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承壓測試?論文和報告,保羅菲爾:湮滅理論是虛假的騙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章 承壓測試?論文和報告,保羅菲爾:湮滅理論是虛假的騙局!

當天晚間的黃金時間,國內最受關注的新聞頻道,針對王浩的研究給出了一段簡短的報道。

“西海大學的王浩教授根據楊-米爾斯方程,推導出特定能量區間的異常,歐洲核子ATLAS實驗組證實了他的研究。

王浩教授的最新研究,可能會發展出新的物理理論,推動人類對於微觀物理的近一步研究和發展……”

簡單的一句話報道,放在黃金時段的新聞欄目中,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王浩登上過幾次黃金時段新聞報道,其中有兩次都是超過三分鐘的報道,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以及去年獲得國際上的菲爾茲獎。

這兩項是值得大肆報道的。

哥德巴赫猜想在國內的影響力比較大,小學教科書上都有相關的介紹,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肯定是要大肆宣傳的。

王浩獲得菲爾茲獎就更要宣傳了,他成為了國內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學者。

現在的報道還是相對比較保守的。

這主要是因為研究還沒有公開,就只是網路上發表了內容,似乎是做了一個‘計算預言’性質的研究,接下來就被歐洲核子組織的實驗證實了。

黃金時段的新聞報道還是要謹慎的,做出報道也主要是因為國際影響力巨大。

歐洲核子組織的新實驗影響力本來就很大。

他們的實驗認為最大的成果是找到了更多的希格斯玻色子訊號,就能夠以此對於希格斯玻色子的衰變進行研究,卻完全沒有想到實驗的一個小發現,竟然證實了王浩釋出在網路上的研究。

這個事情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深入思考則讓人對於王浩的研究非常期待。

之前還沒有出現能夠對於粒子對撞實驗結果的預測性研究。

哪怕七十年前就已經有了希格斯理論,但做出再多的理論研究也無法預測希格斯粒子究竟會出現哪一個能量區間。

王浩的研究則不同,他直接計算出了能量區間。

很多人以此就判斷他的研究是正確,好多人都等待著他的論文以及研究成果報告。

國內對此也非常關注。

在量子物理方面的研究來說,國內是相對落後的,甚至比其他領域落後的更多,這個領域九成九以上的成果,都來自國外科學家以及實驗組。

國內是近三十年來才開始了研究,大部分憑藉的都是正負電子對撞機,但也只是在實驗方面取得了進展,而理論研究根本沒有絲毫進展,甚至連參與都沒有。

現在王浩依靠計算提前預測粒子對撞實驗的結果,就說明肯定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可以說已經超過了國內的所有量子物理領域的理論學者。

這聽起來有些悲哀,但卻是事實。

好多相關領域的人士,重新關注起了粒子物理相關的研究。

國內這方面的研究一直討論個不停,也產生了很多的爭議,因為粒子物理相關的研究,實驗方面需要的投入非常巨大。

建造新型粒子對撞機的專案走走停停,討論了十幾年都沒有確定的結果。

這是個最高達到千億投資的超大型專案。

國內新型粒子對撞機專案,已經確定好了建造的地點,甚至針對專案已經進行了趨於完善的論證,只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援,就可以開始建造工作。

但因為專案投入非常巨大,反對的聲音持續不停。

科研大型項目就是這樣的。

因為每一年國家撥付給科研領域的經費是有限的,某一個專案拿到了大量的經費,其他領域的經費肯定會受到影響。

如果一個粒子對撞機專案拿走了幾百億的經費,好多其他領域專案申請都不會透過。

這是專案有很多反對聲音的原因之一。

另外,有一些頂級的學者認為,國內沒有足夠的物理學家參與專案,粒子對撞機建造出來,也等於是給國外做嫁衣。

這也是事實。

國內從事量子物理研究的學者數量很少,幾乎都集中在幾個專業的研究機構,而從事理論物理研究的就更加稀少了,都可以說是鳳毛稜角。

不管是任何一種物理理論,國內都很難找到從事專業研究的年輕學者。

這些都是粒子對撞機專案出現很多反對聲的原因。

當然也有支持者。

比如,胡厚榮院士。

作為科學院的物理院士,高能所的院士之一,胡厚榮是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專案的主要發起和支持者。

他一直呼籲要建造世界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以新型的粒子對撞機為中心,來發展研究量子物理,近而慢慢趕超國際的研究。

胡厚榮為此不斷的奔走,自然也就找到了王浩的頭上。

胡厚榮注意到了王浩的研究,讓國際物理界震動的研究,影響力自然是很大的,他給王浩發了郵件,邀請王浩進行線上交流。

王浩看到了郵件就聯絡了胡厚榮,約定時間和對方進行線上通話。

連結,接通。

胡厚榮滿心笑容的恭喜了王浩最新的研究,然後就和王浩說起了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我們國家也應該要支援這方面的研究。”

“研究最底層的物理,是基礎科學中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在這方面很落後,阮暉組了個團隊,勉強湊出了二十幾個人……”

他說著苦笑搖頭,“王教授,你應該支援粒子對撞專案吧?”

