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7章 包圍東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7章 包圍東京

中英簽署和平協議後,林重與小毛奇親自懇談,表示與英國達成協議,只是為了解決日本問題,一旦消化了新佔領領土後,中方定會在印度重開戰端。

“兩年吧,我們需要兩年時間。”林重說。

暫時擴大戰爭規模已經落空,但兩年時間還可以等待,只要戰端在亞洲首開,將中國拉進來,就可以極大地束縛英國的實力,將極有利於德國在歐洲的局勢發展。

小毛奇提出讓中國加入同盟國集團,林重說,如果這樣,反而讓英國戒備,不如突襲英國、戰爭爆發後,再加入,然後向德國提出了需要援助的領域。

小毛奇相信中國與沙俄、英國遲早爆發戰爭,英國絕不會甘於失去印度三個邦的,現在印度是一片大亂,一旦英軍徹底平定了印度其他地方,即使中國不開戰,英國或許都會進攻中國在印度的三個省。

而中國與沙俄有上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爭端。既然中國與協約國集團兩個大國有仇怨,他們就必須依靠德國,早晚加入同盟國集團。

於是答應援助先進的工程機械、特殊鋼材,以及高階專家,接收更多中國留學生,幫助中國提升實力,兩人還簽署了協議。

8月17日,小毛奇離開中國,回國了。

同一天,在陸海軍離開釜山,征討日本時候,林重令黑龍江的九師錢恆部南下,去東疆省駐紮,令十師瘸虎的二旅從通化趕去東疆省。

黑頭的二十二師,和李東的四師下一批渡海去日本。以後,九師和十師駐紮東疆省。

五師姜虎子部、六師李大壯部、十師瘸虎的一旅,加上王猛率領的裝甲一團,還有兩架飛機,進入朝鮮後,便一路勢如破竹。

日本陸軍主力都被大山岩帶去了中國東北,駐大韓總督載仁親王的部隊負責後勤,全都是輜重民兵和憲兵、警察,在中國國防軍衝擊下,當即潰不成軍。

載仁從釜山坐船逃回日本,中國軍隊控制整個朝鮮,然後改名為東疆省。

蔡鍔將中國北方幾乎所有的客船、商船都調去了釜山,兩百多艘民船,在中國三艘無畏艦、三艘巡洋艦護衛下,向日本駛去。

自從獲悉大山岩主力被全殲,海軍慘敗,日本就開始了全國總動員,日本人在學校就接受軍訓,動員幾十萬人參軍是沒問題的,在中國對日進行登陸作戰時候,日本已經新編了十個軍、三十萬人。

數字好嚇人,可問題是這些人都沒打過仗,領兵的軍官也基本沒什麼戰鬥經驗。

陸軍精華都被全殲了,這些兵能頂什麼用?不過,日本人驕傲而固執,決不接受被中國保護的命運,明治天皇親自在報紙上鼓勵士氣,在武士道精神鼓舞下,新編部隊倒也士氣十足。

況且,這是反入侵作戰,是保家衛國,天然地具有正義性。

五師姜虎子部,在日本本州島的靜岡登陸,向東北的東京進發,六師李大壯部來到本州島東南的九十九裡町,登陸後,向西北的東京進發,擒賊擒王,兩個師目標直指東京。

然後,海軍護衛商船,趕回釜山,接下一批的黑頭二十二師,和李東的四師過來。

日本四面環海,沒有什麼險峻地勢能防備敵人,加之有強大的海軍,所以本土防禦主要依靠海軍,有海軍在,就沒有敵人能打到日本本土。

現在,有敵人攻擊日本本土了,日本人怎能不麻爪?

中國軍隊在任一地點都能登陸,日方明白這一點,所以,三十萬人有二十萬部署在東京周圍,敵之要點就是我之要點嘛。

擊敗靜岡的日軍,五師登陸後,第一場比較激烈的戰鬥,發生在富士川,日本新編第一軍三萬人部署在這裡。

兩萬對三萬,但在國防軍強大的攻勢下,日本新兵們手忙腳亂,軍官不知所措,好在他們有勇氣,還真抵抗了一會兒。

開戰半小時後,五輛戰車在前,五師二旅一團在後,從日軍的側面,如鋼刀一般切了過來,日軍當即崩潰。

中國軍隊在東疆省有百輛戰車,但這次因為受運力限制,只來了十輛,五師和六師各五輛。

兩個師分別向東京進發,遇到日本新兵,就花樣打擊,日軍雖然有武士道精神鼓舞,但和百戰之師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槍炮打的不準,沒有什麼戰術,遭遇打擊後就變成了一團亂糟糟的蒼蠅,僅有勇氣是不夠的,他們差的太多了。

登陸八天後,8月25日,中國兩個師會師與東京城外,此時,日軍已經損失了十萬人,還剩十萬人部署在東京四周,保護首都和天皇。

此時,黑頭二十二師,和李東的四師,已經基本佔領了九州島和四國島。

就在中國軍隊勝券在握時候,從南邊開來了一支龐大艦隊,星條旗飄揚的三十艘美國軍艦過來了。

西奧多羅斯福奉行門羅主義,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美國保持中立,相關戰事若發生於美洲,美國則視為具敵意之行為。

也就是這個時期,美國實質地干涉美洲事務,將美洲當作了美國人的後院。

西奧多羅斯福的繼任者塔夫脫總統,依然將注意力放在美洲,美國之所以在亞洲佔據了菲律賓,是因為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西戰爭後,美國獲勝,因此順便佔據了菲律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因為美國將注意力放在美洲,所以對亞洲事務,多少有些反應遲鈍。而且,今年的美國政局有些混亂,執政的共和黨內部起了紛爭。

美國第27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出生於俄亥俄州的豪門家庭,1909年擔任總統,他是一個比較奇葩的人物,因為他既不希望、也不喜歡總統寶座。

他喜歡的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職位,有一次他當眾說:“總統像走馬燈似的……可首席法官永遠存在著。”

但他的家族希望他當,他的妻子海倫希望他當,他的伯樂、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希望他當,於是,思想保守、被稱為“微笑的比爾”的塔夫脫當了總統。

1886年,塔夫脫就是為了順從新婚妻子海倫的想法,才從政的。塔夫脫繼任總統,最高興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妻子海倫。

海倫終於實現了自己追求多年的夢想,如願以償地成為美國第一夫人,成為沒有皇冠的“皇后”。

儘管老羅斯福說塔夫脫是“全國最適合當總統的人”,但由於塔夫脫並不太願意當總統,他缺乏政治敏感,因循守舊,不善辭令,不具備控制共和黨的能力,不能圓滑地調和黨內互相敵對的派別。

他缺乏政治手腕,不會巧妙地掩蓋同壟斷資本家之間的密切關係,而是推行一系列赤果果的極端、保守政策。

因此,塔夫脫政府的每一重大決策,幾乎都不可避免地引起激烈爭吵。說白了,在1910年,共和黨的總統,得不到共和黨內的支援,美國政壇幾乎天天吵架。

所以,美國高層失去了對亞洲局勢的敏銳判斷,當日本給與美國一座海島,又要求美軍駐軍日本時候,美國動作緩慢。

美國大使康格向中國外交部轉達日方意見時候,只是例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