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1章 阻止大明的擴張 (第一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81章 阻止大明的擴張 (第一更,求訂閱)

上訴當然是沙遜的權利。

作為一個法治國家,大明當然會保證每一個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肯定是維持原判了。畢竟法律就是法律。法律絕對沒有人情。

況且,有時候法律是需要看政治的。正向沙遜說的那樣。

大明需要殺雞給猴看。

如果不殺這只雞的話,那些猴絕對不會聽話的。所以對於大名而言,必須要殺雞儆猴。

儘管沙遜就是從海州的英租界被逮捕到大明的,而且英國方面的反應是極其的憤怒。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雖然在愛德華.沙遜的要求下,羅斯柴爾德家族也透過他們在官方的關係試圖像大明施加壓力,但是這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真是他們的嘗試與努力到最後反倒進一步促成了雅各布.沙遜的死。正像雅各布.沙遜之前說的那樣——他們是在殺雞給猴看。

好不容易抓到一隻大沙雞,當然要把它殺掉,然後警告世人了。要不然豈不就是錯過了如此完美的機會?

就這樣,從一開始沙遜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他的腦袋就是用來殺雞儆猴的,無論他自己是不是願意。

畢竟是英國,再怎麼憤怒也無濟於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來,英國人的憤怒也不過只是象徵性的,畢竟沙遜不過就是英屬印度人而已,壓根就不是英格蘭人。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沙遜的審判卻讓從印度到香港,從香港到海州的那些鴉片商們都為之驚恐不已,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告戒所有人——不要像大明販賣鴉片。

否則代價的沉重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有時候人總是如此,只有刀架到脖子上的時候,而且沒有任何僥倖時,他們才會到知道害怕。

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大明以及大明的海外領地都是鴉片商人們的禁地,他們都很清楚向大明販賣鴉片的代價,這也讓大明能夠在華夏故土鴉片氾濫的同時,能夠成為一片淨土。

不過“沙遜桉”在仍然在英國引起了一場政治風波,儘管他是英屬印度人,但他卻是在英國的租界裡被逮捕,這直接導致了英國上下認為這是大明對英國尊嚴的踐踏。明英關係進一步緊張了起來。

“我們必須要向全世界展露我們的態度!”

在唐寧街11號的首相官邸,本傑明這位的大英帝國的首相,在得知沙遜被判處死刑之後,他幾乎是是在那裡怒吼道。

“明國人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我們的底線,他們不是在挑戰,他們是在試探,他們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到底在什麼地方!”

今年2月份剛剛再次出任首相的本傑明,在過去的幾年裡曾多次大力攻擊威廉·尤爾特·格來斯頓的自由黨內閣沒有遠見,無視帝國的利益。

“這一切都是自由黨內閣一手促成的,在他們吞併阿根廷的時候,我們沉默了,在他們夥同巴西瓜分烏拉圭、巴拉圭時,我們仍然沉默了,似乎對於英國來說,南美距離歐洲太遠了,正是我們的沉默導致了大明的擴張慾望在不斷的膨脹,現在他們甚至已經開始挑戰英國了!該死的,上帝可以作證,我一定要把他們爪子徹底的斬斷!”

出任首相之後,本傑明·迪斯雷利就的把積極向外侵略擴張、建立強大的、稱霸世界的英國殖民帝國作為他的奮鬥綱領。

對於這個試圖建立大英帝國輝煌的典型帝國主義者來說,大明的擴張已嚴重損害到了英國的利益,而這次對沙遜的審判,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得他的臉上啪啪作響。

“這簡直就是英國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外交失敗了!”

外交大臣小德比勳爵直接了當的說道。

“許多觀察家認為,英國既然不能保護一個英屬印度人,那麼又怎麼可能保護英國人的利益呢?”

1874年的印度……就是印度而已,甚至就連英國女王,還沒有戴上印度皇帝的皇冠。在另一個世界,兩年後的1876年,由迪斯雷利建議,議會透過決定,授予維多利亞女王以“印度女皇”的稱號,並於1877年元旦在印度首都德里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維多利亞多年的女皇夢終成現實。

由此原來只在口頭上使用過的“大英帝國”的稱謂,自此以後就成了英國的正式名稱之一而見諸官方檔案了。

也正因如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英屬印度僅僅只是殖民地而已,至於沙遜不過就是“印度人”。

“每一個人都很憤怒,但是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他只是一個印度人,讓人們憤怒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無法拯救他,畢竟在倫敦沒有任何人會關心一個印度人的死活。但是他們所在意的是大明拒絕了我們,他們不僅拒絕釋放沙遜,而且還判處他死刑!甚至那個該死的傢伙是在英國的租界裡被逮捕的!”

即便是現在提到這件事兒的時候,本傑明的語氣裡都充滿了怒火。

但滿腔的怒火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他不可能因為一個印度人向大明派遣艦隊,如果發生衝突的話,他沒有辦法向議會解釋——為什麼因為一個印度人而引起一場戰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英國沒有任何人會去在乎印度人的死活,那怕他是猶太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家不在乎大英帝國的面子,就像現在他們憤怒的理由是什麼?

不正是因為大明沒有沒面子嗎?

“如果他是英國人的話,我們可以不惜代價,可他是印度人……”

本傑明頗為無奈的說道。

“我們不可能為了一個印度人去發動一場戰爭。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這麼做。即便是這件事,讓我們所有人都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憤怒。”

本傑明也很無奈呀。這一次大明帝國正好讓英國處於一種極其尷尬的境地——他們既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態度強硬的用戰爭作為威脅。

因為沒有任何英國人願意為了一個印度人開戰!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覺得英國失了面子。大英帝國的面子就這樣被大明給落下了。

作為首相的本傑明又怎麼可能不憤怒呢?

“首相閣下,正像你先前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要透過一些方式表達我們的態度,斬斷到大明躍躍欲試的伸向各方的爪子。”

外交大臣小德比勳爵當然注意到在過去的幾年裡,大明的手伸向了哪些地方,於是他立即開口說道。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四國同盟”之中,他們或許和俄羅斯人就日本達成了某些秘密協議,從年初開始他們就在向琉球派遣軍隊,而俄羅斯對於日本的野心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必須要阻止他們在東亞的擴張,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在清國的利益。”

一份秘密條約,讓英國人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懷疑,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條約的具體內容,也不知道條約到底針對何方,一定是他們猜測與土耳其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又不能否認他們會在其他的地方達成某種共識。

面對外交大臣的建議,本傑明沉思了一刻,然後說到。

“日本,關於日本,你的建議是什麼呢?”

面對首相的詢問,小德比勳爵直接了當的回答道。

“如果我們任由大明把手伸入到日本的話,那麼他們勢必會影響到我們在清國的勢力範圍,而且,他們對於清國。肯定也是持有野心的。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徹底斬斷他向日本擴張的野心。”

對於小德比勳爵這樣回答。本傑明以為然的點了點,然後他說。

“既然如此,那就制定一個計劃吧。我們必須要在那裡阻止的進一步擴張。上一次在美洲我們沒有能阻止他們,但是現在——必須要阻止他們想要和俄羅斯聯手擴張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