在胡厚榮想來,王浩根本沒有不支援的理由。

王浩做的研究就是粒子物理的內容,而且他的研究還能夠得到實驗驗證,顯然不是類似於弦理論的純理論物理。

他的研究是需要大型實驗來驗證的,自然會支援粒子對撞機專案。

如果國內擁有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以後有什麼相關的研究都可以進行實驗驗證。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回道,“胡院士,你這個問題太突然了,我沒有考慮過。”

“哦?很突然嗎?”胡厚榮有些意外。

王浩搖頭道,“我從來沒考慮過。我的這個研究只是臨時起意,是邱成文教授建議我研究楊-米爾斯方程,所以我結合自己原來的理論就研究了一下。”

“說句實話,歐洲那邊驗證我的研究,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粒子對撞機專案和我應該沒什麼關係,我並不做這方面的研究。”

胡厚榮聽的扯了扯嘴角,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對方說自己不是專業從事這方面研究,也只是聽從建議,研究了一下楊-米爾斯方程,然後就有了震動國際的大成果?

這也太打擊人了!

胡厚榮倒是沒有反駁或質問,因為他知道王浩說的很可能是事實。

王浩的主要研究都是數學內容,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包括NS方程,即便牽扯到物理,也是超導的機制研究,和粒子物理似乎關係都不大。

這次的研究很可能就是臨時起意,對於楊-米爾斯方程進行了思考……

然後,成果就有了!

胡厚榮繼續想著還是感覺很鬱悶,他代入的想了想,如果自己有王浩的天才程度,確實不用考慮什麼粒子對撞機專案。

實驗?

根本不需要!

做一下數學計算,稍稍研究下理論,一個站在高處的理論物理學家,提前能預測出實驗結果了,為什麼還要‘費心費力’的去做實驗呢?

有一大群實驗物理學家,會倒貼經費爭著搶著幫忙做實驗驗證啊!

“唉~~”

胡厚榮最後還是嘆了口氣,“王教授,你有什麼實驗方面的需求,可以和我們高能所說,我們的正負電子對撞機還能用,你也知道譜儀探測專案,至於粒子對撞機專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咱們線上就不談了,我們下個月陵城見。”

……

王浩和胡厚榮通話以後,倒是覺得對方人還很不錯。

其實粒子對撞機專案,具體支援還是不支援,個人角度不同,看法也是不一樣的。

站在一個量子物理專家的角度,基本都是持有支援態度的,尤其是那些專門做實驗研究的,像是高能所的學者們,他們怎麼可能反對大型的粒子物理實驗專案呢?

這就好像是做普通的實驗研究,有更好的實驗工具、實驗環境,對於研究成果,甚至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實驗物理學家們,連個實驗室都沒有,還讓他們怎麼做實驗呢?

站在國家角度上來講,那就是官員考慮投入‘值不值得’的決策問題了。

王浩還是搖搖頭。

這種超大型專案的問題,他已經有了參與決策的資格,也知道自己的意見很重要。

他還是不想發表看法。

作為一個純粹的學者,他還是喜歡投入到研究中,而不是去思考和自己幾乎無關的內容。

現在直接相關的就是新的理論研究。

就像是黃金時段的新聞報道所說,他的研究很可能開啟一個新的理論。

這就是湮滅理論。

王浩一直希望能夠完善湮滅理論,但因為找不到湮滅力和其他三種基本力之間的關係,也就無法以現有的量子物理理論,來作為湮滅力的數學基礎構造,想要完善底層數學基礎,就會非常的困難。

他仔細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建立一個任務。

即便是難度非常的高,因為是獨屬於他自己的理論,和超導機制的研究直接相關,還是要進行研究的。

建立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構建湮滅理論的數學體系(難度:S+)。】

【靈感值:0。】

“又是S+?”

看到任務的等級難度,王浩倒是沒有感到意外,卻發現自己似乎一直在挑戰高難度。

‘任務一’是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難度等級達到了‘S+’;‘任務二’是構建單方向的半拓撲體系,難度是S級別。

現在又是一個‘S+’的構建湮滅理論數學體系。

“這樣看起來好像構建半拓撲體系還是最容易的。”

“是因為應用物理的數學理論研究,要比微觀物理的理論研究……簡單?”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和比爾卡爾、林伯涵一起的研究,很長時間都沒有進展,頓時感到有些鬱悶。

研究,真的是太難了!

