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暮色蒼茫看勁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三章 暮色蒼茫看勁松

甲叢集中的很多人來自曾經被俄羅斯武裝移民滲透並試圖控制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對哥薩克和俄羅斯移民深惡痛絕。儘管甲午年鄭鷹北上統一全國,但限於交通和實力,對唐努烏梁海的掌控直鐵路線和科布多公路興建得差不多,才藉助中俄海藍泡事件逐步清理了唐努烏梁海地區的俄國官吏和非法移民。

這些習慣於北方草原的寒冷氣候,熟悉當地水文地理的本地居民,成為叢集中的嚮導和前衛。在他們的身後,中華帝***方組織的武裝築路隊則開始平整道路,把戰備公路沿著前方部隊的腳步向西北延伸。

冬季的草原凍得結實,而阿爾泰地區由於海拔不高,再加上位於額爾齊斯河和鄂畢河之間,形成了某種暖房效應,其當地氣候比東西伯利亞地區要高出不少,也使其成為西伯利亞地區最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

在阿爾泰地區兩河之間的庫倫達草原,水草豐美,一月平均氣溫是零下十五度。儘管依然寒冷,但對於準備充分的華軍來說已經不再是嚴重問題。

趕在隆冬之前穿越了唐努烏梁海地區的山地之後,華軍部隊在鄂畢河畔等待並匯合了後續的輜重部隊,以及在阿爾泰地區堅持戰鬥,之前破壞了西伯利亞鐵路的抗餓義勇軍,隨後開始向西北方向的巴爾瑙爾ting進。

在西伯利亞,華軍飛艇沿著西伯利亞鐵路,時刻監視著俄軍的動向。

這個時候的俄軍已經陷入了可怕的混亂。聖彼得堡蘇維埃的二月通電,幾乎瞬間瓦解了很多軍隊的組織。對冰天雪地裡的戰爭已經厭煩透頂,又被連續不斷的失敗所震驚,對可怕的黃魔鬼產生了敬畏與恐懼的俄國士兵們紛紛以行動表達了對二月通電的支援。他們逮捕軍官,組成士兵委員會,攔截車皮向西“回家”。

在很多地區,機敏的軍官們主動與士兵妥協,說服他們“同心協力回家”,而且苦勸他們“沙皇陛下和近衛軍,哥薩克還在,而中國人正在沿著鐵路進軍,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先把居***走,帶上軍需物資,燒燬這裡的一切,炸斷後面的鐵路,讓中國人無法追趕我們”。

就這樣,在混亂之中,焦土命令反倒得到了更加徹底的執行,甚至遠比沙皇預想的還要徹底。

當華軍最靠前的騎兵分隊剛剛走到下烏金斯克,俄軍已經全面撤退到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並且準備繼續撤退到新西伯利亞。

在鄂木斯克,忠於沙皇的軍官團在收到電報的時刻強行控制住了訊息的散佈,並立即動員起了憲兵和可靠的士官教導隊,哥薩克,告訴他們“聖彼得堡發生了針對沙皇陛下的可怕sāo亂,在你們與中國人流血犧牲的時候,後方的叛徒出賣了你們”,隨後又宣佈“仁慈的沙皇陛下已經決定授予你們土地,以嘉獎你們的英勇和忠誠”。

隨後,他們利用這些可靠的力量清洗並控制住了軍隊,在沙皇的指令下開始整頓軍隊秩序,隨後又公佈了沙皇的敕令,宣佈“改革”。

以此為基地,從東面逃回來的潰兵也好,成建制的部隊也好,統統被攔截並清洗。帶頭的“士兵委員會”成員全部被槍決,而手持沙皇敕令的軍官則宣佈“忠於沙皇的戰士將獲得赦免並擁有永久的土地以及豐厚的報酬”,“俄羅斯將實行憲政和杜馬,軍人們將擁有特權”。

整頓之後的部隊被送往“烏拉爾方面軍”的大本營車里雅賓斯克,歸入吉林斯基將軍的麾下。至於節節進逼的華軍河中方面軍和中鮮卑利亞方面軍,俄軍除了大力執行“焦土計劃”,就是準備死守新西伯利亞和鄂木斯克。

