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國勢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3章 海軍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23章 海軍問題

“這些軍艦確實有些雞肋,對海軍實力是個不小的補充,但樣式也有點陳舊……我是這麼想的,這些咱們或多或少地支付了錢,就擇要收購,已經建成馬上可以用的,咱們趕緊把款子付清,把軍艦開回來,其餘的就當吃了虧,不要算了,省下的經費可以自己造先進一點的軍艦。”

秦時竹問道:“如果這些我都給錢,明年夏天之前能不能回國效力?”

“能……基本上能,最多不會超過8月。”薩鎮冰疑惑了,秦時竹問這個幹嘛?難道明年他就想用海軍打仗?

“行,那就全要了。”秦時竹拍板道,一戰就要爆發,多一艘軍艦就好一艘……

其實,縱然這批軍艦並不先進,也強過海軍目前擁有的貨色,北疆兩艘驅逐艦雖好,畢竟遠水不解近渴,薩鎮冰心中這些軍艦是全部都想要的,但是礙於財力,有些他只能忍痛割愛。聽得秦時竹如此說,當即大喜過望,“只是總統,這錢……”

“錢沒問題,我想辦法,只是軍艦若是買回來,軍隊卻沒有辦好,你們兩個是要打板子的。”

“太好了。”海軍上將和海軍中將激動的像小孩子般歡呼雀躍,“我們一定不辜負大總統的期望。”

秦時竹沉吟片刻:“按照海軍反正時期商定的待遇,每年軍費不少於1500萬,雖然要明年才正式開始,但是今年可以提前撥付一些。除購艦費用外,海軍拖欠江南廠那100來萬的修理費我也會解決的,總之,要按照有利原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薩鎮冰靈機一動:“武昌起義時,洵貝勒剛剛和美國貝里威公司洽談了一筆2500萬兩銀子的借款,主要用於從美國購買海軍艦艇,這個合同……”

望著他眼巴巴的樣子,秦時竹笑了:“鼎銘兄。你得寸進尺的功夫也忒厲害了點……這樣吧,這個合同只要美國人認為還有效,我們也就可以承認,一句話,只要美國人敢借,我們就敢要!只不過具體購買什麼艦艇要我們說了算。可不能再用大價錢買一堆過時貨--人家英國人都在建造幾萬噸的無畏艦了……”

眾人都笑了,程壁光說道:“現在秦皇島和江南船廠都在建造新型驅逐艦,第一艘已經下水棲裝,第二艘今冬明春也可以下水,其後續兩艦,將陸續開工建造。這幾艘艦艇,技術和質量都是我國海軍的飛躍,雖然噸位只是1000噸,但是其戰鬥力。我以為比2000多噸的巡洋艦還大,今後購艦、造艦,一定要秉承這個思路。寧可少些,但要好些……”

造艦開始後。薩鎮冰和程壁光有空就往船廠跑。傾注了大量地心血。在這兩艘艦艇上面。他們看出了秦時竹發展海軍地決心。對總統地敬仰和忠誠也達到了很高地程度。與劉冠雄不同。他是因為犯死罪(海天沉沒地責任者)被袁世凱幫忙赦免而效忠。薩、程兩人地效忠更體現出他們地節操。

“這幾艘都還沒有命名。請總統取個名字。”

“咱們簡單點。就叫方向級--東、南、西、北。等下一批建造。就叫季節級--春、夏、秋、冬。再往後什麼名字。咱們到時候再取……”秦時竹笑笑:“如果一年四季、天南海北都有咱們地海軍軍艦巡邏。民眾就可以高枕無憂嘍……”

薩鎮冰明白了秦時竹取名季節和方向地寓意。連連稱善。

程壁光向眾人解釋。這季節級是第二批擬建造地驅逐艦。噸位比方向級略高--標準150噸。滿載1870噸(方向級分別為980噸和1250噸)。主炮四門。口徑比方向級略粗--5英寸(127mm。方向級為4英寸<102mm>)。最高航速34節(方向級33節)。續航力3400海里(方向級2900海里)。燃油動力。滿編158人。

