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5章 烈日要塞(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5章 烈日要塞(二)

8月4日一天,德軍傷亡慘重,又屢攻不克,司令官艾米赫內心非常焦躁。他決定乘夜偷襲,打要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

夜裡,天空下起了大雨,數萬德軍在夜幕和風雨的掩護下,悄悄摸向各個炮臺。突然,從各個炮臺中射出了雪亮的探照燈光束,將夜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正在運動的德軍全部暴露在曠野裡。

炮臺上的大炮又發出怒吼,將德軍炸得人仰馬翻。炮臺上的輕重機槍也一齊開火,兇猛地追殺著四處奔逃的德軍步兵。

在德軍一片混亂之際,在曠野上機動駐守的比利時步兵也發起了攻擊,德軍四面捱打,傷亡慘重,只好匆匆撤出戰鬥。

8月5日,艾米赫改變策略,集中兵力先攻馬斯河東岸的4座炮臺。德軍的炮火密集如雨,將炮臺完全籠罩住了。隨後,德軍步兵發起了衝鋒。

可是德軍的野戰大炮對炮臺完全無損,比利時軍隊的大炮再次向四面開火,將進攻的德軍打得死傷遍地。艾米赫紅了眼,命令德軍不顧傷亡地連續攻擊。

德軍士兵極為勇敢,如同潮水一般、前仆後繼地冒死前進。終於有些德軍衝入了炮臺的死角,大炮打不到他們,漸漸抵近了炮臺。

這時,炮臺下面的射擊孔裡突然伸出了無數的輕重機槍,一道道火舌噴向衝來的德軍。立時間,德軍一片片地倒下,後面的衝下來再倒下,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高。

整整一天的戰鬥都是這樣的血腥屠殺,艾米赫憤怒得幾乎失去了理智,但一點用也沒有。夜裡,德軍再次發起偷襲,迎接他們的又是一頓劈頭蓋腦的炮火,除了付出大量傷亡外,什麼也沒得到。

就這樣,德軍日夜進攻列日要塞,損兵無數,三天三夜卻毫無進展。陣地上,死屍的味道和硝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在夏日熾烈的高溫中瀰漫。

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聞報大驚,他要的是閃電戰,再這樣下去,勢必要延誤整個西線的德軍進攻行動。

他馬上派德軍第二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少將,率軍前去增援,並從總參謀部調運巨型攻城武器運往列日。

魯登道夫頗受施利芬賞識,1908年,擔任陸軍總參謀部處長,在總參謀長小毛奇的領導下,對修改“施裡芬計劃”起到重要作用。

他明晰的洞察力和周密的設計,讓威廉二世和小毛奇均讚賞不已,是此時德軍中冉冉上升的明星將軍。

魯登道夫急率三個抽出來的德軍旅趕往列日,於8月6日下午到達前線,他喘息未定就立即指揮部隊對列日發起了攻擊。

從望遠鏡中,魯登道夫看到,德軍的密集炮火對列日的各個炮臺毫無損傷,當德軍步兵衝鋒時,立即遭到了比利時守軍大炮的猛烈轟擊。

衝鋒部隊肢體飛濺,死傷枕藉。魯登道夫倒吸一口冷氣,終於明白了為何德軍遲遲攻不動列日。

魯登道夫立即調整部署,一面命德軍繼續攻擊列日,一面派信使去列日城中招降。但比利時守軍指揮官勒曼將軍,拒絕了德軍的招降。

8月6日,德軍的巨型攻城武器之一、齊柏林巨型飛艇運到。

飛艇內以金屬鋼條為骨架,外蒙堅韌的織物,再充進氫氣,它體形巨大,呈橢圓形,兩頭尖,中間溜圓,容積約2萬立方米。

飛艇下面有一個駕駛室,裡面可載人員武器和彈藥,魯登道夫立即命飛艇轟炸列日城。

6日下午,飛艇飛到列日城上空,滿城老百姓不知道這是何物,都出來看熱鬧。飛艇上的德軍當即向下投下了一顆顆炸彈,並用機槍四處掃射。

列日城內立即連連發生爆炸,比利時老百姓四處亂竄,滿城雞飛狗跳。飛艇轉了一圈,飛走了。

魯登道夫的用意是恐嚇比利時守軍,並不想真的轟炸這座城市。齊柏林飛艇在城裡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城中人心動搖。