至於所謂“死守”到底是怎麼守,只有上帝知道。

二月上旬,聖彼得堡蘇維埃二月通電傳來,巴爾瑙爾的俄國守軍和移民亂成一團,又得知華軍重兵叢集自東南和南方逼近,已經是一片混亂,最後乾脆按照沙皇的命令開始焚燬和破壞鐵路,向新西伯利亞撤退。,

由於動身早,東南方向的甲叢集搶了個頭彩,其騎兵部隊甚至在俄國殿後的工兵部隊還在忙著破壞鐵路焚燬居民點的時候就突然抵達,俄國殿後部隊無心戀戰紛紛潰散,不少人當了俘虜,華軍甲叢集兵不血刃進入了巴爾瑙爾,還獲取了少量未及搬運和焚燒的物資。

華軍騎兵繼續向新西伯利亞進攻,遭遇俄國騎兵部隊抵抗後回撤,等待主力。

二月下旬,華軍河中方面軍北叢集北進支隊和中鮮卑利亞方面軍甲叢集在新西伯利亞城下會師,而俄軍留下少量殿後部隊之後,已經破壞鐵路退往鄂木斯克,並準備在那裡組織最後的抵抗。

三月初,華軍佔領新西伯利亞。由於陸振明統帥的中鮮卑利亞方面軍乙叢集剛剛抵達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西伯利亞方向上的部隊,在大本營的命令下交由了親率北叢集北上的河中方面軍參謀長趙啟明統一指揮,新編了一個臨時的西鮮卑利亞叢集,直接對大本營負責。

在英法的斡旋之下,也是由於局勢的不利,沙皇不得不委派拉姆斯多夫爵士與中方談判。但由於差距太大,無論是俄方還是中方都絕不讓步,導致談判始終難有進展。

隨著時間的流逝,俄羅斯在遠西伯利亞和河中的局勢逐漸不可收拾,一個個重要據點緩慢而不可遏制地喪失,俄方能夠用來杯葛的籌碼也越來越少。

儘管面臨著內憂外患,沙皇依然拒絕以中方的建議為基礎進行談判,始終咬牙堅持“最多退到貝加爾湖和巴爾喀什湖”,“賠款一個子也欠奉”。絕望的拉姆斯多夫使出了渾身解數,採取了各種各樣的外交伎倆,但受了鄭宇嚴令的李經方就是不動聲sè,乾脆玩起了太極。拉姆斯多夫只能眼看著中亞地區亂成一團,中國方面逐漸掌控住了整個地區,甚至已經在清洗所謂義軍,而在西伯利亞方面中***隊已經圍困了新西伯利亞!

在聖彼得堡蘇維埃方面,包亞林?馬克西莫夫,柯倫泰夫人與瑞典的中間人頻繁接觸,與中國方面展開密談,要求中國方面對蘇維埃政權給與支援,並且表達了“蘇維埃政權願意與中國就東部邊境問題展開談判”。拿到了中國方面獅子大張口的提議後,聖彼得堡蘇維埃政權內部又陷入了大規模的爭論。

最後,當沙皇政府和中國在英法斡旋之下秘密談判的訊息傳到聖彼得堡,尤其是法國艦隊已經從馬賽和阿爾及利亞,馬克西莫夫馬上提出“必須迅速與中國人達成密約,否則就可能面臨反革命勢力的聯合進攻”,托洛茨基也轉變了態度,認為“英法中三個帝國主義國家一旦聯合起來支援沙俄***政府,他們就獲得了足夠扼殺革命的力量”。季諾維也夫則堅持“蘇維埃已經宣佈廢除與中國之間的不平等條約,他們得回了失去的土地,沒有理由獲得更多”。

