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獨舞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低調作為 悶聲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低調作為 悶聲發展

1928年春,蔣介石的北伐軍沿津浦路攻打奉軍,直逼京津。馮玉祥的西北軍,於隴海、津浦兩線迫使張宗昌、褚玉璞的“直魯聯軍”節節敗退。閻錫山的晉軍又猛攻龍泉關,如京津地區與東北的通道一但被切,奉軍主力就有被包抄的危險。

張作霖感到大勢已去,於5月日召集張作相、張良、楊宇霆、孫傳芳、張宗昌等舉行緊急議,決定讓出京津地區,向關外總退卻。

6月日,張作霖秘密登上了前天已經升火待發的“藍鋼”專列“泰山號”由北京啟程返回奉天。6月4日凌晨5時分,張作霖在皇姑屯被關東軍炸死,這就是歷史上轟動一時的“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之後,張良決心雪國恥報父仇,儘早實現“南北統一”。1928年12月29日,張良不顧日本的反對,排除楊宇霆的干擾,毅然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南京政府任命張良為東北邊防司令長官,至此,結束了北洋軍閥割據局面,國民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既然是形式上的統一,那就是地方上的割據勢力並未清除,比如王旭的雲南省和海南島。

王旭深知這個時期最好是悶聲不作為,否則國民政府不得就騰出手來收拾自己了。所以,王旭連規模大的兵力都不敢亂動,以免引起軍事委秘密調查組(軍統前身)的注意,埋首建設地方,似乎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

由於資金、技術、政策和勞動力都十分充足,這一年時間以來,雲南省和海南島還有攀枝花市的基礎建設進展迅速。尤其是攀枝花市,原來還是什麼都沒有的偏僻地區,現在成昆鐵路、國道公路、西攀公路、攀昆公路縱貫全境,交通十分便利。隨著水電俱通,生活逐漸方便,湧入的居民已近十萬,而在此工作的勞動力更是高達每日5萬餘人次。因此,攀枝花市得以將原本估計需要兩三年時間的建設前準備只花一年時間就完成了,並開始進行煤礦、鐵礦、電廠、水泥廠等基礎專案建設。

雲南省在這一年也一樣大興土木,最明顯的就是大肆興建的公路和鐵路有如蜘蛛網般,四通八達。各項基礎工業在美國的協助下也逐步建立起來了,雖然產能甚或仍沒有投產,但是大體的框架已經成功搭建了起來,真正的大踏步飛速發展指日可待。

相比之下,海南島無疑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因為這裡不但是沿海地區而且起步最早,得到的海外支援最多。由於美國人在石碌鎮境內發現大型鐵礦,並協助海南島自治政府建立了海南鋼鐵廠,這更加刺激了海南島的經濟發展。變化最大,經濟最為發達的自然是海口市,這裡已經建設成了一個非常近現代化的港口城市,商貿非常繁榮。隨著海口的大型商業街建立、港口的高速發展和周邊地區的加工工業基地建立,海口市及其周邊地區逐漸成為海南島的政治、經濟中心,發展迅速,並帶動了其它地方的發展。

這一年來王旭也是忙得雙腳不著地,他沒有再和以前般坐在辦公室遙控指揮,因為這樣很難清楚實際和具體的情況。王旭不僅是在雲南省和攀枝花市境內東奔西跑,而且雲南省和海南島的機場一建立起來,他便經常在兩地之間飛來飛去的。儘管每一天都是忙忙碌碌,但是只要看著自己的地盤日漸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王旭深感即便再疲憊不堪也是值得的。

王旭治下的人們雖然見不到戰爭的影,但是依然能聞到瀰漫在神州大地的硝煙味道。

1928年6月北京張作霖安**政府垮臺後﹐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桂系的臨時團結轉化為激烈的內部鬥爭。1929年的中國,國民黨新軍閥混戰的炮聲不斷,中原大地,戰雲蔽日,硝煙彌漫。其中打著“護黨救**”旗號的就有李宗仁﹑張發奎、俞作柏、唐生智、石友三等部,先後發動了反對蔣介石統治的戰爭,然而這些人卻都被蔣介石一個一個的擊敗。

19年,閻錫山聯絡反蔣失敗的馮玉祥﹑桂系李宗仁等組成反蔣同盟,並於5月中旬爆發與蔣軍的戰爭。雙方大戰歷時七月﹐投入兵力逾百萬﹐戰線綿延數千裡﹐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軍閥戰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了增強實力蔣介石同時命令各地方軍閥勢力出兵助戰得到蔣介石出兵助戰的命令後,儘管初期蔣軍處境不妙,但知道歷史進程的王旭自然不放過這個減少蔣介石猜忌的機,立即出動一個主力師和一個新兵師兩萬餘人前往助戰。當時長沙﹑濟南先後被桂軍和閻軍佔領﹐蔣軍撤守魯西南和豫南漯河地區,大有節節退敗之勢。此時王旭毅然出兵為蔣介石助戰,這無疑是向蔣介石表忠心的舉動,雖然對大局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但蔣介石還是非常滿意清風山自衛軍的表現。

然而反蔣聯盟內部各派軍閥各懷鬼胎,相互間的協助和配合不夠緊密,在蔣軍的反攻下,戰局每況愈下。7月4日﹐桂軍退守廣西﹐8月14日﹐閻軍放棄濟南。馮玉祥的“八月攻勢”也遭到失敗。蔣軍在兩湖﹑津浦﹑隴海﹑平漢各戰場取得全面勝利。

持觀望態度的張良於9月18日通電擁蔣後,率東北軍入關佔領平﹑津﹑河北﹐反蔣聯軍迅速瓦解。11月4日閻﹑馮通電下野﹐取消太原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所屬軍隊被張良﹑蔣介石改編。

此後反蔣勢力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問鼎中原,與蔣介石一決勝負的形式與實力。從19年底開始,蔣介石便以重兵向**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發動進攻。

外界是大戰連連,但是王旭的地盤卻是一片平和安穩,利用這幾年時間不餘餘力的發展,搭上2年代全球經濟發展的末班車。

儘管形勢一片大好,但是王旭依然不敢絲毫放鬆,不斷完善著各行各業,增強實力,擴充套件和鞏固市場。

王旭如此緊張,是因為他知道年代即將迎來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如果不盡一切辦法增強抵抗經濟危機的能力的話,那才剛剛發展起來的地方經濟便有如泡沫一般,一碰即破。為此,他不但和美國協商暫緩了還款,而且不斷儲備大量的資金,準備用於政府的宏觀調控,儘量調節失衡的給。

19年12月11日,美國銀行倒閉了,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商業銀行破產事件。

這一事件引發了多諾米骨牌效應,企業倒閉、產量降低以及失業率升高迅速蔓延開來,危及美國經濟,隨後又從美國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席捲了個世界,持續了四年之久。

由於王旭準備充分,調集大量資金進行宏觀調控,大力扶持各企業,組織失業人再就業,大大緩解了經濟危機的衝擊,雖然還是出現了經濟倒退,但是還不至於如泡沫般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