“今後建造軍艦。一律要以燃油作為動力。速度快。隱蔽性強。”秦時竹說。“孫子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請薩次長先談談全球海軍大勢。然後談談海軍目前地軍備情況。最後談談今後地發展大計。等海軍彙報完。今天將決定下一年度地軍費分配……”

世界海軍動態這種資訊一直是薩鎮冰所關注的,聽得秦時竹詢問,他便翻開厚厚的卷宗交待起來:“遍查全球大勢,海軍軍力普遍以艦艇總噸位為力量標準,根據各國已經公開的資料,我國海軍目前總噸位4萬餘噸,在各國中排行第16,不僅遠落後於英、德、美、法、日等國,比荷蘭、西班牙這等小國也是不如……”

薩鎮冰把表格詳細講述了一遍,秦時竹看了這串密密麻麻地數字,笑著說道:“鼎銘兄,我想了個劃分標準,你看當否?世界一流:英國海軍;準一流:德、美海軍;二流:法國海軍;準二流:日本;三流:俄羅斯、義大利;準三流:奧匈;準三流以外,荷蘭、西班牙、阿根廷之類,我國更在準三流以外的以外……”

“總統所言,精闢,精闢!實況確實如此。”

秦時竹笑了:“那請繼續往下說……”

“我國海軍艦艇目前主要有巡洋艦七艘:(包括已開工但未建成的軍艦,資料分別為噸位、馬力,最高航速和生產年份)

海圻4300噸1.7萬匹24節(原名海地,與海天是姊妹艦,因劉冠雄操船不慎,海天沉沒,故海地改名海圻)

海籌

海琛

海容2950噸7500匹19.5節1898(以上三艘均為同級艦,購於德國)

應瑞2600噸6000匹20節1912(已建成,未交付)

肇和2460噸6000匹20節1912(已建成,未交付)

飛鴻約2200噸6500匹20.5節約1914(尚未建成,購自美國)

驅逐艦十一艘:

飛鷹850噸5500匹22節

建威871噸6500匹18節1904(以上兩艦福建自造,無魚雷)

聯鯨510噸4200匹23節1906(江南廠自造)

同安

建章

豫康390噸6000匹32節1913(三艘同級艦,購自德國。速度快,噸位偏小)

龍湍400噸6500匹32節約1914(尚未建成,購自奧匈)

夏980噸2.35萬匹33節約1914(燃油動力,故馬力大,航速高,尚未建成)

炮艦二十艘:

“四江”--江元、江亨、江利、江貞:均購自日本,

550噸950匹13節(江元購於1905。江亨1907,其餘

“六楚”--楚同、楚豫、楚有、楚觀、楚泰、楚謙:均購自日本

745噸1350匹13節1907

“二永”--永豐(即史上有名之中山艦)、永翔:

780噸1350匹13.5節約1914(購於日本,尚未建成)

策電400噸660匹8節1908(江南廠自造)

舞風430噸1250匹16節1910(青島德國船廠製造)

江鯤140噸500匹12節1913(以上兩艦均購自德國,唯江犀馬力稍小)

鯨波510噸4800匹22節約1914(購自義大利,尚未建成)

北巡500噸2000匹19節1912(原北疆裝備,江南廠自造)

北視600噸2480匹19節1912(原北疆裝備,江南廠自造)

魚雷艇十八艘:

辰字、宿字90噸700匹18節1895(兩艘同型艦,購自德國)

張字、列字62噸900匹16節1895(兩艘同型艦,購自德國)

“四湖”--湖鵬、湖鷹、湖隼、湖鶚

96噸1200匹23節1906(四艘同型艦。購自日本)

“四遼”--遼興、遼平、遼遠、遼靜

240噸4800匹33節1912-1913(北疆自造,柴油發動機,航速高。4發魚雷)

