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九章 清江鉅變,勾畫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零九章 清江鉅變,勾畫藍

5月25日,清江下起了淅淅瀝瀝的春雨,林誠陪同雙雙升職的清江市長張經北、副市長劉建國踏上了橋江區的大地,前來參加清江飛翔技校的開校典禮。

林氏集團從清江出發,進而發展為全國第一民企,這巨大的政績反哺到清江政府,對林氏集團支援力度最大的張經北、劉建國兩人自然分潤了最大部分的功績,兩人行政級別雙雙晉級就是明證。

林氏集團對於清江市的改變是巨大的,無論從GDP還是納稅、就業率等一系列硬指標,林氏集團在清江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

就以如今全國各地最為重視的GDP指標來說吧,1996年清江市的GDP僅為135億,可1997年隨著林氏集團的橫空出世,清江GDP赫然飆升到213億,比1996年高出了57%,GDP增長率排名粵東省第一。

清遠市的GDP排名,也一下由全省的倒數第三,飆升到第十二名,從萬年吊車尾的角色,躥升到中游了。

納稅就更不用說了,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綽號,清江林半城的綽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僅僅是林氏集團的納稅,就超過清江稅收的一半了。

至於就業率,光是一個飛翔機械廠,工人就多達八萬,這些工人多為清江本地人,而清江總人口,也才110多萬人罷了。

林氏集團對於清江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許林氏集團在清江佔有的體量委實太大了,年初的時候還有官員提議說要壓一壓林氏集團,不要讓清江患上林氏集團依賴症云云。

可隨著林氏集團總部以及一些比較高精尖的企業遷移到花城,清江政府頓時急眼了,那位提議說要壓一壓林氏集團的官員第一時間就被扔到政鞋坐冷板凳,全市與林氏集團交情深厚的官員紛紛登上林家大門說情,懇請林氏集團不要遷移。

直到林福榮保證除了集團總部以及一些高精尖企業遷移到花城外,大部分企業都留在清江本地,這才讓清江大大小小的官員長舒了一口氣。

這就是人為什麼老是犯賤的原因了,當你擁有一樣東西的時候,往往會當它是一根草,不屑一顧。

直到你失去它,才會驚覺它對你根本就是不可或缺。

清江市上上下下,也是到了清江總部遷移的時候,才發現林氏集團對清江意味著什麼,沒有了林氏集團,清江一下就會被打回原形,再度成為粵東萬年吊車尾的角色。

透過這件事,不僅僅是清江市官員意識到了林氏集團對清江的重要性,林氏父子也意識到了林氏集團的價值所在。

於是林誠這廝就趁機提出要在清江建立一所技術院校的條件,以作為林氏集團後備人才的培養基地。

當然了,建校費用由財大氣粗的林氏集團負擔,不需要政府為此撥款一毛錢。

不用政府撥款由林氏自主建校?

對於這個建議,清江市上上下下官員自然無任歡迎啦,至於學校地皮嘛,清江什麼都不多,就是地皮多。

開玩笑,在粵東各市中,清江可是以19000平方公里排名第一的,清江在粵東人的印象中,一向是地廣人稀,山多水多。

這一次林誠回清江,並沒有驚動太多人,他坐在張經北的桑塔納公務轎車上,輕車簡從,一路行駛到了橋江區的郊區。

離飛翔技校還有兩裡路,三人就下了車,走在北江邊上,身後跟著三位秘書,他們穿著雨衣,為三人打起了雨傘。

對此,三人並未拒絕,畢竟身體可是自己個兒的,如今正是春雨連綿的日子,正是感冒多發期。

至於會不會被群眾看到影響不好?

呵呵,現在還有哪位官員真當自己是公僕的嗎?!

群眾吃飽了撐的才會多管閒事呢,中國自古以來,官員就是官老爺,從來沒有變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到北江水清澈見底,前世早已習慣北江泛黃的林誠不由感慨道:“清江的水真是清啊!張市長,劉叔叔,請容我多說一句,即使我們清江要大力發展經濟,也不能忽視了環境保護,不能讓清江河落得個北方河流泛黃的下場。”

後世能登上一省老大位置的張經北,對於環保的重要性自然有著極高的認識,他點點頭道:“環境保護關係著子孫後代的生存土壤,我們確實該重視起來。只是現在老百姓才剛剛能吃飽飯,對於當今的執政黨來說,經濟發展仍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林誠想了想,道:“恕我直言,張市長,我們清江除了市區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山地,交通極為不便。

以我們清江的地理環境劣勢,我認為一昧的發展工業是沒有出路的,光是區區一個林氏集團,清江就已經裝載不下了,清江不可能再有第二個林氏集團。

至於清江未來的發展,我認為清江旅遊大有可為。我們清江旅遊資源豐富,五大類資源各具特色,分佈在各景區內的點達五十多處之多,是粵東省旅遊資源大市之一,素有溫泉之鄉、漂流之鄉、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等美譽。

比如連慶的大青山地下河,南江的千年瑤寨民俗特色村,英城的寶晶宮與地下溶洞,古龍峽、黃騰峽大漂流,銀盞溫泉,以及在建的清江影視城等等景點,如果能把這些景點好好經營起來,絕對可以以旅遊為立市根本,打造出一個清江旅遊城市出來。”

林誠這一番肺腑之言,委實震驚了張經北和劉建國,這番話雖然在語言表達上還有些稚嫩和缺陷,可如果好好整理一下,絕對可以當做指導清江未來經濟發展的宏偉規劃啊!

張經北後世能當上封疆大吏,魄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當即對身邊的秘書道:“小王、小周,你們把林誠說的景點都記錄起來,之後的一個星期除了有重大會議之外,我將下到這些景點進行考察,是否以旅遊產業作為我們清江立市的根本,此次考察至關重要。”

“是,張市長。”兩位秘書立即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