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國勢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3章 願者上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3章 願者上鉤

“馮將軍,怎麼可能呢?南京的天氣雖然炎熱,但我也不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場面,況且,我的朋友正經歷著酷暑的煎熬,我怎能不過來看看呢?”

“那倒是有勞領事先生了,只是這天氣,呵呵……不提了,領事先生先喝茶吧……可是上好的西湖龍井。”

“確實有那麼點意思,想不到我們的馮將軍居然還保持著軍人本色,這麼熱的天居然穿著厚厚的軍官服,我表示欽佩。”

“中國有句古話,心靜自然涼,喝茶是有助於保持心靜的。”

“我還以為馮將軍現在肯定是焦躁不安了,看來我估計錯了。”領事似笑非笑地說道,“只是光靠這茶恐怕不能達到這個效果吧?”

聽得領事話中有話,馮國璋不禁咯噔了一下,臉上卻堆滿笑意:“哪裡敢勞駕領事先生費

“我倒是聽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難道馮將軍沒看出來嗎?”領事繼續漫不經心地啜著茶,“或者是馮將軍已準備好了應對?”

“這話不知從何說起,我要準備應對什麼?”馮國璋繼續裝糊塗。

“但願是我瞎操心,不過中國還有一句古話叫做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必馮將軍也是耳熟能詳吧?”領事先生隨即一笑,“非常抱歉,最近我被貴國的歷史書《史記》給迷住了,腦子裡轉的都是這些。”

“老狐狸!”馮國璋暗暗罵道,臉上卻要裝出欽佩的神色,“領事先生,您總是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不光是我,北京的那位秦總統不也是經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麼?”領事眨著狡黠的眼神,“難道陳其美的事件對將軍一點觸動也沒有?”陳其美被捕後,英國人作為租界當局像模像樣地提出了抗議,但結果陳其美所交代的事情無一和租界有關,本人也不是英國公民。治外法權暫時還管不到他,只能悻悻然作罷。

話題終於牽涉到陳其美身上來了:“馮將軍。陳其美和你雖然沒有關係。但明眼人都知道。貴國地大總統不把反對勢力剷除乾淨是不會收手地。昨天是倪嗣沖。今天是陳其美。明天很可能就輪到您。您難道願意乖乖束手就擒麼?”

馮國璋想了想。“秦時竹不是朱爾典先生一手推薦地麼?難道現在?”

“您說地沒錯。朱爾典先生確實做出了這個決定。但我們英國也有一句名言。沒有永遠地朋友。沒有永遠地敵人。只有永恆地利益。我們和秦時竹地合作已經過去了。現在地秦時竹不但沒有維護大英帝國在中國地利益。反而處處違反規則。侵入我們地既定範圍……我想。馮將軍是深有體會吧?”

“那麼。怎麼辦呢?以我地實力。目前不是秦時竹地對手!”馮國璋倒也坦率。

“實力麼。是可以培養地。在袁世凱執政地時候。誰能估計到秦時竹地實力?”領事為馮國璋打氣。“敝國政府已經做出決定。願意幫助馮將軍發展力量。.shudao. 書.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馮國璋掩飾住喜悅。繼續漫不經心地問道。“剛才領事先生說了貴國地名言。我深有感觸。這……”

“我們不會讓馮先生您吃虧的……”領事和盤托出了他地計劃,“我們需要在中國有一個不同於現政府的領導人,以便更好地維護中國國內和平和大英帝國的在華利益,而您,馮國璋將軍,作為中國有影響力的地方領導人非常適合這個角色,英國將提供必要的幫助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承諾。一旦中國改變目前敵視大英帝國的政策,真正完成民主化改造,大英帝國將……”

馮國璋抬手打斷了領事滔滔不絕的介紹,他還沒有興趣聽這些空洞乏味、連領事自己可能都不相信的言論,他只想知道,自己反對北京政府、反對秦時竹會有什麼好處?

