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二章 鋼鐵對鋼鐵(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二章 鋼鐵對鋼鐵(一)

“當華軍鯊四十二號潛艇發出電報之時,艇長薛海龍似乎顧不上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代表什麼。以後世的眼光來看,他不經意的戰位選擇,也可以說是天意,讓這位艇長和他那艘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簡陋到極點的座艇永遠留在了世界海戰史非常醒目的位置上。”(中國,許波,《華興海戰史》)

“這一場大海戰,不但是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規模最為宏大,戰況最為激烈,戰果也最為顯著和具備決定性的海戰之一,也開啟了二十世紀人類海權總決戰的序幕。自此之後,一個新生的帝國在世界海權版圖上獲取了自己的一片專屬領地,而傳統的大洋霸主開始受到了挑戰。”(英國,丘吉爾,《日不落之夕》)

“……在這一場驚天動地的海戰之中,那些閃閃發光的名字背後,還有無數默默無聞,卻一樣堅韌頑強的海軍戰士。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他們奮戰到底的精神,都已經成為這個世界最寶貴的遺產之一,世世代代激勵著各自國家的後輩軍人們。”(美,尼米茲,《二十世紀海戰史》)

“當時我只有一個感覺:拜對菩薩了。”(中,薛海龍,《潛艇?潛艇》)

--------------

另一邊的薛海龍遠遠地看著這艘特務艇突然瘋了一般對海面開火,以為某艘潛艇被發現,也是嚇得不輕。

可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日本艦隊的其他船隻好像沒事人一樣,該怎麼走還怎麼走。即使是那艘特務艇,打了幾炮,隨便轉了幾下,也繼續向前走了。

薛海龍不知道的是,這些特務艇上的乘員早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在這之前已經多次隨便開火了。

由於連日來高度緊張的作業,而這一次的決戰更把人們的神經推向了極度的緊繃。再加上日本海軍方面改造的這些特務艇,乘員都是臨時抽調,很多人其實都是各艦挑剩下的人員,或者是其他艦摔下來的包袱,此刻的神經簡直繃得要爆炸一般。自從這一次航程開始,這些特務艇在海上看到任何可以跡象,都是劈頭蓋臉幾炮砸過去,一開始還弄得艦隊緊張兮兮,但次數太多,最後也都麻木了。

薛海龍被任命在鯊41艇,鯊42艇,鯊43艇和鯊44艇組成的小隊指揮官。但除了他小隊的四艘艇他有把握已經抵達伏擊區域之外,其他小隊的動向他完全一抹黑。甚至本小隊各艇的位置他也都不清楚。

一切,都只能依照個人的主動精神和判斷進行攻擊。說句難聽的,一不小心自己發射的魚雷幹沉友艇,也是很有可能的。

日俄軍先遣部隊經過,兩個小時後,大隊的鋼鐵戰艦顯出了身形。

日俄聯合艦隊的整個主力艦列分成左右兩個集團,間隔達到十二海裡。

這是馬卡洛夫和東鄉平八郎的參謀班組聯合制定的戰術,不過,也有謠傳,說沙皇及其幕僚,對本次海戰的陣形配置進行了遙控干預。

俄日方面採取的陣形參考了特拉法爾加角海戰時的納爾遜。

在那一場驚天動地,並且改變了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歷史的海戰之中,納爾遜創造性地把艦隊分成兩隊,利用機動性先敵展開,左右夾擊法軍艦列,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考慮到華軍擁有一些高速戰艦,偵查上也有優勢,日俄軍的主力採取了左右展開的態勢,力爭以馬卡洛夫指揮下的俄主力編隊牽制華軍主力,正面接舷,東鄉平八郎的八艘較為新式的戰列艦自側翼包抄華軍,以優勢火力擊潰華軍一部,進而重創或全殲敵軍。…,

北面的俄馬卡洛夫集團,由兩個並行的艦列組成。

第一艦列,為三艘庫圖佐夫公爵級戰列艦:庫圖佐夫公爵號,巴格拉季昂號,魯緬採夫號,以及三艘波羅季諾級戰列艦—亞歷山大三世皇帝號,波羅季諾號,鷹號組成的第一戰隊,由馬卡洛夫海軍上將坐鎮庫圖佐夫公爵號,親自統帥。

