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逍遙小捕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七章:查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七章:查賬

至於這些備用賬房為什麼能這麼賣力的教導,這麼負責任的苛責?

你以為他們是責任心極強,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嗎?

不!

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

沒考上科舉又怎麼樣?當年考上科舉的做官的還不是被老子訓的跟孫子一樣?!

考上科舉了不起啊?

當官了不起啊?

待遇有我們國商院好嗎?

俸祿有我們國商院高嗎?

……

他們可得好好教導,多訓斥幾句,這以後回到老家可都是一筆不小的談資啊!

你們這些考上科舉的訓過戶部的官員嗎?

我訓過!

……

國商院的待遇確實要比京城之中的六部要好得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國商院所用的管理方式許青採用的是企業式,而六部採用的是衙門式。

國商院之中,多勞多得,做的越多,提成越高,有評級有培訓。

六部的衙門是怎麼樣的:這就是今天的工作了,你們抓緊做完,做不完降級罰俸!小心吃板子!

衙門式管理的優點是:朝廷既不用多花錢,又能大程度的壓榨勞動力,不過卻也最大程度的消磨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而且質量也堪憂。

企業式正好反過來:用最直接的方式刺激員工積極性,給的都是真金白銀看得見的好處,讓員工心甘情願的加班加點勞動幹活。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

國商院可是大楚頭一個企業式管理的機構,第一次聽到多勞多得這個制度的員工紛紛表示:

東家,別把我們當人!

只要銀子給夠,我們就是耕地的牛!

……

太可怕了!

就這樣,國商院銀子如同流水一般的就給出去了……

不過他們終究沒有讓許青失望,雖然花出去的銀子是旁的衙門的十來倍,但是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創造出來的價值可是遠遠超過許青花出去的銀子!

……

整整一天的時間,戶部度支司之中“啪啪啪啪”的聲音就沒有斷過。

戶部尚書和許青在門口一邊聽,一邊欣慰的點頭。

【你們以為我在說什麼聲音?當然是打算盤!】

雖然這個時代的人無法將算盤的能力開發到極致,但是算起賬來也不知道要比用算籌快捷了多少倍。

不但如此,這些賬房還將國商院之中記賬所用的借貸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戶部度支司的大小屬官。

本著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原則,戶部的賬目也開始變得比以前更有章法起來。

而且用借貸法查賬,不但更有章法,而且更有驚喜!

自從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核計賬目的方法,現在的戶部是三個時辰查出一個小漏洞,五個時辰查出一個大虧空。

這和許青預想的情況差不多。

戶部的賬冊沒點窟窿就怪了!

以前因為各地上交出來的賬目掩飾的好,再加上戶部查賬的方式本身就不夠完善,所以沒有發現,稀裡糊塗的就過去了。

但是戶部現在採用了國商院的核賬方式之後就那些原本掩飾的極好的賬目,問題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

在國商院借貸法的層級追查之下,漏洞就會越發的暴露出來。

楚皇可是一個極為愛財的皇帝,除了捨得給受災百姓花錢之外給誰都不捨得花錢,說是一代仁君也不為過。

但是,楚皇對於貪汙受賄這件事和賢王一樣是零容忍的!

不是因為別的,實在是去年的時候被去年的事情弄怕了。

去年的楚國就如同是被天妒了一般,尤其是上半年各地災害頻發,旱災洪災接連上演,楚皇無奈之下甚至都挪用了一部分購置軍馬的軍費拿去賑災。

這件事也是楚皇第一次為了百姓沒有跟賢王商量的事情。

事後賢王也沒有苛責楚皇,為國為民,他也沒有任何理由去苛責,只是自己在永州城的賢王府裡想辦法,不過幸好,天上掉下個新許青,將賢王的擔憂不費吹灰之力的化解了。

從那一刻起,賢王和楚皇就認識到了銀子的重要性!

這也是為何賢王對於周縣尉和徐司馬的事件如此的果決。

這也是為何賢王如此迫切的邀請許青嘗試建立國商院,甚至於不惜拿出自己多年攢下來的私房錢,就是不知道王妃知不知道。

雖然說楚皇的哥哥是個閒的如同鹹魚一般的賢王。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不含糊的。

……

五日之後

度支司大院

石桌旁

戶部尚書坐在一旁看著遞交上來的賬目,嘆了口氣:“想不到小師弟這國商院之中的查賬法竟然是如此的高超,這下京城的天怕是要再變上幾變了!”

許青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次不知道會牽扯出多少人的利益,以陛下和王爺現在的脾氣,那些敢在賑災款項之上做手腳的人,怕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幸好現在沒有時間去複查已經被度支司核查過的賬目,要不然的話牽扯出來的官員估計會更多。

戶部尚書也是一拳砸在桌子上:“這群蛀蟲!去年災荒,為了五萬兩銀子的賑災款項陛下都是召集了戶部官員和國子監算學博士數次計算能省則省,他們這群畜生竟然敢在賑災款項上做手腳!實在可惡!死不足惜!”

官職越高的人越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更要知道這一任的君王底線在哪裡。

上一任皇帝對於妄動賑災款管得不嚴,他們就小做一點。

這一任皇帝對於賑災銀子看的比命都重要,他們就一點不做。

即便是貪汙受賄也不會做出什麼太過出格的事情。

除非真的能做到天知地知,若是做不到的話能動的他們就拿一拿,不能動的他們打死都不會動。

這也算是官場上的生意經。

但是京官懂得地方官不一定會懂,反而是那些小官能直接接觸賑災款項,貪起來跟不要命一樣!

小官鉅貪啊!

不過,小官貪汙對朝廷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大官貪了皇帝還得掂量掂量少了這個人朝廷會不會亂,但是對於小官,朝廷清算下來可絕對不會手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年前,賢王世子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在京城做紈絝的難度。

三年後,戶部尚書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在大楚做貪官的難度。

為什麼是戶部尚書?

許青表示,別來找我,那些賬都是戶部查出來的!跟我許青一點關係都沒有!

對了,跟國商院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