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4章 拉鋸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4章 拉鋸戰

英軍裝備精良,有機槍和野戰榴彈炮,而他們的對手、藏軍,僅有少量的火繩槍,其餘武器都是大刀長矛、土槍以及鄂多’(牛毛制的拋石的鞭子),雙方武器的差距,實在是太懸殊了。

如果是在平原地帶,即使藏人再勇敢,這仗也根本沒法打,好在山勢複雜,藏人可以充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

6月28日,兩軍激戰於江孜西南的古魯,藏軍戰敗,藏軍騎兵被英軍的重機槍掃射,損傷慘重。

翌日,英軍從古魯出發,向江孜進犯。從古魯撤退的藏軍會同拉薩調來的援軍,扼守康瑪一帶的山谷要地,並組織小分隊,沿途襲擾敵軍。

當地藏民也自動拿起武器,紛紛參加抗英鬥爭行列。英軍進至康瑪南五六裡的雪那寺時,遭到藏軍上千人的頑強抵抗。

英軍用步騎兵從三面包圍了雪那寺,藏軍英勇戰鬥,給敵以沉重打擊,自己亦傷亡五百餘人,被迫退出雪那寺。

英軍當晚宿在雪那寺,翌日黎明時分,更多藏軍到達,開始攻擊雪那寺。

西藏人喊著粗暴而尖銳的‘基、呼、呼、嗚、嗚!基、呼、呼、嗚、嗚’這樣的叫聲,冒著英軍暴風雨般的火力,勇猛發動進攻,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

子彈向四面八方呼呼亂飛,槍炮噴出長條的火舌,藏軍用火繩槍,大刀長矛勇敢戰鬥,殺得英軍措手不及,共計斃傷英軍60多人,之後由於雙方實力懸殊,藏軍不得不撤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英軍佔領康瑪後,大肆搶掠,西藏民軍翻穿羊皮襖,混在羊群中引誘敵人,一次即殺傷侵略軍二三十人,使敵人再不敢貿然出來搶劫。

7月3日,英軍從康瑪繼續北犯,當行至多德山峽時,遭到據守藏姆章兩側高山的藏軍阻擊。

藏軍千餘人依託山地工事,連續打退了敵人幾次衝鋒,使英軍不能前進。最後,英軍集中全部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一部兵力從正面進攻,一部兵力從翼側迂迴,包圍了藏軍陣地。

藏軍戰士經過英勇搏鬥,被迫突圍。第二天,英軍乘勢侵佔紹崗,6日繼續進迫江孜。

江孜為宗政府所在地,南鄰年楚河,周圍是一片平原,其西有一條路直達日喀則,向東越過卡羅拉山(江孜東七十公里)通往拉薩。

宗政府設在江孜城區最突出的宗山頂上,是個堅固的堡壘。在宗山的西北,與之相連的一座小山上有全城最大的寺院——白居寺。

由於駐守江孜的軍隊大部分調往南面各隘口防守,交戰失利後,又沒有及時收攏,因而與英軍相比兵力懸殊。

在此情況下,江孜守軍主動後撤,7月10日,英軍佔領江孜。英軍搶奪了近百噸糧食和數噸火藥,並對附近的寺院及村鎮大肆燒殺搶掠。

英軍佔領江孜後,為了減輕運輸壓力和做好進犯拉薩的準備工作,留下一支擁有五百餘支步槍、兩挺機槍、兩門火炮的部隊,和三個星期的食品,隨同榮赫鵬駐紮於江孜年楚河畔的江洛林卡,其餘部隊由麥克唐納率領撤回春丕。

