍山等地主要是首先進行全面勘測測繪,一直到資源量和生產設計方案相對完備,才在鞍山,本溪,撫順,阜新等地開始實驗性的生產試驗,以驗證工藝路線。

針對40以上品味的富礦,中華帝國有多年的冶金工藝積累,冶煉技術是完整而成熟的。由於中國鐵礦普遍屬於貧礦,平均品味只有30,在南方,湖北,河北,安徽等地積累了大量生產實踐的帝國鋼鐵業有著冶煉貧礦的豐富經驗。,

在國際上,也包括中國,對於貧礦都有一整套解決方案:首先是破碎,即按照鐵礦石塊度的大小,先進行破碎,隨後進行球磨;其次是選礦,即把礦石中含鐵的部分同夾雜物分開,一般有磁選和浮選兩種方法,多數採用磁選;最後是燒結,即把經過洗選後含鐵較高的鐵精礦燒結成塊狀送入高爐冶煉。

不過,鞍山的貧礦卻無法進行磁選或者浮選,一個是礦粒特別小,平均小於0.1毫米;一個是堅硬,難以破碎;再一個是缺乏磁性,無法磁選。

此外,其不但品位低,而且含矽量大,這不但要增加石灰石和焦炭的消耗量,技術難度也很大。

勘探的結果是讓人失望的。在當前情況下,鞍山鐵礦區只有少數50以上品味的富礦有開採價值。為了進一步擴大利用範圍,試產上採取了60品味和40的品味的礦石混合進行冶煉的方法,解決了工藝問題。

僅僅如此,鞍山鐵礦距離鄭鷹等人理想中的東北大工業基地的距離太過遙遠,而同樣的問題也存在於北方其他“鞍山式鐵礦”。

根據鄭鷹等人的討論,雖然不知道另一時空是如何解決了鞍山式貧礦的冶煉問題,但終究要努力一下,而不能就此放棄。僅僅五千萬噸的富礦,真的要支援東北的重工業基地,連十年都撐不下來。

為了解決貧礦冶煉的問題,中華帝國冶鐵行業的眾多本國籍和外籍專家雲集鞍山,仔細調研,廣泛探討,最終依然還是沒有得到滿意的方案。這個結果顯然無法讓對東北開發寄予厚望的皇帝鄭鷹滿意,這位皇帝以其特有的固執宣佈:鞍山鐵礦的問題一定可以,而且必須被解決。隨即這位皇帝祭出了一貫的法寶:懸賞兩百萬華元,加伯爵爵位,只要能夠解決鞍山貧鐵礦的工業化經濟冶煉問題就可以受賞。

在豐厚的賞金刺激下,各路專家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瑞典的格連達爾,德國克虜伯和霍伯爾特,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礦業所等專業的冶煉機構和研究所紛紛介入,最終,在1904年,帝國皇室制鋼產業的德裔特聘專家馬克西?施密特提出了一個方案,即採用焙燒爐,在磁選前先進行高溫還原磁化,並使堅硬的礦石變得酥脆,容易破碎。經過反覆討論,這個方案被提交御前,獲得了專項經費支援,建立一個日處理礦石100噸的實驗性工廠,並由施密特親自主持,從國內外精選了一批破碎機,篩選機,選礦機,親自指導建設了還原爐,並且對礦石進行了仔細縝密的化驗分析以設計工藝方案。

此時此刻,工藝試驗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儘管南面的華軍已經在和日軍接戰,一些地方已經在緊急撤離重要人員,但固執的施密特卻以德國式的刻板公開宣佈:“我受皇帝陛下委託進行本次實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更不可以因為某些潛在的威脅而中途放棄。”

在這位德國老專家的帶動之下,助手和很多工藝技術人員,乃至底層工人都沒有離開,依然在堅持工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施密特靜靜地看著眼前高大的焙燒爐。

