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奏凱繞龍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九章 鐵騎奏凱繞龍城

西元一十0六年六月十九日,農曆丙午年閱四月廿八日。星期二。

黃道吉日,歲煞北,馬日衝(戍子)鼠,宜出行,上任,會友,上書,見工:忌動土,開倉,嫁娶,納采。

已經改名勝利廣場的原天安門廣場人山人海。

黑sè制服的皇家禁衛軍全副武裝,表情嚴肅,拉開了警戒線。百萬民眾揮舞著小國旗,翹首而望。

長安街早已改名凱旋大道。道路沿線,所有樓房全部封閉,全副武裝的禁衛軍嚴密控制。臨街的窗臺上國旗如海,機警的禁衛軍和憲兵來回巡視。

一個個顏sè各異的方陣,整齊而肅穆地排列在大道兩側。軍人們軍裝筆ting,閃亮的勳章綴滿前xiong。這些在屍山血海中以生命為賭注攫取了榮耀,載譽而歸的百戰虎賁驕傲地昂首tingxiong,鋼盔如海,刺刀如林。佩帶棄最多勳章的傳奇英雄們手持寫滿榮譽的軍旗,注視著遠方的城樓。

這是一支勝利之師,威武之師,是一支軍威震懾了整個世界的不敗之師。

他們的軍旗飄揚在歐亞分界線,他們的軍靴踏遍了整個東亞。他們的刺刀讓一個又一個的強悍民族獻上了敬畏,他們的威名,已經讓遠方的強國膽寒。

最重要的,他們的榮耀不是來自殘酷的內戰,他們的軍旗不是被自己同胞的鮮血染紅。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面對幾個強悍尚武的敵對民族勇敢地亮劍,並且徹底打垮了臥榻之側的虎狼之國。

毫無疑問,這一次閱兵的規模和意義都遠遠超越了甲午戰勝後的開國閱兵,更超過了建國十週年的戰前閱兵。

這是這個國家亙古術有的大勝,全勝。

自此鐵和血讓世界牢記:犯中華者,雖遠必誅!

所謂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自此而銷。

上午八時整。

朝陽之下,自凱旋大道東面兩匹純黑駿馬飛馳而來,馬上兩位英武的將軍身穿純白sè海軍軍禮服,手持雪亮的軍刀。

在他們的對面,兩匹白sè駿馬迎面而來,馬上是兩位同樣英武彪悍的將軍,一位身穿黑sè的皇家禁衛軍軍服,另一位則是國防軍的黃綠sè軍服。

四名將軍會合後,一起向東緩轡而行。

海軍機動艦隊司令長官,海軍總參謀長許凡在左,陸軍總參謀長江勝在右。

在他們身後則是海軍上將鄧鐵輝和陸軍大將鄧寧。

幾人所到之處,陸海兩軍的歡呼從一個方陣到下一個方陣,連綿不絕的聲浪如同江海的咆哮,直衝雲霄。

這就是神州健兒!這就是我華夏凱旋的鐵軍!

許凡,江勝等人以軍刀行騎兵禮。

巡視完畢四位閱兵指揮官來到金水橋前,逐一彙報:“帝國皇家禁衛軍準備完畢,等待受閱!”

“帝國海軍準備完畢,等待受閱!”“帝國國防軍準備完畢,等待受閱!”“帝國海軍陸戰隊準備完畢,等待受閱!”

天安門城樓大開,黑sè的叢林魚貫而出分列四周,一匹火紅sè的駿馬連同馬上的白衣騎士在眾星捧月之下出現在金水橋頭。所有人都默默地站在四周,讓這個身影顯得更加鶴立雞群。

“皇帝萬歲!”

