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穢土轉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成也糧食敗也糧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成也糧食敗也糧食

“好,說得好。”鱈魚終究還是一身男兒熱血的人,縱然失去兄弟的痛苦,讓他充滿了對朝廷的冷漠,但善惡分開兩邊,他還是能做到的。

這個朝廷正在走向滅亡,如果經歷一個隋煬帝或者秦二世那樣的君主,想必就是喪鐘敲響的時候。即便沒有那樣的君主,也沒有關係,縱然平生看不到他的分崩離析,也不願意再次成為他的走狗。

人都是有感情的。最為一條不受尊重的狗,硬生生的看著最好的兄弟離世,卻又無法藉助朝廷的力量挽回他們的生命,這種龐大的失落感,就算是鐵錚錚的漢子,也會心灰意懶。

如果不是康寧的這番話,鱈魚恐怕會選擇出家為僧,或者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隱居起來。但是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選擇。

鱈魚說:“我不想看到再有兄弟死在我的眼前,你我也算是患難之交。既然今天你有這樣的豪言壯語,我很期待你將來的發展。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就轉投到你們黑蓮教,繼續為朝廷做鷹犬耳目。”

康寧哈哈哈大笑起來。繼續為朝廷做鷹犬耳目的人,可不會主動將自己的目的說出來。既然已經說出這樣的話,便是想為自己做一次鷹犬耳目。看看剛剛這位豪言壯語的傢伙,能否為華夏這片土地帶來新的希望。

康寧自忖,剛才那番話是自己早晚都要做的事情。距離大明王朝的覆滅還有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即便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很多,但幾乎所有的穿越者都在小心翼翼的潛行著。他們生怕會對歷史造成過多的影響,導致在日後的日子裡,會面臨他們無法預見的情況。

當然,已經擁有一定實力的穿越者肯定不是這麼想的,他們巴不得兼併和消滅將來的競爭對手,尤其是那些還沒有形成勢力的穿越者集團。

但不管怎麼說,這三十年的歷史不會被改變很多,畢竟還有他們夫差局的存在。絕大部分穿越者都將會成為被捕獵的物件,除非,他們是石子明這種全心全意為大明服務的人。

鱈魚在這次任務中的表現非常的好,在不久的將來,他也將成為夫差局的一份子。其實,當年夫差局成立的時候,就曾經打算招攬他,無奈當時他已經成功潛伏到王森身邊,並且獲取王森的信任。如果將他召回,那就是前功盡棄。

所以夫差局當中沒有他的正式編制,而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計劃編制。現在,才是他為夫差局效力的開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邊的事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王森還在石佛口組織最後的抵抗。鱈魚告訴康寧,王森能夠控制的軍隊數量絕對不止建昌營一家。這一點,康寧雖然音樂有所預料,但準備並不是很充分。

所以保險起見,他立刻行文山東布政使司,要求將來必然會成為自己老師的石子明發兵增援。

石子明在瞭解了濟南城外那場戰鬥之後,非常清楚康寧的青州團練在人數上處於嚴重的劣勢。所以行文還沒有送到他的手中,他就已經準備好了援軍。只是這次跨境打擊,需要內閣的批准。然而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石子明最終做了一冒險的決定,讓率領這支援軍的孫元化臨時編入青州團練的戰鬥序列。

孫元化對於石子明的做法很不理解。按照皇帝的聖旨,這次出力的應該是康寧的青州團練,為什麼石子明要派出自己的力量呢?