練習艦三艘

通濟1900噸1600匹12節

北訓680噸1800匹19節1912(原北疆裝備,江南廠自造)

運輸艦五艘

南琛1905噸2400匹13節

登瀛洲1258噸580匹9節1897(福建自造)

北運2400噸4700匹18節1908(原遠東航運商船,後改建為北疆運輸艦)

以上總計,包括未交付艦艇、北疆原有艦隻和各地零零落落一些小艦,總共約45000餘噸,海軍目前人員共9500餘人(包括北疆1000多人),若按噸位排列,勉強可列第16位,但真實戰鬥力恐怕連前16都排不上……”

眾人都嘆了口氣。葛洪義苦惱地說:“有些艦隻年齡太大了,甚至比我年紀還大。30多年服役下來,恐怕早已腐朽不堪了吧?”

“葛副總理所言極是,諸如南琛、登瀛洲、保民、策電之類地艦艇,張南皮尚任湖廣總督的時候就屢次要求廢棄,奈何實在艦隻短缺,不得不勉強服役。現在張南皮已經作古。早就嚷著要廢棄的艦隻卻還在呢。”

“這些艦隻。艦齡偏大,維護費用過高,按照我的意思還不如真的廢棄。”秦時竹斷然說,“反正海軍整肅,人員肯定會減少一部分,就把裁減下來的將士安插到其餘艦艇……另海軍尚有新購艦隻,也可以安排,我的意見。凡是艦齡25年以上的艦艇。一律解體當作廢舊鋼鐵甩賣。”

薩鎮冰和程壁光粗略一盤算。“南琛”、“登瀛洲”、“保民”、“策電”、“鏡清”五艦符合要求。一頓刪減下來。總噸位頓時少了7200餘噸,不過這些艦艇有和沒有對海軍實力不構成大的影響,兩人用眼神交換了一下意見後,點頭表示同意。

“在我看來,500噸以下地小艦,服役不宜超過1年;500噸以上,3000噸以下的中型艦艇,不宜超過20年。3000噸以上的大型艦艇,不宜超過25年,到期就要報廢或者除籍,實在要用,也必須經過現代化改裝或者大修……”秦時竹提了自己的意見,“不過我是外行,你們是內行,你們看這個要求當否?”

“總統的意思非常好,可是真要是按照這個執行。恐怕光是今年還得廢棄更多艦艇,是不是酌情推後?等形成了正常的運轉體系,再按照艦齡報廢不遲,否則新艦還沒頂上,老艦已經告退,海軍就面臨無米下鍋地窘境了……”

“那是自然,自然。”秦時竹看到自己的意見被接受後高興地說道,“既然如此,你們繼續把今後10年的造艦、購艦計劃說一說……”

薩鎮冰老老實實地交待:“今日前來開會。本來只想讓總統幫助解決海軍遺留問題。考慮到軍費緊張,不敢奢望太多。因此聽說有方向級和季節級後續造艦計劃後,便已經感心滿意足,總統地問話,讓鎮冰既深感榮耀,又倍感慚愧……”

眾人盡嘆息,海軍被壓抑地太久了,乃至於海軍的統領都如此小心翼翼,如果放在別的軍種身上可能認為這是不負責任和沒有進取心,但是海軍,真的是一言難盡。“我知道海軍處境艱難,因此我也不怪你們兩個。”秦時竹安撫兩人,“沒有新訂的方案,可有早先的方案,不妨說來聽聽。”

“方案倒是有兩個,還是前清時節制定地,因計劃太過於宏偉,到現在已經6年,仍然沒有實現的期望。”薩鎮冰對大家講道,“清廷宣佈預備立憲並釐定官制後,規劃海軍發展及為設立海軍部做準備等工作,皆歸練兵處辦理。後姚錫光調至練兵處任提調,奉命起草海軍發展綱要(1907年5月),提出了兩個分年法(發展綱要)。