一陣山呼海嘯一般的呼聲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響起,匯成了一道直刺雲霄的巨大聲浪如同悶雷一般在寬闊的廣場和街道上來回jidàng。

“批准受閱請求。”

鄭宇點了點頭,手中的黃金權杖向前一指,四名閱兵指揮官立刻各自迴歸位置,許凡立於鄭宇側後三步,揮動軍刀:“分列式開始!鳴禮炮!”九十九門禮炮分成兩組,輪流發射空包彈,炮聲在天地間jidàng,雲層微微震顫,大地發出低吼,沉睡千年壓抑千年的古城也開始甦醒。

這是一個民族沉睡千年之後發出的最強音,這是一個國家méng塵千年,在形形sèsè的異族入侵,壓迫和欺凌之後發出的咆哮!

連綿的禮炮聲中,人們無聲地流淚,無聲地歡笑,任淚水肆意流淌,任自己放縱著情緒。所有人都ting直了脊背,ting起了xiong膛。在這一刻宇宙天地之間,只有他們,才稱得上“勝利者”三個字。,

鄭宇的目光緩緩掃過這些普普通通的面孔,心中湧起了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驕傲。

這是一個不可欺的民族因為他從不自棄:這是一個不可侮的民族,因為他在隱忍中積蓄力量:這是一個從此不會再奴顏婢膝的民族因為太多的屈辱讓他們刻骨銘心,因為兩代人打造的現代國家,自己親手締造的輝煌已經讓他們體會到了個人,家庭,家族的利益和國家民族之間的關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為他的民族自豪,他為自己而自豪。

他來了,他看見了,他做到了。

從這一刻開始,不會再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他和這裡的同胞一起,把這個國家推向宿命的輝煌,讓每一個國民享受到原本就應該屬於他們的尊嚴和權利!

整整三十六響禮炮之後,森林一般的受閱佇列開始了精妙的運轉。

五百人組成的軍樂隊奏響《滿江紅》。

三名騎手在萬眾矚目之中走過金水橋,每個人的xiong前都是勳章閃亮,手中擎著滿是彈痕,硝煙遺蹟猶在的戰旗。

藍sè制服的海軍陸戰隊上校許濤,手中的戰旗曾經第一個插到富士山頭:黑sè制服的皇家禁衛軍中校蔡枵,手中的戰旗曾經第一個飄揚在新西伯利亞城頭:黃sè制服的國防軍少校張定國,手中的戰旗曾經高高飄揚在裡海之濱:經過金水橋頭,勇士們一起向右轉身,敬禮,齊聲高呼:“偉大的最高統帥我們把亞洲交到您的手上!”隨後,三名旗手來到金水橋頭,單膝跪倒,把巨大的戰旗高高捧過頭頂。

鄭宇點了點頭:“你們無愧民族的重託。

感謝你們,華夏的勇士。請持旗shi立,向世界展示帝國軍隊的光榮。”

三名旗手高聲道謝,起身手持戰旗立於金水橋畔。

紅旗獵獵,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

接近著,白sè海hun衫,手持步槍,佇列嚴整的帝國艦上水兵方陣,在林泰曾大將的統帥下經過進水橋頭,那面巨大的紅底金字“決”字旗由四名最強壯的旗手展開,格外醒目。正是在這面旗幟下,帝國海軍機動艦隊粉碎了不可一世的日俄聯合艦隊,徹底掌握了東亞的海洋。

林泰曾表情嚴肅,與決字旗的旗手一同轉身面向金水橋:“帝國海軍,向帝國最高統計獻上東方的海洋,祝願您永遠守護華夏,帶領我們取得更大的輝煌!”

