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二方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八章 第二方案

付言仔細聽完了劉將軍的提問,稍稍松了口氣,剛才被打斷講話的時候,他的心都快要跳出來了,他還以為他哪裡說錯了呢,原來是質疑敵軍的行軍速度。

付言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解釋道“劉將軍,您也是打老了仗的,只是,一時沒反應過來,我給您解釋一下。

您所說的每天10公里到15公里的行軍速度,那是後金軍在大明京畿境內作戰。

從軍事上來說,那是處於外線作戰,後金軍的騎兵部隊,每天除了行軍之外,還要隨時留到足夠的應對前來攔截的大明官軍。

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外,他們還需要四處出擊,到鄉間打劫財物和糧食,又攜帶了大量沒有戰馬的包衣輔兵來搬運物資。

當然,也少不了擄掠人口,根據統計,他們在京畿地區,至少擄掠了10多萬的人口,這可是大大的拖慢了敵軍的行軍速度。”

接著,付言指著地圖上面瀋陽所在的位置繼續說道“復州離瀋陽大約在50公里路程上下。

後金在天啟末年派兵攻襲朝鮮作戰的過程,在座的諸位,大多數人應該都是清楚的,畢竟那是我軍起家的一場戰爭。

在那一場戰爭當中,有過多次真實戰例表明,在有沿途補給的情形下,後金軍單純的騎兵部隊,行軍速度大約在每天50到70公里之間不等。

警戒瀋陽的後金留守部隊,手中掌握著至少50000名騎兵部隊,一旦他們隨便派出一成以上的騎兵部隊,那麼,咱們進攻復州的部隊,反而很可能被其圍困住,到時候,情況可就尷尬了。”

陳信聽到這裡,不由的點點頭,建軍初期的戰例資料居然都能記得這麼清楚,並且,張嘴就來,絲毫沒有錯漏,付言不愧是講武堂的優秀畢業生,是個人才啊。

付言給了陳信深刻的映像,這一下,陳信就真的是記住這個年輕的軍官了,未來,在選擇一些重要職務人選的時候,這種記憶,會給與當事人很大的幫助。

陳信默默的想到,像這樣的會議,就應該多多讓那些年輕的軍官們列席,就算是不能說出什麼獨到的見解,也算是給與年輕人們一個表現的空間。

而另外一邊,劉將軍也是不住的點頭。

他並沒有參加過那一場征伐朝鮮的初期戰役,所以,並不清楚後金方面居然能夠有如此強大的行軍能力。

此刻,認真的聽完了付言的解釋,清楚了其中的因果後,他才恍然。

不過,隨即,他又想到了一點不對的地方。

他重新站起身來,也走到了地圖面前,對著牆面上的地圖,指著復州河如海變寬那段說道“在我軍回撤的時候,未必一定要走陸路啊。

從復州往南約0公里,就是復州河匯流段,從劉家屯一路向北折返,沿途經過宋家屯、孫家屯,到處都是可以停泊快蟹級別船隻的灘塗。

其中還有好幾處,甚至可以躲避風浪,我軍海岸警備隊可以派出艦隊,在那邊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基地。

如果發現後金騎兵大部隊,步兵營就可以往南撤退,在基地登船,而不必非得走陸路回金州。

以後金的含旱鴨子水平,面對著我軍的船隊,也只能望海興嘆了吧!”

這個問題,倒是真把付言給問住了,畢竟他畢業時間不長,只是在遊騎兵團、步兵團等隊伍實習過,期間雖然和海軍有過聯合演習、作戰,但是,畢竟沒有真正深入瞭解過相關的知識,這讓他稍微感覺有點尷尬。

這時候,總參海軍方面的負責人佟自遠走出來,拍了拍付言的肩膀,緩解了付言的尷尬。

“這個問題,還是交給我這個海軍專業的人來解答吧。”

他也走到地圖前道“軍事上有一項流傳了千百年的有效戰術,叫做半渡而擊,而登船也有著同樣的道理。

要知道,往船上裝東西,是一項需要嚴格計算的數學題,一個不好,沒有計算好重心,遇到稍大一點的風浪就有可能讓船隻傾覆。

而且,船上的空間是斷隔開來的想要往上面裝人或者是物資,都需要一個艙室一個艙室的按照順序,慢慢填充,中間一旦行動過激,就有可能造成非戰鬥減員。

在復州河的入海段,並沒有任何一個預先建立好的碼頭,那邊的灘塗也並不合適建造碼頭。

所以,往大船上面運人,必須要用小船做中間的轉運工作,這項工作真的是極其耗費時間的。

如果後金的援兵,以騎兵部隊對我軍進行尾隨追擊,我軍000人的大軍要在怎麼樣轉運登船?

在000人擺出嚴密軍陣,火力密集的時候,我軍還能威懾、殺傷敵軍騎兵部隊。

可是,一旦我軍一半以上部隊撤離,岸上只剩1000以下人馬的時候,我軍又如何抵擋後金方面全部的騎兵?

海軍的戰艦,可是進不了復州河的,單憑著海岸警備隊的小炮船上的那點火炮,是根本擋不住大批騎兵衝擊的。”

劉將軍仔細的在腦海中模擬著剛才佟自遠所說的場景,模擬出來的戰果,讓他不由一時語塞。

以前己方的部隊面對的,都是些弱小的敵人,所以,己方一直都是處於進攻狀態,都是想著怎麼把人馬運送到岸上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進行敵前灘頭登陸還好辦一點,先衝上岸的部隊會在炮火的掩護下衝擊出一片空地,然後在空地上結陣,阻止敵軍的靠近。

那種場景下,在後面的運輸船上還有大批的援兵等待上岸,就算是戰局再不利,終歸也是有個盼頭,戰士們能保持住戰鬥意志。

可是,在敵軍面前進行撤退,就完全不一樣了,越早上船的隊伍越安全,而留到最後打阻擊的部隊,則很容易會被敵人給纏住。

到了那個時候,船上那點火炮也沒了作用,最後還留在岸上的部隊,就很可能被敵軍圍攻致死。

當然,最後能夠倖存下來的部隊數量還是有一定彈性的,這中間的區別,只是在於敵軍的胃口到底有多大,願意承受多大的傷亡而消滅掉己方的最好面的部隊而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