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零章 慈善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二零章 慈善計劃

第二天一早,林誠親自駕車送小希希上了幼兒園後,他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林氏集團也該到了做慈善事業的時候了。

關於做慈善,內地貓膩太多,林誠想不出來有哪個企業家做的比較出色的,即使後世捐款最多的王萬達,其捐款資金也僅僅30億而已,相對於他一千多億的身家,堪稱九牛一毛,與國外富豪動輒捐出大半身家做慈善相去甚遠。

當然,這也有國情不同的原因。在國外,企業家做慈善旗下企業可以減免納稅;反觀國內,除了名聲好點之外,政府對捐款企業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優惠政策,而且善款監管不到位的話,說不定還會像張子怡那樣沾上詐捐門之類的麻煩,

國內慈善難為,反倒是香江娛樂圈裡的邵六叔和古樂天給林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邵六叔在香江富豪中排名並不靠前,也就是一百多億港幣的身價罷了。然而在邵六叔去世的2014年,有媒體盤點邵六叔捐贈的六叔教學樓,足足有三萬座之多。

邵六叔不僅在國內各所著名大學捐贈教學樓,在大西南、大西北等貧困地區,都有六叔教學樓的蹤跡。

在林誠看來,邵六叔能活到107歲才去世,他捐建的六叔教學樓居功至偉,整整三萬座教學樓呀,為邵六叔積下了多少陰德?!

和六叔財大氣粗做慈善得名又積陰德相比,低調做慈善九年間便建立九十五所慈善學校的古樂天目的就比較純粹了。

而且古樂天做慈善事業從來不會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像邵六叔捐建的教學樓大部分都是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捐建的大學教學樓;而古樂天捐建的學校卻全部坐落在國內最為貧困的西部地區。

古樂天做慈善從來不求名,由於他捐建的學校大都坐落在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貧窮落後,媒體業很不發達,許多就讀古樂天慈善學校的學生們甚至還以為古樂天是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呢,根本不知道他是香江大明星。

直到紙包不住火,古樂天低調做慈善被媒體曝光,人們這才知道,有一位香江明星行善而從不張揚,默默的做了九年的慈善,每年平均捐建學校達到十座以上。

邵六叔和古樂天他們做的慈善事業給了林誠一個很好的啟發,他決定不把錢直接捐給國內的慈善機構,而是在林氏集團內部組建一個慈善事業部,專門給國內貧困地區建立慈善學校。

邵六叔、古樂天他們做慈善的時候都是很低調的,如果不是2014年邵六叔去世,有媒體和網友統計出六叔樓有三萬座之多,誰知道邵六叔居然不聲不響的就幹下了這麼一件大事啊!

古樂天也同樣如此,他捐建了近百座慈善學校也從來不張揚,若不是有媒體自己發現,網友們也不會知道中國居然還有這麼善良的明星存在。

如果不是古樂天低調捐建慈善學校的事情曝光,光憑最近幾年裡他主演的幾十部爛片,網友們早就對古樂天大噴特噴了。

哪像後來,即使老百姓知道古樂天主演的電影必定是爛片,就衝著古樂天積極做慈善的名聲,他們也會進電影院捧場的,就當是支援古仔的慈善事業了。

當然了,邵六叔和古樂天做慈善最聰明的一點就是他們都向雷鋒同志學習了,雷鋒同志做完好事有把好事記錄在日記本上的習慣,而邵六叔和古樂天捐建教學樓也有以自己名字來命名教學樓的習慣,所以他們也因為慈善而美名遠揚。

所以林誠打算向邵六叔、古樂天學習,捐建慈善學校、教學樓不發新聞通稿不搞事,低調捐建,直到新聞媒體、老百姓自己發現到處都有林誠慈善小學、林誠教學樓才一舉成名天下知,這簡直是網文裡無形裝逼最為致命的典範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林誠熟知後世歷史,知道2008年川省將會爆發震驚世界的五一二大地震,於是林誠便打算自己捐建的教學樓大部分將向川省傾斜,尤其是發生地震的災區,林誠將在災區的每一個村鎮都建立質量過硬的教學樓,讓這些教學樓成為地震爆發時的避難所。

想想看,如果五一二地震一旦爆發,林誠所捐建的教學樓全部矗立在災區上,沒有一座教學樓倒塌的,這可以為林誠積下多大的陰德,博取多大的名聲啊!

然後媒體們就會像邵六叔去世那樣自動自發去統計林誠所捐建的教學樓,到時候他們就會發現,林誠所捐建的教學樓將會超過數萬座,範圍遍及祖國東西南北。

而網友們、鍵盤俠們知道這個訊息後,一定會把林誠當作慈善之神來膜拜,而那些受惠於林誠慈善學校、林誠教學樓的學子們,當他們從學校畢了業,他們又豈會不對林誠感恩戴德?

而最重要的是,林誠捐建的教學樓在大地震中活命無數,為祖國建立大功之後,那林誠無疑就會得到政府的青睞,只要林誠不是鬧出什麼天怒人怨的大事,那林氏集團就沒人敢去動它,絕對穩如泰山了。

當然,除了捐建慈善學校、教學樓之外,林誠起意做慈善,其實還是受了小希希坎坷身世的影響。

小希希雖然住在城裡,可她的遭遇又跟內地千千萬萬的留守兒童們何其相像,他們的父母都是因為打工掙錢而忽視了兒童們的成長,對兒童疏於照顧,使得留守兒童成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的犧牲品。

後世據權威機構統計,國內的留守兒童有5800萬之多,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父母的引導教育和情感陪伴,使得他們逐漸淪為弱勢群體。

就以林誠身邊人來說,雖然他所在的連江並不算貧困地區,但連江大部分青壯年都到大城市打工,村子裡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社會發展極其畸形。

而林誠在網上更是看到過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的悲劇,比如老人帶小孩不力,小孩跌落開水鍋裡燙死,小孩跌落池塘淹死,或是被流浪狗咬死之類的新聞簡直不要太多。

如今林誠有錢又有能力了,他不想這些悲劇再在祖國大地上演,他要專門建立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慈善機構,專門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