而石子明卻十分清楚,皇帝要的是將這次平息叛亂的過程,偽裝成秘密結社之間的武力衝突。以證明大明朝根本就沒有走向末路,叛軍四起的狀況。

那麼官軍就不適合興師動眾的出擊。所以需要一個身份作為掩護,那就是日後要承受罵名的,被魔教勢力黑蓮教控制的青州團練。

而這件事情的大慶體液百出的十分明確,那就是這只出來背黑鍋的青州團練,絕對不能戰敗。否則,平叛的目的就不能達成。

而平叛的主力又是他石子明推薦的,或者說正是因為他推薦了康寧和徐鴻儒,才讓老皇帝聯想到可以把這次平叛行動偽裝成魔教之間的衝突。

如果戰敗,那麼他石子明逃不掉被追究責任的命運。

而且,王森這股魔教勢力,盤剝百姓比官府還要恐怖。利用百姓的迷信騙吃騙喝,早就成為了石子明的眼中釘。若不是王森藏身在北直隸境內,他石子明早就除之而後快了。

所以說,無論出於公心,還是為了前途考慮。這件事情石子明都做定了。

於是,孫元化率領的增援部隊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濟南城,然而,就算是士兵家屬也不知道,剛剛離開的那支軍隊,已經成為青州團練的一部分。

誰都不知道他們此行,究竟會用什麼方式回來。就連石子明也是如此。

不過這只增援部隊的行進速度實在是夠嗆。縱然他們沒有等到康寧的行文到達濟南城就已經行動了,但是石子明給康寧的迴文到達遷縣城下的時候,他們依舊還在路上。

這讓康寧接下來的排兵佈陣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原則上這場戰爭越快打完越好。這畢竟是皇帝的心願,而康寧和石子明目前都沒有實力對抗皇帝的意志。

所以康寧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之下,不得不發動了對於遷安縣城的進攻。

此時的遷安縣城,已經被王好義及其部下佔領。縣城裡的一應官員,不是已經投靠了王好義的教徒,就是被監禁或殺害。整個縣城已經被王好義和他召集起來的饑民佔領。

官衙府庫中的糧食,也被百姓們哄搶一空。但王好義對這些事情已經不管不問。他現在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為什麼來的這支青州團練,會是他們的對手。

要知道這周圍的駐軍有很多,怎麼會有一支山東的兵馬,不遠萬里的來征討他們。雖然父親王森已經正式扯旗造反,但是,平叛的不是三大營也就罷了,竟然連正規軍都不調動,而是來了一支團練。

這樣的烏合之眾來對他們,是瞧不起他們王家上下這些年對於灤州、遷安一帶的經營嗎?

然而康寧擺出的事實很快就證明,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烏合之眾。

從黃林那裡弄來的火炮,在水委一的指揮之下,接連對老舊的城牆發動了十數次炮擊。

隨後,康寧就看到了一幕讓他瞠目結舌的活劇。

原本還站在城頭上的那些士兵,準確的說是那些前不久還是饑民的士兵,在經歷過這輪炮擊之後,竟然慌慌張張的蜂擁而逃。

城門是關閉的,所以他們無論怎麼逃,也逃不出那座城,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從城頭上衝到城下去,在嚴重的踩踏之下死傷枕籍。

同時也不妨礙在城牆的另一側,在炮彈根本夠不著的城牆後面躲藏著的士兵們,瘋狂地衝進炮彈的打進範圍之內。

或許他們覺得,那座城牆已經不安全了,還是離他遠一點比較好。結果,那座城牆還在堅守他的使命,而原本大可不必如此驚慌的士兵們,卻已經橫七豎八的躺在城內的道路上了。

“就這樣的軍隊素養,竟然也能扯旗造反的大旗?這朝廷究竟弱到了什麼樣子?”

何灌站在康寧的身後,看著城頭上已經空無一人的景象,有些哭笑不得的諷刺著大明王朝的修將就木。

但是康寧卻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就讓這傢伙接下來的話,被噎回了嗓子眼裡。

“要不我們也造反算了。憑藉我們的火力優勢,絕對可以做的比他王森強得多。到時候主公就是皇帝,我等就是開國功臣了。”

康寧知道,宋朝的臣子們,一直都覺得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是一段佳話。這段佳話不止告訴他們皇帝是多麼的好做,也告訴他們從龍之功是多大的誘惑。