第二艦列,是三艘佩列斯維特級戰列艦—佩列斯維特號,奧斯利比亞號和勝利號,後面還跟著法國建造的太子號和美國建造的列特維贊號組成的第二戰隊,由維特蓋夫特海軍中將指揮。

在俄軍艦列側翼提供掩護的,是四艘防護巡洋艦—斯維特拉那號,金剛石號,包亞林號,諾維克號組成的防巡第二戰隊,以及四俄國艘驅逐艦組成的第二驅逐戰隊。

南方集團,由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親統八艘日本戰列艦,組成第一戰隊:一號艦薩摩,二號艦安芸,三號艦三笠,四號艦朝日,五號艦敷島,六號艦初瀨,七號艦富士,八號艦八島。

戰隊司令旗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東鄉平八郎司令長官的將旗高高飄揚在薩摩號的主桅頂部。

薩摩級戰艦是日本第一艘國產戰列艦,也是融匯了英德美造艦技術,並對華軍近幾年服役的新艦進行考察,綜合歐美造艦的一些可行思路而建造的新型戰艦,體現了很多新特點。兩艘同級艦在美國聖迭戈船廠和建造,日本造艦專家和技師全程參與,並聘請了義大利和法國專家。

建成後,由日本接艦船組駕駛,經過短暫的海試之後,橫越太平洋,抵達日本瀨戶內海柱島錨地。

該級軍艦由義大利著名設計師庫尼貝迪主持設計,採用了中國國防部造艦廳率先提出的背負式炮塔思路。為了加強火力,這型軍艦除了首尾各二的背負式全中軸線雙聯三o五主炮塔之外,還在腫部兩側分別安裝了一座雙聯裝主炮塔,這樣就可以保證每舷可以同時有十門主炮齊射。

在主炮方面,日本採取了美製三百零五毫米套筒式緊固主炮,四十倍徑,出口動能超過了英制阿姆斯特朗mkvi型主炮。其炮塔綜合了英制敷島級戰列艦上biv改型炮塔的優點,又進一步加以改進,加強了頂部和正面防護,提高了裝填速度。

biv型炮塔對比之前的富士級使用的bii炮塔,最重要的改進是把炮彈和發射藥包從彈藥庫和火藥庫直接送進戰鬥室,炮塔不必迴轉到中軸線即可自動裝彈,大大提高了裝填速度。在訓練中,薩摩號的最大射速已經達到2發/分。當然,實戰背景下這個資料是多少,就有待檢驗了。

除主炮外,該型艦還裝備了眾多的副炮火力,總計四座雙聯裝二o三副炮塔,十二座單裝一二o毫米速射炮,八座單裝七十六毫米速射炮,開了多炮塔神教的先河。

防護上,薩摩號採用了改進型哈維鎳鋼裝甲,舷側主裝甲帶達到了二百八十毫米,甲板裝甲六十毫米,主炮塔正面三百二十毫米,司令塔三百六十毫米,但水下的防護結構顯得相對簡單,關鍵部位的防護也沒有中國那麼複雜,水密隔艙的堅固性,合理性都無法和中國的廣州級相提並論,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如果說,廣州級像一個裹著全套哥特式板甲的騎士,則薩摩級最多也就是穿著日式“南蠻鎧”的武士。…,

薩摩級的動力系統,由於日本缺乏蒸汽輪機的技術,也沒有足夠的燃油資源,美國也缺乏蒸汽輪機技術,所以該型艦採用了十五燃煤鍋爐,依然是美製三段膨脹蒸汽機,最大航速只有二十節。

儘管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這兩艘薩摩級戰列艦,依然堪稱日本聯合艦隊乃至整個日俄聯合艦隊最具威力的武器。這兩艘標準排水量高達兩萬一千五百噸的鉅艦,是東鄉平八郎和馬卡洛夫敢於向擁有廣州級和獵豹級這樣鉅艦的中國海軍主動進攻的主要憑恃。

