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1鐵血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章 秋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3章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

15歲的王燦芝讀完這首滿江紅,眼神閃著光,問媽媽道,“母親真豪邁!而且又仰慕忠義軍,既然都能去日本留學,那時為何不去東北?”

秋瑾摸摸女兒的頭,悠悠道,“這首詞是娘1903年,在京城時候所作,我確曾有想法去東北投奔忠義軍,抗俄救國。

但那年春天,我看到報紙上報道,忠義軍越境屠殺俄國百姓二十多萬,老幼婦孺皆不放過,有照片為證,慘不忍睹,忠義軍自己也不否認,心裡反感,所以沒有去。”

王燦芝哦了一聲,翻開下一頁,這是一首詩,詩名是:黃海舟中見日俄戰爭地圖。

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讀完這首詩,王燦芝心有所感,平復心緒後,再問,“我知道這首詞是日俄戰爭時候、母親憤恨洋人侵略暴行所作。

可是,既然您對民族前途深為憂慮,表示一定要不惜犧牲,推翻腐敗的清王朝,挽救祖國的危亡,那麼,那時候您為什麼不去投奔忠義軍呢?”

秋瑾笑問女兒,“燦芝,為何今日問題如此之多?”

王燦芝道,“全國上下對大總統無比讚譽,母親也極為欽佩總統,為何卻要反對大總統的政策?”

“欽佩總統是一方面,但對國家出臺的政策有看法也可以提呀,況且,‘政府鼓勵人口生育政策’的另一面,就是將女性當作生育工具,會極大損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我一定要反對!”

王燦芝不作聲,看著詩稿。

秋瑾繼續道,“這首詩作於1905年3月,那時日俄在東北激戰正酣,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中國大地,民眾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娘痛心疾首,宛若刀絞,所以作了這首詩。

那時我剛回國,已經參加了洪門天地會,在上海加入了光復會,又創辦了《白話報》,我還記得,我做完這首詩的第二天,忠義軍就包圍了奉天日軍。

兩個月後,他們分別擊敗了日本和俄國,收復了整個東北國土,我當時心情振奮,本來想回家看看你們父子三人,便去東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回家後,你父親和你哥哥卻生病了,等他們病好,外婆又去世了,我遷延不能往,等我能動身的時候,忠義軍入關,推翻了清室,民國成立,所以……我就沒有去。”

“娘是覺得忠義軍艱難的時候沒有去,勝利收穫的時候,就不便去了嗎?”王燦芝閃著亮晶晶的大眼睛,問道。

“清室已經推翻,民國已經成立,娘的願往已經達成,便應該做回妻子和母親的身份。”

秋瑾,字競雄,自號“鑑湖女俠”,筆名鞦韆,1875年出生於福建省雲霄縣城紫陽書院。

秋家自曾祖起世代為官。1896年,秋瑾與王廷鈞成婚,後隨夫君赴京,1904年7月,不顧丈夫王廷鈞的反對,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

回國後加入光復會,在江南各地聯絡會黨,秘密編制了光復軍制,並起草了檄文、告示,

準備起義。

起義失敗,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但這一世,秋瑾沒有機會就義,清廷就被推翻了。

秋瑾終其一生,都在為伸張女權而奮鬥,為革命建國而努力,把婦女運動與排滿的革命運動結合在一起。

她一貫以提倡女權為己任,說“女學不興,種族不強;女權不振,國勢必弱”,欲求男女平等。

“女子必當有學問,求自立,不當事事仰給男子”,??“仿歐美新聞紙之例,以俚俗語為文,……以為婦人孺子之先導”。

發表《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擊封建制度醜惡,宣傳女權主義,號召救國。

她寫道:“諸位,你要知道天下事靠別人是不行的,總要求己為是。當初那些腐儒說什麼‘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夫為妻綱’這些胡說。

我們女子要是有志氣的,就應當號召同志與它反對。”

“但是從此以後,我還望我們姐妹們,把從前的事情,一概擱開,把以後的事情,盡力去做,……我們自己要不振作,到國亡的時候,那就遲了。”

民國以後,秋瑾沒有老實在家作賢妻良母,她在湖南成立了女子公學,創辦《中國女報》,當選湖南**縣議會副議長,創立‘中國女權協會’,又兼任‘保護工農婦兒協會’湖南分會會長。

一個多月前,內閣總理徐世昌頒佈‘鼓勵人口生育政策’,生的越多獎勵越多,秋瑾當即發文,堅決反對,認為該政策會導致某些家庭為了錢而不斷生產,致使女子身心受到傷害。

但她不斷呼籲,甚至在縣議會發起反對議案,但終究因為聲音弱小而效果不顯,於是,秋瑾要上京找總統談談。

秋瑾聯絡各地‘中國女權協會’的同仁,約好日期一共上京,昨天,福建分會的同仁黃玉,給秋瑾來電報,說總統在福州,秋瑾於是決定去福州,面見總統。

翌日,要出發時候,十五歲的女兒王燦芝,提出跟母親一同前往,秋瑾欣然同意,不顧丈夫阻撓,帶著女兒去了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