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序幕,經濟國戰開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序幕,經濟國戰開啟

三月的北京,一邊是陽光明媚,一邊卻走著倒春寒,早晚溫差極大。

可一切都阻止不了這個帝國心臟的勃勃生氣。

年初開始,一款名為“收音機”的物件開始在市面上旺銷。

這款由春華無線電公司生產的收音機外形像一個木頭匣子,有兩個旋鈕,一個可以“調頻”,一個可以調節音量。

之所以熱銷,並不是因為北京,武漢,上海和廣州已經開始試播了無線電節目。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報紙上說了,皇帝陛下擬於五月五日,農曆三月二十三大婚,電臺要現場直播!報紙上說了,只要買了這個勞什子的收音機,就能和在現場一樣,聽到播音員的解說和現場的聲音!

這一下,三十華元的售價也已經阻止不了收音機的熱銷了。

就原理來說,這款原始的礦石機實在算不得精巧。

廣播,究其原理而言,就是用麥克風裝置把聲音訊號轉變為電壓訊號。由於人的聲音變化就是無線電波頻率的變化,故而這種電波屬於變頻,而非無線電報機的等幅電磁波。皇家赫茲研究所開發的電報機,儘管越來越精巧,卻並不能用於收聽調幅廣播。

鄭鷹等人都深知無線電臺對於軍事作戰指揮,以及國家資訊釋出的重要性,幾乎與無線電報機同時就開始了研究。在國家意志的推動之下,早在1898年,赫茲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薛春華利用一些天然礦石自身帶有的半導體特性,申請了第一個“矽晶體檢波器”專利,經過公示後。被帝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該專利主要是以俗稱“貓須”的尖細導線在礦石的靈敏接觸點上得到最好的半導體效應。

不過,無線電原理的發明,距離出現商業化產品還有距離。為了推動無線電事業,皇家赫茲研究所成立了專門的事業部,調配大量資源加速研發。

由於人聽力範圍的侷限,人耳容納的聲音訊號頻率大約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而這樣頻率的訊號無法進行長距離傳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薛春華等人發明了“混頻”,把這些聲音訊號加上高頻弦波訊號,也就是俗稱的“載波”,兩個訊號疊加。得到了可以長距離傳播的am訊號。這種am訊號的頻率很高,而其頻率的擺幅就是聲音訊號。

解決了長距離訊號傳播的問題之後,薛春華的“矽晶體檢波器”就派上了用場,即透過這種原始而簡單的裝置對載波進行半波整流(檢波),截掉訊號的負半周。只留下一半的訊號。然後再把高頻載波以濾波器過濾,於是剩下的就是聲音訊號。

到了這個階段,皇室產業的無線電部門已經介入。他們從商業化的角度向研究所提出了要求,並給與研究經費,簽訂未來的專利授權,而研究所除了獲取研究資助外。在未來的產品出售中可以獲取專利提成,達成“雙贏”的產研結合模式。

皇室產業提出了選臺和過濾雜音的問題。

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加裝“帶通濾波器”。也就是過濾掉低頻和高頻,只保留一段頻率。而且其擷取範圍可調。

接下來是天線。

早期的這種礦石收音機,天線的安裝實在是很大的一門學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春華在幾大城市甚至配備了專門的“天線安裝隊”,售價的很大一部分倒是用於這部分人工費用。制式化天線如同一個十字架,把銅絲纏繞上去,固定住,架在屋頂。

春華公司還專門對要求高的“貴賓”客戶單獨出售一種高質量天線,採用永磁體製作線圈架子,在絕緣體中固定,再以超細包線纏繞上千圈,甚至可以收聽到上千公裡外的廣播訊號。

春華本身就是皇產無線電產業下屬公司,命名為“春華”是為了褒獎和紀念薛春華這位無線電收音機的發明人。

這家公司是商業化運作的公司,稅前利潤的25%分配給管理層,經營人員都是商業學校教出來的高材生,自然而然地運用了皇家體系中的一系列標準化商業策略。…,

首先是產品線策略。春華的商業化產品早在1905年就已經推出並進行了試銷,隨後根據市場反饋進行了改進。作為官方喉舌的“中華廣播公司”幾乎同時成立,並於1906年初正式獲得了宣傳部頒發的廣播特許執照,定於1906年十月開始在北京,上海,武漢和廣州同步開始無線電試播。

第一個商業化運營的無線電臺“天涯廣播公司”也得到了皇室產業投資部門的資助,並在中華廣播公司之後獲得了廣播特許執照。

早期的廣播節目從早七點到晚十點,內容包括新聞聯播(必須的),天氣預報,相聲,音樂,評書,廣播劇等,很是豐富。但無線電臺真正的收入來源,還是廣告。

在鄭鷹等人打造的商業帝國之中,專業化分工的基礎從一開始就已經打下。廣告業的起步幾乎是與皇室產業同時,並與各種媒體的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一開始是利用廣告來宣傳產品,後來逐漸發展到宣傳企業,提高企業影響力和企業形象。

