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國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卷 宦海風--第三卷 辛亥狂飆 第128章 清室退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卷 宦海風--第三卷 辛亥狂飆 第128章 清室退位

芳子年紀雖小,眼睛卻是犀利,一眼就發現馬車車廂裡多了好幾個冒著白煙、“嗤嗤”作響的東西。可惜,現在還只是1912,她不過就是一個稚嫩兒童,遠非歷史上30年後那個翻雲覆雨的女諜,“阿瑪……”她只能用恐懼的聲音呼叫善耆,剛剛叫了一聲,那幾個東西轟隆一聲炸開了,下句話她永遠沒有機會說了。

匍匐的人聽到爆炸響起,彼此露出會心的微笑,一骨碌爬起來,衝向已渾身散發各種煙味、碎木屑橫飛的馬車,個個掏出槍,朝馬車裡的人射擊,“啪啪啪啪!”如同爆竹般地響起,原來是唯恐裡面的人不死而補槍,趕車人此時也死於亂槍之下。

不到半分鐘的功夫,剛才還活蹦亂跳的五人,變成了五具恐怖的屍體,眾人依舊上車,催開馬匹,“駕”的一聲,朝遠處奔去。巡警聞風出動,等他們到的時候,卻只剩下屍體和滿地的殘骸,還有蛋清和血漿的混合物在肆意流淌……

肅親王被殺的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每個參與阻撓退位的人都感到莫名的恐懼,上次死了良弼,這次死了善耆,再不下詔共和,下次說不定就輪到自己。

隆裕在宮中得到訊息,掩面大哭,趕緊召集各親貴前來商議,卻誰都不敢來,怕遭到善耆一樣的下場,很多親貴就乾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躲在家中做縮頭烏龜。

袁世凱也惱怒異常,這是在他控制範圍之內發生地。而且是在眼鼻子底下,滿城的警察居然沒一個聽到風聲,事後連一個兇手都沒抓得,讓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趙秉鈞應召前來時,他還陰沉著臉,看得內務大臣頭皮發麻。

“你說說看,到底是何人所為?怎麼連訊息也沒有?”

“我也弄不清楚,想必是革命黨所為。請大人把汪精衛叫來好好訓斥一番。”

“不必了,汪精衛前來肯定又把責任推到土匪身上。”袁世凱發出“哼”地一聲,“北京城真有那麼多土匪?”

趙秉鈞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只能老老實實地答覆:“天津革命黨眾多,不少人對我們和南京方面達成協議不滿,估計想利用這種手段蓄意挑起衝突,使得退位不能順利進行。”

“這個我不管。你要負責,總之,不能再發生了。”袁世凱是咆哮著說,“連日本人都來搗亂,說什麼死者中有日本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大人,恕卑職直言。這事很可能是真的。”趙秉鈞小心地說,“據說肅親王是要到日本人那裡去尋求支援,以割讓滿蒙為條件讓日本人出兵恢復清室。”

“嗯?”袁世凱一愣,馬上換了思路,“死了就算了。留著也是麻煩。日本人那裡你讓我怎麼交待?”

“還是請朱爾典先生想想辦法,咱們最多賠點銀子。”趙秉鈞見袁世凱地心情好轉,就用一種更加小心翼翼的口吻說,“張勳違反停火協議,在固鎮和南方革命軍交火,連吃敗仗,現在連徐州也丟了。得趕緊想個辦法。”

“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袁世凱氣極。其實這命令是他自己下的,目的是要試探南方的軍事實力。“讓他把兵收回來,然後給南方賠個不是。”

“好!”

“藍天蔚的部隊已逼近太原,緝之說東北方面堅持要得到山西,恐怕只能答應。”袁世凱抓著自己的頭髮,痛苦地說,“怎麼都是讓人煩心地事情?”

