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朝廷放挺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9章 朝廷放挺了

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後又兼任北洋大臣,需要經常在天津處理洋務和外交事宜,因此常駐天津,在三岔河口附近的三口通商衙門辦公。

因為洋務繁忙,清廷制定了直隸總督在保定、天津兩地辦公的制度,直隸總督大部分時間在天津辦公,冬天封凍後才回保定。

就這樣,直隸總督的總督府仍在保定,到天津的辦公場所被稱為總督行臺。

到袁世凱時候,他身上的職銜太多了,天津、保定、北京都有他的辦公衙門,1905年10月初,老袁來到天津的總督行臺衙門,倒不是辦公,而是為了避嫌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離京幾天後,英國公使薩道義、法國公使謝爾利,便分別代表自己國家政府,向大清外務大臣、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表達了他們對中國事務的關切。

他們希望滿清政府能夠考慮中國人民的呼聲,做出順應時代發展的舉措,結束封建專制,將權力交給袁世凱,以期建立民主之中華。

兩國政府做這樣表態的時候,作為大清的‘忠臣’,袁世凱留在京師,就不妥當了,他必須當作不知道此事,不然,豈非要馬上進宮謝罪?

所以,提前幾天來到了天津。

局勢已經越來越清晰了,忠義軍佔據山海關,就是為了進攻京師,一旦東北的內政理順完畢,忠義軍就會動手。

而雙方第一次談判的情況並不樂觀,忠義軍要求軍權,即北洋軍也要交給林重指揮,以此為條件,支援袁世凱擔任總統。

這對於北洋來說,是絕不可能接受的,沒有軍隊的總統,焉能坐的安穩?

既然這樣,雙方早晚兵戎相見,現在,袁世凱有五鎮軍隊,其中第二鎮是新建的,雖然槍械到位,但剛剛開始訓練,戰鬥力肯定還不行。

戰車即將生產,也還沒有,而忠義軍悍匪卻兵強馬壯,真要動起手來,北洋軍不一定是對手。

問題的關鍵是,即使勢均力敵,袁世凱也不希望用自己的部隊去拼,真要拼盡了實力,贏了也是輸了。

既然如此,他就需要湖廣、安徽等地的新軍北上,來阻擋忠義軍,而這就需要權力,所以才有了英法公使逼宮朝廷的事情發生。

對任何一個頭腦清晰的人來說,局勢都是明朗的,英法支援的北洋軍,與得到美德支援的忠義軍有一場戰爭,勝利者將主宰這個國家。

至於清廷,已經沒有任何實力左右局勢、掌握自己的命運了,他們即將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這是毫無疑問的。

只要洋人不力挺他們,只要袁世凱背叛,他們就一無所有,事情就是這樣。

如果按照英國公使薩道義的看法,袁世凱只需要一場兵變,就可以掌握政權,因為兵變後,英法等國會迅速承認他的政府的合法性,為他背書,南方各省勢必也會支援他。

但袁世凱雖然很想上臺,卻不肯做大清的奸臣賊子,不想背上噬主的名聲,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所以,躲到了天津。

可是,雖然英法公使都幾近相當於做出類似外交照會的通牒,但清廷卻沒有屈服,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把自己的江山拱手交出啊?

得知袁世凱離京,得知英法的通牒,滿清親貴氣壞了!這不是合起夥來欺負人嘛?

奕劻、載灃、載洵、溥偉等人商議時,載洵憤慨道,“袁世凱那王八蛋落井下石,比林重還可惡!我們偏偏不如他的願!”

誰都不傻,老袁打什麼算盤,這些滿清親貴也看的清楚,想趁人之危,撿現成的便宜?

事實已然如此,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如果說六月份忠義軍剛剛佔領山海關時候,朝廷還想著調南軍北上勤王,此時遭到列強威逼,北洋背叛,他們已經不想為別人做嫁衣裳了。

在幾個人六神無主時候,載洵硬氣道,“要死一起死,我們也不調南軍,如果忠義軍來攻,與北洋軍打到一起,我們正好坐山觀虎鬥。既然最壞的結果也是失去江山,我們為什麼要主動放棄呢?”

再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調來南軍能打敗忠義軍也行,問題是第一鎮第二鎮全軍覆沒,調來南軍又能如何?

南軍的戰鬥力比北洋軍要差不少呢。

最後,他們一起去稟告慈禧,老太婆拿面前的局勢毫無辦法,洋主子不要她了,手下勢力最大的臣子又背叛了,第一鎮的旗兵都戰死了,載洵新練的萬八千新兵能頂什麼用?

但慈禧還是下了一道旨意,令軍機大臣張之洞南下湖廣,總督南方各省兵馬,令正在圍剿興中會的兵部侍郎蔭昌、湖廣總督趙爾巽、四川總督趙爾豐、兩江總督端方等人聽其節制。

這算是在京師外部佈下一局棋,張之洞對朝廷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這樣,無論北方局勢如何演變,只要南方還有忠於朝廷的軍隊,無論是忠義軍匪徒,還是北洋軍逆臣,都必須忌憚三分。

然後,朝廷就放挺了。

沒人回覆英法公使什麼,載洵把自己的部下調入京城,只做守城的打算,外邊的事情一概不理。

外邊有忠義軍虎視眈眈,京師裡邊有洋人威逼,自己擺出旁觀的架勢,結果朝廷居然沒有妥協,甚至沒有來一封電報,袁世凱挺意外。

既然如此,關鍵是自己強大起來,袁世凱給兵工廠下令,讓阮忠樞迅速組織戰車生產,又叫人繼續招兵,他要再練兩鎮兵馬。

這時候,窩心事來了,袁世凱收到段祺瑞、馮國璋的電報,忠義軍不許北洋生產戰車,林重說如果北洋生產戰車,就發動進攻。

袁世凱收到這份電報時候,與徐世昌、袁乃寬、梁士詒、楊士琦、段芝貴、唐紹儀、朱啟鈐等人正在商議當前局勢。

他拿著電報紙,看完後手微微發抖,嘴唇上下張合,氣的講不出話來,眼睛狠狠瞪視著那兩行字,其他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都驚訝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