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俏媳種田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他才有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他才有病

張小丫簡單洗漱了一下,去後院灶房見鍋裡蒸著番薯,拿了兩個用帕子包好攏進袖子裡,又拿了一個快速剝了皮,邊吃邊回房。

要拿去邀月樓的橡子涼粉霍氏一早都裝好了,比上回的還多,兩水桶、兩竹簍、一籃子,上面都蓋好了乾淨抹布。

將手裡殘剩的番薯全部塞到嘴裡,她一手一桶,擰著就往外走。

“我來,你搬那些。”林大華進了屋,過來接她手裡的桶。

她也沒跟林大華客氣,將桶交給了他,返身去擰兩個竹簍。

霍氏正好洗完衣裳回來,見狀,連忙上前搭手。

張小丫嘴裡塞了半個番薯,腮幫子鼓得老高,想跟霍氏說她擰得動,讓霍氏去提竹籃,卻因為滿嘴包著番薯沒法說,只得“嗯嗯嗯”地用頭示意霍氏。

霍氏忍俊不禁:“你這丫頭,吃個番薯的時間都沒有嗎?就不怕噎著了!”

鬆手轉身去提竹籃。

將這些橡子涼粉搬上牛車,張小丫才得空咀嚼起來,咽下去的時候確實噎得她不行,不得不拿拳頭捶了幾下自己的胸口,哽得她脖子都直了,氣喘吁吁:“哎呀,我的娘啊,吃個東西比幹活還累。”

毫不矯揉做作、也毫不顧及形象的嬌憨模樣把霍氏和林大華都逗樂了。

如同上次一樣,張小丫提出林大華先將牛車趕出村,然後由她來趕。

有了上次經驗,這次明顯進步不少,張小丫也沒有那麼緊張了,雖然人小小巧巧的,架起車來還是有模有樣。

快到鎮上的時候,再換給林大華趕。

這次沒有去瓦市,直奔邀月樓,張小丫想回去的時候再去瓦市的裁縫鋪取封墨竹的袍子,安全第一,多給對方些時間,以防沒做好白跑一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召集過邀月樓的小二說提成的事,所以,大家都認識她,見她進來,立馬就有人跟她打招呼:“姑娘來了。”並立馬有人去報告了朱主事。

很快,朱主事就風風火火出來了:“哎呀,你總算來了,就等你的天天橡上了,昨夜就不夠賣了,我們生怕你今兒不來了。”

這樣的結果,張小丫自然很高興聽到,笑道:“答應朱主事的,我又豈會食言?天天橡上就在門口,能找人幫我搬一下嗎?”

“當然。”朱主事示意邊上的幾個小二。

幾人幫忙,一趟就將車上的橡子涼粉搬到了食材庫房。

張小丫讓林大華依舊去那個小巷子裡等她。

朱主事交代了幾句也有事去忙去了。

張小丫先跟邀月樓的賬房老先生一起去食材庫房,當面將這次的橡子涼粉清點了一遍數量,總共七十二竹筒。

原本是有七十五竹筒的,她留了三竹筒家裡給霍氏做菜。

每竹筒十文,七十二竹筒就是七百二十文錢,賬房老先生給了她七錢銀子加二十文銅錢。

結算完,在賬簿上按好手印,謝過賬房老先生,她就去找小二的兩個頭頭大寶和二寶了。

大寶這邊總共賣了二十二筒,按照事先說好的兩文一筒,應該是十一文,張小丫給了對方十六文。

“另外五文錢是我請大寶哥喝茶的,大寶哥辛苦了。”

見小姑娘人美嘴甜,又平白無故得了五文錢,大寶自然高興得不行,各種拍胸脯打包票,說以後定會將這些事辦好,不讓她有半分擔心。

小寶那邊總共賣了十八筒,應該是九文錢,張小丫同樣多給了他五文錢,一起給了他十四文。

小寶比較靦腆,沒有大寶那麼能說,也沒大寶來事兒,但是,看得出也甚是開心激動。

做完這些,張小丫就又去找朱主事了,找了一圈沒找到人,碰到大寶,大寶告訴她,朱主事外出辦事去了。

那她只能等,她得將上次答應的好處給朱主事,最重要的,她想今兒個跟他把接下來的合作以文書的形式給敲定下來。

等待的間隙,她也沒閒著,在大堂裡轉了轉,一來,想看看小二們如何推天天橡上,二來,想看看食客們對天天橡上是怎樣的一個反饋。

快到飯點的時辰,邀月樓裡的客人越來越多,大堂裡幾乎座無虛席,小二們也是忙得不可開交。

一個小二上茶的時候,因為走得急,跟突然轉身的她撞個正著,小二手上的茶水全部撒潑出來,淋在了她的胸口。

小二嚇住了,她也受驚不小。

“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小二一個勁道歉。

她低頭撣了撣衣服胸口的水:“沒事。”

這事兒不能全怪這小二,是她突然轉身,小二猝不及防,來不及剎住腳才會釀出此禍。

好在茶水不燙,是溫的。

只是,這溼的地方有些尷尬,好巧不巧,正好是胸口的位置。

衣料本來挺厚的,打溼之後就顯得薄了許多,甚至還有些透,而且還緊緊貼上在身上,讓一些曲線若隱若現。

意識到這個問題,她便沒再撣了,而是雙臂交叉掩於胸前。

小二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曉得麼辦,還是大寶過來,指著側邊的一個包房:“那間雅閣是我們邀月樓主事用來議事的,一般不給食客坐的,要不姑娘先去那裡歇息歇息等朱主事。”

張小丫想想,也只能這樣,大堂裡這麼多人,自己這個樣子總歸不好,還是一人去雅閣裡呆著。

這種天氣,衣服應該幹得也快,等朱主事回來,應該就幹了,遂答應:“好。”

**

邀月樓斜對面有一家童氏醫館,是鎮上最大的醫館。

張大貴、楊氏以及宋鐵匠娘子三人從醫館裡出來。

楊氏臉色難看到了極致,嘴上忍不住罵咧:“都是庸醫,一個兩個都是庸醫,一個喜脈都診不出,是不是喜脈我自己難道不曉得?我又不是未經世事的黃花大閨女,麼事都不曉得,我是兩個娃的娘,我自己還能感覺錯?竟然說我不是喜脈,是有病,我看他才有病!”

張大貴的臉色也不大好,瞥了一眼隨行的宋鐵匠媳婦,勸楊氏道:“沒事,不是喜脈就不是喜脈,不管麼樣說,把病看出來了也不錯,對吧?”

【作者題外話】:下一更五點來刷哈,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