與國立的中華廣播公司相比,商業化運營的天涯廣播電臺更加注重市場,廣播節目經過了精心選擇,各種欄目豐富,還與紙媒合作,在各城市主要日報上定期釋出節目時間表以吸引聽眾。廣播劇方面則早早買斷了國內一些知名小說作家作品的廣播劇版權,精心錄製廣播劇。

隨著“皇帝大婚”引發的收音機購買熱潮,天涯廣播電臺“一百兆赫”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很快獲得了商家的青睞。

經過專業市場調查公司的調查,目前的廣播受眾主要集中在“20-40歲的居家婦女,5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12-30歲的男子在沒事的時候也會收聽。到了夜間八點之後,往往是全家在客廳收聽廣播加上閒聊。

於是,各種傢俱廠商,家用化工品廠商,地產開發商,汽車廠家等紛至沓來。開始搶佔“聲媒”陣地。

等到了華興三年(1907年)四月,天涯廣播電臺已經開了第二套節目。

整個廣播公司目前還處於“燒錢”階段,依然持續虧損。但鄭宇虧得起。每年十幾萬華元的虧損對他來說算不得什麼,而無線電廣播事業的發展,對於整個社會的進步。尤其是對於資訊傳播,推動公民社會發展,卻實在是至關重要的推手。

這並非簡單的經濟賬能算得過來的。

當一個國家的商品經濟進入有序發展,民眾的智慧被開啟,只要政府不刻意地進行愚民統治。鉗制思想。市場本身的經濟槓杆就足以激發創造力,引發一個個的奇蹟。

更不用說在兩代穿越者前後主政的中國。

皇家南海汽車公司在其新推出的“伯爵”系列豪華轎車中首先安裝了車載調頻廣播,使這個娛樂利器比另一時空提前了十六年進入了汽車。

首先推出的伯爵a型車採用了七升六汽缸v型配置的汽油發動機,採取了壓力潤滑系統,由皇家羅伊斯發動機公司精心打造,效能超越了另一時空1904年問世的勞斯萊斯銀色幽靈。公路最大時速高達一百四十公里。

為了提高安全性,這款豪華轎車配備了新型安全帶。加裝了保險槓,配置了鋼化玻璃。內飾精美,線條莊重流暢,一推出就成為南方富裕階層的新寵,並迅速蔓延到北方和南洋僑界。

在美國和歐洲,根據當地消費者習慣改進的美版和歐版伯爵車也在一個月後釋出,一舉征服了挑剔的歐美紳士階層,儘管售價高達八千美元卻依然供不應求。

伯爵車的熱銷,還在於一項出人意料的遠端賽車活動。

1906年年底俄羅斯內戰結束,從亞洲蔓延到歐洲的戰火漸漸熄滅。但各主要強國大規模擴軍備戰引發的軍備競賽和緊張情緒,卻依然讓各國民眾難以安寢。

1907年春節之後,中國報紙刊登了一個爆炸性新聞:前國防軍上尉,三屆廣州-庫倫汽車拉力賽冠軍馬少武宣佈,他已經獲得了皇家南海汽車公司的贊助,準備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以一輛改裝的伯爵a型轎車,由他和南海公司的試車員,前拉力賽冠軍趙文松駕駛,從廣州出發,經武漢輪渡長江,然後抵達北京,再一路向西,由迪化一路穿越中亞,經俄羅斯,德國,法國,再從布列塔尼上船,縱穿英國,然後輪渡到美國紐約上陸,橫穿北美,再輪渡到日本,由仙台一路開到長崎,然後輪渡到釜山,再一路開回北京,全程近三萬公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史無前例的偉大嘗試,甚至超越了另一時空1907年勞斯萊斯銀色幽靈創造的記錄:不間斷行駛兩萬四千公里(維修費用只用了三英鎊)。

而這一活動的口號,則是“和平之旅”。

皇家南海汽車公司的發言人宣佈,南海公司資助這一活動,目的是“加深各國之間的瞭解”,“表達中華之民對於和平的期盼”。為了這一壯舉,皇家南海汽車公司安排了一整支車隊運送汽油,補給和配件,以及進行中途檢修,一切費用均以市場價單獨計價,並由隨行的各國記者和觀察員全程監督。

這個宣告頓時引爆了整個歐美社會。

各大報紙長篇累牘地報道這一“和平之旅”。儘管有人居心叵測地提出“這是中**事間諜為未來政府歐洲進行的軍事地理勘測”,但歐美民間的主流聲音紛紛嗤之以鼻。

法國左翼喉舌《不妥協者報》,以及因創始者克列孟梭出任首相而影響力陡增的《震旦報》紛紛駁斥這些謬論,認為這“完全是右翼軍火商的卑劣伎倆,目的無非是恫嚇納稅人”。美國南方的民主黨傳統輿論陣地也和英法左翼遙相呼應,用最為直接的表達引發讀者對於政府歪曲事實的憂慮,引導他們思考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推動政府把萬里之外的古老國家抵禦侵略和復興民族的努力醜化為征服世界的陰謀。

