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二七零章 四條腿走路?不,六條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二七零章 四條腿走路?不,六條腿!

方德華發言之後,眾人都陷入了沉默,久久無言,顯然方德華大膽的意見狠狠地震撼了眾人,令得眾人全都回味無窮。

事實上,自從林誠於四月份提出林氏擴張過度,管理日益艱難,有失控的風險之後,眾人於工作中細細體會,果然發現林誠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時至今日,林氏集團成立將近四年,業已發展成為一個囊括了地產、建材、建築、超市、畜牧、飲料、啤酒、化妝品、電子、機械、汽車、餐飲、教育、醫療、玩具、影視、旅遊、文化、網際網路等諸多產業的綜合性集團。

林氏集團具體業務到底有多少?恐怕就連對集團事務最為熟悉的集團總裁方德華,也並不明了。

在座的總裁、高管們,雖然都為林氏集團的蒸蒸日上而感到由衷的興奮,與有榮焉,但是所有人都不免為集團事務越來越繁雜,企業管理日益艱難而感到力不從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算林誠在這兩年連連提拔夏海軍、方宏波、陳文奇、陳郎、董明朱五位高管升任集團副總裁,但是眾人仍未感到工作壓力並未有所放鬆,反而日益沉重。

林氏集團,是時候剎車了!

這是眾人心頭最真實的想法,萬幸林誠作為集團最高領導並未被集團日益擴大的規模而衝昏了頭腦,反而先於眾人一步,率先發現集團過於臃腫的隱憂,這讓眾人感到心頭一鬆,壓力減輕了許多。

眾人沉默半晌,還是夏海軍率先打破沉默,發言道:“我贊成方總裁的意見,集團以地產、超市、汽車、電子為支柱產業,四條腿走路,必定可使集團發展步伐四平八穩,集團根基越發根深蒂固,不可動搖。”

對於方德華建議只保留地產、超市、汽車、電子四大產業作為林氏集團的主體,其他企業則交由職業經理人團隊打理的意見,眾人的看法不謀而合,紛紛贊同方德華的意見。

接下來,眾高管都把目光投向了林誠,畢竟林氏集團是林誠一手一腳開創起來的,每個企業都是林誠的孩子。

如今這些孩子卻要分成嫡庶兩派,一派被認為是林氏的親兒子,作為集團主體傾力發展;一派則被打成庶子,與父母分家出外打拼,興衰自己一力承擔。

到底誰為嫡子誰為庶子,選擇權都在林誠手裡,就看林誠下不下得了這個決心了。

林誠低頭思索良久,未來中國哪個行業最掙錢,作為重生人士的他自然一清二楚,後世中國富豪榜亦早就為他指明了方向:房地產、網際網路。

房地產不用多說,任何重生者只要不是道德潔癖,都知道房地產是當今中國最掙錢的行業,放棄房地產業這個超級聚寶盆,那只有腦殘才會做出這種決定。

網際網路業則是中國未來最具潛力的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網際網路和實體行業一結合,其發展潛力連房地產業都要甘拜下風,這無疑將是林誠未來發展的最重要方向。

至於方德華提到的超市、汽車、電子三大行業,雖然掙錢指數不如房地產和網際網路,但也是第一梯隊的掙錢行業,而且這三大行業規模龐大,能提供龐大的就業人口,符合林誠“挾員工以攝朝廷”的戰略,自然是不可放棄的產業。

除了這五大產業外,林誠看重的另一大產業還有物流業,方德華等人之所以看不到物流業的發展潛力,自然是因為時代侷限了他們的眼光。

他們並不知道,未來單單是淘寶一個網路購物平臺的興起,就足以支撐快遞業的半壁江山,讓數十個快遞公司生存下來,並發展壯大。

現在馬耘還在網際網路寒冬中孤單前行,阿里巴巴還是一個只出不入的賠錢公司,他們當然看不到物流業的黎明曙光。

然而當時光來到07、08年,網路購物就會呈現井噴式的爆發,進入移動智慧時代,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實現快捷便利的網購,打得傳統實體行業叫苦連天,蕭條無比。

而如今都快活不下去的快遞公司們,也會從被人無視的小嘍囉,一躍成為財富榜上的新貴,例如順豐王衛,在富豪榜上一片地產大佬、網際網路大佬的夾縫中,硬生生被他擠進富豪榜前十,堪稱傳奇!

如今,林誠早在前年就開始佈局,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大建林氏物流園區,從中可以看出林誠對物流業的巨大野心。

想到這裡,林誠該怎麼下決斷便不言而喻了,地產、網際網路、超市、物流、汽車、電子六大行業,就是林誠最為看中的六大支柱支柱型產業。

林誠待眾人消化了方德華的意見後,這才說道:“老方的意見是老成謀國之言,四條腿走路的比喻確實非常形象,很適合林氏集團的發展。

但是,我認為還不夠,四條腿走路哪裡有六條腿走路穩妥!

除了地產、超市、汽車、電子這四大支柱型產業外,我們林氏還應該重視網際網路和物流業,我們林氏下一步的戰略發展,除了繼續保持對四大支柱型產業的投入外,網際網路和物流業就是新世紀我們林氏保持超高速發展的最大引擎。

很多人可能要問了,自從去年納斯達克股市崩盤之後,網際網路就迎來了全球性的寒冬季節,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倒閉,我們林氏還發展網際網路業,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大錯特錯!我們做生意或者炒股的人都知道,逢低吸納、人棄我取是賺取暴利的最佳手段。

如今,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網際網路企業確實來到了一個寒冬季節,但所有人都下意識忘記了近年來中國網民的數量是保持跨越式增長的。

1997年,中國網民僅有62萬人;1998年,中國網民210萬人;1999年,中國網民890萬人;而在去年,中國網民數量直接跨越千萬級別,達到2250萬人。

以中國網民數量的跨越式增長速度,我預計到2005年,中國網民數量就能超過1億人!

不出幾年,網際網路就有一億人的潛在消費者,諸位想想看,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