……

很多人都在討論王浩最新的研究,而大學裡的普通學生討論更多的是丁志強。

王浩,似乎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丁志強也是學生,自然有一種親近感。

王浩在公開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起了丁志強的名字,丁志強也跟著火了起來。

好多媒體的報道都出現了丁志強的名字,有的甚至直接把他歸為了‘天才’,認為他會是未來國內數學界的頂樑柱人物。

因為,丁志強還只是個研一的學生。

作為一個研一的學生,就能夠在研究上幫到王浩,想想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丁志強被徹底曝光了,他成為了校園的名人。

之前丁志強也很有名氣,因為他是王浩指名道姓要的學生,可學生畢竟只是學生,而現在他的名氣已經出了西海大學,擴大到了全國範圍。

因為媒體上有很多的報道,認識丁志強的人全部都知道了。

當天老媽特別打電話過來激動的說道,“小強啊,從小我就知道你是個天才,雖然高考沒有考好,但也是因禍得福!”

“現在你是王浩教授的學生,一定要給家裡爭口氣,繼續加油,以後真正當個大科學家……”

丁志強頓時就感覺很鬱悶,得到讚歎確實是好的,但他並不是在研究上幫助了王浩,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幫到王浩的。

一直到現在,他只是剛弄懂楊-米爾斯方程而已。

所以他感覺是得到了不該得到的榮譽和關注,而類似的榮譽和關注似乎也不能帶來什麼好處。

比如,他明顯感覺到學長、學姐們,看他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友好。

有句古話說的好,‘不遭人嫉非英才’。

但是,丁志強認為自己並非英才,怎麼就平白的遭到嫉妒了呢?

他揹負了不該有的壓力。

丁志強的感覺沒有錯,幾個學長學姐確實有些嫉妒他,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許傑。

在工作間的時候,許傑就忍不住鬱悶道,“我感覺自己一點兒都不比丁志強差,為什麼王老師總是誇獎他?”

“當時我也在場,感覺也說的不錯。丁志強就說了一句解方程,然後王老師就知道該怎麼繼續研究了?”

“下次我也要多給王老師提建議……”

其他人也同樣有些嫉妒丁志強,只是表現的不明顯而已。

比如,陳蒙檬學習明顯更認真了。

比如,邱會安一心希望能完成勒讓德猜想的證明。

海倫則是表現的不在意,還直白的剖析了許傑的心裡,“從你的語氣和情緒上來看,你是在嫉妒丁志強,對吧?”

許傑當然不會承認,“我會嫉妒他?”

海倫點頭道,“你的表現很符合心理學對於‘嫉妒’情緒的預期。”

“如果你的表現不是嫉妒,那就可能是一種腦部神經性的綜合症狀,促使你會針對丁……”

“停!”

許傑趕緊打斷了海倫的長篇大論,他對海倫已經很有瞭解了,知道繼續說下去,他可能會變成‘神經病’,“就當你說的對吧。”

“沒有‘就當’,我說的當然對!”

海倫很認真的強調了一句,繼續道,“嫉妒,是一種群體競爭性的生物本能情緒,不止是人類,動物也會有嫉妒情緒,比如大自然中,有的母獅……”

“烏拉烏拉~~”

她連續說了一大堆,讓工作間幾個人聽的頭暈目眩,隨後才道,“只要瞭解了這種情緒的本質,就可以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有這種情緒。”

“所以我從來不會嫉妒別人。”

其他人倒是相信了。

在他們看來,海倫本來就非常天才,根本沒道理會嫉妒丁志強,因為丁志強再厲害,也只是提醒了王浩老師而已,而不是自己做出什麼研究。

這時,就聽海倫說道,“透過這件事,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我之前的智商測試,其實並不完善。”

許傑問道,“你是說,你對丁志強的智商測試結果不正確?”

“不,他的智商確實是81點。”海倫肯定道。

“那是?”

“是缺少很必要的一個內容--承壓測試。”海倫解釋道,“我覺得應該新增一個‘承壓測試結果’的指數,來對一個人進行綜合性的評判,智商並不是評價的決定因素。”

“同樣的智商,當面對一個問題時,有的人能夠很有耐心的解決,而有的人則會中途放棄。”

“承壓測試,也就是如何在高強度的壓力下,繼續堅持工作或學習。在這裡,需要強調一點,對於丁志強來說,重要的是學習。”

許傑聽著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說,可以給丁志強佈置更多的學習任務,讓他承受更大的學習壓力,再去記錄他的進度,來收集資訊判斷承壓指數?”

