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0章 美國就是一個笑話(第二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0章 美國就是一個笑話(第二更,求訂閱)

什麼忙,當然就是選舉啦。

其實,朱先海之所以會答應英國人提出一些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口,什麼所謂自治,基礎是什麼?

當然就是人!

就像在巴克圍來說,這裡有一萬多人,可華人就超過六千人,絕對的最多數,過去他們因為歧視性條款被排斥在外,人多又怎麼樣?

過去,人再多他們也是排除在外的!沒有任何權力!

但是現在,他們當然有權力參選了。什麼鎮長也好,鎮議會以罷,就是治安官,不出兩年的時間,都能換成自己人。

無他,人多而已。只要有了人,到最後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改變!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移民,關鍵還是要有足夠數量的移民,只要有了數量足夠多的移民,很快,這裡的人口結構就會發生變化,歐裔移民最終就會融入大環境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甚至都不需多長時間,只需要一艘船。一艘大英帝國的大東方號也就可以了,嗯,這個也是大英帝國賣給南華的。什麼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4月底,“大東方號”駛近了北海灣,一個月前這個長達三十七海里的海灣還被稱為“巴拉德灣”,停在綏平港的泊位上,也就是曾經溫哥華港,不過船上的移民們,並沒有立即登陸。

按照防疫和新移民培訓的相關規定,他們要先到北部的太平島上隔離10天。

“大東方號”足足運來了兩萬六千名移民,在船進泊位的時候,甲板上黑壓壓的擠滿了人,男人、女人、兒童,所有人都仰望著遠方的山嶺。人們用充滿憧憬的眼神看著遠方,喃喃道。

“……這裡就是南華嗎?”

“沒有,肯定是南華了。”

這是鄧華鋒肯定的說道。

“聽船上的水手說這裡是什麼北海,過去叫、叫什麼不列顛什麼的,好像過去是什麼大不列顛的地盤,現在都成南華,哦對,現在叫大明,咱們的這個皇帝,說是大明朝朱洪武的後人。”

忽然一個的聲音插了進來,是頭戴瓜皮帽的劉掌櫃,他曾是飯店的掌櫃,可惜世道不靖,就連他這樣的人,也得到海外去討生活。

“大明朝啊,那咱這也不算是到洋人的地盤不是?”

洋人的地盤!

對於出洋討生活的百姓來說,想到洋人的地盤,心裡就有點兒發季,可後來當他們知道是大明之後,心裡反倒是長松了一口。

大明這邊不一樣啊,說的是一樣的話,吃的是一樣的飯,頂多也就是換個地方而已。

不得不說,簡單的換了一個名字,倒讓百姓們沒有了早先的畏懼,甚至還生產出了幾分親切感。

其實這也就是人性。一開始的時候,他們覺得海外是特別遙遠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給他們一個熟悉的名字。

他們立馬也就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了。

擠在甲板上的數以千計的移民,不停的順著舷梯登上小船,從小船抵達太平島後,他們還要進行新移民登記。

“這也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輪到咱們下船。”

揹著行李的鄧華鋒有點焦急的看著那些小船,數十艘小機動船圍在宛如小山似的的“大東方號”周圍,數以千計的移民沿著幾十只舷梯上到小船上。

“不急不急,很快就會輪到咱,”

劉掌櫃說著拉起喉嚨,

“虎子,等到了這,咱們收拾傢什,把天成樓再收拾起來!”

隔著兩人站在那的虎子,趕緊應道:

“掌櫃的,那是必須的,相當年,咱天成樓在德州,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啊,誰不知道咱天成樓啊!”

即便是當初天成樓是大名鼎鼎的,那又怎麼樣呢?兵荒馬亂的這買賣不也是沒幹下去嘛,要是能幹下去,又何必背井離鄉的,到這地方呢?