在日軍艦列側翼提供掩護的,是四艘俄國防護巡洋艦—奧列格號,阿芙樂爾號,帕拉達號,珍珠號和綠寶石號組成的防巡第一戰隊,以及四艘日本驅逐艦組成的第二驅逐戰隊,以及另外四艘日本驅逐艦組成的第三驅逐戰隊。

這之後擔任後衛的,是原屬於太平洋第二艦隊的波爾塔瓦號,彼得巴甫洛斯克號和納瓦林號戰列艦,以及頓斯科伊號裝甲巡洋艦組成的第三戰隊,由羅傑斯特溫海軍中將指揮,由六艘俄國驅逐艦擔任防護,並掩護著部分輔助艦隻。

日俄海軍聯合艦隊的全部精英,四十五萬噸的鋼鐵戰艦組成的多梯隊,多縱隊的龐大艦群,就如同鋼鐵的群山,轟鳴東向。

鋼鐵艦群滾滾向東,而攔阻在他們面前的,只是水下的一群猥瑣的小艇。

--------------------

在前方,日本飛艇已經和華軍偵察飛艇展開了交戰。

碧空之上,很快燃起了藍色的火炬。

由於日俄方面無線電臺技術的落後,無線電報機過於龐大,未能成功地安裝在飛艇上,只能靠信號彈進行敵情預警。對於此前第二中隊的失蹤,日本海軍內部眾說紛紜,有說遇到風暴積雨雲團在閃電和靜電之中玉碎的,也有說被中國飛艇殲滅的,更有人說是觸怒了神靈被打入六道輪迴了,莫衷一是。

這一次,察覺到日俄方面擁有了空中武力的華軍也是有備而來,集中了六艘中型飛艇作為主戰叢集,並派出了多艘小型飛艇前出偵察。

交戰的結果沒有太大懸念。無論是綜合性能,技戰術水準,還是武備,日本飛艇都非中國浮空部隊之敵,而中國方面裝備的混合彈鏈,更是讓對空戰缺乏概念的日本浮空戰隊苦不堪言。

最終只有四艘擔任聯絡中繼的小型飛艇僥倖逃脫,躲到了艦隊的上空,利用空防火力苟延殘喘。

---------------------

鯊42號上,薛海龍看著潛望鏡內日本驅逐艦快速行駛過來,嚇得趕緊關閉潛望鏡快速下潛。

儘管他很不甘心,但這是大白天,對方的航速又很快,周邊的反潛巡邏又很嚴密,實在是有心無力。

不過,華軍的潛艇儘管缺乏足夠的搶佔戰位,發動攻擊的經驗,但畢竟也多次進行了模擬攻擊演練,有一些套路戰術。而日本方面,所謂反潛基本上就靠井出謙治和秋山真之那一幫參謀紙上作業,並且根據日俄那種蒸汽機潛艇的效能進行推斷,事實上對於效能差異很大的華軍潛艇,並不是完全地對症下藥。

老練的華軍潛艇艇長,眼看著地方中堅本隊戒備森嚴,幾次試圖搶盡戰位都在對方反潛力量的威脅下被迫放棄,最後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日俄方面的後隊。

有前方兩個編隊反潛兵力的搜尋,再加上長時間的神經緊繃也極大地加重了精力損耗,這些殿後的老艦之上,觀測手和被發動起來的水兵終究還是有些懈怠。…,

百密難免一疏。鯊43號艇窺到一絲空隙,冒死從水下滲透進了反潛圈,然後在水面迅速上浮,在九米的深度,對著八百碼外的俄軍波爾塔瓦號戰列艦發射了兩枚魚雷,隨後快速下潛。

俄軍觀察員很快就發現了魚類航跡,並馬上發出報警。戰艦急速轉向,脫出戰列,但依然被一枚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魚雷穿透了防雷網。這艘老艦,在華軍潛射的五百三十三毫米(二十一英寸)重型魚雷面前終究顯示出了脆弱的一面。