再也無法忍受的烏裡揚諾夫則在黨內公開批評“反對與中國人議和的同志,是徹底的政治幼稚病”,並力主必須馬上與中國人達成議和。他明確提出,“準備暫時割讓給中國人的土地上並沒有俄國真正需要的東西,那裡的工業產值不足百分之一,煤鐵等重要原材料幾乎沒有,每年從那裡收穫的農產品不足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並隱晦地指出“中亞和西伯利亞突厥人對俄羅斯人有很深的敵意,但他們對中國人因為對方幫助自己推翻俄羅斯人而產生的一點好感也不過是利用”。他宣佈,“那些地方目前處於沙皇***政府統治之下,而事實上已經淪陷”,其責任“完全屬於擅自對中國開戰又腐敗無能的沙皇政府”。同時,這位堅定而務實的革命領袖一針見血地指出,“計劃歸還和轉交給中國的領土包括了沙皇***政府依然控制的大片地區和他們主要的反動軍事基地”,這將“引發中國和***政府之間的衝突,並使蘇維埃政權取得最終的,無可置疑的勝利”。,

馬克西莫夫受命再次與中國方面談判,明確提出“只要中國方面承認蘇維埃為俄國唯一合法政府,蘇維埃願意與中國方面達成領土協議”。聖彼得堡方面提出的條件甚至比沙皇還要慷慨,葉尼塞河以西到烏拉爾山東麓,南面沿烏拉爾河向東,蘇維埃政權都同意“加以討論”,並且“願意以合理價格購買中國獲取的俄國作戰物資和軍人”。

面對這樣優厚的條件,中國方面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鄭宇並不奇怪蘇維埃政權作出如此讓步。因為在他看來,目前對蘇俄政府,甚至也包括沙俄政府,這一片土地除了作為政治犯的流放地和“民族感情上的某種存在”之外,並沒有太大意義,其真正的價值,還是在後來蘇聯完成工業化,尤其是在二戰爆發後加強了對烏拉爾地區的移民開發之後。

目前,俄國工農業幾乎全部產出都來自烏拉爾山以西的部分,而在另一時空的一戰,為了爭取喘息之機,蘇俄政權甚至透過布列斯特條約把俄國歐洲部分領土的精華,六千萬的人口,三分之一的農業生產,一半以上的工業生產,四分之三的鐵礦和煤礦割讓給了德國,還承擔了多達六十億盧布,相當於五億英鎊的賠款。

相比而言,自己要獲取的土地看似廣袤,但對俄國的實際價值與布列斯特條約相比根本就是毛毛雨。

但在內部會議上,李經方和方石堅堅持必須支援沙皇政府,因為“很明顯蘇維埃政權由於其國際主義的核心,對國際現行政治經濟制度的否定,從根本上是各強國的敵人”。如果中國站在蘇維埃的一邊,“會大大加重列強對中國的恐懼與敵視”。

最後,中國方面依然與蘇維埃方面保持接觸,生意照做,但依然沒有公開承認蘇維埃政權。中國之前運往瑞典的俄造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已經全部換成了聖彼得堡蘇維埃提供的黃金。

由於前線戰事的緊張,為了爭取勝利,蘇維埃方面又進一步提出了武器採購的需求。這個時候,後續的中國商船善解人意地運來了日式武器彈藥。急於擴軍的蘇維埃方面也就飢不擇食地收下了。

由於原材料產地大多丟失,主要糧倉烏克蘭和伏爾加河,頓河流域又在沙皇政權控制之下,bo蘭和bo羅的海這些糧倉也紛紛獨立,蘇維埃政權下屬的兵工廠生產逐漸萎縮,城市和軍隊的物資供應也開始緊張。

面對這一現實,蘇維埃政權不得不公開組織和鼓動農民分掉地主餘糧,而且大部上繳蘇維埃政權。蘇維埃又頒佈法令,強行收繳一切外匯和貴金屬,而蘇維埃則支付相應的紙幣,即所謂《貴金屬外匯管制法》。蘇維埃政權還頒佈了《鎮壓反革命法》,開始對之前逮捕或軟禁的前沙皇官吏和貴族進行大清算,查抄財產,甚至由契卡對一些據說家資豐厚的“反動分子”嚴加拷問,獲取了大批金銀,外匯和珠寶名畫。

