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返航星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三章 打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三十三章 打磨

如何拆解一個建築,這是有著很大學問的,因為不同的材料性質和功能性質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拆解,就如同拆卸一個工作中的反應堆,和一個能源轉換器的方式絕對是不一樣的,前者控制不好指不定拆什麼東西的時候就炸了,而後者只要做好隔離就能正常拆掉。

對於低階的裝置,管家的資料庫裡面自然有著完備的方案,都不用怎麼處理直接幹活就行了,然而對於這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建築,就不能這麼玩了,因為不知道具體結構。於是剝離方案這個速度較慢但是通用的方案,就成了現在的選擇。

一層一層的粒子剝離表面,利用探索母艦的探測裝置嘗試穿透剩下的結構以保證不會因為結構問題而造成損毀。另外往材料裡面填充概念資訊,保證不會因為材料變薄而強度不足,這點動作就是全部方案內容了。

其實這個做法還是蠻簡單的,只是需要很多的計算模擬罷了,這全都是管家要做的事情而王奇只需要看著這個建築表面一點點變薄就行了。當然同時變薄的還有內部直接展示出來的結構。

‘打磨’的過程其實是很快的,基於足夠多的運算速度,每秒鐘時間,管家能磨掉幾千層表層粒子,根據實際探測厚度的不同,每次磨掉的厚度也不太一樣。於是達到的效果就是,每分鐘大概能磨掉兩米左右的厚度。除了偶爾會有一些工程裝置被這個建築吞進內部不知道哪塊的位置,如同之前送入的探測器一樣,倒也沒有出現什麼別的意外情況。

而每分鐘兩米的厚度,對於這個恆星大小的建築自然不算什麼,外殼每分鐘薄兩米根本就是小意思,但是內部結構就不是這樣了。

任何建築的內部都不可能用著厚度超標的結構,不然的話空間利用率這種東西就少的可憐了。至於說空間壓縮技術來做擴充套件,那根本身的結構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通道中的裂縫原本極為微小,隨著逐層剝離物質,這些裂縫終究會擴大,增加被剝離的面積。只要某一個地方突破其防護進入了內部結構,那後面的拆解工作就會簡單很多。

於是剩下的等待時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兩個小時之後,探索母艦的動力系統失靈,艦體被空間環境捕獲,拖向了這個扔在被其他工程裝置拆解的建築。

“這當然不是一個正常現象。”一邊計算著如何脫離影響,管家一邊跟王奇說道“可以確定幹擾源來自眼前的建築,並且干擾方式也被確定,是一種能量結晶化干擾,能耗較低的裝置目前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但是任何高能耗的裝置在啟用的時候都會因為供能過多而導致供能管道結晶。我們的供能管道是實心的,結晶體會讓供能裝置扭曲變形。即使使用其他方式繞過供能管道也不行,因為裝置內部總歸是要有能量網路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能量管道被撐爆,很多裝置都因為缺少供能而停止工作。不過簡體外殼依舊存在著概念狀態,並不是需要裝置去保持的,因此靠近的話……正面撞擊這種事情也是做了很多次了。

撞擊在兩分鍾之後發生,護盾系統已經因為能量結晶化而關閉,因此只能靠著艦體表面硬抗,連裝甲充能都做不了,要不是裝甲本身的概念穩定的話,裝甲本身早就被能量晶體撐壞了。到了太空時代,充能裝甲是多麼普遍的東西?光提升厚度或者提升結構效能的話已經很難防禦武器的攻擊了,護盾系統又不能包攬所有型別的攻擊,因此充能裝甲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一樣是消耗能量來抵消攻擊,只是因為裝甲單位體積的能量儲存有限,再加上防護角度不如護盾完整,大多數情況下不如護盾系統好用罷了。

碰撞沒什麼效果,王奇呆在控制室裡面稍微感受到了一點振動,除此以外就沒什麼了。就這個還是因為慣性穩定裝置不能夠使用太大的輸出功率導致的。

“艦體損傷情況?”對於這個建築王奇並不是最關心的,壞了就壞了大不了收拾一下殘骸能活的多少東西算多少,但是探索母艦可就不行了。

“碰撞仍在進行中,正在評估損壞……”管家並沒有立刻給出回答,而是在十幾分鍾之後才給出了具體的評估資訊。

探索母艦的外殼有輕微變形,是正常的彈性變形,並不是損壞。裝甲的概念防護成功抗住了撞擊。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被探索母艦直接撞上去的建築同樣扛住了撞擊,除了直接撞擊點附近有幾平方公里的面積被撞凹陷外,其他地方從掃描結果看可以算是‘完好’的。如果不算被工程機器人扒掉的材料部分的話。

撞擊的過程完全結束掉,沒有什麼後續效果。開始的時候王奇還以為這個建築能將探索母艦吸入某個奇怪的環境空間呢,畢竟這個建築體積也是比探索母艦大了不止一圈,完全塞得進去,然而並沒有產生這樣的結果。

“將分析能量結晶化的問題設為首要任務吧?先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再考慮別的,不然探索母艦就被困在這了。”

事情有輕重緩急這點很正常,然而王奇剛說完的時候,管家卻直接回答說道“相關的原理已經計算清楚,透過實驗室測試,正在設計對應的抵消裝置。這是一種大範圍的穩定力場,需要專門製造抵抗裝置。不過由於能源功率限制,製造速度過低因此需要大約兩天時間才能製造出足以覆蓋能源核心與工程裝置的對應抵抗裝置。”

已經被解決的問題,那就不需要特別去考慮了“哦……能困住我們兩天也是挺厲害的了……”

“另外一個訊息是,我已經掌握了產生相應力場的技術,雖然並不是很穩定,卻已經可以達到效果。不過具體的情況需要傳輸給科研部門進行後續研究。”

“哦好吧,又是知道怎麼做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