不知道是導軌撞了狗屎運沒有因為碰撞而變形,還是苦味酸的敏感又一次發揮了效用,這枚魚雷雷頭填裝的一百八十公斤苦味酸炸藥在波爾塔瓦號的右舷前部炸開了一個大洞,海水洶湧而入,整艘戰艦發出一陣可怕的轟鳴,隨後死魚一般癱軟在海面之上,幾乎是瞬間就傾斜了十五度之多。俄軍損管人員如同炸了窩一樣奮力搶救,旁邊的輕型艦也發瘋一般開始搜尋敵情。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得到報告的馬卡洛夫上將當即就醒悟是遭受了傳說中的華軍潛艇部隊突襲,馬上下達了全艦隊反潛作戰的命令。

海面上,草木皆兵的俄國驅逐艦開始四處開火。不少被驚嚇到的華軍潛艇,乾脆採取了碰運氣的手法,基本上都躲在兩千甚至三千碼外,計算敵艦航速和航向,然後憑感覺射出了魚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結果也很容易想象:全部失的。

在另外一邊,卻也是手忙腳亂,驚慌失措。

在日俄方面看來,這些神出鬼沒的魚雷,簡直就是海神的三叉戟,防不勝防。好容易亂七八糟地躲閃完畢,反潛陣形卻已經被破壞了。

這個時候,一直隱蔽待機的幾位老練的艇長終於行動了。

在水下隱秘待機的鯊42號上,薛海龍一聲令下,潛艇順著日俄驅逐艦讓出來的戰位溜了進去,正好趕上日俄方面的後隊。薛海龍一聲令下,兩發重型魚雷直奔一馬當先的彼得巴甫洛斯克號裝甲艦。要說羅傑斯特溫斯基也是被魚雷嚇成了半瘋,自從出航,就把不當值的水兵都撒出去在舷側警惕“中國人的魚雷玩具”。

不過百密一疏,長時間高度緊張的作業,尤其是夜間平安無事地過去,讓俄國水兵有些放鬆警惕。俄國人骨子裡那種粗枝大葉的毛病又犯了,這個時候有一搭沒一搭地都有些懈怠,直到前面一陣大亂,很多人才又打了幾分精神。

薛海龍的兩枚魚雷,還是被俄國人發現了。

羅傑斯特溫斯基聽到傳聲筒裡邊變了調的驚恐吼叫,嚇得差點心臟病發作。戰艦急劇轉彎,搞得後面的戰艦也是一片混亂,亂七八糟一番下來,沒想到在另一舷側又發現了兩枚魚雷:來自鯊40號,和42號倒是心有靈犀,都選擇了這個空檔。

又是一陣大亂。

此時此刻,鯊42艇卻使出了另一招:艇尾的一個魚雷發射管。薛海龍也顧不上艇邊已經有水花炸起,對著轉向中的彼得巴甫洛斯克號射出最後一枚魚雷,然後以最快速度下潛。

幾乎在他下潛到二十五米的同時,周圍已經被三十七毫米炮彈炸起了水花無數。

薛海龍那枚魚雷正打在彼得巴甫洛斯克號的艦首,劇烈的爆炸讓羅傑斯特溫斯基在內的艦橋人員騰空飛起,撞到天花板上,又一屁股坐在地上,都是七葷八素。

這艘波爾塔瓦級戰艦幾乎在瞬間進水五百噸,航速驟減,也不得不由驅逐艦和特務艇掩護搶修。

這一陣混亂之中,老式裝甲巡洋艦頓斯科伊號身邊的輕型艦隻已經漫無目的地四下亂跑,對每一個可疑的地方打上幾炮,卻沒有人注意,從側面升起了一個潛望鏡。

這是得到電報之後匆匆趕來的鯊28號。這艘鯊三丙型佈雷潛艇之前的戰位有誤,好容易才根據薛海龍的電報找到了目標,艦長劉寧波窺了個空子,直接靠著六節的水下航速,鑽進了反潛圈的內層,冒險上浮到潛望位置,準備好了魚雷。

兩枚魚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