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的軍餉制度(第八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的軍餉制度(第八更)

老鄭慢慢的說道“大人應該記得後金以前是沒有軍餉的,他們全靠搶掠來貼補家用。”

陳信疑惑的問道“這個我知道,可是我不是給他們的家人全部分了田地了嗎?還借給了所有農莊糧食,保證他們不會捱餓。他們用不著再貼補家用了啊。”

老鄭無奈的攤了一下手說道“可是很多人轉不過這個彎來,以前在遼東,他們種的是旱田,收成不足以支撐全家的吃喝,現在雖然種了水稻,但是沒人相信這東西產量會那麼多,最重要的是以前只要打仗,拿到手的東西就會很多,現在一下子手裡什麼都沒了,雖然吃喝不愁,但卻就是轉不過彎來。”

陳信搖搖頭,對這些直腸子的士兵真是無語了,又想起來道“現在軍中的伙食已經比他們在後金時好了不知多少倍了,這麼好的伙食,要耗費多少銀錢,他們沒算過嗎?”

“大人,現在數學課只有軍官和炮兵在學習,普通士兵還不會太複雜的計算。那些新加入的士兵只知道現在拿到手的東西比以前少了不少。”

“各級的政委沒幫他們算嗎?”

“時間還短,新兵們對政委的還不是很信任,他們都認為政委就是監軍,是監視他們打仗的,是壞人。”

陳信真的無語了,想了好半天才說道“如果我能夠按月發放較高的軍餉,是不是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士兵們的浮動心理?”

老鄭肯定的說道“是的大人,我們內部做過預估,只要能夠進行穩定且較高的軍餉制度,再加以嚴格管理,就可以杜絕家丁的出現。”

陳信揉了揉眉心,頭痛的說道“問題就是現在我手裡沒有銀子了,現在的糧食是派出懲戒營去搶來的,蔬菜是自己種的,肉食是海里和鴨綠江裡撈來的,木材是從無主之地砍來的,就連工匠們都是工作換取每日的定量口糧,從來不需要什麼銀子。

現在要發軍餉,一旦軍隊發了軍餉,那麼就要恢復經濟秩序,各工坊的工匠肯定也要發,5000人的軍隊加上000多的各種工匠,這要多少錢糧啊,我上哪裡去弄這麼多的銀子?朝鮮也已經沒什麼可以搶劫銀子的地方了。”

老鄭勸慰道“大人,屬下說句不該說的話,咱們早就應該恢復經濟秩序了,一直靠著懲戒營來搶劫不是長久之計,東西總有被搶光的一天啊。”

陳信點頭“看來我要想辦法透過貿易來賺取軍費了。”

等到老鄭出去了,陳信慢慢的盤算著。

在這個原材料匱乏的時代,想要自己弄個發明創造什麼的太困難了。

想要透過皂化反應,開個肥皂廠吧,吃的油都不夠,哪裡有多餘油來做肥皂。

想要弄個紡織廠吧,雖然棉花、羊毛、蠶絲什麼的都不少,只是產地不在自己手中,需要花錢去買,現在自己根本沒有本錢,再者時間也來不及了,以現在的物流速度,現在建廠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回本。

哎,到底該怎麼賺錢呢?陳信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盯上了地圖中大海之上的各條航線。

好像現在的海貿挺賺錢的,鄭一官現在應該已經改名鄭芝龍了,此時正是他崛起的時期,如果能夠想辦法爭到一定的海上話語權的話,恐怕賺錢速度就會非常的快。

而且未來發展工業的話,產品向外銷售,海運是這個時代最快捷方便也最省錢的運輸方式。

趁著現在鄭芝龍還沒有完全掌控南亞海域,自己必須迅速插手海洋事務了。

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海上話語權,最後只能受制於人,那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陳信和麾下幾千兵馬,幾萬農戶、工匠,可算是忙的熱火朝天。

既然決定要在義州安家落戶,那就不能總住在帳篷裡,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

於是在鴨綠江南岸向內陸延伸00米兩座稜堡逐漸的出現了雛形。

兩座稜堡幾乎成平行狀態,稜堡間相隔在5000米左右,架上火炮後可以穩穩的控制住義州沿岸所有可以大規模登陸的平坦地帶。

稜堡是以兩座較為寬大的山包為基座,山包不高也就50多米。

從山腰處開始挖掘,一圈深米寬米的壕溝被挖了出來。

挖出的土也沒有浪費,用來建造壕溝內密密麻麻圍成了一圈的三角形炮臺,和縱橫交錯的掩護步兵火槍射擊的胸牆。

在胸牆的內圈則是一座夯土而成的多邊形土牆,這座土牆只比外面三角形炮臺和胸牆高出1米左右,這裡現在還空著,但是以後會架設上大口徑的火炮。

根據規劃,一座稜堡可以長期供應1個連的士兵駐守,臨時派遣一個中隊進駐的話,內部物資可以堅持一個月。

當然,現在缺少物資的陳信,還沒有辦法儲存那麼多的物資。

稜堡最內側則是磚石構築的塔樓、營房、衛生設施、糧倉、水源等建築。

為了湊齊這些磚石,本來就有些殘破的義州和明州城牆被完全拆除了。

而且為了避免以後內部遭到大炮襲擊而造成磚石飛濺傷害,在所有建築外面都包上了厚厚的土層。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鬆軟的泥土是這個時代最簡單節約,也是效果最好的防炮手段。

眼看著稜堡慢慢的出現了一個雛形,陳信決定先暫停外圍的施工,集中力量把內部生活設施建好,外圍還需要一次測試。

陳信雖然和眾軍官一起研究出了眼前稜堡的雛形,但是畢竟這是個新的事物,以前的城牆都是一字型,憑藉著高大的牆體來掩護內部人員殺傷敵軍。

後來隨著遠端武器的普及,慢慢出現了凸字形的結構,例如突出城牆一段的馬面等結構,就是為了形成交叉火力,消滅躲在城牆下方偷偷挖掘城牆的敵人。

而陳信現在修建的稜堡則屬於是凹字形,最外圈沒有任何的突出部,全體人員都躲在縱橫交錯的內部使用側射火力殺傷敵人。

最重要的是,陳信修建的稜堡拋棄了以前的那種高大的城牆,最外圍除了一天米深的壕溝,內部大量的掩體都只有成年男子胸部位置高。

沒有透過實戰檢驗,也不知道己方修建的稜堡有沒有紕漏。

哪裡有射擊死角,哪裡會是敵人進攻的重點,一概不知,於是陳信就決定來一次演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