分年法之一叫做《擬興辦海軍經費五千萬兩作十年計劃說帖》。建議:一、在10年內,分3期以3000萬兩購備新艦--第1期3年,購二等裝甲巡洋艦(4300噸)、三等裝甲巡洋艦(2950噸)各1艘(已實現);第2期3年,購一等裝甲巡洋艦(600噸以上)2艘;第3期4年,購三等戰鬥艦(7000噸上下)2艘和一等魚雷艇(120噸以上)12艘;

二、在10年內以l000萬兩修建軍港、炮臺、船廠、船塢、重炮廠、彈藥廠、鍊鋼廠、煤礦等;

三、在10年內以l000萬兩分期創辦海軍兵官學堂、海軍機輪學堂、海軍大學堂、海軍研究所、海軍工科學堂、海軍學兵營、海軍水雷學兵營、海軍機輪演習處、海軍水雷演習處等……

分年法之二叫做《擬興辦海軍經費一萬二千萬兩作十二年計劃說帖》,姚錫光開宗明義地提出……前擬十年籌經費五千萬兩,增置兵艦不過三萬五幹噸,益以原有新舊兵艦尚不及六萬噸,此等艦隊一經有事,其力不足自衛,尚何戰守可言?茲擬海軍一大支,其重量在十萬噸以外,萬--有事,力尚可資一戰。

建議:

一、在12年內。分4期以7400萬兩購備新艦--第1期3年,購一等裝甲巡洋艦(6000噸以上)4艘、三等裝甲巡洋艦(2950噸)1艘;第2期3年,購三等戰鬥艦(7000噸上下)2艘、二等裝甲巡洋艦(4300噸)3艘;第三期3年購二等戰鬥艦(8000噸以上)2艘、--等魚雷艇(120噸以上)16艘;第四期3年,購一等戰鬥艦(12萬噸以上)2艘。以上新購艦艇,總噸位可達近10萬噸。

二、在12年內,以2200萬兩為軍港、船廠、船塢等修繕之經費;,

三、在12年內。以2400萬兩為軍員分途造育之經費。

按照這個方案,需每年籌款1000萬,本不無商榷之處,不料這個方案一下子把當道者嚇住了,根本不予考慮,現在想來,令人扼腕嘆息……”

秦時竹笑了:“這個方案也許會嚇壞清廷,卻根本不會嚇壞我,雖然造艦、購艦計劃可以商量。但是每年1000萬兩,政府還是拿得出來的--答應給海軍1500萬,就一定能夠保證。不僅今年如此,以後年年都是如此,如果總軍費有了增長,海軍軍費還可以適當再增加點……”

“哪怕一分錢也不增加,也是天大地喜訊了。”

“造艦計劃壁光草擬了一個,不是很完備,請諸位不吝賜教。”程壁光拿出了自己地個人方案宣讀起來。

“海軍計劃,同樣仿效陸、空軍,以十年為限。分成三期,重點在於增加艦艇噸位、培養人才和發展基礎技術

第一期,三年,民國二年至民國四年(1913-1915):

造三等驅逐艦兩艘,每艘1000噸,即方向級後續兩艦;

造二等驅逐艦四艘,每艘1500噸,即季節級四艦;

造練習艦一艘,3000噸;

造運輸艦一艘。3000噸;

造一等魚雷艇八艘,每艘250噸,即“四遼”的同級艇;

造三等潛水艇四艘,每艘500噸,試驗艇已經先期建造成功;

造二等潛水艇兩艘,每艘1000噸,在三等潛水艇基礎上改進;

編列海軍陸戰隊一隊,團級編制;

將秦皇島之北方船舶高專改稱海軍學院,吸納全國各地之海軍院校舊部。如福建船政、江南水師學堂、煙臺海軍學校等。建成海軍人才培養基地,要求年培養海軍將士至少1000名;

