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門俏媳種田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0章 未婚妻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0章 未婚妻來

之所以最後買布,除了因為這家布莊在瓦市位置比較靠裡面,也因為她要確定張若蘭姊妹兩個有沒有在暗中跟蹤她。

這種事情她們不是沒做過,曾經就有過故意跟她同乘一車來鎮上,說是買綵線,實則是看她做麼事的前車之鑑。

布莊裡她上次買的那布還有,她沒有買。

那布料做的袍子本就打眼,一個村子裡面兩個男人穿,難免不引人注意,而且,兩人男人彼此看到了會麼樣想?

她買的是比上次的那布要稍微厚一點的布料,天氣一天冷似一天,用得著。

依舊買的白色,除了封墨竹實在太適合穿白色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封墨竹見過她上次的那布,曉得是白色的,忽然換了個顏色,還得想說辭解釋,她嫌煩。

跟上次一樣買了五尺五,因為料子更厚一點,所以價格比上次貴了兩文,她也能接受。

除此之外,她又另外扯了些素灰色棉布,想給霍氏和毛蛋各做套衣服,霍氏的手藝不錯,就讓她自己做。

兩段布,她都讓店家用紙包了起來,一來,籃子裡的東西太亂,以防將布弄髒,再者,回去的時候,張若蘭跟張若梅肯定還要跟她同車的,她不想她們看到。

然,讓她意外的是,等她提著滿滿一大竹籃東西,吃力地回到老劉頭的篾器攤位前時,老劉頭跟她說,張若蘭跟張若梅遇到一個親戚,那人有牛車,正好有事要去我們隔壁村,張若蘭和張若梅事情也辦完了,不想等,就搭人家的順風車先回去了。

如此也好,免得同坐一車、六眼相對,又生麼事事端。

見老劉頭還有兩個篾器沒有賣,張小丫也不急,先去不遠處的河邊洗了兩個梨,回來給了老劉頭一個,自己啃著一個,找了棵大樹下的陰涼之地坐著等。

也沒等多久,兩個篾器就賣出去了,張小丫跟老劉頭打道回府。

這廂,張若蘭和張若梅兩個在鄰村下的車,步行回村。

反正不遠,她們兩人可以節約兩文車錢。

回到家,兩人就迫不及待地試各自的新衣裙,其實買的時候已經試過了,就是忍不住想穿,若不是怕太現像,兩人都準備直接從瓦市穿回來了。

“哎,還是那傻子的那套好看。”張若梅對自己身上的這套不是特別滿意。

“娘總共就給了我們四十文,你沒聽到李大叔說嗎?她那一套就要三十好幾文呢,我們四十文能買到這樣的,已經很不錯了,若不是李大叔給我們便宜,這樣的我們都買不到呢,就知足吧你。”

張若梅撇撇嘴:“不知足又能怎樣呢?我又不能去偷娘的錢搶娘的錢?”

楊氏進來的時候,正好聽到姊妹兩個的話,頓時就火了:“給錢你們買新衣就不錯了,還這樣那樣,有本事跟那傻子一樣,自己掙錢自己花,想買麼樣買麼樣!還偷老孃的錢搶老孃的錢呢,你們兩個臭屎無用的東西就這點出息?”

姐妹兩個嚇得都不敢再做聲。

楊氏嫌惡地剜了兩人一眼:“快點把衣服換了,去灶房給我把火。”

“還沒到晌午呢,這麼早就做中飯?”

“不是,炒點向日葵端去林家。”楊氏轉身出了門。

炒瓜子去林家?

姐妹兩個震驚。

哪個林家?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村裡頭如果有哪家人家未過門的媳婦第一次上門,也就是女方家到男方家來看男方家的家境情況,俗稱“看人家”,為了給男方家撐場面,捱得近的、或者平常交情好的都會送盤炒貨或者送盤點心過去。

“是林大華嗎?”

“應該是他,村裡就沒幾家姓林,也只有他家離我家近,而且,剛剛我們回來的時候,不是還看到他家特別熱鬧嗎?”

張若梅難以置信:“都沒聽說林大華有跟誰說過親,怎突然就有人來看人家了?女方是誰?”

驀地想起一件事:“對了,那......那那傻子怎麼辦?”

剛剛才證實那傻子的確做了一件成衣袍子送給林大華呢。

“不曉得,我們去問問娘。”對此,張若蘭也好奇得很。

不對,應該說關心得很。

姐妹兩個都甚是關心,迫不及待來到灶房問楊氏。

“我也不是很清楚,聽說是林大華他爹在世時,跟人家定下的娃娃親,女方是鄰村的,好像長得還不錯,林大華他娘見這些年都沒有動靜,昨兒下晝派人去打探了一嘴,結果人家一家人今兒個就上門來了,事先都沒通知林家,林大華娘倆都不曉得,搞得突然襲擊,估計是想看看林家孤兒寡母的真實家境情況。”

原來如此。

那,那傻子怎麼辦啊?

這是她們姐倆最關心的問題啊。

“娘,向日葵炒好了,我跟姐送過去吧,讓我們也見見世面、長長見識。”

張若梅提議,張若蘭自是求之不得。

楊氏自己也是愛湊熱鬧的人,本不想答應,後一想張若梅說的話有道理。

兩丫頭年紀也不小了,也到了該說親的年齡,讓她們見見世面,日後輪到自己上男方門看人家的時候,曉得麼樣做,遂答應了下來:“我們一起過去。”

“嗯。”

娘仨手腳麻利地炒好了瓜子,楊氏讓張若蘭張若梅姐妹倆各抓了一點去,自己抹了一把口袋裡,這才裝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裝來裝去都不夠一盤,楊氏不得不將揣進口袋裡的又摸出來添上。

反正一會兒去林家也是可以吃到的。

瓜子是張老太拿出來的,那個小氣吧啦的老太婆肯定是先用盤量好給她的。

讓炒瓜子送去林家也是張老太做的決定,按張老太的話說,畢竟兩家離得近,別人家都端了,張家不端不像話,最重要的,張家還有個長孫張志勇呢,日後也是要說親的,到時女方上門來看人家,也得街坊鄰居的捧場。

人情不識債,禮尚往來。

只不過,讓楊氏有些不爽的是,既然是為張志勇日後打斷,就應該讓張志勇的娘大房來炒啊,幹嘛光使喚她?

好在能因此去看熱鬧,還能吃到不少好東西,她的心裡面這才好想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