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農牧革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農牧革命

北京北郊,順義。

鄭宇看著面前來迴轉著四處亂拱的紅毛大豬,心裡一陣的滿意。

美國杜洛克公豬,後世父系種豬的首選,體形巨大,肉質鮮美,正是這個時代最為優秀的育種豬。

這已經是從北美引入的第四批優選種豬了。

這個種豬繁育場一直是鄭宇津津樂道的傑作。

在後世那個通貨膨脹高企的年代,豬肉成為關乎到國計民生,經濟發展,乃至社會穩定的戰略物資。而一輪又一輪通脹的衝擊,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養殖業,甚至很多投行,著名入口網站創始人等等也都涉足養豬行業。

鄭宇的銀行,在那個時代也毫無例外地響應政府號召,對養殖企業提供對口扶持,作為信貸骨幹的他本人也深入瞭解了相當多的資訊。

前世的鄭宇並不是甘於寂寞之人。他的一些同學原本就介入了資本市場的各個環節,也包括一些進入直接投資行當的,他本人自從遭遇失戀的打擊之後,也找了些朋友準備轉型產業投資,自然對這些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又多下了不少功夫。

養殖業,最關鍵的其實是良種。

後世中國養殖業走過的彎路,很大程度是由於缺乏科學的育種繁育體系。

在這個時代,科學和系統化的育種繁育,在養豬業早已應用。後世著名的丹麥長白豬,大體上是1889年由政府協調建立了種豬繁育中心,同時還對應建立了大白豬種群,以雜交方式提升肉豬品質。著名的英系,法系大白豬也早有盛名。

但鄭宇,卻在這個時代引入了後世的一整套完善的育種體制,也就是後來被稱為“中國育種法”的牲畜育種體系。

在這個體系之下,每種牲畜都被制訂了一系列的評價指標,各有權重…以此計算綜合分數,分數越高,越有配種優先權。

以養豬為例,公豬擁有強悍的繁殖力,可以單獨為上百頭母豬授精,因此公豬種豬只選擇少數最好的…而真正大批量的生產資料是母豬。母豬要考察長度,重量,增肥速度,ru頭數量等等,精心挑選之後,養殖在整齊的工廠化豬yin,保持清潔,配置優良飼料,甚至還要定期放些音樂。

在鄭宇設計的體系裡…整個育種過程分為四代,分別由不同的育種場承擔。

曾祖代種豬,都是純種豬,主力群是母系,公豬則選拔最為出sè的…用以對母群授精,而且還在開發人工受精技術。

這些種群,分為杜洛克群,大白豬群,長白豬群。

第二代祖代種豬,也是純種豬,要求比曾祖代降低,基本上是挑選曾祖代種豬剩下的作為祖代。

第三代是父母代種豬…是由不同種群的祖代種豬之間進行雜交而形成的二元雜交豬…以發揮雜交優勢。

第四代是肉豬,是父母代種豬主要是杜洛克和長白豬雜交的後代…再與大白豬雜交,最終形成三元雜交豬。

整個四代育種和繁育體系井然有序,優中選優。

每一頭種豬都有編號,並記錄其父母系,乃至第一輪產小豬的數量,不斷篩選淘汰。每一代之後,都要在不同種群之間混雜新鮮血統,避免退化。

就這樣,一代一代繁育下來,每一代的質量都會超過前一代,這種效果累積起來,會產生可怕的質變。

這就是以工業化思路,利用統計學,遺傳學,快速改良品種。

這一套完整的繁育體系,執行了一段時間,儘管祖代豬不過才產了第一代後代,但整個方案已經令人歎為觀止。

包括面前這位美國杜洛克種豬育種專家德裡克=華多。

“尊敬的陛下,您看這些豬隻,都是上好的優選品種,按您的要求,母豬一律是七對以上的ru頭,xiong寬而深,四肢粗壯,背膘厚度都在兩公分以下。根據美國那邊的種群追溯,都是最好的家系,屠宰率超過百分之六十,這一點您完全可以放心…………”…,

“第一批母豬,我聽說第一胎均產仔超過九頭,這在美國也是不得了的數字了………………再經過幾代的優選,這個資料會越來越好………………”

這位美國加州的杜洛克專家滔滔不絕地說完,鄭宇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恩裡克,你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現在看來咱們的路線沒問題,以後還要繼續引入更多種群……這東西每年要更新血緣,還要供應上肉食品的需求,種豬群的規模決定了整個養殖業的規模,這可是個大問題………………”

“您放心好了,紐約,新澤西,加州,加拿大的各個主要育種牧場我們都建立了聯絡,英國,丹麥和南非那邊我不清楚,至少北美杜洛克這一邊我可以保證供應。”佈局,基本上可以滿足這個階段城市居民飲食結構改善的需巔,也能夠逐步提升國民體質,促進兒童腦發育和身體發育。

