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八章 劍指深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八章 劍指深發展

“三十萬員工的大型工業園?初步投資不低於十億人民幣?此言當真?”

李志斌忍不住擦了擦腦門上並不存在的虛汗,心情變得忐忑起來,深怕林誠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突然給自己來一句“剛才只是開玩笑的,你不會當真了吧?”

只見林誠說道:“我林誠雖然年少,但一向牙齒當金使,而且我身為林氏集團總裁,對於集團的戰略計劃有著一錘定音的權力。

這次林氏集團決定在粵東省建立一個大型工業園,並非是我一拍腦門子就決定下來的,而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

只是建立大型工業園的地區我們林氏集團暫時還沒有定論,但我們主要考察的目標就是莞城和鵬城兩個城市,對於莞城李市長應該也有所瞭解,這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界工廠,是許多著名製造企業的首選之地。

當然,鵬城也不差,鵬城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光論名氣就足以甩掉莞城八條街,在我的心目中,鵬城是比莞城更為優先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我們林氏集團發展到如今的地步,開廠子掙錢已經不再是我們的首要目的,提高我們林氏集團的影響力以及回報社會,才是我們當前最為看重的。

如果我們林氏把工業園建立在鵬城,那麼依託鵬城的巨大影響力,我們林氏集團的影響力一定會水漲船高的,這無論對鵬城政府還是對我們林氏集團,都是一筆雙贏的大專案。

只是在商言商,我需要聽聽李市長給我們開出什麼優惠條件,畢竟這麼一個大型工業園,沒有政府的支援絕對是開不起來的。”

李市長聞言沉默了,林誠說的沒錯,在商言商,商場上企業之間需要競爭,而在招商引資上,鵬城也需要和其他城市展開競爭。

其實林氏把工業園建在莞城,從成本控制上,莞城反而比鵬城更具優勢。

而且莞城雖然號稱世界工廠,可這些工廠大多是中小型企業,林氏一旦在莞城建立工業園,那麼林氏集團就會以巨無霸的姿態君臨莞城,成為莞城上下都捧在手心裡的大寶貝。

反觀鵬城,林氏集團雖然牛逼,可是和一些大型國企、外企相比,地位還是要排在他們之下的。

鵬城的大型企業太多太多了,平安集團、富士康、華為通訊、中興通訊、華強集團、康佳集團這些大型企業和林氏相比,反而還佔據著先入為主的優勢,林氏夾雜在他們中間,一個不好甚至會有泯然於眾的風險。

當然,相比莞城,鵬城的優勢更多,光是一個全國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就足以抵上莞城所有的優勢。

另外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思想開放的政府官員,各地雲集的海量人才,海陸空全方位便利的交通等等,這些優勢都是莞城萬萬比不上的。

李市長想了想,道:“林總,七通一平這是政府提供給你們最基本的條件,另外,我們還會在龍崗批一萬畝的工業用地給予你們林氏建造廠房、生活社群,地價按照鵬城最低工業用地價格算。”

林誠笑道:“李市長,我覺得這些條件很普通,即使是莞城也能開出這些條件來,為了讓林氏在莞城建廠,我認為他們甚至還能開出比你們鵬城更多讓利的條件。”

李市長皺著眉頭,道:“那林總的意思是……”

林誠圖窮匕見,這才展露出他的真正目的,笑道:“李市長,不瞞你說,我一直想要進入國內銀行業,可礙於國內政策,不允許私人控股國內銀行,所以我便想曲線救國,入股鵬城發展銀行,股份不需要多,只要百分之五就夠了,我就安心做個小股東。”

林誠想要入股鵬城發展銀行,倒是出乎李志斌的意料之外,剛才他還以為林誠會獅子大開口,提出讓他感覺難為的條件出來呢。

鵬城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於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認購形式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

這家國有銀行完全屬於鵬城政府,是鵬城政府全資建立的國有銀行,目前擁有總資產三十八億,如果林誠要入股百分之五的話,還得拿出一點九億的真金白銀才行,這對於鵬城政府來說,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李志斌認為,林誠之所以想要入股發展銀行,無非是林氏集團的資質是民企,無法從大型銀行中辦理鉅額貸款,所以便盯上了鵬城的發展銀行吧。

想到這裡,李志斌的表情若有所思,認為已經搞清楚了林誠入股發展銀行的目的,於是便道:“鵬城發展銀行我們市政府擁有很大的發言權,不過我還需要在市長辦公會議上徵求一下各方的意見,明天就能給你一個答覆。”

林誠點點頭,道:“那我就恭候市長的佳音了。”

其實李志斌小看了林誠的野心,林誠的最終目的的成為發展銀行的大股東。

改革開放到現在,隨著世貿談判的深入進行,曾經被政府嚴格控制的銀行業,也開始陸續開放了。

林誠記得,2004年6月的時候,鵬城發展銀行更是引來了外來資本,讓其成為發展銀行的大股東。

在銀監會的鼓勵和推動下,國內銀行紛紛大舉引進所謂的國外戰略投資者,當年美帝的新橋資本便以12億元人民幣買下了鵬城發展銀行百分之十八的股份,成為深發展的第一大股東。

林誠認為,自己成為深發展的小股東後,有助於將來自己截胡新橋資本,讓自己旗下的今日資本成為深發展的大股東,並實現他控股深發展的最終目的。

林誠身為重生者,自然知道中國的壟斷行業最為賺錢,像國內的國有銀行、三桶油無一不是一本萬利的暴利買賣。

這些壟斷企業一旦上市,林誠就敢拿出大半身家去買他們的股票,要知道,在2003年4月,巴菲特以4.88億美元買入中石油H股23.4億股,買入均價為1.6港元。

5年後,在2007年7月至10月,巴菲特將中石油股票全部賣出,每股賣出價約為13.5港元。

這筆交易為巴菲特帶來了35.5億美元的稅前投資收益和稅後分紅約2.4億美元。

如果林誠能成功截胡新橋資本的話,這筆買賣帶來的利益絕對不低於巴菲特購買中國石油的這一經典投資。

更何況深發展還是一隻會下蛋的老母雞,成功控股了這家銀行,林氏集團以及林誠控股的內地企業,就再也不會為資金短缺而發愁了,這對於林誠未來建立林氏財團的終極目標,無疑有著巨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