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奴隸的咆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何應對敵人的地道和壕溝戰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何應對敵人的地道和壕溝戰術

那幾個特務排為了減少損失,在指揮官的命令下,依次往夯土牆這邊撤了過來,然後爬上那些彎曲的通道退過了連續幾條壕溝,進入到了夯土牆前面的胸牆當中。

在這裡,特務排的戰士們再次依託著胸牆,繼續向那些包衣和蒙古人,還有偶爾露出腦袋來的女真弓箭手們射擊著。

這樣一來,夯土牆上一道火力網,夯土牆下面的胸牆裡一道火力網,華夏軍在第一道防線上就有了兩道火力,可以互不影響的同時向這敵軍射擊。

武裝警備隊的小口徑滑膛炮如同是炒豆子一般的鳴響著,旅順防線上,這種小口徑的滑膛炮數量和種類都非常的多。

弗朗機、劈山炮、虎蹲炮、還有華夏軍專屬的步兵炮,不算各種超過100mm口徑的野戰炮和榴彈炮,這些個小口徑的滑膛火炮,就多達、4百門,都是託了東江鎮的軍將們,從大明的武庫裡邊選出來的。

前幾天的作戰當中,華夏軍故意隱藏了一部分的小口徑滑膛炮,就是為了不至於太過刺激到後金軍。今天面對著後金孤注一擲的總攻,除了155mm線膛重炮之外的所有滑膛炮都開始發射。

後金軍士兵在進入到1500米的時候,就立即遭遇到了野戰炮和榴彈炮的打擊,這時候後金軍所遭受到的炮火還並不是那麼的密集,畢竟華夏軍方面的大口徑炮數量也不是太多。

而等到後金軍到了00米左右範圍的時候,才算是知道了什麼叫做槍林彈雨,敵人立刻就遭到了大批量小口徑滑膛火炮的打擊。

要知道,華夏軍方面的小口徑滑膛炮,幾乎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夯土牆這一條陣線上。

而佔據了小口徑滑膛幾乎一半炮數的,恰好就是從明軍武庫裡面蒐羅來的弗朗機和華夏軍自造的40mm步兵炮。

其中弗朗機每門炮配備了好幾個子銃,步兵炮也是定裝彈藥,猛然間好幾千發小鐵彈如同是暴雨一般的打向了盾車所在的陣線,把那條盾車陣列前後弄得是慘叫連連。

被小顆粒的鐵彈打中的後金軍士兵們,無一不腸穿肚爛、支離破碎簡直就是一副修羅場的局面。

華夏軍幾百門小口徑滑膛炮,外加上千名戰士手中步槍,這麼多的火器同時射擊,槍炮口上的白煙連續不斷的往外冒著。

這種情況下,用不了幾分鐘,就到處都瀰漫著濃煙,讓人根本就什麼都看不清楚了。

幸好旅順緊挨著海邊,陣陣的海風襲來,不斷的硝煙吹離戰場,才能讓雙方保持一定的視野。

但是,因為華夏軍是全火器部隊的緣故,很快的就會有新的硝煙從槍炮口噴出,再次瀰漫視野。

海風和硝煙就如同是兩個頑皮的孩子唉不斷的拉鋸著,可這並不耽誤人類的廝殺。旅順幾公裡長的夯土牆防線上,依舊是炮聲震天煙霧瀰漫。

陳信的視野裡面也有些朦朧,北牆上的幾門野戰炮又是一輪齊射,斜向打擊著兩翼位置上的後金軍士兵們,石磚包裹著的城牆,在火炮的轟鳴下輕輕的顫抖著。

如同是悶雷一般炮聲震撼著所有人的耳膜,陳信知道這對耳朵不好,所以,華夏軍的炮兵們耳朵裡面,一般都塞著兩團棉花,或者是帶著厚實的皮質護耳,緩解著耳鳴的症狀。

劉參謀長接到雞冠山的最新情報後立刻對陳信說道“君上,雞冠山發回軍情,他們觀察到盾車後面的包衣在往盾車裡面堆放土包。”

陳信朝正面方向上的敵軍觀察了起來,有兩發40mm口徑步兵炮的炮彈,在打中了一輛盾車後,那輛盾車的前護板猛然被轟的支離破碎開來,露出了裡面堆疊好的土袋子。

陳信立刻就知道了“韃子這是準備要在那裡修築壕溝啊。”

“屬下也覺得是這樣沒錯,他們用土袋堆在盾車裡面,或者是車子的後面,完成之後,就是一道夯土牆了,一般小口徑的火炮根本就無法擊穿厚實點的夯土牆,韃子一旦有了這道掩護,就可以在牆後面駐軍,到了夜裡特不用再退回去休息了。”

陳信喃喃自語道“這一招看上去好像很熟悉的樣子!”

“君山還記不記得當初大凌河戰役前半段,大明和後金之間的較量?”劉參謀長稍微的提醒了一下。

陳信也馬上就回憶了起來。

“韃子這是想要在旅順學大凌河的那一套打法?”陳信有些疑惑道:“可是旅順臨海,是有一座深水港口的,如果他們想要圍困我軍,那麼應該主攻老虎尾或者黃金山那兩個扼守進出港口水道的制高點啊。

但是,至今為止,各處的偵察兵和哨塔、觀測部隊,都沒有發現韃子往那兩個方向增派兵力啊。”

劉參謀長稍稍一想猜測道:“或許,韃子是想要建好一座夯土牆之後,依靠夯土牆的近距離弓箭的掩護,日夜不停的挖掘壕溝或者坑道,就近攻擊我們的防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等到夯土牆建成之後,再抽調一部分的兵力,強攻老虎尾、黃金山兩地之一。總之,現在我軍的關注點還是應該放在敵人挖掘的壕溝或者坑洞上。”

“對付敵人挖洞和挖溝的手段,參謀部以前有沒有做過相關的預案?”

“總參在現場進行實戰推演的時候,曾今有參謀提出過挖掘地道的方法,試驗後發覺這種方式難度非常的大。

我們的防線撒謊能夠有一條近米深的壕溝充當阻攔措施。旅順地下潮溼,滲水非常的多,地道只要深入到這個點位,就很容易發生垮塌,兵員移動運輸也非常的不方便。

即便如此,我軍還是在後方夯土牆的後面,每隔100多米的距離埋設了一個大水缸,這些措施之下,我軍應該不需要再擔憂敵人的地道攻勢了。

另外,就是在地面上挖掘壕溝逐步接近了。這種方法要比地道更有效一些。不過,我們的夯土牆是成排做成稜堡樣式的,牆體和對面幾乎是呈銳角狀。

在這種角度之下,對面的韃子要是挖掘壕溝前進,總會有一面牆能夠打到對面挖掘好的溝裡面,到了那個時候,只要加強對應方向上的火力就好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