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悖論、集體的力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三章 悖論、集體的力量

在鍾福臨說完那些話後,陳信閉著眼睛思考了好一會,手中扳指不斷在大拇指上轉動著,速度越來越快,而心中也是在不斷的天人交戰。

將近一刻鍾口,陳信猛然睜開眼睛,斬釘截鐵的說道“救,必須救,我們煊軍從來都沒有放棄戰友的習慣,下面的戰士中不允許出現這種事情,我們做軍官的更加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鍾福臨茫然的抬起頭來,突然冒出驚喜的光芒,看著陳信,嘴巴就像是被什麼堵上了一般,說不出話來。

陳信看著眼前的老兄弟的表情,就知道之前鍾大做出那種決定,也是不得已,他是為了煊軍集體的利益,實際上在他的心中,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手下。

陳信閉上眼睛,向著自己的內心訴說道“我的血可還沒有冷下來啊,雖然不敢保證未來會怎麼樣,可是,現在我可不願意當一個無恥的政客。”

鍾福臨聲音顫抖的問道“將軍,您真的願意去解救那10名將士嗎?”可是隨即,臉色又有些黯然,咬了咬牙後說道“將軍,我們不能意氣用事,那些戰士現在是在敵軍大營正東面的一座山上,敵軍在最近增加了哨探的數量,想要到那裡去,絕對會被敵軍哨探發現,百十來個人是沒辦法到達那裡的,我們不能為了10個人的生命,讓上更多的人陷入危險之中。”

看著鍾福臨面上露出的痛苦神色,陳信知道,這個以嚴肅和認真而出名的老兄弟,內心肯定是無比的煎熬。

陳信也知道為了救人而搭進去更多的人命,是一種悖論,在後世也時常有這種情況出現,每一次都能引發一場大討論。

可是現在,陳信沒有這種讓大家一起討論對錯、得失的時間,山上的氣候條件是無比惡劣的,哪怕是夏天都會凍死人,更何況現在是寒冷的冬季,現在他們只有不到1天的補給了,時間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陳信眼神堅定的說道“山上的戰士們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為我們帶來了關鍵性的情報,他們頂風冒雪,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我們能夠打勝仗,可是如果我們打了勝仗,卻拋棄了這些功臣,那我們和腐朽、落後、野蠻的後金政權有什麼區別?我們還怎麼有什麼臉面去面對我們的戰友?”

“可是。”

陳信打斷了鍾福臨的話“老鍾,不要再說了,我已經決定了。”

鍾福臨像是松了一口氣,又像是擔起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他複雜的神色中,陳信已經轉身向著指揮部走去,畢竟救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廣大指戰員們集思廣益,共同制定計劃。

在這個世界上,個人的力量永遠無法和集體相抗衡,煊軍也一直貫徹著這個思路,在建設著自己的體系,每一次出兵都有無數的人像是一臺精密儀器的內部零件一般互相配合這去完成。

在現在的煊軍這個集體之中,哪怕是多智近妖的諸葛亮來了,也得乖乖的照章辦事。

當陳信在指揮部內宣佈了要救人的這個決定後,年輕氣盛的小夥子們集體發出了歡呼聲,“煊軍萬歲,將軍萬歲”的口號震耳欲聾。

陳信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想要收買人心,不過看著眼前的一切,卻也發自內心的高興起來。

歡呼過後,指揮部內立刻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不斷的有人跑進跑出,大門敞開著,冷風嗖嗖的往裡面灌,可是誰也不在乎,一邊根據各種情報在地圖上不斷進行著更新,一邊和身邊的人討論著各種計劃的可能性。

參謀甲:“騎兵,救人只能用騎兵,步兵的速度太慢了,敵軍可是有兩萬騎兵,要是讓步兵去執行任務,肯定得把所有人都搭進去。”

參謀乙:“還有佯攻,要去那座山,必須經過敵軍正北方的一條大路,在救人的同時,必須有人佯攻敵軍大營,吸引住敵人的注意力,否則的話,敵人把那條大路一堵,我們派去的救援隊再多也沒用。”

參謀丙:“對,必須要有佯攻,否則就不是救人,而是成了送菜了,不過佯攻的話,也有困難,佯攻的部隊完成任務後,怎麼撤退?”

參謀丁:“可以使用側翼迂迴的辦法來佯攻,我們從海上發動攻擊,不要離岸邊太遠,完成吸引敵軍注意力的任務後,立刻回到船上去。”

參謀戊:“現在還在近海封凍期,這麼做的話必須使用炸藥,把近海的冰層炸開。”

參謀己:“還有時間,必須掐準時間,炸開冰層一段時間之後,海面會重新凍結,我們需要詳細的資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參謀庚:“我這裡有資料,之前進行突襲作戰的時候,第1突襲支隊就是在離敵軍大營最近的海域活動的,我這裡有他們提交的詳細作戰報告,裡面有完整的資料。”

參謀辛:“好,資料有了,不過天氣情況有些不同,現在的風向和當時不同,我們需要對其中幾個變數進行替換,然後重新計算一遍,很快的,你們先做計劃吧。留出一定的餘量,等待我的資料。”

參謀壬:“我們是不是可以再來一次騎兵掃蕩行動?先打掉敵軍的哨探,為救援部隊掃清障礙?”

參謀癸:“不行,我們已經做過一次了,敵人肯定會有防備的,而且就算是再成功一次,也不過消滅敵軍千八百的騎兵,敵軍不會傷筋動骨,但是很有可能惱羞成怒,直接促成決戰提前到來,這不符合我軍的利益。”

參謀丙:“可是,在救援部隊前往無名高地的時候,必然會與敵軍哨探相遇,到時候怎麼辦?打還是不打?”

參謀己:“這是個難題,打吧容易把附近的敵軍吸引過來,形成混戰局面,可是不打的話,依照現在敵軍哨探密度,我軍是不可能偷渡過去的。”

參謀甲:“分組吧,這個問題交給參謀二組解決,一組的先來制定佯攻部隊的規模和行動方略。”

參謀乙:“好,我認為佯攻部隊應該儘量多安排些人,把聲勢造得大一些,這樣敵軍才有可能上當。”

參謀甲:“也不是越多越好,我們必須保證佯攻部隊的安全,要把人數限定在能夠在敵軍出營來攻的時間段內全部登船的範圍內才行。”

不到兩個小時,一份包含了人員、武器配置、後勤保障、行動路線、行動時間、預備方案等等所有環節的作戰計劃,就已經擺在了陳信的眼前。

而且計劃中所有的人員和物資都是就近調集,保證能夠在10個小時內完成集結,就等著陳信批准後,下發到相應各部門的手中了。

陳信看著精確到了小時,並且完全看不出錯漏的計劃表,感慨道“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