蘇維埃政權的一系列政策逐步在西方社會公佈出來,引發了各國上層的恐慌。英法等國不但拒絕與蘇維埃方面做生意,並且警告了丹麥和荷蘭等國,蘇維埃政權獲取物資的通道只剩下了瑞典和芬蘭。

之前,中國皇室產業控制的資金從美國和西歐採購的大批糧食和工業原材料儲存在瑞典,並持續多次運輸。到了俄國革命,蘇維埃方面急需糧食和物資,這些低價買入的貨品賣出了天價,很快就換成了原本存放於聖彼得堡和莫斯科金庫中的黃金。

到了五月底,蘇維埃政權手中總計八百六十噸的黃金儲備已經有六百五十噸,摺合一億英鎊,轉移到了中國人手中,更有價值難以估量的各種沙俄珍寶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折價抵給了中國方面。再之後,從俄羅斯央行取出來的大批外匯,從英鎊到法郎到馬克和美元,也換成了糧食,槍械和各種軍需被服。這其中也包括了大批中國印製的英鎊偽鈔。自此,這個潛在的炸彈也被拆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國方面把黃金和各sè珍寶裝船到德國,並從德國根據中德貿易協定以優惠價格購買了大批國內建設急需的礦山設備,精密車chuáng,實驗儀器,重要的化學催化劑和添加劑,又載運了一大批德國技術人員,在德國制定派往遠東編組為德意志帝國遠東艦隊的艦隊護航之下啟程返回中國。

另外還有一批黃金,則由中國駐歐的皇室銀行與芬蘭政府簽署了長期貸款協議,作為“芬蘭民族國家進行貨幣改革的基礎”。

四月十五日,蘇維埃頒佈了新的《革命軍人管理條例》,宣佈“為了獲取革命的勝利,革命軍隊要加強組織,反對無組織無紀律的抗命行為”,規定“一切軍官,無論是士兵委員會選舉產生還是任命產生,都必須堅決服從命令”,同時宣佈了新的《蘇維埃紅衛軍軍法》,對各種抗命,消極避戰,散佈失敗主義情緒的行為制訂了嚴厲的懲罰措施。

騎兵第一軍的體制也開始在很多軍隊中半強迫地推行。在基層的營連,儘管蘇維埃在很多由士兵委員會推選軍官的部隊中採取了相對謹慎的態度,卻派遣了名為“蘇維埃觀察員”的基層政治軍官,負責“向蘇維埃彙報軍法情況”。

得到了生力軍和彈藥物資支援的紅衛軍整頓了他們的指揮體系,提拔了一批表現優異的指揮員,並利用圖拉和莫斯科,聖彼得堡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尤其是從中國方面獲得的各式俄造,德造和日式槍械,迅速武裝了大批人員,作戰部隊已經急劇膨脹到六十萬人,其中三十萬人安排到了烏克蘭前線,其餘部隊分別對付伏爾加,喀山和白俄羅斯方向的沙皇軍隊,並且負責警戒芬蘭和立陶宛的“資產階級政府”。

出於對芬蘭的警惕,在烏裡揚諾夫的建議之下,聖彼得堡蘇維埃也秘密訓練和派遣芬蘭籍布爾什維克進入芬蘭進行宣傳,甚至成立了“芬蘭社會主義民主工黨”。

五月十日開始,在烏克蘭前線,軍隊得到迅速擴充的紅衛軍,在托洛茨基的指揮之下,展開了更加猛烈的攻勢。

在基輔和哈爾科夫,重新進行了改革和整頓的沙皇軍隊也獲得了兵員的補充,並由法國外籍兵團“志願者”接管了部分防線,重新進行了編組,戰鬥異常ji烈。

新生的紅衛軍,經過戰火的洗禮逐漸顯示出了戰鬥意志上的某種優勝。而沙皇軍隊,雖然打破了原有的一些陋習,但改革終歸會受到守舊習慣的阻力,而沙皇也缺乏堅持到底的意志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妥協的大雜燴,整個秩序在很多時候顯得有些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