海倫露出孺子可教的眼神,“我覺得內容可以增加一倍,這可能會超出他的臨界線,到時候,我們可以輪流去幫助檢查學習進度,並做出記錄收集資料。”

其他三人聽著點點頭。

這個測試放在丁志強身上,聽起來很有意思啊!

天才,就是應該承受更大的壓力!

邱會安忽然疑惑的問道,“海倫,你確定不是因為嫉妒丁志強嗎?”

“我會嫉妒他?”

海倫瞪直了眼盯著邱會安,語氣不善的問道,“你也想進行承壓測試嗎?”

邱會安趕緊用力擺手,“這種測試還是留給天才吧!”

……

地球的另一邊。

布魯斯-普利策受到了王浩發過來的影片,帶著鬱悶把影片發到了推-特上,同時附上了一句話,“我的工作輸給了上帝!”

這個影片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好多人都來圍觀影片,順便調侃上一句,“布魯斯,上帝拋棄了你。”

“可憐的布魯斯!”

“看看上帝更偏愛鷹國人!”

“你已經很努力了,但是沒有辦法……”

這些調侃讓布魯斯-普利策心裡稍稍有了安慰。

輸給上帝,有什麼辦法?

但不管怎麼說,王浩確定把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也就讓很多物理界的學者們,把關注點放在了《自然》雜誌。

《自然》雜誌收到了王浩的投稿,他們也馬上表示下一期的《自然-物理》,就會刊登王浩的論文。

下一期,就是在下個月初。

於此同時,華人數學家大會也釋出了訊息,說起王浩會在數學家大會上,做有關‘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報告。

這個訊息引起了更多的關注。

好多的學者馬上就申請去參加華人數學家大會。

華人數學家大會的組織委員會,收到了一大堆的參會申請,單單是國內科學院高能所,就有二十幾個申請。

一些高校的數學、物理學者,也都紛紛申請參與到會議中。

國外也發來很多申請。

在量子物理的研究領域,國外相對來說就要深入的多,申請人包括好幾個量子物理的頂級大老。

歐洲核子組織的測試實驗才剛結束,他們都正好過來參加華人數學家大會,聽一下王浩的研究成果報告。

順便……

來一趟中國,也算是旅旅遊、放鬆一下,就當是個工作之餘的公費休假了。

這是非常正當的理由。

面對一大堆頂尖學者的申請,邱成文自然是非常高興的,華人數學家大會就是他組織舉辦的。

近年來,會議辦的越來越好,更多頂尖學者的參會,也讓會議影響力越來越大。

邱成文很希望辦好會議。

……

在準備參加華人數學家大會的學者中,可不都是一心來聽王浩做報告的,其中還有專門來否定湮滅理論的人。

比如,保羅菲爾-瓊斯。

保羅菲爾-瓊斯,是加州理工大學的教授。

他頭上有三個博士學位、一個碩士學位,年僅32歲,就已經被聘任為正教授,足以見得是有多麼天才。

作為專業從事弦理論研究的學者,保羅菲爾-瓊斯非常的崇拜愛德華-威騰,他一直以愛德華-威騰為目標,希望能把弦理論發揚光大。

所以,他非常反感湮滅理論。

在最初看到理論的介紹時,他就把湮滅理論定義成了‘虛假的騙局’。

他還為此接受了採訪,“現在媒體不分是非的做報道,湮滅理論就是徹徹底底的騙局。”

“這個理論說,空間擠壓會粉碎質量單位,和現有的物理體系完全衝突。”

“我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計算,他利用一次的成功就,推廣自己的理論,如果更多的人相信了他的理論,會成為科學的倒退、物理的倒退!”

保羅菲爾-瓊斯的措辭非常犀利。

這是有原因的。

湮滅理論的底層基礎,有百分之八十都和絃理論直接衝突。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弦理論,說一切的物質都是由最基本的弦構成。

湮滅理論則是認為,湮滅力是引力的微觀表現,會直接湮滅質量單位。

弦肯定是小於等於質量單位的存在。

換句話說,弦的出現就會直接被空間所湮滅,還怎麼去構成物質呢?

雖然湮滅理論還沒有數學基礎,就只是幾個簡單的定義構架,但也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這就是弦理論的反論!”

“惡魔的理論!”

“虛假的騙局!”

保羅菲爾-瓊斯根本無法接受,他甚至在網路上呼籲更多的人,一起抵制王浩的湮滅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