鄭宇點了點頭:“帝國機動艦隊收穫了至高的榮譽,請在朕的身邊展示這面光榮的旗幟,讓整個世界看到帝國海軍的風采。”

林泰曾和旗手護持著這面巨大的戰旗,立於金水橋的鼻一側。

接著卻是一群特殊的士兵,他們有有傷殘不良於行者由戰友推動輪椅,有一隻袖管空空如也者,有小臂齊肘而斷安裝了假手者。但每個人都是表情嚴肅而驕傲,xiong字首滿了勳章,在他們的懷裡緊緊地抱著一個個骨灰盒,盒上也同樣掛滿了勳章。他們來到金水橋前,所有人轉身,以完好的手臂莊嚴敬禮:“祖國,您的兒子沒有像懦夫一樣逃避職責,他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鄭宇看著這些付出了最大犧牲的英雄們,破天荒地跳下戰馬,深深鞠躬。

久久。

“請英靈暫歇。華夏先祖在上,必定庇估有加。”

風吹過,抽泣聲此起彼伏。寬闊的凱旋大道旁,梧桐也彷彿在輕聲嗚咽。

接下來的,是英雄的海軍陸戰隊方陣。他們由閱兵指揮官之一鄧鐵輝親自統帥,在金龍鬧海旗的引導之下手持剛槍,整齊的正步如同鼓點一般精確。

一千人分成了五個小型方陣逐次透過主席臺。他們由來自海軍陸戰隊各部隊功勳卓著的軍人們混編而成,有苦戰琉球用鮮血守住了祖國東大門的戰士,有在旅順的屍山血海中英勇奮戰的軍士,也有在遼東十dàng十決,入主東京受降日本的軍官,也有一些身份神秘沉默寡言的戰士(來自特戰一營和二營)。他們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海軍陸戰隊部隊英勇頑強的精神,每每在敵眾我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都能夠堅持戰鬥到最後的勝利。,

接下來的混編方陣來自中鮮卑利亞方面軍,由方面軍統帥陸振明和參謀長肖明並肩統帥。

最前面的三個分列方陣來自中鮮卑利亞方面軍乙叢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經在méng古戈壁中秘密訓練和屯駐,在戈壁戰役中粉碎了俄國後貝加爾方面軍的主力,隨後又西進科布多和唐努烏粱海,進一步躍馬西薩克彥嶺和阿爾泰,勇奪新西伯利亞,兵進鄂木斯克。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他們高唱“飢餐渴飲匈奴血”的滿江紅,秉持“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yin山”的精神,頑強向前,奮勇作戰,奏響了終戰的最強音。

其中最為惹眼的是英勇的皇家禁衛軍騎兵方陣。他們大部分來自皇家禁衛騎兵第一,第二兩個旅。這兩支部隊即將正式改編為皇家裝甲騎兵旅,也是全軍第一支正式編成的輕裝甲化機動部隊。隨後是由乙叢集其他各部隊混編而成的方陣。他們有méng古人,有鄂溫克人,有抗俄義勇軍,有乙叢集的普通戰士,有皇家禁衛軍的步兵,有立有大功的軍醫,有後勤輻重隊親身搶險挽救了重要物資的普通插重兵。他們完成了戰前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無愧於自己的職責。

隨後是中鮮卑利亞方面軍甲叢集的混編方陣。他們忍受了最為嚴酷的考驗,從méng古戈壁一路進擊西伯利亞冰原,從上烏金思克的硝煙地獄一直打到嚴寒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蘇爾古特,他們戰勝了一切有形和無形的敵人,承受了人類難以對抗的嚴酷考驗,乃至最終抵達終點之時完好無損的已經只有出發之時的半數,但無論如何,他們完成了任務,把終戰的主動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接下來是由河中方面軍司令官,陸軍元帥林肅仁和參謀長趙啟明統帥的河中方面軍混編方陣。這支英雄的部隊利用巧妙的you敵和果斷的進攻消滅了新疆的叛軍,也消滅了俄軍進擊部隊,一舉兵進河中,飲馬蔥嶺和裡海,並且會同中鮮卑利亞方面軍乙叢集攻陷新西伯利亞,兵臨鄂木斯克,被譽為“河中雄獅”。他們對待民族的敵人永遠冷酷無情,把最大的智慧,忠誠和勇敢獻給祖國。在未來,他們中的大部分部隊將改編為河中方面軍和西鮮卑利亞方面軍,成為帝國在西北新國境的主要屏障,並時刻準備再次響應祖國的召喚,對敵人施以無情的懲罰。