“哎,華鋒啊,你不是還沒想好幹啥嗎?要不然和我一起幹唄,虎子是廚子,我那邊還差一個主事的大夥計,到時候,登記上了就算是技術移民啦。等隔離一結束,咱們就能在這裡開起酒樓來。”

劉掌櫃笑眯眯的說道。

“這個……”

鄧華鋒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在船上上課的時候他已經知道移民的路數,所有的移民抵達後,都要進行先進登記上,下一步就是進“新移民教育營”,在那裡先隔離10天,然後要剃掉辮子、洗澡。等到隔離期結束後,他們就要到岸上先幹六個月的活。

這六個月只發管伙食、發2塊錢生活費,他們的工錢要用來抵扣船票,六個月後才能恢復自由!與普通移民被安頓到工廠、礦場以及農場等地方不同,技術移民可以直接恢復自由身,如果有錢的話,當然可以自己做買賣了。

劉掌櫃雖說沒有多少錢,但肯定沒其它的窮哈哈要強,開個館子的船還是有的。

面對劉掌櫃的邀請,鄧華鋒趕緊滿臉堆笑道:

“劉掌櫃能想著我,也是我的福氣,不過我倒不打算呆在飯店裡頭,只想在在這裡謀個生計……”

劉掌櫃便點頭說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誰到了這邊,肯定都想弄個生計,在農場裡頭幹活,將來也能分到一地塊地,人各有志吧!”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移民來說,他們所思所想的倒不是到工廠裡做工,而是到農場幹活,過去農場工人只能申請確一塊1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現在卻可以申請5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那可是七八畝地啊!

雖然不多,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土地最實在!所以移民們更願意到農場裡幹活,當然也有不少願意當工人,畢竟,工人的薪水也是極其誘人的。說一千倒一萬,也就是選擇的問題。但無論是當農場,還是當工人,都必須要識字。

劉華鋒是讀過私熟的,在船上還當過先生,識字擱他手裡壓根就不是事。

差不多等了三個多小時,鄧華鋒他們才坐到交通船上,船航行十幾分鍾,上岸後就排著隊等待登計,又等了一會,才輪到鄧華鋒。

“姓名?”

“鄧華鋒。”

“年齡……”

“26歲。”

記錄員大概詢問了下他的姓名、年齡、籍貫等問題後,又問道。

“會什麼技術嗎?”

“在下讀過書,曾是縣學生員。”

“秀才啊,那就是讀書人了!”

記錄員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

“你來的正是時候,咱們北海初建,肯定是要建學校的,沒準到時候你能分到學校去教書。”

去學校教書?

在鄧華鋒還有點發懵的時候,記錄員撕下一張紙來交給他:

“入營後交到移民處――”

說著他手指著不遠處的兩層樓房說道。

“還有,你們是技術移民,不一定要在營裡幹上六個月的活!要多關注告示欄的招募資訊。”

“是,是,謝謝大人,在下明白了。”

鄧華鋒點頭哈腰的說著接過來那張紙,紙上寫著“新移民登計單”,這是用複寫紙複寫的登計資訊,等到出營的時候,新移民們還要拿著登計單登計戶籍。

在移民們登陸進入隔離營的時候,置身於總督府裡的梁百濤一直站在陽臺上,手拿著望遠鏡的他,盯著“大東方號”自言自語道。

“26000人啊!就這一艘船,就讓咱們的人超過本地的白人了,要是再來幾船的的話,有個十幾萬人口,咱們北海的人口,也就超過俄勒岡了。”

“俄勒岡,也就只有區區十萬人而已。”

站在總督的身側,劉昆笑道,

“只要陛下答應把“大東號”給咱們,以“大東方號”的運力來說,一年至少可以往返7趟,一年就是18萬人了!再加上其它的移民船,一年至少有三十萬人,最多三四年的時間,美國在西部的人口優勢,也就會被我們取代了!”

梁百濤點了點頭,說道。

“這個自然,我們的移民船都是高密度的移民船,華夏眼下什麼都不多,就是飢腸轆轆的老百姓多,只要有足夠的船,咱們就能運人過來,不要把眼睛只盯著一個大東方號,我們也可以購買一些自己的移民船嘛!”

什麼事情依靠別人總是靠不住的,最關鍵的還是要靠自己。相比於依靠帝國中樞來保證這個地區的移民運輸,還不如多買幾艘船,然後靠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如果是殖民地,自己去購買移民船的話,那麼那些移民團也就是專屬於這塊殖民地的。

“目前對於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去超越美國人。”

愁凝視者南方,梁百濤用一種有些低沉的語氣說道。

“目前美國人對於我們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在西部所擁有的人口遠遠超過於我們。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在華夏,我們或許沒有其他的單是在華夏,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充足的人力,只要我們把他們從華夏帶到這裡,源源不斷的帶到這裡,總有一天我們會去超過美國,美國現在所謂的優勢,其實也就僅僅只是一個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