“在這個前提下,一旦成功,我們會立即承認將軍作為中國的最高領袖、正式承認中國政府並提供2000萬英鎊地借款;我們的要求是,新政府將恪守自己的一切國際義務。融入文明社會。實現快速發展。”

“這是以後的事情。”在馮國璋眼中,這樣的條件已經非常誘人了。袁世凱不是想借款沒借成功麼?要是老袁借到了款子,護國戰爭的往事說不定都有可能改寫。

“當然,那是成功以後的事情,在現階段我們將幫助馮將軍串聯一切反對北京當局的實力派,以便在政治上形成氣候。”領事先生笑眯眯地說道,“我們已透過多種渠道和各種反秦時竹勢力進行了接觸,對大英帝國的設想他們也表示贊同,他們認為,如果馮將軍能牽頭擔當領袖,他們願意為改造國家而貢獻力量。具體地說,一旦馮將軍舉起義旗,他們將隨後響應。”

“他們?”馮國璋慘然一笑,“能靠得住麼?他們是什麼貨色我可是比領事先生要清楚地多。”

“他們靠不靠得住無所謂,馮將軍本來就不會依靠他們,這個世界上,強者依靠自己,弱者受制於他人,只要馮將軍的實力足夠強,何必在意他們呢?大不了像秦時竹一樣一一收拾他們,只是,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將軍,如果您在現階段沒有動作,那麼首先被秦時竹收拾的物件將會是您自己。”

馮國璋點點頭,他對反秦是否能夠成功並不樂觀,但依照這種態勢發展下去,自己遲早是秦時竹要對付的物件,與其像陳其美那樣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還不如從此抗爭,至少也是轟轟烈烈。

“軍火、物資、經費我國都將一律提供援助,金額就從將來成功後的大借款裡扣除好了。”領事接著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掏出一份檔案,“這是我們的另一個方案,不知道馮將軍有沒有興趣?”

馮國璋滿腹狐疑地接過來一看,這哪是什麼另一個方案,分明是一道針對自己的催命符,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一旦馮國璋拒絕英國人地條件,英方就轉而同秦時竹合作,以廢棄鴉片交易和放棄對中國地方勢力地支援為代價獲取北京政府的“諒解”並進而確保英國在華地根本利益--長江流域。 .shudao.,

“馮將軍,不要用這種可怕的眼神看著我,這是我們的風格,將策劃多個方案進行討論、定奪。我本人對這個方案並不看好,但正如你所瞭解的那樣,我們英國是非常講究民主傳統的,一旦這個方案在會議上得到透過,我哪怕再反對也會不折不扣的執行,到那時……恐怕?”領事微笑著說,“不過,基於我對您地瞭解和一貫以來的友情,我非常願意就我剛才的方案向參加會議的人說明。只要您願意首肯,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來實現……”

馮國璋暗暗叫苦,什麼叫永恆的利益?他現在是實實在在吃到這個苦頭了。想必當時朱爾典拋棄老頭子,後者心中也是這樣的苦楚吧?

“他媽的,老子拼了,與其這樣坐而待斃還不如奮起反抗……”他腦中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臉上地神情瞬息萬變,全部被領事看在眼裡。其實,哪裡有什麼b方案,所有這些無非是逼馮國璋就範的圈套罷了,英國人心裡很急。秦時竹一步步在鞏固自己的勢力,急切之間難以動搖,在西藏等問題上地強硬立場又讓英國大傷腦筋,馮國璋等人本來是牽制秦時竹的有效力量,但隨著張勳、倪嗣沖、陳其美的一一垮臺,其戰略價值日益在下降,再不抓緊時間,恐怕今後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馮國璋心裡急,領事其實心裡比他更急。朱爾典都來了很多次秘密電報要求妥善佈置,他知道,朱爾典在北京城也是受夠了氣。

“領事先生,這個問題很大,我需要和我的部下詳細商議,另外,貴國究竟能提供什麼樣的援助也是我非常關心的,這決定到起事的成敗……”馮國璋心動了,但還是做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答覆。

“那我就安心地等待馮將軍地訊息。不過我不得不提醒您。三天後是我們內部討論方案定奪的訊息,如果那時候馮將軍還沒有接受我們的提議。恐怕我就愛莫能助了。”領事在發出最後通牒後也不忘給馮國璋一個盼頭,“至於具體的援助方式和手段,我今天晚上會派人送來一份詳盡的清單,第一期不會少於80萬英鎊!”