“承德的兵馬都撤回來了,錫良聽說死在了熱河行在。”

“好吧,就讓他們把這些人馬好好補充到部隊去。”袁世凱腦子轉了轉,“聘卿還是繼續做他的陸軍大臣。”

隆裕三請載灃,載灃雖然害怕得要命,但想到自己兒子的江山就快沒了,他這個做爹的咬咬牙還是去了。

“載灃,現在走的走,死的死,就剩下我們幾個了,你要是再不來,我也不想活了……”隆裕看見載灃到來,嚎啕大哭。

“我該死,我該死啊。”載灃瞥見一旁地溥儀,心如刀絞。

“各方已把退位條件都談妥了,你看看吧。”

“太后,太后!”載灃看後,忍不住留下了眼淚,“夜長夢多,還是忍痛下詔吧。”

“好吧,告訴袁世凱和民軍,我明天下詔……”隆裕勉強說完後哭了起來。

奕和善耆、溥偉不同,多少年前,他就在天津英租界裡蓋了房子,修了花園,準備了後路。武昌革命風起,他就想,他有上億兩白銀的家產,即使大清覆滅,他躲到英租界裡,也可以安度晚年。現在,他早已到了天津的府裡,在這裡生活,並不比在北京慶王府差什麼,日子過得很愜意,這種寓公生活私毫沒有使他有什麼失落感,反而感到很慶幸。唯一讓他感到氣惱的是,他的兒子孫子們為分家產如鬥架的公雞一樣,鬧得不可開交。

“貨已收齊,全部是平價購買,沒有波折。”葛洪義收到密電後告訴秦時竹,“善耆已經被解決了,川島浪速和(川島)芳子也見了上帝,你該放心了吧。”

“就是要混水摸魚。”秦時竹很滿意,“有沒有給袁世凱留下什麼可疑的線索?”

“沒有!一切順利,京城線報,袁世凱搜捕也是裝了裝樣子就顧著和日本人交涉去了,想必他也懶得花力氣。”

“藍天蔚來電。太原城地李純已開始主動撤退,還特意給他打了招呼,讓我們稍微緩一緩進城。”秦時竹笑著說。“現在一切都很順利,南方有什麼訊息?”

“上海總商會成立,張謇挑了頭,華僑聯合會同時成立。上海的大清銀行改稱中國銀行。”

“我已和周學熙透過風了,到時候天津、北京的人民銀行分支由他負責籌建,上海、南京地由張謇負責。”秦時竹躊躇滿志地說,“革命即將告一段落,建設時期要開始了……”,

2月12日。隆裕帶著溥儀在養心殿舉行了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朝見禮儀。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仍然稱病不入朝,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度支大臣紹英、陸軍大臣王士珍、海軍大臣譚學衡、學部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郵傳大臣梁士詒、工農商大臣熙彥、理藩大臣達壽等內閣成員,頭戴翎領、身穿袍套,進入乾請宮內東南角上地廊子裡落座候旨。他們默默無語地坐著,喝蓋碗茶,臉上的神情卻大不一樣。胡惟德、趙秉鈞、王士珍眉飛色舞,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梁士詒眯著一雙神秘莫測的眼睛;沈家本和唐景崇一臉木然。表情遲鈍;紹英滿臉憤懣;達壽無可奈何地低著頭;譚學衡和熙彥則是悵然若失的表情。

一個小蘇拉通報:“太后已至後殿,請各位大臣上殿。”

十位大臣一齊起立,整了整頭上的翎領和衣服,由胡惟德領頭朝大殿魚貫而入。進入大殿,老胡在離寶座一丈遠地地方站定,各位大臣依次橫列在他地兩旁,面向寶座站定。大殿內4個佩著軍刀地侍衛武官。站住大臣的身後。世續和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也前來上朝。

“太后駕到!”隆裕在兩個太監地引領下,領著溥儀慢慢從後殿走向寶座,步履蹣跚,兩眼無光。老胡帶領眾國務大臣朝隆裕三鞠躬後奏道:“總理大臣袁世凱身體欠安,命我帶領各位國務大臣前來給太后、皇上請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隆裕點點頭。勉強回答道:“好!袁世凱為國家、為皇室出了不少力,南北議和,做到如此優待皇室的條件,也是不容易。哀家按照議和條件,把國家大權交出來,讓袁世凱去辦共和政府。今天就頒佈詔書,實行退位!”

