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七章 雅各賓主義(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七章 雅各賓主義(二)

第五十七章 雅各賓主義(二)

“殿下,請您繼續說下去。”李達緩緩說道,臉色已經越發地凝重。

“雅各賓派的每一項政策都建立在道德的制高點,用雄辯的語言和暴力的威脅來獲得支援,煽動民眾的狂熱。聖鞠斯特提出,在革命中需要獨裁者來拯救國家,但同時需要監護者來拯救道德。針對已有的成年人,雅各賓派,尤其是羅伯斯庇爾推行了龐大的計劃,他創造了共和曆法,推行全國地名大修改,推行語言改良,甚至人的名字的大改進,文學和輿論徹底地平民化,粗俗化,並且創造了一系列的重大節日,反覆激發民眾的理想精神,十天一大慶、五天一小慶。節慶的主題設計由羅伯斯庇爾親自過問,節慶活動通常都設計成民眾大遊行,用這種人工營造的宏大場面來迷醉民眾,讓他們沉迷於革命的宏大和輝煌,從而讓他們喜愛上革命本身,而不是革命真正的目的。”

“這不是麻醉,而是教育群眾保持革命的熱情。”瓦西裡耶夫插嘴說,“革命最要緊的是堅持。因為革命是考驗人性的,是要讓人在革命中不斷成長,克服掉內心中的缺陷,成為意志堅定,從自發到自覺的真正的革命者。”

鄭宇的聲音繼續在房間中迴盪。

“人的日常生活完全異化,法國人的一切生活都成為‘革命的’,人名從皮埃爾變成了馬拉,或自由,或平等,在一切的傢俱用物上都寫滿了口號,‘為國家而死,無上光榮’,‘只有心靈的高尚,沒有高貴的階級’。每家的牆上,無論多麼家徒四壁,一定掛有大幅的革命宣傳畫,神龕裡有革命先烈的石膏像。所有人都頭戴小紅帽,身穿木鞋,忙於參加各種革命活動,連撲克牌的頭像都換成了革命人物。去參觀斷頭臺殺人,被稱為‘紅色彌撒’,婦女們邊觀賞殺人表演,一邊漫不經心地織著毛衣,嘴裡數著一二三四。”

“革命的威力,只有透過這樣直觀的形式表達出來才能更好地被群眾所感受和認識。”瓦西裡耶夫插話道,“這正是革命的偉大之處,可以讓國民發自內心地熱愛和崇拜。”

“發自內心?”鄭宇冷笑一聲,“這種做法無非是一種心理暗示,讓民眾逐漸相信革命就是生活,革命無處不在,革命就是一切,最終把全體民眾變成了革命的奴隸。雅各賓派與他們的所有敵人都援引盧梭的權威作為理由,在權威的語言引用中,人們喪失了自己思維的主動性,而淪為了權威語言的奴隸,失去了思想和語言的自由。雨果長嘆:‘從人嘴這個火山口發射出來的一切熔岩,最為兇猛地吞食掉人類的一切幸福。’在雅各賓派統治期間,民眾一次又一次衝進國民會議大廈,大量焚燬書籍,一位前主教實在心疼這些文化精品毀於一炬,詢問議會愛國者有什麼權力燒燬這些從鄰居家裡抄檢來的東西?而雅各賓黨人平靜地回答:‘燒就燒了,我們還有被偉大的共和主義者所寫的書籍,比如盧梭。’”

“就這樣,透過種種措施,原本自由的人,成為了暴政之下被飼養和調教的家畜。當時巴黎的報紙得意洋洋地說道:“人,僅僅是政府塑造的模樣。在一個民主政體下,在一種如此純潔的空氣裡,在一個如此美好的政府下,母親毫無生產痛苦就生下了她的孩子。’”鄭宇繼續說道,“在這種高度道德化,語言程式化的背景下,政治規則已經完全演變成了摩尼教一般的黑與白:光明與黑暗不能並存,正義與邪惡不能相容。政治鬥爭在教贖熱情中轉化為殘酷的宗教鬥爭,道德理想流露出嗜血的瘋狂。馬拉就是其中最極端的代表之一,他在雅各賓俱樂部,安排人每天上臺高喊:‘必須消滅陰謀家!’,他認為,‘真理、正義、貧窮、道德是在我們這一邊的。有了這些武器,雅各賓派不久就可以這樣說:我們一到,他們就不存在了。’他就是利用這種語言的暴力,不斷地煽動民眾的狂熱,並且實際毀滅了法國的人權宣言,把國家拖入徹底的暴政。不堪忍受的共和派少女夏洛特科黛刺殺了馬拉,並且在法庭慷慨陳詞,‘我是為了拯救十萬人而殺了一個人,我是為了拯救無辜者而殺了大惡人,為了使我的國家安寧而殺了一頭野獸’,而馬拉的支持者則把她汙衊為保皇派,把馬拉的心臟掛在雅各賓俱樂部,成為聖物‘美德的象徵’,雅各賓派利用馬拉遇刺激發的報復心理,進一步加強了暴政統治,羅伯斯庇爾走上了最高的獨裁位置。他的道德邏輯很簡單,把社會的全體成員劃分為人民與反人民的兩極,然後再把人民一分為二,即所謂邪惡的公民和有正義信仰的公民,然後對於所謂有正義信仰的人,他又根據不同的政見繼續劃分,每一次劃分,就打倒甚至消滅其中一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