這80萬,也許將成為馮國璋的催命符……

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奧匈駐塞爾維亞公使吉斯爾男爵向塞爾維亞當局遞上了最後通牒,提出了10項苛刻的條件。塞爾維亞政府高層讀罷後無不面面相覷,眾人一致認為,奧匈最後通牒措詞之嚴厲,條件之苛刻是前所未有,接受了這些條件幾乎等於亡國,而拒絕則必將意味著戰爭,塞爾維亞畢竟只是一個小國,以弱博強,勝算不足,高層陷入了混亂。

對奧匈帝國的最後通牒,塞爾維亞內部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大部分明智之士認為是國家生死存亡地危機所在,而好戰軍人則私下竊喜,認為可惜機一展宏願。情景和奧匈帝國何其相似,雙方爭執不下,最後決定,向俄、英、德三國求援,請求他們進行外交斡旋,然而,直到7月25日上午,俄國、德國、英國三方面仍無訊息。首相慌了手腳,對眾人說:“現在距離最後通牒的時間已越來越近,為了保證我國的安全,必須作兩手準備。第一,軍隊要秘密動員,防備奧匈軍隊偷襲;第二,起草覆文,言詞上可對奧匈做讓步,但實質性內容不可接受,如果奧匈願意延長談判時間,我們就相應做一定的實質性讓步,這樣,既維護了我國努力爭取和平的形象,又能拖延時間爭取國際援助的到來,更重要的是能為軍隊動員爭取時間。只要英國願意出面,我們同意接受國際斡旋。”

這個命令可謂不偏不倚,鷹派和鴿派都無話可說,只好接受了首相提議,國防大臣釋出了秘密動員令。教育大臣則隨同外交大臣等人起草答覆書。到下午5時,派往俄、德、英三國的特使依然沒有訊息傳來,塞爾維亞只好下令進行全國總動員,徵召預備役兵員,作好戰守準備。

下午5時50分,在四十八小時限期屆滿之前的10分鐘。帕西茨總理親自帶來了塞爾維亞政府地答覆。塞爾維亞政府地答覆是力求和解,對於最後通牒中的條件予以了部分答應,但奧匈帝國旨在逼迫塞爾維亞屈服,根本就無意通融。奧匈帝國大使板起面孔宣佈:從公元1914年7月25日下午6時起,奧匈帝國政府斷絕與塞爾維亞政府地外交關係。實際上,早在最後通牒四十八小時限期屆滿之前,奧地利部隊已在塞爾維亞邊境動員了,換句話說,哪怕塞爾維亞全盤接受。維也納也要找出其他方式來拒絕。在康拉德眼中,只有武力才能讓不安分的塞爾維亞人認識到奧匈帝國的力量!

力量對於事態的解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獨西方如此。中國也是。中華民國總統府辦公室裡,一個絕密會議正在召開,而會議主題則是針對兩天後即將召開的憲法草案表決會議。耐人尋味地是,參加會議的除了秦時竹、吳景濂、葛洪義以外,楊度和梁啟超兩位也赫然在座。