重點建設秦皇島北方船廠、上海江南船廠、大沽造船廠和葫蘆島海軍基地附屬船廠。擬在北方和江南兩廠興建、維修大噸位艦艇,擬在大沽造船所興建、維修小噸位艦艇,如淺水炮艇、魚雷艇等,擬在葫蘆島海軍基地興建、維修潛艇,營造魚雷、水雷等海軍軍用物資,要求年造艦能力達到大艦1萬噸,小艦8000噸;

重點興建葫蘆島海軍基地,今後將以葫蘆島作為我國海軍常年基地,上海高昌廟作為附屬基地,常年基地只停泊軍艦,為鞏固防禦態勢,還要興建大量岸防工事,要求常年基地必須擁有1門10英寸以上岸防炮,24門5英寸以上地中口徑火炮,海軍基地由基地守備部隊(團級)負責防護,充作海軍陸戰隊的後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籌備海軍研究所,直隸總裝備部,艦炮等兵器現由陸軍研究所代為開發,今後海軍研究所將主要承擔海軍兵器開發任務。

此期期滿,可增加新艦2萬噸,原有舊艦可按照年限開始逐步正常報廢,海軍總兵力將達2萬以上。

注:錦州方面將駐紮第3航空聯隊,可以請空軍配合,分擔葫蘆島海軍基地的防空任務。

第二期,三年,民國五年至民國七年(1916-1918):

造一等驅逐艦八艘,每艘2000噸,初步命名為植物級,即松、梅、菊、竹、桂、蘭、柏、荷八艦;

造三等巡洋艦四艘(將來的輕巡洋艦),每艘3200噸,初步命名為天氣級,即霧、雨、雷、電前四艦;

造練習艦一艘,4000噸;

造運輸艦一艘,5000噸;

造一等魚雷艇八艘,每艘300噸(即“四遼”的升級版);

造二等潛水艇四艘,每艘1000噸;

造一等潛水艇兩艘,每艘1600噸;

將海軍陸戰隊擴大為旅級編制;

此期期滿,可增加新艦4.7萬噸,原有舊艦將報廢近9000噸,海軍總兵力(包括基地守備隊和陸戰隊)達4萬以上。

第三期,四年,民國九年至民國十一年(1919-1922):

造三等巡洋艦四艘,每艘3200噸,天氣級,即風、霜、雲、雪後四艦;

造二等巡洋艦四艘(標準巡洋艦),每艘4800噸,暫未確定命名規則;

造一等巡洋艦一艘(即重巡洋艦),每艘6400噸,暫未確定命名規則;

造練習艦一艘,5000噸;

造運輸艦一艘,6000噸;

造二等潛水艇四艘,每艘1000噸;

造一等潛水艇四艘,每艘1600噸;

此期期滿,可增加新艦6萬餘噸,原有舊艦將報廢近1.6萬噸,即現有已建成之舊式軍艦均要報廢,海軍兵力將達6萬人以上。

以上僅是本國造艦之計劃,涉及購買他國艦隻尚不在計劃之內,總共造艦約13萬噸,按現在每噸700元地造價(方向級造價),10年約需1億元,若考慮物價變動和技術因素,按每噸1000元計算,10年共需1.3億,海軍常年費為每年400-800萬不等,這10年海軍如果有軍費2億元,此計劃基本可以完成。此計劃實現後,海軍總噸位可以從佔目前英國海軍百分之二地比例上升到約百分之六……”

“好,很好,海軍就按這個方案來做,技術進步日新月異,這十年難免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框架確定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秦時竹自然不能把航空母艦等艦艇的發展說出來,即使說了海軍也沒人信,還是先去海軍整肅吧,整肅不成功,哪怕把英國海軍的軍備搬到中國來,也免不了要被別國打敗--裝備是要緊的,但更重要地是士氣和訓練,人才是戰鬥力的核心要素!

薩鎮冰盤算了一下,按照這個計劃,中國海軍的實力可以從目前約佔日本十六分之一上升到六分之一,這對於戰略態勢的改善是非常有好處地,只是計劃中沒有包括戰列艦,讓他有些疑惑,光是小艦(指驅逐艦和巡洋艦),能在海戰中取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