勒曼將軍知道列日城終究不保,為了不使平民遭到更多的殺傷,他下令城內守軍撤往附近炮臺,他自己則撤往該城以西的隆森炮臺。

比利時軍隊棄守了列日城,8月7日,德軍順利進入列日城。

但此時,列日周圍的12座炮臺依然堅貞不屈,使德軍無法越雷池一步。魯登道夫隨即下令德軍停止攻擊,他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等待。

8月12日,德軍的“大貝爾塔”終於運到了前線,這是一種巨型臼炮,由克虜伯鋼鐵公司生產,巨炮長7米,重達42噸,口徑足有420毫米。

光是每顆炮彈都要一噸重,能夠穿透堅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威力極其巨大。

為了將它運到前線,先要用火車運到鐵路線盡頭,再鋪設專門的公路,然後用36匹健馬拖拉到列日附近的德軍陣地。

這種炮德軍只有9門,小毛奇一下子就撥出4門給魯登道夫。

與此同時,來自奧地利的大炮“苗條的艾瑪”也趕到了列日前線,它的口徑也不弱,足有305毫米。

8月12日下午18時30分,魯登道夫下令“大貝爾塔”向列日要塞最堅固的弗萊龍炮臺首先發炮。炮手們填好炮彈,又退到離巨炮300米外的防護壕內,用耳塞塞住耳朵,然後點火發炮。

只聽一聲震天動地的巨吼,一顆巨型炮彈直衝上3000米的高空,然後呈拋物線狀,落在弗萊龍炮臺前1000米的地方。立時,地面被炸出了一個幾十米見方的大坑,沙塵濺得滿天飛舞。

“大貝爾塔”巨炮驚人的威力,不但令比利時守軍心驚膽裂,連進攻的德軍都看得咂舌不止。此後,“大貝爾塔”連連開炮,空中飛艇中的德軍觀察員不斷校正炮擊座標,終於,第8發炮彈正中弗萊炮臺頂蓋。

巨型炮彈穿透炮臺頂蓋,直入中心坑道中爆炸,炮臺內部立刻煙火瀰漫,比利時守軍被炸得血肉橫飛。

德軍其它3門巨炮也校正好座標,連連發炮,弗萊龍炮臺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樣搖動不止。

鋼筋水泥、殘肢斷體、槍炮物資四處飛濺,火光映紅了半個天空。當一切沉寂下來後,德軍步兵衝上去,偌大的弗萊龍炮臺已化為一片瓦礫廢墟,鋼筋混泥土被撕成了碎片,守軍無一倖存。

8月13日,“大貝爾塔”巨炮又依樣摧毀了比利時守軍的兩座炮臺,但其餘的炮臺依然堅持抵抗,拒不投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魯登道夫下令四門“大貝爾塔”巨炮分成兩組,沿默茲河兩岸分別掃蕩殘剩的炮臺。於是,每日戰場上震天動地的巨響不斷,各個炮臺相繼土崩瓦解,成為了巨大的化鐵爐和焚屍場。

到8月16日,12座炮臺已被摧毀了11座,只剩下勒曼據守的隆森炮臺。魯登道夫再次去勸降,勒曼依然拒絕。

於是四門“大貝爾塔”巨炮對隆森炮臺齊射,炮臺立時燃起了熊熊大火,炮臺裡的彈藥庫也被引燃,發生了連鎖爆炸,炮臺頂蓋被掀出幾十米遠,整個炮臺完全被摧毀。

德軍衝上去,只見遍地是燒得焦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槍炮,情景慘不忍睹。令人驚異的是勒曼將軍本人竟未被炸死,而是被震昏了。

德軍把他押到艾米赫和魯登道夫跟前,勒曼向艾米赫交出軍刀,並說:“我是在喪失知覺後被俘,請你務必在報告中說明這一點。”

艾米赫敬佩勒曼是個盡忠職守的軍人,將軍刀還給他,然後說,“你的軍人榮譽並未受到任何損失,請你保留這把軍刀。”

列日之戰終於以德軍取勝而告終,但德軍在要塞前傷亡慘重,損失超過了兩萬五千人。殘酷的列日戰役為一戰的慘烈程度定下基調。

至此,雖然勝利,德軍的進展並不順利,本來要發動閃電戰的他們,卻被比利時這個撮爾小邦耽擱了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