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2章 排華法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2章 排華法案

1916年6月15日,傍晚,眾議員、進步黨秘書長林長民下班後,回到王公廠衚衕的家中,先去給父親林孝恂請安,見父親與女兒林徽因正在一起看報紙。

祖孫二人看的很專注,連他走近都沒有發現,林長民見二人正在看《中國日報》今天的頭條:中國即將推出《排美法案》!

林長民畢業於日本私立第一學府早稻田大學,在中國駐日總督府任職三年,前年回國,加入進步黨半年後,被黨魁章太炎任命為秘書長,去年被選為眾議員,來京工作。

林家系福建閩侯望族,林孝恂是光緒年間進士之身,曾列翰林之選,後在浙江海寧、石門、仁和等州縣為官,半年前,攜帶孫女林徽因進京,一家團聚。

“美國某些政客欺人太甚!中國真得有一個這樣強勢的總統!”林孝恂摘下老花鏡後,感慨道。

“是啊,這次是動真格的了,如果這個月底美國不廢除《排華法案》,中國就推出《排美法案》,各地政府已經通知所在地的美國人做好回國準備了。”林長民道。

“爺爺……父親,請用茶。”十二歲的林徽因給父祖奉茶。

父子接過茶杯,林孝恂道,“李中堂說過,《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最具歧視性的法案。

只是清廷懦弱,不敢報復,反而步步退讓,此時的中國,絕不允許這樣侮辱華人的法案存在下去了,林總統真是好樣的!”

林長民點點頭,林徽因這時說道,“今天在學校老師辦公室,我看到一張報紙,美國的《華盛頓郵報》。

上邊說林總統匪氣十足,《排美法案》不是目的,目的是搶劫美國人在華財富,他們一定在瞎說吧?”

林長民道,“當然!中國歡迎美國投資,也保護美國人私有財產,但美國既然至今不廢除對華歧視性法案,那麼中國為什麼不能反制?”

然後他對女兒問道,“《華盛頓郵報》都有中文版了?”

林徽因點點頭,說,聽老師講,是專為這次法案的事情,特意出了一刊中文版。

遲疑著,她又問道,“上邊還說,我們欺負、壓榨日本人,毫無人性,說林大總統曾經是土匪,殺人如麻。還說忠義軍……反正都不是什麼好話,土匪的事情不是真的吧?”

林徽因從小聰慧過人,被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她生於04年,對過去事情的瞭解,僅限於課本,課本上宣傳的忠義軍,當然是民族英雄。

可是,今天據某位同學說,他從大人那裡聽說過,總統曾經當過土匪。

她這問題還不好回答,因為部分描述是事實,林孝恂想了想,對孫女道,“孩子,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林總統是中國的總統,凡事要首先考慮中國人的利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如此,自然要損害我們敵人的利益,所以,敵人就肆意地攻擊他,十多年前,中國還是一個軟弱落後,人人可欺的國家。但在林總統的帶領下,現在成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家,這非常了不起!”

林徽因是個聰明的孩子,見爺爺並不直接回答她的問題,就知道答案了,林長民見此,不願意女兒心裡糾結,小疙瘩不解開,自己仰慕的大英雄曾做過土匪,會讓她難過的。

便從八國聯軍和俄國侵略東北說起,大致給她講了那段歷史,贊忠義軍是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

見女兒依然有疑問,卻不問出來,他只好道,“確實……總統以前當過……土匪,但……”

“父親不用說了,我知道,我知道總統和忠義軍都是好樣的,他們做土匪也是迫不得已,但外敵入侵時候,他們挺身而出,就是熱血男兒,值得人敬佩。”林徽因道。

“對,就是這樣,爺爺小時候,洋人就開始欺負中國,因為我們國力衰弱,洋人愈發肆無忌憚,但總統帶著忠義軍推翻了清廷,中國從此強大起來。”

林孝恂說著,想起以前洋人在中國土地上的傲慢與驕狂,感觸頗深地說,“我活了一輩子,根本不敢想像中國能這麼強大,這樣揚眉吐氣的日子,以前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呀!”

一戰之前,國民收入排名中,美國137億美金,德國120億美金,英國110億美金……中國排在第七位,71億美金。

兩年過去了,美國的國民收入為196億美金,德國下降到65億美金,英國下降到68億美金,而中國猛增到118億美金,位列第二名。

中美靠著歐戰,都實現了國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林家祖孫三代在討論《排華法案》的時候,全中國人的話題,也基本都是中美最近的矛盾衝突。

中國報紙介紹了美國《排華法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令不明此事真相的中國人憤慨不已。

最近,全國多地出現示威遊行,有的地方發起了抵制美貨的愛國行動,不少國會議員倡議推出《排美法案》反制。

因為國力強大而民族自尊心爆棚的中國人,均表示支援,希望《排美法案》迅速推出。

‘讓美國佬滾回美國去!’成了不少報紙的標題,和中國人的口頭語,一時間,中美關系驟然緊張。

華人是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一直持續到隨後一些大的勞工密集的工程,例如跨大陸鐵路的修建。

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在太平天國運動後陷入貧困的華南地區,去美找尋著他們的活路。隨著淘金競爭加劇,美國人對華人的憎惡也隨之加劇。

本土主義者團體開始聲稱,加利福尼亞的金子是美國人的,而後開始對外籍淘金者進行肉體侵害。

華人們在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後,遷入了城市,主要是舊金山,從事薪酬勞動和僕役。隨著當時美國經濟的一度衰敗,針對華人的憎恨,被州長約翰·比格勒政治化,他將美國的不幸,歸咎於華人苦力和華人勞工。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反華人組織,是‘白人至上組織’,它在美國全國大約有60個分部。

1881年,加州宣佈,將當年3月6日作為假日,用以大規模遊行來支援《排華法案》的制定。

《排華法案》最終於1882年透過。法案透過後,美國,尤其是加州的報刊,開始抹黑和指責華人導致了白人失業等很多問題。

警察也以各種機會逮捕華人,許多華人僅僅因為他們的種族,而遭到殘酷毆打,美國開始出現很多華人移民的處理站,許多華人移民被遣返回國。

從此,美國人對華人的厭惡極為廣泛,只有一些資本家和企業家,由於經濟因素抵制《排華法案》,但作用不大。

清政府曾對美國迫害華僑提出抗議,但美國政府不予置理。

處於列強壓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國排華後果嚴重,也不敢採取報復措施,反而步步退讓,於1884年與美國簽定新的條約,承諾10年內禁止華工赴美。

這一條約標誌著清政府承認美國《排華法案》的合法性,使美國政府更加感到中國軟弱可欺,排華益發肆無忌憚。

1904年4月27日,美國國會透過將所有《排華法案》無限期延長的議案,激起中國人民極大憤慨,爆發了抵制美貨運動,迫使美國政府下令放寬教師、學生、商人和旅遊者的入境限制,但華人仍嚴禁如舊。

1914年,中國外長唐紹儀訪美,美方曾表示廢除《排華法案》,但因為一些政客的阻撓,今年年初,廢除《排華法案》的議案,在美國國會沒有獲得透過。

由此,中美關系變的緊張起來,終於民意倒逼,到了中國要推出《排美法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