御前太監把詔書放在隆裕面前。她看了幾行。淚水便模糊了雙眼,忍著悲痛。勉勉強強看完。這大清268年的江山,由她拱手讓出,實在是不願啊,但又無可奈何。剛才只是故作堅強,現在要緊關頭也顧不得太后地體面,“哇”地一聲嚎啕大哭起來,雙手死死抱住退位詔書,叫喊:“祖宗啊!祖宗呀!……”

溥儀見她哭了,也跟著哭了起來,整個大殿,充滿了恐怖、陰森、悲切的氣氛。此時此刻,好幾個大臣流下了淚水,胡惟德哽咽地對著哭得死去活來的隆裕畢恭畢敬地勸奏:“太后,現在大局如此。太后能睿明鑑遠,顧全皇室,顧全百姓,袁世凱和群臣、百姓豈有不知?絕不會辜負太后的一番慈衷善意。況且優待條件已經確定,今後必然做到五族共和。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隆裕聽了,反而更加傷心,雙手仍舊緊緊地把退位詔書捧在懷裡。老胡料想不到,他善意勸解竟然一點不起作用,正在著急時,站住身邊的趙秉鈞趕緊向他使了個眼色,用手指了指衣袖。胡惟德恍然大悟,想起入宮前,趙秉鈞給他了一份伍廷芳發來的孫中山電報,急忙從袖裡拿出,上前一步,驚慌地奏道:“稟太后,這裡還有一份孫文的電報,我差一點忘了奏報。”

一聽有孫中山地電報,隆裕連忙止住了哭聲,抽抽答答地問:“電報裡說些什麼?”

“萬急!上海伍秩庸代表鑑:今日經參議院同意,如15日中午12點鐘以前清帝不遜位,則收回遜位條件。此布,即轉北京。總統孫文。震。”

隆裕聽了,渾身一震,趕緊拿出玉璽,注視著詔書,在世續的指引下,兩手抖動著蓋過了御寶,交給了胡惟德,泣不成聲,哪能坐得住,幾個宮女扶著她入寢宮去了。

大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華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詔書頒下,帝制結束,中華實現共和!

一干人等拿到想要的東西後,立即直奔袁世凱的府邸,向他覆命去了。這道詔書,是胡漢民委託張謇起草的(他是狀元公嘛),袁世凱和徐世昌商議後,又在裡面加了一句“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一句,以示其權力得自清廷,而不必受革命政府約束,同時又由此造成一種“北洋正統”地觀念。孫中山知道後大為不滿,但詔書既然為退位之書,就等於政治遺囑,更改不得。

後來,袁世凱在外交大樓正廳裡恭恭敬敬地接過詔書,到場的一百多官員神情肅穆,對他們來說,大清終於結束了。袁世凱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於是便迅速地落實早已著實做好的工作,在上面署了名,蓋了章,算是行使總理大臣的副署權,接著就是頒佈天下。

最後,他通電全國,宣佈贊成共和。當天晚上,袁世凱讓人幫他剪掉了腦後的辮子,在剪髮的過程中,他不住地開懷大笑,在他的一生中,這種得意是非同尋常地。想想就在4個月前,他還是一個“開缺回籍”地前大臣,在辛亥革命波瀾壯闊的歷程中,將各方面勢力玩弄於手掌,終於攫取了全國政權,怎能控制住自己內心地得意和狂喜呢?

“皇帝,一切都過去了。”

“皇額娘,是什麼都過去了?”

隆裕太後一時語塞,焦黃的臉上露出尷尬的神色。

溥儀看太后臉色很難堪,於是道:“是孫文的革匪和袁世凱奸賊這些事情過去了嗎?”

“是的,皇帝,一切都解決了。”

“這些大魔頭、大壞蛋、大奸賊都被鎮壓了嗎?”

“不,是解決了。”

溥儀也不好再問,“解決”看樣子不是被鎮壓,但那些妖魔好像是不會再擾亂宮中的生活了……

次日,全國各大報紙爭先恐後地全文發表《清帝退位詔書》,北京城街頭巷尾人們奔走相告:“共和了!”“皇上退了!”

北京城收起了龍旗,掛起了五色旗。

瀋陽、吉林、龍江、承德、太原,到處都響起“共和萬歲!””革命萬歲!”的聲音,三個月的革命,終於獲得了成功……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終於降下了他的帷幕,中華大地的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

第三卷完!敬請關注第四卷--《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