這是他精心設計的產物:需要處理的鐵礦石以電動傳送帶運送到高處,從豎爐的頂端裝入,在爐體內緩緩下降,在這個過程中,赤鐵礦被還原為磁鐵礦,從無磁性變成有此行,並且酥脆化。加熱和還原使用煤氣,來自旁邊煉焦廠的焦爐煤氣。在爐頂安裝了貯礦槽,容量二十五噸,爐襯是耐火磚堆砌,爐殼沒有採取當時慣常的鐵皮包裹,而是採用了鋼結構緊固。

施密特在中國的定居,在一開始並非心甘情願。

他原本是洛林鐵礦的工程師,屬於德國日耳曼人,卻已經在法國生活多年。阿爾薩斯-洛林被割讓給德國後,這位工程師雖然也曾經不無欣喜,但對於德裔移民大規模湧入,對本地法裔的歧視又有些看不慣,再加上痴迷技術,在鐵礦內過得並不舒服。

二十年前,他接待了來自東方的客人,收到了一份熱情的邀請函。高額的薪水,特殊的地位,那個曾經打敗法國的東方神秘力量,這一切讓他有些動心。正好他的女兒伊麗莎白新婚不久,丈夫病亡,也不想留在傷心地,於是他就帶著女兒來到了中國。,

原本他並沒有想過一直呆在這片陌生的土地,可他的女兒卻很快與他的一位學生墜入情網,並且談婚論嫁。可憐的老施密特最終在中國方面的熱情挽留下選擇了歸化,並因其對中國礦業採掘的傑出貢獻受封男爵。

施密特現在已經無心其他,滿腦子只是這一次的生產試驗。

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精心挑選的阜新焦煤,美國進口的最優良的磨機,可以將鐵礦礦粒磨碎到一百五十目的微粒(相當於每平方釐米的面積有一百五十個顆粒),以確保磁選。高爐是他精心設計,結合鞍山礦石的情況加固了爐底,又把爐頂的通風口進行了加固。

如果還是不行,那鞍山鐵礦……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欣喜若狂的聲音在身後響了起來:“老師成了三個批次,全部鐵精礦在60以上焦比只有1.15您成功了鞍山貧鐵礦被您征服了”

施密特猛地轉過身,看著他的學生兼女婿方正學:“報告呢?”

方正學趕緊把手中的檢驗報告遞給老師。

施密特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終於露出了笑容:“成功了……鞍山鐵礦,終於可以得到真正的開發了。上帝,這是東方的洛林……不,是魯爾”

“老師,您一定會受封伯爵”方正學眼窩深陷,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狂喜,“那些美國佬,瑞典佬,這下全都要傻眼了白來一趟”

施密特呵呵一笑,一把摟住了自己的學生:“不,方,這不僅僅是我的成就,而是我們的成就……你是我的夥伴,是我們一起把他變成了現實。這筆獎金屬於我們,也屬於在這裡的各位……”

他轉向周圍露出笑容的人們,深深一鞠躬:“各位,你們冒著危險留在這裡,見證了這個偉大的時刻,無愧於自己的職責。這筆獎金的一半屬於諸位,謝謝了。”

美國西部,猶他州,鹽湖城,奧克爾山脈,賓漢大峽谷。

這個另一時空世界“最富有的坑”,世界最大銅礦,從太空中可以看到的人造景觀,在這個時候還不是一個坑,而是礦山。

巨大的礦山之上,傳來驚天動地的爆炸,強固的山地立刻塌陷了一大塊。

煙塵散盡,履帶式剷車進入,剷起散碎的礦石裝入翻鬥卡車,並由這些卡車運輸到傳送帶旁邊,轉運到傳送帶上的傳送鬥上面。長長的傳送帶把這些礦石運輸到冶煉廠,粉碎、水選後含量達到28%,經過熱熔提煉達到98%,然後再精煉成的銅精礦,製成銅導線,供應給美國各地的電氣化工程,滿足這個國家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進行的電氣化工程所需,換回天文數字的美元。

