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穢土轉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章 開始給大明朝打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章 開始給大明朝打孔

孫元化顯然不準備改換門庭,但是康寧的語氣讓他覺得對方已經胸有成竹。

他不知道對方的底氣究竟字啊那裡,只好試探性的說道:“卑職實際上是山東承宣布政使石子明石大人的幕僚。這次,只不過是暫時借調到青州團練。”

砰地一聲巨響,打斷了孫元化還要繼續說下去的話。孫元化在一個哆嗦之後,趕緊看向了傳來巨響的方向。

康寧正微笑著站在一門大炮旁邊,手裡舉著火把,然後指著遠處的山林。

“這麼大的威力,比你的這些笨重傢伙強多了吧。”

黃林的大炮雖然和孫元化的一樣都屬於滑膛炮,但是黃林的火藥藥方顯然要出色不少。

畢竟是能夠從穿越者的家鄉搞來商品的人,順手從某些圖書館裡找來一些比較來就的資料,也是正常的事情。

康寧自然很清楚這一點,他就不相信,這樣的技術優勢,不足以吸引孫元化好奇的目光。他若不是對西方的東西那麼感興趣,也不會在徐光啟的指引之下,毅然決然的受洗改宗天主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果然,孫元化好奇的目光在大炮身上看了好長時間,但最終他還是一咬牙,拒絕道:“我受人恩惠,總不好……”

“這話說得,我們可都是為了大明朝賣命。是自明的忠誠,陛下向來都不曾懷疑過。”

孫元化點點頭,石子明的忠心他和其他的木料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話說到這個程度,他卻突然警惕的看向康寧,問道:“陛下的想法,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在京城,很是有過一段機緣巧合的事情。這個你以後就知道了。我是不會跟一個外人透露哪些事情的。除非,你和我一同踏上保衛大明,保衛華夏,保衛老百姓的道路。”

孫元化的眼睛忽然亮了起來。類似的話,他曾經在石子明那裡聽說過。當時只覺得渾身上下的熱血都被點燃,恨不能當舅舅衝上戰場,為了大明,為了華夏,為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千萬黎庶,拼上自己這條老命。

但是後來他終於想明白,其實石子明想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保衛大明、保衛華夏、保衛老百姓的話,其實並不是準備同時執行的。而是在不能做到第一目的的情況下,依次追求其他三個目的。

換句話說,之所以有後面兩個目的作為備選,是因為石子明已經預感到,大明王朝可能不是一個透過保衛就可以讓他免於災禍的王朝。

所以,石子明才強調保衛華夏。那意思就是說,如果大明王朝完蛋了,他們腳底下的這片土地,也將必須是值得守護的存在。

至於保護百姓,恐怕更多的是一個安慰人心的口號。能夠預感到自己所效命的王朝即將崩潰的人,怎麼會真正在意百姓的死活。他孫元化反正是不信的。

這一點上,他不信石子明,也不信康寧。

不過,這都沒有關係。相比較而言,是康寧在為了這個朽木之國的死而不僵竭盡最後的努力。他們正在用不可想象的速度,平定這一場剛剛開始的叛亂。

想通這一點之後,孫元化忽然做出了一個決定。

“好,我答應你。不過你得保證我將來可以研究更多的火器。”

康寧笑道:“那是當然。”

雖然康寧的臉上怪這微笑,但是他很奇怪孫元化的表情,剛才那番話,也算有點煽動能力,他卻沒有任何青年人該有的熱血,反而是似乎回憶了什麼,思考了什麼,才最終做出了決定。

但是他康寧並不是鱈魚,無法透過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看透別人的心裡。

所以,他也只好繼續微笑著說道:“炮兵原來的指揮官水委一將前往天津港口。透過海運將那些饑民運走。現在,你來接替他的位置。不過你需要注意一點,他的炮兵可能跟你訓練的不一樣,你可要注意。”

