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章 赴德留學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1章 赴德留學生

政府出臺土地政策後,有議員提出動議,要求規定總統兩屆任期,但共和黨議員認為,美國當初總統也沒有限定幾任,由華盛頓兩任之後放棄競選,才形成的大家預設的總統任期不超過兩屆的規定。

現在國家需要穩定的領導,這方面還是暫時不規定明確的任期為好,將來國家穩定了,再討論這個問題比較好。

共和黨在眾議院佔多數席位,參議院議長章太炎支援林重,這個動議剛剛提出,就被否決了。

中國巨大的政治變動,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曾經的強硬的土匪掌權,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很多人意識到,至少是在遠東,一個新的歷史格局正在形成。

《紐約時報》記者埃德加在報道中寫道,“也許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厭倦了上百年自己國家地位的低落,還有無能的政府,所以選擇了一個對外強勢的領航人。”

當然,也有國家的報紙,比如英國的《泰晤士報》就重點抨擊林重攫取權力的過程,認為他是軍閥,會將中國帶進深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曾經在抗擊沙俄時候,熱情讚揚忠義軍的《泰晤士報》,當然要轉變立場,因為林重將大英帝國的衰落,無情地展示給全世界,即使在合約簽訂後,中國人依然在印度不斷搞小動作,兩國已成仇敵。

解決了教育、土地等迫切問題後,林重與內閣開會,討論制定了未來兩年的工作計劃,然後就讓他們放手去幹了。

林重自己會同蔡鍔、王世珍和段祺瑞,具體依據職務、資歷、貢獻、才能等綜合因素,作為評定軍銜的標準,開始研究制定國防軍的軍銜制。

是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了。

……

去年九月初,陳紹寬陳季良等130人,在馬尾碼頭,坐上德國郵輪,離開福州去德國留學,帶隊的是林重的副官鄭士良。

德方的沙爾文上校也上船,他將安排國內接洽這些中國海軍留學生,和船廠工程人員。

整個行程一個多月時間,大家都在跟著沙爾文學習德語。

10月12日,郵輪在漢堡港靠岸,中國駐德(兼駐荷)公使呂海寰親自到碼頭迎接,看到國內來人,他非常高興。

這段時間,呂海寰公使確實很高興,因為德方對他越來越客氣而善意了。

晚清駐外國公使,其實沒什麼地位可言,德國軍方與忠義軍合作後,呂海寰沒感覺到不同,他甚至不知道這些事。

直到忠義軍推翻清室,民國成立,德國與中國締結盟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親自邀請呂海寰等中國公使館人員到皇宮,參加慶祝酒會,呂海寰等人第一次感受到德國人對中國外交人員的尊重。

中國炮擊英國炮艇,部隊在西藏全殲入侵英軍,又越境印度後,德國外交部長古斯塔夫,親自來到中國公使館,笑意晏晏地祝賀勝利。

呂海寰公使感覺自己終於揚眉吐氣了,終於可以自信地正視任何人。

所以,知道國內留學生即將到來,呂海寰非常高興,親自從柏林趕到漢堡迎接,沙爾文上校需要去匯報工作,接下來的幾天,就由中國公使館招待留學生。

呂海寰帶著大家坐火車到柏林,參觀了選帝候大道200號的公使館,然後為大家舉行了歡迎宴會。

1906年10月15日,中英簽訂《北京條約》,英國道歉、賠款、割地,承認戰敗,舉世轟動!得知訊息的中國駐德國公使館十六名工作人員,以及130名留學生欣喜若狂。

大家歡喜的都要瘋狂了,又叫又跳,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來,眾人擁抱在一起,久久都不放開,呂海寰沒有禮儀地坐在地上,放聲嚎哭。

軟弱可欺的中國母親啊,你居然有膽量對英開戰,並獲得勝利,這讓國外的遊子高興的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柏林雖然沒有唐人街,但留學生和務工人員也有幾十人,當天下午,呂海寰召集在德國的所有中國人,晚上舉行晚宴慶祝。

但是接近傍晚時候,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派人來通知,他將在皇宮召開慶祝酒會,慶祝中國的勝利,邀請所有中國人參加。

因為林重總司令不喜歡洋人對中國人不好,德國駐中國公使穆默特意給國內來電,告誡國內方面務必注意對待中國人的態度。

當晚,將近二百中國人得到了威廉二世的隆重接待,德國高官不少人出席宴會,向中國人敬酒。

威廉二世還請林重的副官鄭士良,轉達他對林總司令的敬意。

陳季良和陳紹寬等人初到德國,就受到如此高規格接待,不用別人介紹,他們也知道是因為什麼,大家心裡感慨不已。

五天後,德國軍方做出安排,一百名中國留學生進入德國海軍學院學習,三十名工程人員到不來梅船廠實習。德國將為他們提供每個月一千馬克的補助。

鄭士良見一切安排妥當,囑咐大家好好學習,不要掛心家裡,才和沙爾文一起回國。

勝利的喜悅過去後,海軍留學生們開始學習,這時候他們才知道,根據中國軍方的意見,他們被安排主要學習潛艇作戰。

學習之餘,他們透過報紙,不斷瞭解到國內的各種情況,比如打擊貪墨,總統辭職,大選、林司令擔任總統、換了海軍總長等等。

1907年5月1日,陳季良等人看到報紙報道,中國國防軍舉行了盛大的授銜儀式。

兩天後,呂海寰公使來到學校,高興地告訴他們,所有在德學習的海軍官兵,集體被授予海軍上尉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