當然,還有一批銅錠將運往中國,變成炮彈,子彈,汽車發動機的散熱器和導電線。在遙遠的太平洋西安,那個古老的東方國家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戰爭,而他同時也在不動聲色地推進著自己的電氣化程序。

早在四十年前,賓漢峽谷因為金銀的發現而引來了天文數字的採礦者。三十多年後,這裡的金銀銅含量過低,被認為沒有價值,直到鄭鷹等人的觸角來到這裡。

對這個二戰時供應了盟軍一半銅礦的世界第一銅礦和人造景觀,鄭鷹,穆鐵,許凡和陳磊四個人自然是不可能放過的。他們早早註冊了猶他礦業公司並以象徵性的金額完成了圈地,甚至還直接找上了另一時空提出露天開採法,把廢礦變成金山的年輕工程師丹尼爾?傑克林,進行了系統性的冶煉試驗和開採規劃。

不過,後來美西戰爭爆發,中美交惡,《排華法案》出現,尚未建設的賓漢銅礦一度面臨被美國強制收回的危險,全靠著中間象徵性地轉給一位猶太人才避過風頭。後來美國陷入經濟危機,中國提出大筆訂單,再加上日俄聯盟,中美關系好轉,賓漢銅礦的第一期建設終於展開。

現在,年產五萬噸銅礦,總投資高達兩千四百萬美元的一期工程全部達產。藉助美國全國電氣化,以及中日俄三國大戰的刺激,銅價已經飆升到每噸一百二十英鎊,摺合六百美元。,

在這個世界最大規模的露天巨礦中,除了丹尼爾?傑克林主持開發的一系列高效率的採掘洗選系統,以及中華帝國生產的柴油機履帶式工程車,還採用了受封中華帝國伯爵的德裔製冷工程師林德發明的液氧炸藥及其制冷系統。

液氧炸藥安全可靠,用固態可燃性吸收劑,即炭黑,紙粕和木屑包裹成圓柱體,在爆破前浸入現場生成的液態氧,吸滿液氧,然後安裝在爆破點以雷管起爆。

這種炸藥安全可靠,成本也低得多,但只能用於露天環境,倒是正合了賓漢的情況。早在半年多前,利用精心設計的揭頂爆破方案,礦山開始了採掘。這一系列措施下來,賓漢的廢礦變成了金山,今年算下來,淨利就可以多達一千二百萬美元。

這一方案的成功無疑鼓勵了中華帝國皇室產業對所謂“貧銅礦”的興趣,亞利桑那州開採了一百多年,被認為沒有剩餘價值的新科尼利亞銅礦也被他們低價拿下。

擔任猶他礦業總經理的丹尼爾?傑克林此刻戴著安全鋼盔,看著火熱的礦場,卻並沒有太多得意,反而有些憂心忡忡地問道:“卡內基先生,您也是中國人的老朋友了。以您看……中國是不是真的可能打敗仗?”

美國聯合鋼鐵公司主席,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微微一笑:“我的小丹尼爾,你看看眼前這一切……你真的認為,這樣一個國家,是俄國那樣的瘸腿老巨人,或者日本那樣的侏儒可以動搖的嗎?”

“可軍事分析家和政治評論家……”

“他們是一群蠢貨。”卡內基搖了搖頭,“丹尼爾,我跟你說,像中國和俄國這樣土地廣袤的國家,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兩樣東西:無形的和有形的。無形的東西,你只要看看這裡這些中國人的表現就知道了,他們不缺乏智慧,也不缺乏激情,更有著自信和堅韌;有形的東西,就是這些亮閃閃的堅硬玩意,鋼鐵,銅,各式各樣的金屬,孩子。這些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卡內基眯著眼睛,指了指窗外:“我的小丹尼爾,看看眼前的一切,想一想那個國家過去發生過的,以及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他們已經在向全世界供應汽車,各種各樣的家用電器,他們造出的船已經成為太平洋郵輪航線的霸主。再看看他們的敵人……我想,這場戰爭的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更多到,地址

id="book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