這個育種場的結構,已經迥異於傳統印象裡髒兮兮的豬圈。

每家繁育中心一般在600-1200頭母豬之間,乾淨整潔的鋼筋水泥建築,分為產房,保育yin,後備yin,妊娠yin等,間隔都在百米以上,以免病變交叉感染。

豬yin之內,每頭豬有一個欄位,非常狹小,基本上就是進食。人員出入需要殺菌消毒,廠房的光照,採暖…換氣都進行了精心設計,汙水排放和糞便回收也由專人負責。回收下來的糞便經漚制後賣給周邊的農場用做肥料,汙水則直接用於灌溉農田。

豬飼料也是丹麥,荷蘭,英國和美國專家精心調配的混合飼料,並且正在細化進食方案:出生後每個階段採用哪個飲食配方。

豬飼料大體上包括了榨油之後殘餘渣滓壓制的豆餅…各種粗糧和植物纖維混合的粗飼料,糧食和骨粉製作的精飼料。

目的也很明確:加速出欄。

鄭宇已經撥付了大批資金,準備由皇產負責育種,以及肉食豬的示範養殖,同時在各榮軍農場,北方軍牧軍墾組織中推廣產業化養殖,逐步帶動民間資本投入。

不過,宋端等人嗅覺靈敏,再加上對這位皇帝的眼光深為欽佩…也紛紛決定出資入股,組建了幾家做父母代和肉豬的養殖企業,開始了佈局:宋家在安南,廣東,四川…福建,江西,合肥李家在江蘇,河南,山東,京津,而母舅李家也不甘落後,搶先開始在臺灣和南洋設點。

類似的育種繁育策略…已經應用於家禽,牛,羊等育種。雖然這是個系統工程…也是慢工出細活的事情,但鄭宇等得起:他有時間,有耐心,也有足夠的金錢。

美國,伊利諾斯州。

愛德華=伊斯特死死地盯著對面的黃皮膚訪客,好半天才喘過一口氣,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您是說……一百萬美元,五千畝實驗田?”

“對,您說的一點沒錯。”郭明理推出一張支票,一份合同,“只要您簽署了這份合同,為公司服務十五年,就可以每年獲得一百萬美元的經費,擁有五千畝實驗田,每年的薪酬不低於五萬美元,還有未來成果的分成權。”

伊斯特接過合同翻了一遍,喃喃自語:“前衛種業………………怎麼沒聽說過這家公司?”

“本公司是半年前在中國成立的,致力於科學繁育農產品良種。”郭明理笑了笑,“我讀過您的論文,公司對您的試驗非常看好,準備為您提供更好的試驗條件,代價嘛,就是您能夠作為我公司的僱員,在這段時間內提供服務。”

伊斯特這個時候也緩過了一口氣,有些疑huo地問道:“老兄,值得嗎?我的實驗才剛剛開始,現在充其量不過能夠證明………………”

“至少您證明了自交是有害的,不是嗎?”郭明理推了推眼鏡,“達爾文說過,植物自交是有害的,雜交是有益的,您在論文裡也對孟德爾的生物遺傳學多有闡釋,我相信您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可我只正證明了利民玉米在嚴格隔離狀態下,自交導致產量下降。”伊斯特聳了聳肩,“老兄,我研究這個只是出於愛好,而你們是一家公司………………我坦率地說一句,這樣是在冒險。

郭明理一笑:“您也是在冒險……既然我們大家都喜歡冒險,又都對這個有趣的事業很感興趣,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起把他做起來?”

伊斯特眼前一亮,看著這個中國人。

“我們雖然是一家企業,但我們的宗旨是要實現一些更加偉大的東西。”郭明理慢條斯理地說道,“比如,讓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國民遠離飢餓………………伊斯特先生,如果我們成功了,我們就將是世界農業史上不可磨滅的存在,而這也會受到上帝的認可。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愛德華=伊斯特意有所動。

“不瞞您說,我們也正在進行實驗。”郭明理笑了笑,“我們不但準備進行自繁育試驗,還準備進行雜交試驗,然後是二次雜交,甚至三次……在家畜飼養方面我們已經這麼做了,效果驚人,愛德…………這項事業關係重大,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好手加入我們,比如你。怎麼樣?充足的研究經費,優厚的待遇,足夠的試驗土地。我的上帝,你還等待什麼?”

