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山澗閒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忙忙碌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忙忙碌碌

回到家。

來幫陳放砌魚池的師傅們已經在吃飯了。

“小陳總,我們沒等你了。”李師傅他們聊著天,看陳放回來,笑著道。

“不用等我。”

陳放爸一臉的不高興,很想說他不料理正事,但看陳放的小背篼,裝滿了蘑菇:“撿了多少菌子?”

“估計十幾二十來斤。”陳放說。

陳爸端著碗就過來看了看:“去廚房弄個鬥雞菇湯……”

“現在?”

“等你一口湯,快點兒。”

陳放的背篼裡有兩朵特別大的鬥雞菇,菌蓋直徑超過了20cm,單個一朵鬥雞菇,估計就超過了1斤重量。其中1朵造了一些蟲子,但還能吃。

就將兩朵大的鬥雞菇拿出來,再將開傘了三塔菌拿一些出來,剩下都比較新鮮的菌子,陳放準備拿去賣。

將菌子洗乾淨,拿出廚房。

鍋熱倒油,油熱丟幾片生薑爆出香味,再將鬥雞菇放下去翻炒,加水。

水燒開,再煮兩三分鍾就行了,出鍋前放些鹽巴,就盛出來,端了出去。

陳爸已經放下碗筷了,等著喝口湯:“廚房櫃子裡有給你留的菜。”

“看到了。”陳放回頭拿了碗,將飯菜端出來。

大家都已經吃飽,就喝幾口鬥雞菇湯,吃些蘑菇。

鬥雞菇比鬼筆菌鮮美多了。紅鬼筆,鬼筆蛋子,也就是吃個新奇,新鮮。

鬥雞菇,單朵雞樅菌,傘心黑色的那種,味道特別鮮美。

今天撿的蘑菇,一半是雞樅菌,發現了一簇叢雞樅,在當地也叫三塔菌。這種雞樅是成片生長,傘蓋偏白,味道比起鬥雞菇差一些。

三塔菌發現就是一大片,最大的三塔菌,一個大背篼都裝不下。陳放小時候跟著爺爺上山就撿過最大的一片,那足足裝了兩背篼,整片山坡都是。要是不知道什麼是三塔菌的,估計以為那是人工種植的菌子。

工人們吃過菌子,到後罩房休息去了。

“我待會兒有事情,下午就不在這邊了。”陳放爸爸點了顆香菸,過去翻陳放帶回來的菌子:“這些菌子就別賣了,等下給你三叔家送一些,再分一些給你二叔、小叔,還有李師傅他們。我也帶一些回去……你將最好鬥雞菇給你趙叔帶過去,順便請老趙一家星期天過來吃飯。這事情我和老趙說過了,但你還是要親自去一趟。”

“唉。”陳放點頭。

陳放爸帶了三斤多蘑菇,準備分給小姨他們一些。

老爸離開後,陳放將這些蘑菇分裝了十份。

魚塘這邊要趕進度,為此陳放不介意多花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陳放讓李師傅多了些工人過來。

今天來了師傅和小工總共10人,陳放就將沒有開傘的鬥雞菇挑出來,剩下的牛肝菌、松菇,還有開傘的雞樅裝塑料袋,放冰箱裡面保鮮。

夏日的蟬聲,吱吱叫著。

陳放看了下院子裡的熱水瓶,三個熱水瓶,剩下不到半瓶了。陳放用大柴鍋燒了一鍋的開水,給熱水瓶裝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後收拾廚房,將髒衣服丟洗衣機裡清洗……

趁著衣服在洗衣機裡的時間,陳放去洗了個澡,換身乾淨衣服。

忙忙碌碌的李師傅睡了沒一會兒,來這邊準備開水:“小陳總,我來燒些開水。”

“開水已經燒好了。”陳放道:“我下午有事情出去,等收工的時候,您來將冰箱裡的蘑菇分給大夥兒,今天撿的蘑菇多,吃不完。”

“嗯,多謝小陳總。”

“您喊我小陳就好了。小陳總,一點都不親切。”

“行,小陳。”李師傅哈哈笑著,給陳放遞了根香菸,開啟冰箱看了一下。裡面的蘑菇都分好了,每袋有半斤左右,也是挺多的了。

今天撿了估計有十七八斤蘑菇,回來的時候分了些給張晨,還有幾位嬸嬸。

洗衣機裡的衣服已經甩幹了,陳放將衣服拿出來,晾曬起來。

工人們陸陸續續起來了,過來倒開水,便也準備繼續開工了。

陳放忙完家裡的事情,到魚塘裡看了看早上的工作。

已經開始砌水泥牆。牆圍起來,就是池子。

水泥牆高度只有1.2米。

陳放主要看做工,養魚的水泥池牆邊,要求比較嚴,也得更精細,最主要是不能留下縫隙。陳放的要求,砌出來的水泥牆,牆面即便不抹水泥灰,也要保證不漏水。

今天有10人,五人打下手,五人砌牆,一上午砌了六十多米,全都達到了陳放的要求,做的非常漂亮。而這個進度,也已經是很快的了。

“怎樣,還滿意吧?”李師傅過來,說。

“做的非常漂亮。”

“你要求的細緻,就要多費工。”李師傅說。

“知道。”陳放點點頭:“多費一些工,這些池子建起了,那要用很多年,一次性弄好一些,免得今後出問題。”

“陳放,你建這麼一個魚塘,想好養什麼魚了沒有。”二叔問。

“養爬鮡。”

“爬鮡是什麼魚?”

“石爬子。”陳放說。

小叔說:“石爬子能養?”

“有人養殖成功了。就是養殖條件,很苛刻。”陳放說。

二叔點點頭:“也是,要是一般的條件就能養殖,石爬子也不會那麼貴了。”

“現在的石爬子多少錢1斤了?”小叔問。

“昨天在屏頂山度假村有看到石爬子選單,小份的998,大份的1498。至於他們多少錢收的魚,就不知道了,忘記問。但肯定不便宜……”

“在我們還年輕的時候,雲溪河裡的石爬子多得很,揹著電瓶,一上午能電幾十斤。現在,那種魚都快滅絕了。”

不僅石爬子,有那麼一段時間,雲溪河裡的其它魚,也近乎滅絕。

那是陳放還在讀書的年月,電魚的特別多,也沒有人管。毫不誇張的說,在他們鄉下,十戶人家有三四戶家裡有電魚工具。估計也就七八年前,屏雅縣決定開發雲山風景區,這才重點抓電魚和雲山生態保護。

現在的雲溪鎮,電魚如果被抓處罰非常嚴重。輕的關十來天,罰一筆錢。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聊了會兒魚的事情,陳放繼續和王師傅說起了魚池的工作。

魚池的水,要從小竹溝引過來。在小竹溝地段高一些的位置建一條攔水壩,將水引過來。

魚池建設進度很快,一切順利,十天左右就能建好。攔水壩和引水渠的工作,也得同步推進了。保證魚池建好,就能將山澗溪水引到魚池裡面……

再就是專門找人過來做後勤,燒水煮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