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返航星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八十四章 河系的異常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八十四章 河系的異常點

方孔的教學小課堂只是給王奇科普一下應該知道的一些情況,並不會改變一些計劃。

在艦船迴歸之後,這些人造人很快進入了自身的工作崗位,開始了研究工作。

“於是我們真的得到了一個進度條?”在開始工作之後,王奇看著管家統計來的資訊,滿臉古怪的說道“這不就跟戰略遊戲一樣了麼?砸下資源之後等進度條爬科技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表現上就是這樣的。”管家停頓了一下之後說道“不過以當前的資源投入,研究出這項技術可以說是遙遙無期的,只是證明了這個方案能夠得出一定的結果而已。目前開發技術需要的時間透過進度條計算,需要七位數的年份。”

七位數,百萬年級別的研發時間。不過想來也對,這種頂尖技術並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推動的,現在使用的人造人研究員,從研究能力上算,一千個頂一個正常研究員都是往好了計算的。而現在一共只有五千人被參與到這個測試過程而已,換算下來才五個人的研究效果……一個高階實驗動輒上百人不是很正常的麼?

當然,王奇也沒有再繼續準備海量人造人,用人海戰術強行打造這個計劃的想法,而是將一些其他種族的科研人員派了過去。不過這可就沒辦法精確控制進度了。接下來的幾天裡,透過管家的觀察,進度條的狀態是處於不規律增長的,有時候甚至不動,而有時候又長得挺快。倒是可以根據漲幅速度來判斷哪個才像是錯誤的。

這種研究方式效果還可以,不過由於並不是很規律的增長,所以也沒法準確估算個時間,更不知道最後出來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

艦隊再次之前,艦隊裡又多出了一些運輸艦,專門用於儲存各種物資。按照推斷,下一個河系中可能會出現保鏢計算裡的特殊情況了。雖然不是必須的但是機率很高。

航行結束的時候,異常的情況就已經出現在探測裝置的範圍內。

河系很正常,所有星球都在正常的軌道中運轉著,但是這個地方的恆星有問題。

恆星本身發光發熱的這個是沒什麼,但是這裡的恆星保持在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根本沒有一個執行軌道什麼的,這就非常奇怪了。這意味著這是一個定製的河系,人為創造或者是修改的河系。這種明顯的情況在遠處觀察的時候還不是很明顯,近距離掃描一下就清楚了,的確是一個異常情況,但是意義不是很明白。

“分析恆星的位置組成的圖形,看有沒有意義。”

河系定製,必然要表達出一些想法,要麼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審美觀這種小事,要麼就是為了隱藏一些資訊或者物品。

當然還有極小的可能是這裡存在一個超級生命體,不過超級生命體因為體積龐大思維活躍度不低,因此探測起來其實非常非常容易。至少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超級生命體都極易識別。

“話說,最近的異常情況為何都這麼大個,難道不能來個小點的麼?老是以星系河系這種級別的異常過來,這也太麻煩了吧?”

王奇的抱怨沒有迎來任何回覆,管家不知道該回覆什麼好。難道說真要莫名其妙的地方發現一個粒子大小的東西?這找起來也太困難了吧?沒準以前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是被漏過去了也是說不定的。畢竟以整個宇宙的尺度來算,小體積的東西的確不容易被發現。

“保鏢報告,外層裝甲區受到攻擊。”

對此王奇只能捂臉說道“哦,我這烏鴉嘴。”

受到攻擊,顯然就不是最基本的遊離粒子碰撞或者隕石撞擊了,這種常見結構連護盾系統都過不去,更別說穿透護盾損傷到外層裝甲了。

管家轉達資訊時並沒有什麼用著急的語氣來說話,自然就不是什麼著急的事情。

外層裝甲受到攻擊也不代表就被打穿了,只是受到攻擊而已。造成攻擊的是一個常規超光速的粒子,本身已經失去了常規結構,在打擊之後就已經跟外層裝甲發生反應沒了,不過艦載裝置還是掃描出了相應的情況資訊。

後續的攻擊陸陸續續的到來,並且越來越多。

“反算彈道,派個探測器去找找是什麼東西在打。”

只要不是固定彈道的武器,都是能夠透過其飛行軌跡反推發射方向的,只要沿著軌跡延長線找過去就肯定能發現目標。當然,有些時候因為距離是在太遙遠,而末端捕獲的資訊又不夠準確的話,彈道估算就會變成圓錐形放大,距離夠遠的情況下是找不到發射器位置的。

不過現在暫時不會。

“護盾模式已經調整,全艦隊防護正常。已經派遣探測器前往攻擊方向,等待反饋中。”

複製母艦跟周圍的計算艦在扛著各種各樣的攻擊,管家控制著探索母艦乖乖保持著藏匿狀態,掃描著來襲的彈道。幾分鐘之後,時放出去的探測器就找到了一個發射器,處於多重隱形狀態的發射器。這還是探測器經過確認之後直接撞上才肯定是發現的。由於隱藏的太好,只能透過彈道直接逆算來嘗試碰撞。

當然,在這和過程中,數以千計的探測器被摧毀,發射器的射速還是蠻快的,探測器前赴後繼的壓過去才成功找到了一個。

而艦隊的防護方面,超光速粒子打擊而已,並不是什麼難以防禦的東西,只要稍微調整一下護盾模式,也不用特別誇張的調整,直接在粒子飛行路線上開個洞塞進人造空間環境裡就行了,等完事之後在空間裡隨便塞點什麼,讓粒子全都撞的反應掉就行,還不汙染環境。

這種防護方式對於探測裝置跟計算裝置的要求比較高,需要保持高強度工作狀態。為此,計算艦的工作都被降低了一些,整個計算叢集的計算效能大概下降了有百分之三左右就為了攔截這些粒子打擊。

至於之前的攻擊損傷?那些外殼損傷都是小意思了,也就是維修機器人十幾分鍾的工作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