孫元化點點頭,就帶著自己的手下和那些炮兵打招呼去了。

其實康寧心裡也清楚,都是前裝滑膛炮,就算有什麼區別,操作起來只要按照流程走,便不會出現暈頭轉向的情況。

何況他們使用的大炮,除了尺寸和裝藥的差別,其他看上去都是如出一轍。想來,孫元化需要的,也只不過是適應一下效能而已。

康寧只不過是看了他們一眼,就離開了。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忙碌。

回到自己的帳篷之後,康寧在桌案上發現了最新情報。

“臺頭營、燕河營、三屯營。我一直以為這是三個地名呢,原來是軍營啊。王森啊王森,苦心經營這麼多年,沒想到竟然是我替你吹響了造反的號角。不過這樣也好,你不得不反,就沒有時間準備。我正愁沒有足夠的把握,拿你的人頭換取軍功呢。”

這個時候,進城去清點糧草的斛律光也走了進來。不過它帶來的,不光是糧食已經清點完成的訊息,還帶來了一名不速之客。

“主公,有個叫做劉曰梧的,自稱什麼僉都御史,什麼巡撫順天的,非要見你不可。”

康寧摸了摸腦袋,怎麼穿越過來遇到的人,都是些不出名的傢伙。也就是孫元化、談遷名留青史,柴寅賓、王之鑰等人,上輩子直接沒聽說過。

這個劉曰梧也是如此。

但思考了片刻之後,他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以後,他少不了要和這些文官打交道。順天巡撫,怎麼說也是朝廷大員了。

果然,這位叫做劉曰梧的巡撫大人剛剛走進來,就擺出了一幅封疆大吏的派頭。

“這位小將軍,你倒是好大的威風啊。我堂堂一個掛著御史銜的巡撫,要來你這腌臢的小軍帳裡頭坐坐,都還得在外面等這麼長的時間啊。”

聽著這種陰陽怪氣的聲音,就連見慣了官僚的斛律光,都有些怒火中燒了。

但是康寧卻懶得搭理他,打了個手勢讓斛律光出去,而後就把這位劉曰梧大人請到了主座上。

“嗯,算你有覺悟。”

劉曰梧還好死不死的笑著,屁股問問的坐到了椅子上。但是康寧的第一句話,就把他氣得噌的一下站了起來。

“公公,您是東廠的嗎?”

劉曰梧跳起來破口大罵,呵斥道:“本官是順天巡撫,難道你沒有聽清楚本官的官稱嗎?”

康寧笑道:“您說話這般陰陽怪氣的,自然是東廠來的大官。又怎麼會是那幫書呆子呢?”

“你!”劉曰梧氣得用手指指著康寧。

但是康寧就好像沒有看見一樣,繼續平穩如故的說道:“公公啊,其實我們是一家人吶。”

劉曰梧狂怒一聲,吼道:“誰和你是一家子?本官乃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兒,正義凜然的士大夫是也。”

康寧卻依舊是一副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的樣子。

“公公,你就別鬧了。我們這裡又不是不歡迎你。都跟你說了嘛,我們是一家人。您是東廠的,我是錦衣衛的。”

劉曰梧還想繼續發怒,但是康寧的後半句說的很明白。

錦衣衛,那是什麼樣的存在?已經子啊官場上打拼多年的劉曰梧豈能不知道。

他噌的一下從主座上跳了下來,老老實實的走到康寧身邊,前倨後恭的躬身施禮道:“下官順天巡撫劉曰梧,不知上官身份,剛才多有失敬之處,還請海涵,海涵。”

“哎。”康寧不但沒有諷刺他的前倨後恭,反而大手一揮笑道,“公公,你又說笑了,我們都是一家人嘛。”

這時候,劉曰梧已經沒有心思在強調自己是什麼七尺男兒,正義凜然的士大夫了。

在錦衣衛面前,他也只好乖乖的預設自己是東廠的公公了。

康寧掏出自己的腰牌,遞到劉曰梧手裡讓他檢查了一下。劉曰梧其實看都沒看,能夠出外執行任務的錦衣衛,哪怕就是個小旗,也一定是當權者的心腹。

這樣的小人物,說不定背後捅上一刀,就夠他下半輩子受得了。

劉曰梧恭恭敬敬的將腰牌還給了康寧。康寧則是笑眯眯的接回去,問道:“公公來這裡,究竟是有何貴幹啊?”