“各位,後天就是有關憲法草案經過三讀而呈請兩院表決的時刻,根據近期的民意調查和分析,我估計將有五成稍多的議員表示同意。可諸位也清楚,草案的透過需要四分之三以上議員出席。出席議員之三分之二多數才能透過。考慮到幾乎絕大多數議員都會出席表決,我認為至少需要67的贊同票才能具有比較可靠的成功率。”葛洪義所掌握的內務部對於情況和民意調查顯然非常駕輕就熟,“就目前各方面地反應來看,民眾對於憲法有比較高的期望,對正式憲法的出臺可以稱得上是翹首以盼,對憲法起草委員會擬定並經議會三讀審議地草案也抱有相當高程度的信心。但在精英階層,特別是兩院議員那裡,意見分歧顯而易見比較嚴重……”,

“葛副總理說得不錯,憲法作為各方政治勢力和政見鬥爭的試金石。折射出了不同的態度和意見。國民黨方面雖然經過陳其美事件的打擊而聲望大跌,但仍有近三成的勢力,實力不容小覷,能不能震懾住他們,讓他們投贊成票是憲法草案能否順利透過的關鍵。另外,以卓如兄、湯化龍為領導的進步黨也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是……”吳景濂苦笑著說,“形勢似乎不太樂觀。”

秦時竹將目光投向梁啟超:“卓如兄,你既是進步黨地領導。又是憲法起草委員會的委員。你對於表決一事究竟如何看待?”

“大總統、諸位,”梁啟超清清嗓子。“我梁啟超個人對於憲法的起草是滿意的,認為基本符合我國的國情,符合我國發展民主共和的要求,是一部比較完善、相當進步的根本大法。自起草委員會提交草案呈請議會審議後,已經歷三讀,期間對於眾多技術問題、細枝末節都做了很多修正,可以說在立法細節上達到了很完美的境界,再挑剔的人,在技術上也難以挑出毛病來。但時下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這部法案,頑固反對這部方案,他們總是從個人地本位主義出發,不是基於對民族大義和國家利益的立場,而是出自自己那一點可憐的、小小的私利來反對方案。無論總統制與責任內閣制的爭論、無論聯邦制與中央集權制的爭論,都是他們意圖保持自己既得利益的手段,不要看他們平日裡民主、共和的調子唱得很高,其實他們壓根就沒有考慮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楊度接過話茬說道:“卓如兄說得完全正確,這些人純粹以一己之私來反對立國大義。他們口口聲聲攻擊總統處事霸道、欲行獨裁,聲稱要建立有效地制約機制,我看純粹是胡說八道,袁世凱當政地時期他們怎麼就沒有攻擊過他獨裁作風、霸道行經?依我看,不是總統太過嚴厲、太過強硬,而是對這些人太優容了,反倒讓他們得寸進尺……”言語間,頗有些不忿。

“不管怎麼樣,按照總統的吩咐,這草案議也議了,改了改了,已經歷了大半年地時間,從時間角度來衡量,到了瓜熟蒂落,可以提交表決的時機了。從立法體系上來說,其餘法律一部部接著出臺,唯獨這根本大法出不來,這是很不尋常、很不正常的,從立法的迫切性上看,也需要儘快出臺,不然也有本末倒置的危險。”

“諸位的意見我都明白,事不宜遲,這憲法草案應當立即付諸表決而且要爭取一次透過。”秦時竹心想:若不是這樣,只怕往後透過的可能性會更小。

梁啟超想了想,還是把問題說了出來:“不瞞總統,也不怕各位笑話,自從草案三讀通過後,進步黨內部就對草案是否應該投贊同票進行了表決,整個黨被分裂成兩塊。一部分以我為首,堅決擁護總統制,堅決贊同中央集權制這兩個根本性的東西,而另一部分則多有曖昧,特別是那些老牌人士,能量不小,牢騷也不少!雖然進步黨和人民黨之間有戰略協作的夥伴關系,但沒有把握讓進步黨全體都投贊同票……”

楊度笑得前俯後仰:“卓如兄,你太可愛了,你們黨內的分歧我早就知道了。從你當上進步黨協理的那一天起,一部分人就從來沒有和你齊心過,咱們什麼時候能指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