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返航星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遲來的逃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二章 遲來的逃跑

幾天的等待時間過後,艦隊朝著下一個目標啟航。

這幾天時間裡王奇真的是沒幹什麼事情,休息放鬆了一下,除了緊急彙報上來的一兩條資訊外,都沒有處理。當然緊急情況其實也就那麼回事,發現了幾個高階一些的文明需要做處理罷了,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雖然的確能夠從這些文明中獲取一些技術資料。

艦隊啟航,王奇觀察了一下那個變形結構的狀態,至少看起來已經是球形了,肉眼無法分辨其多面體形狀,倒是管家還在統計這個面數。

航行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智慧核心如同上一次航行一樣,控制著一些探測艦在預定航行點旁邊部署了一圈警戒。艦隊安全落入了預定區域。

到地方之後要做的事情就簡單了,運輸船飛向那個立方體,將船艙裡的東西朝著這個立方體扔了出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觸是否會有效果?

對於這個問題王奇的猜測無非是兩種,一種是碰撞一下然後被彈開,還有一種是起了反應滲透進縫隙中,或者流動到其他位置上去。

不過最終的結果讓王奇發現自己瞎猜測還是沒啥用,因為冒出來了第三種情況。這個會變形的結構突然變成了一個梭形,然後‘嗖’的一下不見了……

還好這只是從直接監控的畫面中消失了而已,並不是直接脫離了管家的探測範圍。

這個變成了梭形結構的單位在極短的時間裡進行了加速,進入了常規超光速航行,然後進入了空間航行當中。在它後面,幾艘探測艦已經追了上去,還包括了之前安裝了微型護盾的那艘船,以免其他船隻在追過去之後會被之前的那種秒掉進而喪失掉目標航行軌跡。

“這玩意跑的倒是挺快,不過為什麼現在跑?之前運輸船裡面想要出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吧?”

“根據智囊團提供的猜測,探索母艦的護盾系統保持一定距離之後,才進行的逃跑,因此很有可能這種結構本身的控制,也是採用類似的技術。”

雖然只是一個猜測,但是至少能解釋一下為什麼那玩意在探索母艦靠近之後就安靜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想下去的話,那麼在探測艦追上目標之後,因為足夠接近護盾系統,還是會重新安靜下來的,就是不知道是因為接觸到了控制指令安靜下來,還是這護盾系統對其造成了干擾導致只能安靜下來。

既然那玩意逃跑了,那王奇就要思考往那個立方體裡面扔什麼東西了。倒也不是沒有可以選擇的內容,只是大部分材料智慧核心已經嘗試過了,填滿所有的裂痕都沒有產生什麼反應,而且其本身也沒有對外部刺激或者攻擊產生任何反應。如果不是內部存在重度空間壓縮反應的話,王奇都會懷疑這就是個工藝品。要知道以前王奇也扔出去過不少工藝品的,就是實心玩意。

對裂痕的研究沒什麼效果,王奇讓管家採用了暴力破拆的方法,強行拆解其結構。雖然這個正方體的材料特性使得智慧核心使用的武器技術無法造成什麼損害,但是不代表探索母艦來了就打不破這玩意。

暴力破拆一向是拆解一個東西最快的方式,同樣也是收穫最快,總收穫最少的方式。探索母艦火力全開的情況下,這個立方體並沒有堅持太長的時間,僅僅十六分鍾之後,就被轟開了外殼,露出了其中一角。

雖然是狂轟濫炸了一會,但是使用的都是小功率的武器,並不會說某個能突破防禦的武器直接把整個立方體搞沒了的情況,還是能有所收穫的。

轟開的外殼產生了一些碎片,被維修機器人抓走拿去實驗室裡作分析了。這個立方體結構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使用概念技術,也就是說憑藉著自身的設計就擋住了絕大多數武器,從防禦角度來講應該還是很有借鑑價值的,如果能分析出來什麼技術的話,至少智慧核心控制的這些船隻都可以進行一下升級,替換掉單純的概念防護裝甲,也就是替換掉這一層金屬片加概念附加結構,改為多重複合結構,改善之前攻擊針對的概念防護無效後被輕易擊穿的情況。

其實一般的防護還有充能裝甲的,不過那些個量產貨為了節約能源供應,減少製造成本並沒有增加這些結構,倒是戰鬥艦船中比較早製造的部分,沒有搭載概念防護的艦船還是保留了充能裝甲結構。當然這種防護基本上到了技術後期也的確沒多大用,如果來襲的攻擊能量為一單位的話,那充能裝甲至少需要三單位能量做日常維持,以及最起碼一單位的瞬間功能來抵消攻擊,這就要求供能系統同時還需要勻出來至少一百單位的冗餘能量供應專門供給裝甲防護系統,因為在這個系統當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裝甲並不是一整塊的,所以就需要每一塊裝甲都連線專門的能源供給,這又對供能管道的設計提出了要求,佔用相當多的空間。

相比之下護盾系統的消耗就要小得多,就算考慮冗餘與過熱,設計多套護盾系統,數量也比裝甲外殼的數量要少,能源壓力也小得多。雖然護盾的防護特性的確不能防護某些奇怪的攻擊就是了。

至於這個立方體內部?供能管線,通訊管線,基本上沒有什麼檢修通道之類的東西。看來當初設計的時候這個立方體應該非核心區域是根本不準備修的?就跟其他文明的避難所差不多?

不過也不絕對,沒準裡面還有奈米機器人之類的結構可以提供維修的,只是被管家打壞了,畢竟縫隙還是有一些的,使用奈米機器人是一個很不錯的解決方案,對於民用裝置來說。而軍用裝置往往面臨著大範圍的毀傷,這種情況下小巧的奈米機器人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裝置的修復工作,頂多是挪動到缺口位置把洞堵上,不過意義不是很大。

不過讓王奇掉下巴的是,最後發現這立方體裡面居然真的有奈米機器人,只不過體積比預料的還小,粒子級別的維修機器人,每個小機器人還搭載了微型的空間壓縮結構……這設計者真閒的沒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