這之後的方陣,正是由曾起盟元帥統帥的東鮮卑利亞方面軍。這支部隊在東北面對絕對優勢的敵軍從三個方向的夾擊,以最大的頑強與指揮進行巧妙的周旋,並在戰爭後期的反攻中追亡逐北,風捲殘雲,一舉掃dàng了整個赤塔和黑龍江流域,最終在海藍泡聚殲了俄軍殘部。他們的先遣隊北上攻佔了東西伯利亞腹地的雅庫茨克,並沿勒拿河北上,在五月下旬抵達了拉普捷夫海的重要港口季克西,把帝國的戰旗高高飄揚在北冰洋勒拿河口。戰後,他們的經歷被拍成了著名電影《北緯七十二度》,流芳千古。

再之後,是鄧寧和參謀長康健親自統帥的遠東方面軍方陣。他們曾經在原東北方面軍麾下與日俄軍隊英勇奮戰,後來又橫掃遼東,迫降了日本滿洲軍主力,隨後又進擊海參崴和伯力,所向披靡,最後接受了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統帥的俄軍遠東方面軍殘部的投降,把帝國國旗再度飄揚在濱海地區。

在他們的隊伍中,有一些特殊的朝鮮士兵。這些主要來自東北朝鮮難民的戰士,在殘酷的戰鬥中也表現出了頑強的鬥志和犧牲精神,其中單身斃敵一百二十五人,排名帝國狙擊手第八位的金永煥上士即將被保送陸軍中學速成培訓部完成軍官課程。

在這裡,甚至還有原屬旗人漢軍八旗的一名軍官,其家祖一直秘密從事反清救國運動長期接受總情局指令,在聶士成起義之時主動響應,開啟北京城門,戰後又拒絕受功主動退役加入méng古鎮邊軍。其兒子後來在軍校畢業並加入了玄武叢集,在呼倫貝爾一滿洲里一戰中表現英勇,並且隨主力橫掃赤塔一海籃泡,獲得二等白虎勳章一枚,二等玄婁勳章一枚,年僅二十六歲已經晉級少校。,

他們無論出身血緣,都把自己當成了中華的一份子,並且克盡職守,無愧於華夏軍人的榮譽與傳統。

再之後是海軍潛艇部隊和支援艦部隊的混編方陣由被任命為新組建的海軍航空部隊司令官李志明,海軍潛艇部隊總監喬志偉統帥。他們之中包撈了總擊沉量高達四萬六千噸的王牌艇長薛海龍。

隨後是陸軍中學見習軍官組成的方陣。在戰前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寧,臨時中止了自己的學業,投筆從戎,提前進入軍隊。他們中的很多人犧牲在了國戰的戰場之上,但更多的青年卻在戰火中飛速成長。他們即將告別自己生死相依的戰友,再次回到軍校完成中斷的學業。而經受了戰火洗禮的他們,也將成為這支軍隊未來的骨幹,將華夏軍人的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這些青年學官的表情異常嚴肅,前排的四名學官,在經過金水橋時突然展開一面旗幟,上面金sè的大字格外顯眼:“永遠忠誠!”

鄭宇知道,透過這一場史無前例的衛固大勝,他已經征服了這些驕傲的軍人,真正成為了他們的領袖。

驚呼傳來,人們紛紛抬頭看向空中。

巨型飛艇以雙艇編隊魚貫而過,氣囊上噴塗了“祖國萬歲”的巨幅標語,讓目睹這一切的軍民熱淚盈眶,難以自抑。英雄的戰機帶著拉煙器從閱兵現場上空通場,並表演了筋斗,五顏六sè的彩煙凝聚在空中久久不散。

