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雪結束,準備撤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雪結束,準備撤退

十一月,華夏軍乘著黃太吉攻大凌河,大軍雲集的時機,從大凌河入海口登陸,以重炮轟擊敵營,創造了一個以五千不到的步兵擊敗敵軍五萬騎兵外加大量包衣兵和民夫的神奇戰績。

在這一戰當中,華夏軍實踐了重炮在戰爭當中的用法,初步建立了以炮兵為主力的對敵作戰思路,為以後王國軍事力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並且,在隨後的追擊作戰當中,陳信還親自帶領突擊隊隊突襲了後金正處於撤退狀態的敵營,最重要的是,陳信和一支小股的大明地方軍、外加一支蒙古小部落騎兵,一起合夥處死了黃太吉。

黃太吉可以說是一個才能遠遠超過老奴酋努爾哈赤的梟雄似的人物,就是這個人,上臺不到四年時間,就把原本被努爾哈赤搞殘了的後金,弄得恢復了生機,並且逐步擴大了實力。

要是這一次,他沒有死在戰場之上的話,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還能解決掉原本努爾哈赤遺留下來的政治隱患,徹底的掌控後金所有軍政大權。

黃太吉這一死,雖然不至於讓後金徹底奔潰,可是,卻也算是影響深遠了,因為這不但打亂了後金此時的內部穩定,還徹底的影響到了後金和蒙古的關係。

此時,原本的蒙古大汗林丹汗,在和後金的戰爭當中,徹底的失敗了,就連所有的妻女、兒子都向黃太吉請降、改嫁、聯姻了。

所以,地方上的各蒙古部落,一部分,遠走他鄉,向著西面或者北面遷徙走了,剩下的很大一部分習慣了故鄉生活的部落,則根據蒙古的習俗,慢慢的向著後金靠攏,一步步的準備臣服了。

可是,當這一戰的結果擴散開來,知道黃太吉都被華夏國給弄死了之後,讓那些個正在和後金加快聯絡,慢慢靠攏的蒙古諸部落,暫時停止了原先的一系列靠攏的行動,反身觀望了起來。

畢竟,按照習慣,他們臣服的是強者,而不是這種能夠被別人輕鬆解決掉的“貌似強大”的部落。

草原上的部族們,需要再等一等,看一看,未來的走向到底是如何,才能做出下一步的決斷。

可以說,這一戰,陳信的的確確佔了大便宜了。雖然,這種好機會在未來短期內不可能再出現了,但是陳信卻極為滿意。

不過,後金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敵我雙方的戰略形式,卻並不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

沒錯,後金是損失了五萬騎兵和大批的包衣奴才,可是,後金向來喜歡使用外族兵員來打仗,這一次戰役損失的人員裡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是黃太吉召喚而來的蒙古部落騎兵,所以,八旗實力損失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重。

而華夏軍雖然有著重炮的支援,能夠遠端摧毀敵人的作戰意志,但是,還是那個老問題——這個時代的道路無法讓那麼沉重的火炮快速的進入戰場。

一旦在路上,遭遇到敵軍騎兵的突然襲擊,這些大炮,只能是送菜。

沒辦法,華夏軍騎兵還是太少了,無法在遠離軍艦保護的陸地行軍途中,在敵軍優勢騎兵的衝擊下完好的保護己方的火炮。

在面對後金的時候,如果是在沿海、大河、大江周邊,有著火炮的支援,肯定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可是,一旦遠離了炮火的協助,那麼,兵力上並不佔優勢的華夏軍,有很大機率會損失慘重。

而且,哪怕是冒著巨大的風險和損失,把火炮運進了內陸,敵人所在的城市周邊,並且擊潰了敵軍的抵抗。

可是華夏軍也無法在擊潰敵人之後,發動大批量的騎兵部隊前往追擊。

這樣的話,只能一直打艱難的擊潰戰,不能徹底一次性殲滅敵軍大部分有生力量的話,就是在白白的做功,白白的浪費彈藥和人力。

所以,這一次突襲,也只能是個例,華夏聯合王國和後金之間的戰爭,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陳信對這些事情看的很清楚,參謀部的眾位指揮人員和參謀們,也對此做出了清晰的判斷,所以,華夏軍並沒有被此次巨大的勝利衝昏頭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一場連綿十多天的暴風雪結束之後,立刻開始了軍隊的轉移工作。

這片地區,並不是個理想的進攻點,它正好夾在了大明和後金之間,陳信對於後金的狡詐和大明邊地的邊軍將領們的節操也實在是放心不下。

一旦後金丟擲一些利益,聯合大明關寧軍一起向己方進攻,那可就誤了大事了,當然,這個可能性很小,可也不能不防。

並且,還有一個原因,讓陳信決定轉移隊伍,因為這裡還遠離華夏王國,想要補給的話,要越過遼東半島,繞一個很大的圈子,運輸實在是太不方便了,五千陸軍外加一支大規模的艦隊,吃喝拉撒睡外加彈藥,後勤壓力太大了。

當初來這裡,也實在是因為機會難得,讓後金這一群旱鴨子在海邊匯聚大軍的機會實在是不多見,在陳信的記憶中,也只記得有這一次機會而已。

其他的戰役,要麼是太過靠近大明,要麼是太過深入內陸,都無法發揮重炮的威力。所以,才有了這麼一次極其突然的戰役。

現在,事情了結了,戰役目的達到了,自然應該轉移了。

不過,陳信也並不願意放棄這個地方,清水,是己方在後金地盤上打下來的地盤,屬於第一個解放的城鎮,並且,這裡距離後金的都城並不算是太遠,騎兵突擊的話,用不了三天就能攻到。

要是在這裡打下一個釘子,那麼,就等於是在後金的腰眼上頂上了一把刀。

於是,陳信從國內調集了大量的物資,準備在清水建立一個堅固的,火力強大的稜堡據點,然後,在這裡駐紮下一個步兵營。

一個步兵營,滿編是八百多號人馬,出擊不足,防守卻是綽綽有餘,後勤壓力也小了很多,只要從運輸艦隊當衝抽調出一艘兩百噸級的海船,專門負責此地的補給,就能保證此地的供應。

並且,陳信還在清水西面的雙臺子河流域靠海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之前從海路前往大凌河時候經過的那片紅海灘,建立了一個海軍艦隊停泊點。

在這片年久失修卻風景秀麗的海灘景觀處,輪換著駐紮上幾條快蟹炮艦,就能作為後背支援力量,在清水有難時候,予以支援,清水守軍需要撤退的時候,予以協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