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3章 三心二意的羅馬(第一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83章 三心二意的羅馬(第一更,求訂閱)

君士坦丁宮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沿岸上,宮殿建築順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綿延600米,高大寬廣,氣勢恢弘,隱約透露著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的輝煌與富庶——這座在奧斯曼時代被稱為多爾瑪巴赫切宮的蘇丹新皇宮一共耗費500萬奧斯曼金磅,相當於35噸黃金,其中有14噸黃金用於製成金箔裝飾宮殿的天花板。

如此龐大的開支用於修建一座宮殿,足以讓大英沉默,法國落淚。事實上,在19世紀中葉,也就只有奧斯曼帝國能夠花費如此高額的代價修建一座皇宮,其實當時奧斯曼帝國是天天落淚,不過國家落淚沒有關係,關鍵是只要蘇丹高興就行。

只不過,當奧斯曼蘇丹歡天喜地的搬進奢華的新宮時,他們肯定沒有想到二十多年後,這座極盡奢華的皇宮就會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宮。

每一個來到這座宮殿裡的人,都會為宮殿的奢華而感嘆,不過對於這座皇宮的主人——亞歷山大三世來說,他並不喜歡這座宮殿,在他看來,這座宮殿有著太多奧斯曼的風格,雖然談不上喜歡,可是,這座宮殿卻仍然是俄羅斯赫赫軍威的象徵。

儘管在過去的幾年間,亞歷山大三世正在一點點的去除奧斯曼的痕跡。但是他仍然留下了很多舊時的產物,比如說在那座由56根圓柱支撐的大廳中映,那個吊著一個重達4.5噸、由750顆燈珠晶體構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燈。就被他留了下來,畢竟這可是一個價值百萬盧布的吊燈。

換不起……

置身於巨大的水晶吊燈下,亞歷山大三世一邊走,一邊問道身旁的外交大臣阿列克謝·鮑裡索維奇·洛巴諾夫羅斯託夫斯基。

“英國人開出了什麼樣的條件?”

“陛下,英國人開出的條件,和之前他們透過駐荷蘭大使提出的建議是相同的,他們願意從波斯撤軍,換取我們退出戰爭。”

“哦,”

亞歷山大三世,只是輕輕的了點點頭。

“英國人開出來的條件雖然談不上誘人,可是如果僅僅只是作為退出戰爭,停戰的條件來說,倒也是非常符合我們利益的。”

與他的那個二桿子兒子不同的是,在亞歷山大三世的眼中,他的眼中永遠只有俄羅斯的利益,他曾經說過一句在俄國人看來最膾炙人口的語句: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它的陸軍和海軍。

這也是他的原則,與那個二桿子兒子尼古拉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強令將軍們發動坦能堡戰役不同的是,在戰爭爆發之後,面對法國以及大明要求他們在東線發起進攻的要求,亞歷山大三世直接了當的回答道——羅馬帝國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而且羅馬帝國的武器彈藥都不足以動員軍隊。

換句話來說就是——打錢!

亞歷山大三世的這一面,對是俄羅斯最真實的一面,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為盟友火中取粟,能不背叛盟友,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忠誠了。

“陛下,現在停止與英國的戰爭,對於我們而言,是最為有利的選擇,我們不僅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得到整個波斯,而且還獲得了坐山觀虎鬥的機會。”

作為外交大臣的洛巴諾夫,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者,在另一個世界,在甲午戰爭之後,就是這個傢伙用白紙一張的《俄清條約》騙取大量的東北利益,他們連一個盧布都沒有掏,僅僅只是用一個所謂的“同盟”,一個空洞的安全承諾。

現在置身於這場戰爭之中,這個投機之徒所想的仍然是投機,畢竟包括洛巴諾夫在內的許多俄國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坐山觀虎鬥,到最後我們可以選擇勝利者為伴,陛下,就目前而言,這是對我們最有利的方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洛巴諾夫的建議,亞歷山大三世不於置否的了點了點頭,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也傾向於這一方案。

不勞而獲多好!

不過作為羅馬帝國的凱撒,亞歷山大三世很清楚,並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目前……確實如此。可是從長遠來說,僅僅只是一個波斯,並不符合我們的利益,眾所周知,如果我們退出戰爭,那麼法國人就需要面對德國和英國的全力進攻,法國是無法對抗這兩個國家的,法國失敗之後,英國、德國以及美國甚至還有其它的國家,就會全力對付大明,他們全瓜分大明的殖民地,或許我們也會參與其中……”

亞歷山大三世一邊走,一邊說道。

“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一個局面——就是在戰爭之後,英國和他們的盟友會進一步強大,而我們呢?也會比現在更加的強大,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符合英國的利益嗎?”

面對陛下的反問,洛巴諾夫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強大的俄羅斯足以應對任何挑戰!”

在給出這個自負的回答之後,洛巴諾夫說道。

“英國或許不願意接受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可是只要俄羅斯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那麼英國就必須接受這一切。”

“而這也意味著,在未來我們必須要準備和英國開戰,到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會幫助我們,而我們面對的並不僅僅只有英國,有德國,還有想要報仇的法國,甚至還有大明,他們肯定也渴望報仇。”

儘管內心傾向於不勞而獲,但是維特伯爵以及其它人的勸說,仍然讓亞歷山大三世心存忌憚。

雙拳難敵四手啊!

英國今天可糾集一群人打法國,打大明,將來就可以用同樣的辦法打俄國。

“可是陛下,就目前的態勢來說,無論是歐洲戰場的僵持,還是帝國在北美西部進展的緩慢,都在清楚的表明,他們的力量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而且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力量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薄弱,在波斯我們已經損失了二十萬軍隊,而我們所面對的還僅僅只是英國的印度軍團,如果我們向德國開戰,我們的損失會更多,”

微微點了下頭,亞歷山大三世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在波斯損兵折將的現實,讓他意識到英國還是很強大的。

和這樣的對手為敵,到底是對是錯?

至於大明和法國……真的有那麼強大嗎?

或者說,強大到足以挑戰英國嗎?

對此,包括洛巴諾夫在內的很多俄國人有點懷疑,作為羅馬帝國的統治者,亞歷山大三世同樣也深表懷疑啊!

想了想,亞歷山大三世問道。

“美國……大明在美國的進展怎麼樣?現在,春天快來了,他們會不會發起新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