劉曰梧不了康寧直接切入正題,有些尷尬的支吾道:“沒,沒什麼事兒。”

“沒事兒?您不再東廠裡好好呆著享福,跑出來做什麼?”康寧笑容不減的說道,“說罷,您有什麼難處,兄弟我其實也是能幫上忙的。”

劉曰梧又支支吾吾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勉強說道:“不瞞上官,卑職是受了王皇親的委託,來這裡做一些事情的。”

“王皇親?”康寧假裝不知道這個人,想了很長時間,才猛然說道,“就是和王德祥太監很熟悉的那個是吧。聽說他們兩個還互相連了譜,如今可以說得上是一家人了。”

劉曰梧嘿嘿笑了兩聲,說道:“就是那位。”

康寧道:“他託你來做什麼事兒?”

劉曰梧又是低頭想了一會兒才說道:“上官神通廣大,一定知道王森和王皇親,他們其實也是連了譜的。”

“知道。”康寧雲淡風情的說道,“我就負責王森這件事情,怎麼會不知道呢?”

劉曰梧道:“王皇親是想,如果可以的話,煩請上官可以高抬貴手,放過王森一馬。”

康寧聞言,心中已然是怒火萬丈。這個自稱正義凜然的士大夫竟然是來請託的。而且,他請求放過的那個人,竟然是在本地無惡不作,愚弄百姓,詐取錢財的王森。

這樣的士大夫,究竟良心何在?

強壓住心中的火氣,康寧儘量用剛才的那種語氣說道:“王皇親只不過是和他連了譜,感情上應該沒有那麼深吧。”

劉曰梧笑眯眯的湊上前來說道:“上官說的極是。王皇親的意思是,如果能夠保得住他的性命,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如果不能……”

“如果不能,就幹淨利索的殺了他。反正就憑舊日裡的那些書信,也不能把他堂堂一位皇親怎麼樣,是這樣吧?”

“上官,真是英明神武啊。”

“是啊。我真是英明神武。”康寧抬起頭來,嘆息一聲,忽然轉過身去,抬手指著劉曰梧,怒斥曰,“你,請託寬赦造反之徒,是為對皇帝不忠。縱容王森欺詐鄉里,是為不仁。如此齷齪勾當,尤為父母教誨,是為不孝。入賬之後前倨後恭,妄稱七尺男兒,是為不義。你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留你有何用。”

說完,康寧狂吼一聲,斛律光聞聲,拔劍衝入帳內,一劍將劉曰梧刺死當場。

“主公,你罵得好!”斛律光抽劍入鞘,壓根就不去看一眼倒地的劉曰梧。

康寧也懶得去看那廝只是冷冷的問道:“他的隨從呢?”

斛律光說道:“全部都咔嚓了。他們的頭髮我都帶著呢。”

“好。把這王八蛋的頭髮也弄些來,正愁沒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執行軍事的孔明計劃。”康寧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這個人可以合作,那他完全能夠給出充滿誘惑力的條件,如果不能合作,那就是送上門來的肥肉。

康寧掏出自己的穢土轉生卷軸,一陣亮光之後,一個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劉曰梧就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斛律光趕緊將原來劉曰梧的屍體處理掉,康寧則坐在帳篷之中繼續訓話。

只不過這次的目標,換成了老實聽話的新版劉曰梧。

“我想讓我的手下參加科舉。你看有什麼方式可以安排下。”

劉曰梧思考了片刻,答道:“如果數量不多,那自然不是艱難事情。如果數量太多的話,那就可能費勁一些了。”

康寧道:“數量自然越多越好。”

劉曰梧答:“那就只能分攤到各個州縣裡面。怕只怕遇到不開眼的愣頭青,把我們的計劃給拆穿了。”

“這個不必擔心。我的手下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們能怎麼拆穿?考試第一作弊?抄的誰的?”

劉曰梧點點頭,說道:“那這樣問題就簡單了。每年參加科舉的人數,都是官員們的重要考績。我想,他們不會介意多出那麼些人來,去給他們的考績添磚加瓦。”

康寧滿意的點點頭:“就按你說的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