悶雷一般的轟鳴由遠而近,大地鼻抖。

帝國摩托什部隊的受閱方陣如同一片鋼鐵的森林緩緩而來,很多民眾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鬥犬輕戰一馬當先。這種外形酷似另一時空突擊炮的小型戰車,在這個時代開創了履帶式裝甲戰車,裝甲突擊全摩托化部隊戰略迂迴等先河,在戰爭中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武器,開創了人類陸戰的新紀元。

很快,他們的眾多同型車還將漂洋過海抵達德國,在歐洲展示帝國鋼鐵戰具的威力。

這些鋼鐵戰車之後,是裝甲汽車組成的方陣,然後是履帶式牽引車拖曳的二0三重榴彈炮,輪式牽引車拖曳的一五二加農炮和一0五榴彈炮,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一二0迫擊炮南風三軍卡組成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全摩托化,輕裝甲化的受閱部隊立刻引爆了整個受閱現場。目睹如此強悍的鋼鐵海洋,百萬群眾忘情地歡呼,他們終於直觀而實在地感受到,自己的國家到底已經強大到了什麼程度!

一個個黑sè的黃sè的,藍sè的,白sè的方陣魚貫而前,一個個步兵,摩托化,騎兵方陣驕傲地經過帝國的心臟,一個個英雄的團隊展示著他們的全部風采。在這一天,這個東方民族,向世界恣意地展示著自己的風采。

全場的氣氛,在那一刻達到了高潮:五百名最勇猛功勳最著,從開始戰鬥到最後的老兵和軍官們,組成龐大的方陣,全副武裝地透過凱旋大道,穿越凱旋門,手中擎著一面面繳獲的戰旗。

有黃海大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升起的那一面2字旗“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的豪言壯語已經化為輕煙:有克羅帕特金將軍視若珍寶的後貝加爾方面軍司令部燙金國旗,曾經飄揚在庫倫城頭,此刻卻有氣無力地蜷縮在地面: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愛如掌上明珠的羅曼諾夫王室戰旗,此刻被簡單地捲起黯淡無光:有號稱“沙皇親衛”“頓河雄鷹“的俄羅斯皇家近衛第二步兵師的戰旗:有號稱“鋼軍”的日本陸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聯隊的聯隊戰旗,天皇御書的“鐵樣刃男兒”字樣歷歷在目:有號稱“日本第一強兵”的日本陸軍第六師團第十三熊本聯隊的聯隊戰旗,旗角上天皇御筆題寫的番號格外顯眼:鋼鐵雄師來到金水橋前,齊齊轉身,把一面面象徵著這個星球上最強軍隊的戰旗丟棄到最高統帥的馬前。俄羅斯雙頭鷹徽歪歪扭扭地栽到金水河中,日本皇室的菊huā紋飾被軍人們的馬靴踐踏。這些軍隊,以及他們所屬的強大國家,在這一刻遭受到了最為殘酷的羞辱。

他們被徹底擊敗遭到踐踏,並選擇了屈服。他們曾經縱橫歐亞,被視為不可戰勝的軍隊,已經煙消雲散。

全場的歡呼如同山呼海嘯又好似排山倒海的颶風,所有人都已經陷入了癲狂。

在這一刻鄭宇的身軀,如同火紅戰馬之上的一杆標槍,左手高高舉起皇帝權杖,坦然地面對百萬軍民的歡呼。禮炮齊鳴,巨大的飛艇懸停於金水橋上,垂下兩個巨大無比的紅sè卷軸,被下面的禁衛軍士兵固定住,燙金的大字格外顯眼:“神州千古第一功,中華自此號長雄!”

全場軍民歡聲雷動,無數面旗幟匯合成了一片紅sè和金sè的海洋,如同湧動的巨浪,撼動了天地,掀動了風潮。

年輕的皇帝,就面對著這狂歡之海,獨自立於金水橋頭,表情平靜而坦然。

一人,一馬,一橋。在這一刻,被銘刻入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史冊之中,再也不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