愛德華=伊斯特當然不知道,自己在兩年後會在美國育種協會上發表自己的發現,並在另一位紐約州育種學家沙爾的啟發下,著手研究二次雜交,並最終在十年後成功地繁育出了可以生產用的新型二次雜交玉米種子,產量提高三成,引發了美國農業的種子革命。

郭明理也不清楚。

他只是受到皇室產業的指派,在美國尋找從事雜交育種研究的農業專家。

在這個基因學還處於懵懂階段的時代,雜交依然還是一個缺乏具體理論依據的猜測。而二次雜交這個真正提升產量的大殺器…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

可鄭宇不同。

後世農產品通脹時代下受盡高物價折磨,對實業投資有切身瞭解的鄭宇,知道純種繁育,三元雜交意味著什麼:農業革命,以及加速的工業化。

在美國,在英格蘭…在威爾士,在荷蘭,在丹麥,在南非,在加拿大,中國各農業研究所,大學學者,經濟情報機構的專門人員,敲響了很多位農牧業專家的門…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交談,遞交合作意向。有僱傭合同,有合資合作,有購買專利,有邀請講學…不一而足。

他們的要求有些遭到了拒絕,有些則取得了成果。

鄭宇規劃的純種育種配合二次,三次雜交,以及更廣泛和長遠的遠緣育種試驗版圖,正在被一塊塊地拼接起來。

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到酷熱的勃泥,形形sèsè的考察隊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標本,尤其是各種遠緣野生作物,發送到各個研究機構用於雜交比對。

各家種業公司…繁育中心…都在開足馬力加緊研發,準備在這場革命中搶得先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位位農牧業遺傳學家…種植專家,養殖專家,病害專家,帶著厚厚的資料,培育出的種子乃至畜群,飄揚過來來到中國,加入了形形sèsè的種業公司,農業研究所,大學農學院,農業大學。

他們渴望成功,渴望更大的舞臺,也渴望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

而這一切,這個東方國家都可以提供。

他們在這裡生活條件優越,在研究上有著近乎無限的資源支配權,而他們也相信自己正在從事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幫助一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從此擺脫饑荒。

黃皮膚黑眼睛的助手勤奮而聰明,對待他們非常友善,他們總是默默地完成手中的工作,而遇到任何疑問,也不會吝於請教。他們對一切知識充滿了求知yu,對自己的國家充滿自豪,每個人都充滿了活力。

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家。…,

工業化的基礎在於農業生產力提升。

這句話,鄭宇並不陌生。

沒有農業生產力的提升,就談不到剩餘積累和剩餘勞動力,自然也無法為工業化提供足夠的勞動力和充足的食物,也無法供養太多的脫農專業人士。

美國十九世紀後半葉快速的工業發展,與美國西進開發,並推廣使用農業機械和化肥,透過巨量的農產品出口積累工業化資本是分不開的。美國在農業育種,畜牧養殖,農業機械,農藥,化肥等領域長期保持了優勢,甚至一直持續到後世,這也是美國保持其優勢地位,並進而操控世界大宗商品定價和貨幣體系的主要根基之一。

中國,在這個時代依然是舉足輕重的人口大國,也是一個傳統上的重農國家。

無論是促進工業化的需要,還是確保國農業安全,乃至社會穩定的需要,鄭宇都不可能為了工業化而去犧牲農業。

農業為民生之本,農民更是國民的主體,離開了三農,一切的國家發展都只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忽視三農,也必然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鄭宇並不擔心穀賤傷農。

一方面,大農場的休耕體制已經執行多年,鄭宇也在推動農業部制訂全國xing的休耕法案,準備在適當時推出全面的強制休耕,挽救地力。

另一方面,快速發展的養殖業,乃至釀酒業,快速提升的城鎮化和工業化,都會消耗大量糧食。

還有一方面,就是更多的耕地可以用於種植經濟作物。

鄭宇毫不懷疑自己選擇的道路:透過立法和稅收調節改變土地狀況,把較多土地的富農小地主,家庭農場與機械化農業公司結合起來;

大力發展工商業,向邊疆和待開發地區移民,吸收農村人口;

推行社會保障體制,逐步培育中產階層,促進消費服務業發展,吸收農村人口,提高國民幸福感,促進城市化;

以雜交方式繁育高產良種,推廣種植,同時配合休耕和有機肥,以充足的產量保障城市化的同時避免穀賤傷農和土地退化;

綜合發展養殖業,實現糧肉互動,綜合發展;

大力發展經濟作物,改善營養結構。

他相信,未來中國人的餐桌會越來越豐富,國民身體發育也會越來越健康,整個國家會一步步走向小康,而工業化和城鎮化也將在這個過程中順利地推進。

以制度保障,以科學技術推動,綜合兼顧長短期利益,一切從國民利益出發系統xing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社會發展,可以用這種協調方式來實現,而不一定要以簡單粗暴的強制方式來犧牲一部分人,奴役一部分人,用幾代人的代價來進行社會實驗,而給後世留下永遠的傷痛和揮之不去的幽靈。

這就是華夏特sè帝國主義道路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