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1章 不要問讓我為難的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1章 不要問讓我為難的話

袁璇禎給父親請安,袁世凱親切地看著女兒,他這個女兒從小就不一樣,看問題有自己的觀點,還能捍衛自己的觀點,別人輕易不能動搖。

“一路累不累?”袁世凱親切問道。

“爹爹,坐船回來的,不累。”袁璇禎微笑道,攙著父親的胳膊,上臺階進屋。

晚飯前,袁家二公子袁克文回來了,老遠見到十一妹妹,便笑道,“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袁世凱聽了,哈哈大笑,袁璇禎親切問候二哥,然後道,“不敢當,二哥越發風流俊雅了。”

袁世凱次子袁克文,字豹岑,號寒雲,他與哥哥袁克定完全不同,對政治和官場不屑一顧,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本身才華橫溢,還擅長崑曲。

“十一妹算得上當代花木蘭了,有時間哥哥定給你寫一出戲劇。”袁克文笑道。

袁璇禎微笑搖頭。

一大家子晚飯時候,袁璇禎和母親坐在一起,親暱地給娘夾菜。自從袁璇禎去了東北,六姨太葉氏在袁家的地位抬升了不少。

飯後,袁世凱將女兒留給了她娘,只是叫袁克定到書房,聽他彙報東北之行的始末,問問答答,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最後,袁世凱嘆道,“忠義軍這一下子,把日本的脊樑骨打折了。”

袁璇禎和姐妹們敘話,又到母親房裡陪著說話,最後回到自己房間。

坐在奢華的梳妝檯前,她看著鏡中的自己,想起二哥戲言的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她想起四年前,那年她十四歲,還在山東濟南,第一次看到忠義軍的報道,看到林重的照片,當時激動的熱血澎湃、蹦蹦跳跳。

……這兩年過的真快,她看著換了裝扮的鏡中的自己,和居室的豪華佈置,有點陌生,習慣了忠義軍的生活,回到家反倒不適應了。

段祺瑞王世珍回來的次日,袁世凱召開了北洋系干將的會議,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袁乃寬、梁士詒、楊士琦、段芝貴、唐紹儀、朱啟鈐、阮忠樞等三十多人參加,聽取王世珍和段祺瑞東北之行的彙報。

往常這樣的會議,袁世凱的日本顧問坂西利八郎都會參加,這次,則沒見著他的人影。

段王二人細緻講述了經過,然後分別就忠義軍政治、經濟、軍事、主要人物、士氣,以及戰車武器等,談了自己的見聞和思考。

‘忠義軍對總督大人依然是充滿敬意的’,僅僅林重的這句話,眾人就討論了半個時辰,到底態度如何,是真是假?

關於劉老疤和蔡鍔、關於鋼鐵戰車和忠義軍的士氣,都做了重點討論。

當晚,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馮國璋、曹錕、梁士詒、楊士琦、唐紹儀等八個核心人物來到袁家,袁世凱請袁璇禎也來到書房,一起敘話。

袁璇禎進來時候,諸人都站起來,她與大家見禮,口稱叔叔,執禮恭謹。

“真是女大十八變,兩年沒見,十一變成大人了。”徐世昌笑道。

“大家坐吧,好好聊一聊,”袁世凱說完,又對女兒笑道,“如果忠義軍袁部長發現有什麼問題比較敏感,可以不回答。”

室內眾人大笑,袁璇禎抿嘴輕笑,道,“爹爹,諸位叔叔,林重……怕我為難,說回來後,爹爹和叔叔們問起,可以知無不言。”

她這話出口,眾人不再笑了,微微點頭,這孩子是長大了,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談判對手,只有提到林重名字時候,微微羞澀,顯示是個女兒家。

袁璇禎這句話真實的意思是:不要問讓我為難的話。

眾人當然聽懂了,段祺瑞一直惦記忠義軍戰車動力的問題,此時心想,是不是不適合問出口了?

父親看到長大的女兒,都難免心情複雜,袁世凱聽到十一女這句話,突然有種微微吃醋的感覺。

袁克定遠遠地看著父親的書房,他多麼想進去、能參與到其中啊,可那是北洋系頂層的圈子,他雖然是袁家長子,但還是沒有資格進去。

哎,可是妹妹卻進去了,看的袁克定心羨不已。

書房內的聊天已經進行了小半個時辰,聊了忠義軍民事治理模式,以前的戰鬥,與美國人德國人的合作,軍校和技校等等。

“十一,林重說‘忠義軍對總督大人依然是充滿敬意的’,他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馮國璋問道。

他問的當然不是表面的意思,袁璇禎想了想,道,“我想他要表達的也許是,將來可以跟北洋軍進行有條件的合作吧,或者說對父親進行有條件的支援。”

這話有意思,有條件的合作,有條件的支援,什麼條件呢?肯定是不方便問下去了,再說,袁璇禎也不一定知道。

話題漸漸深入,漸漸觸及敏感的核心問題。

“忠義軍此次包圍日軍,最終目的是什麼呢?”唐紹儀問完,立即笑著補充了一句,“十一要是覺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唐紹儀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國後,他的政治生涯是從給袁世凱當翻譯開始的,之後,成為清政府駐朝鮮大臣袁世凱的書記官和得力助手。

光緒十七年(1891年)9月,袁世凱因母親病重請假回籍,直到次年才假滿回任。在這期間,經袁世凱推薦,唐紹儀代理袁世凱的職務長達7個多月。

在袁的保舉之下,唐紹儀平步青雲,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已經官居三品銜,僅次於袁世凱,成為甲午中日戰爭前,清政府派往朝鮮的二號人物。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凱擢升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他重用唐紹儀為天津海關道。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任唐紹儀為全權議約大臣,赴印度與英國代表談判西藏有關問題。會談期間,唐紹儀態度強硬,力主廢除英藏簽訂的《拉薩條約》,挫敗了英國分裂西藏的陰謀。

唐紹儀說完,大家看著袁璇禎,自從談話開始,這還是第一個敏感問題,十來個四五十歲的北洋系核心官員,看著一個十八歲的女孩,等著從她嘴裡聽到機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