江孜失守後,十三世達萊立即動員各地藏民組織民團武裝,向江孜一帶集結。7月中旬,共有近萬人到達江孜周圍各隘口。

其部署是:江孜附近二千五百人,絨谷一千五百人,浪卡子二千五百人,熱隆一千人,日喀則一千五百人。

此外,還在卡羅拉設卡守衛。卡羅拉前通江孜,後通拉薩,向南可以直插康瑪,切斷英軍的運輸線。

該處設有一道橫跨山谷的五百餘米長的攔阻牆,由二千名西藏民軍把守。英軍於7月18日,派騎兵一個連進行偵察,被卡羅拉守軍擊退。

榮赫鵬擔心藏軍在日喀則、江孜一帶募兵,決定在藏軍尚未完全集中之前發動進攻。

7月20日,榮赫鵬派駐守江孜的三分之二兵力,即工兵三個連、步兵一個連及部分騎兵,攜帶火炮二門、機槍二挺,向卡羅拉進犯。

經過三天行軍,英軍抵達卡羅拉藏軍前沿陣地附近,英軍企圖先從兩翼迂迴,控制攔阻牆後面的制高點,再發起攻擊。

由於繞路過遠,且兩翼岩石陡峭,攀登困難,後又放棄了這一計劃。7月24日上午10時,英軍被迫從正面發起進攻,以一個半連沿河床前進,以一個連向藏軍左側陣地攻擊,以半個連向右側攻擊,其餘部隊隨同炮兵行動和守衛營地。

西藏民軍依託有利地形,頑強抗擊,大量殺傷敵人。經四小時激烈戰鬥,斃敵軍官一人、士兵十七人,迫使英軍龜縮在山峽中。

下午2時,英軍再次發起進攻,在優勢火力支援下,佔領了藏軍右翼一段攔阻牆。藏軍增援部隊五百人立即集結向前機動,準備奪回失去的陣地。

但由於英軍預備隊已從藏軍右翼投入了戰鬥,藏軍的機動受阻。藏軍為了改變不利態勢,在左翼連續組織了三次陣前突擊,均因遭敵機槍火力的攔擊而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此時,從右翼突入之敵佔領了藏軍側後高地,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藏軍被迫退守浪卡子。

這次戰鬥,藏軍在作戰指揮和戰術運用上都有了很大進步,改變了單純防禦的戰法,注意了組織進攻。

但由於裝備落後,加之訓練差,射擊不準,儘管在兵力上佔有優勢,戰士亦不乏勇敢精神,終未能阻止英軍的進攻。

在卡羅拉戰鬥激烈進行之際,英軍得知江孜駐地被襲,乃於佔領卡羅拉後,急忙撤軍回救。

駐江孜英軍分兵東犯卡羅拉後,僅剩一百七十名士兵防守,力量非常薄弱。集結在日喀則一帶的西藏民軍獲悉這一情況,乃於7月20日晚,出動一千五百人,直插江孜。

他們很快佔領了帕拉村、白居寺、曲龍寺和宗政府等要點,控制了整個縣城,並包圍了榮赫鵬駐地江洛林卡。

22日黎明前,潛伏於英軍營地周圍的西藏民軍趁敵不備,突然發起進攻。他們一邊喊殺,一邊衝向敵營,搶佔圍牆槍眼,向敵營房射擊。

英軍遭此突然襲擊,慌亂不堪,有的來不及著裝就被消滅了。但由於民軍未能及時衝入圍牆,近戰殲敵,致使英軍得到了喘息時間,組織抵抗。

一部分英軍爬上屋頂,一部分把住了東北營門,拚命向民軍射擊。民軍幾次攀越圍牆,均遭敵火力殺傷而未成,天明後被迫後撤。

由於組織不嚴密,撤退途中,又有許多戰士犧牲。在以後幾天的戰鬥中,西藏民軍僅依靠宗政府的堡壘火力進行封鎖,而未乘敵孤立無援之機,再次發起進攻,徹底殲滅敵人。英軍殘部利用時間加固了工事。

7月26日,進犯卡羅拉的侵略軍返抵江洛林卡,江孜英軍的防御能力得到加強,但仍無法擺脫被圍的困境,不得不採取守勢,整天蟄居斗室,不能越雷池一步。

西藏民軍逐步縮小包圍圈,相繼佔領了英軍駐地周圍的幾個村莊,並派兵截擊敵之通郵小分隊,威脅其後方交通安全。

英軍為了改變被動局面,決定對附近村莊進行“掃蕩”。在民軍頑強抗擊下,進行“掃蕩”的英軍雖然取得了一定戰果,卻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當英軍發現民軍準備襲擊其營地時,即匆忙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