連續好幾代人的富貴生活,都是從那一刻開始的。即便日後杯酒釋兵權,但是武將世家依舊接連成為皇后和嬪妃的重點選拔家族。

直到宋英宗覺得這樣的傳承只能將大宋朝推向滅亡的邊緣,才給兒子宋神宗娶了個相對而言平民家的女兒,已故宰相的孫女。從那時,北宋的後宮之中才算是斷了武將世家的女兒掌權的傳統。

宋英宗雖然英年早逝,沒有或者說沒來得及有所建樹,但選兒媳婦的本事,應該能殺進中國歷史前十名。

只不過他的行動最終還是晚了一些,武將集團或者說那些簪纓世家,提前一代將大宋王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

宋英宗的皇后高滔滔,在宋神宗死後垂簾聽政,從此掀開了元佑黨爭的序幕。首先任用心胸狹隘的司馬光進行反攻倒算,將王安石的新法統統廢除,此後坐看朔黨、洛黨、蜀黨瘋狂黨爭而無法掌控局面。最終揭開了北宋黨爭亡國的序幕。

康寧對於那個叫做高滔滔的女人,一項評價十分之低。宋朝的積貧積弱,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那幾位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太皇太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也不知道坐在濟南府裡的石子明,為什麼就是個宋粉,甚至還公然宣揚出去,並且在大臣們中間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宋粉浪潮。

他們難道不知道,宋朝既沒有漢唐的大一統,有充斥著東晉南朝的文人偏安思想。

或許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正想有那麼一種偏安思想。但他們可沒有那個命,將來的南明******,比之東晉、南宋。爛的連渣都不剩。

所以宋朝的脂粉氣,最後就不要出現在他的隊伍之中。

康寧撇撇嘴,轉過頭去又看了何灌一眼。後者已經嚇得噤若寒蟬,不過那表情好像還不能讓康寧滿意。

“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才是正經事。槍打出頭鳥,你想變成烤鳥,老子還不想。”

這句匪氣十足的話說出來,何灌直接下跪認錯。這位歷史上有名的逃跑將軍,當然知道汴梁城裡說三分的人,是怎樣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娓娓道來的。

“起來吧。”康寧冰冷的聲音傳來,但卻沒有再看他一眼,“如果我不計士兵的生死,現在應該做的事情,應該是下令雲梯攻城吧。”

何灌站起身來,亦步亦趨的跟在康寧後邊,唯唯諾諾的答道:“敵人都已經跑到城頭下面去了。對我們而言,趁機雲梯攻城,自然是最好的。”

“現在城頭是沒人了,可是不代表我們抗出雲梯,蟻附攻城的時候,他們不會再衝上來。我們的人數畢竟不如他們多,而且訓練的其實也不是很好。單純的只是依仗裝備上的優勢,並不見得能夠讓我們吃香的喝辣的一輩子。”

何灌張了張嘴,可終究沒有把話說出來。

康寧停住了前行的腳步,問道:“怎麼又不敢說了?”

“卑職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對不對是我要考慮的事情,說不是是你的態度問題。”

何灌趕緊說道:“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方法。卑職聽說,這些人不過是剛剛召集起來的饑民,而我們,現在已經不缺少糧食了。”

康寧忽然轉過頭來,笑眯眯的看著何灌:“你這腦子,終於開竅了。”

少頃,一個鐵皮捲成的大喇叭出現在了城頭下面,斛律光用他的大嗓門廣播著。

“城裡的百姓聽著,你們如果繼續跟著造反,那就是死路一條,如果你們選擇投降,外面的這些糧食,就都是你們的。如果你們覺得不夠,還可以到青州去。那裡還有空閒的耕地,同時也有剛剛修建起來的水渠。我們還沒餓死,就是最好的證明。”

喊話進行了幾遍之後,裡面的響動開始大了起來。康寧知道,王好義的人已經看不住自己的場子了。華夏的老百姓一向都是能夠分得清善惡的。在這一點上,他們做的比某些政治家要強出十倍不止。

於是,康寧就看到了接下來的一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