在強勁的輿論聲音之下。各國右翼不得不降低了調門,甚至公開稱讚這一“和平努力”。

這一場環球汽車之旅,在之後的半年多成為各國報紙上的熱門話題。

“……銀色閃電穿行在菩提樹下大街,這是東帝國與西帝國友誼的見證……我看到了什麼?閃電穿越了勃蘭登堡門……駟馬車,勝利女神……是的,也許某一天它有機會成為女神的座車……”

“……這就是伯爵車!來自中國的神奇小子!多麼流暢優雅的線條。勝過了最好的純種馬……”

紐約,波士頓,倫敦,巴黎,柏林。維也納,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南海汽車公司與伯爵車的推出同步,按照後世4s店的模式建立的各個“區域旗艦店”中人頭滾滾,衣冠楚楚的富豪大佬們。挽著珠光寶氣的貴婦佳人。紛紛一擲千金訂購伯爵車。

正如海報上所展示的,名車,佳人,才代表著成功人士。

伯爵,賣的不是車,而是品味。財富和成就。

預售開始剛剛一個月,這款價格不菲的豪車在海外已經被訂購了六千多輛。

南海汽車公司總經理還來不及高興。就已經陷入了更大的煩惱。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生產時間表。伯爵車的供給不足引發了限量供應,而限量的結果是更加熱烈的追捧。

伯爵車。開始被視為“貴族中的貴族”最好的標籤。

即使不算國內訂貨,一個月的海外訂貨已經預訂了這款汽車未來八個月的產能。

最大的瓶頸還是發動機。

儘管皇家羅伊斯公司已經在戰爭前後瘋狂擴張了產能,但軍工訂單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民用方面的單子也是恐怖無比。眼看著市場爆發,皇家羅伊斯不得不將更加簡單和標準化的軍工生產以委託加工模式分包給其他發動機廠商,自己專注於最高端,利潤最高的產品。

水漲船高,原本中國汽車在海外已經成為高品質,高可靠性的代名詞,而這一場亞洲戰爭中摩托化縱隊的拉風表現更成了活廣告,中國汽車在戰後颳起了更加猛烈的“中國旋風”。

儘管某些國家官方對中國的宣傳轉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國商品的流行,但中國方面調停俄羅斯內戰的舉動,以及這一次的“和平之旅”無疑給了各國“黃禍論”沉重的一擊。正如克列孟梭在日記中自嘲地寫道,“如果說中國政府調停俄羅斯內戰是扇了我們的左臉,那和平之旅就是反手扇了我們的右臉,而我們偏偏還不得不跟著叫好”。…,

中國汽車,就在這連續不斷的風潮之下,如同一股無比猛烈的旋風席捲了歐美社會。以皇室汽車產業為紐帶的中國汽車業,從一開始就吸取了後世某國各行業各自為戰,甚至不惜詆譭本國競爭對手以爭奪市場,導致某國商品在海外一度淪為“質量低劣”,“缺乏道德”的殘次品的覆轍,也沒有再次陷入另一時空某國商品內部殘酷的價格戰。

早在中國汽車開啟出口市場初期,中國汽車業已經成立了歐洲中華汽車聯合會,美洲中華汽車聯合會等康采恩組織,協調產品定價等。各汽車廠則儘量走差異化道路,有的偏重大排量豪華車,有的偏重普通轎車,有的偏重商務車,有的偏重越野車,有的偏重卡車,有的偏重農用車,在各產品市場內部也按照品質和價格拉開檔次,定價上則往往以康采恩協調的方式加以解決。

這種差異化競爭策略形成了微觀上的各有側重,重點開發,宏觀上則構建了完整的產品線,並實現了對“中國汽車”這一總體品牌價值一定程度的共享。

汽車業終究是資金,技術和勞動力三重密集的行業,而對於這類核心支柱產業,中國方面採取了准入體制,對汽車生產商從資本等方面設定了門檻,並採取車型稽核,從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進行稽核,以避免劣質產品損害整個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形象。

為了配合車型檢測,中國政府率先開發出了一整套車輛檢測標準,並建立了國立的汽車檢測中心作為官方樣本。很快,一些民間機構也進入了汽車檢測領域,並獲得了官方認證,展開了激烈競爭。為了確保其權威性,各家中心不得不嚴格控制檢測質量,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之中最終存活下來的五家民辦檢測中心,把整個檢測體系,從標準,流程到裝置都推向了更加完善的新水平。

按照鄭宇的規劃,汽車不僅僅是帶動中國經濟總體發展的火車頭,也是中國工業品塑造“優質”形象的最好工具。

以“和平之旅”為契機,以“中國汽車”的形象為突破口,以提升中國工業品的形象和整體影響力為目的,一場空前的國家品牌塑造工程拉開了序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