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四七章 王詠慶家族,海滄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四七章 王詠慶家族,海滄計劃?

和王雪虹、陳文奇簽訂了入股協議,林誠很快就將資金打入威盛、HTC的賬戶,王雪虹對林誠就更加熱情了。

下午,林誠在威盛公司的小會議室休息的時候,王雪虹的父親王詠慶甚至親自向林誠打來了電話。

“林誠先生嗎?我是王詠慶,晚上到我家來吃頓便飯吧,我代表寶島的企業家們歡迎林誠先生的到來。”王詠慶直截了當的道。

作為寶島的經營之神,王詠慶在寶島的地位確實有資格代表寶島企業家。

王詠慶依靠著堅持兩權徹底分離的管理制度,將臺塑集團發展得風生水起,如今臺塑集團早已發展成為寶島企業的王中之王,與臺塑集團企業有著存亡與共關係的下游加工廠超過1500家,在寶島的富豪排名中長期雄居首席。

若論財富,王詠慶的身家不如林誠的十分之一,可若論在亞洲地區的商業影響力,林誠如今還是比不上王詠慶這等實業界大佬的,這些老狐狸紮根太深太久了,真真正正是跺跺腳就可以引發大地震的強人。

當然了,林誠對於王詠慶先生還是非常尊崇的,畢竟王詠慶最為人所知的除了他一手建立的臺塑集團外,2008年的大地震,王詠慶捐款一億人民幣支援災區重建的善舉為國人所稱頌。

只是還有十年,王詠慶就會駕鶴仙去,這也難怪王雪虹進入10年代後決策失誤漸漸增多了,沒有老父親王詠慶的幫襯,王雪虹激進有餘,穩健不足啊。

“晚輩剛說請王女士帶晚輩去拜訪您老人家呢,沒想到您的電話就打過來了,晚輩何德何能,竟勞煩前輩誠摯相邀,榮幸之至啊!”林誠恭聲道。

“林誠先生太見外了,你身為我們華人的首富,世界富豪排名前十的存在,真真正正為我們華人爭光了。今晚能大駕光臨寒舍,才是我王某人的榮幸呢,我必掃榻以待。”王詠慶哈哈笑道。

……

傍晚五點,王雪虹、陳文奇攜林誠、蕭嬙來到臺北郊外的王宅,王詠慶不顧已經八十一歲的老邁身體,竟親自來到大門口迎接,給足了林誠面子。

“林誠先生,歡迎你的大駕光臨,請。”王詠慶握著林誠的雙手寒暄道。

“王前輩,怎敢勞煩你出門迎接呀,太客氣了,請。”林誠不卑不亢道。

其實王詠慶對林誠如此禮遇也是有原因的,他畢竟已經年逾八十,時日無多,便想著為自己的子孫後代結交一些有能力的年輕人,希望對方能在自己去後對自己的子孫後代多加照顧。

而年僅十八歲就已成長為華人首富的林誠自然就是王詠慶最大的結交目標。

為了迎接林誠,王詠慶不僅自己親自出迎,他還帶了兩個女兒過來介紹給林誠認識,分別是大女兒王瑞樺、王瑞喻。

來到大廳,王詠慶向林誠介紹道:“林生,這是我的女兒王瑞樺、王瑞喻,至於雪紅就不用介紹了,你們已經是合夥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瑞樺女士、王瑞喻女士,你們好,認識你們很高興。”林誠分別跟二女握手寒暄道。

“林誠先生果然是少年英傑,年輕有為啊!”王瑞樺笑道。

“沒錯,林誠先生年方十八就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真是羨煞旁人。”王瑞喻亦讚道。

對於林誠這個年輕的華人首富,王家諸女自然知道父親如此厚待他有何用意,所以對林誠都表現得分外尊敬。

至於原本該繼承王詠慶家業的大兒子王文羊,早在兩年前因為跟女星李安妮的婚外情事件,而被逐出了王家,失去了繼承權。

次子王文翔,長期在美帝工作,目前任臺塑美帝塑膠公司總經理,關於他的成長與生活情況,外界知之甚少。

王詠慶家族其實是一個大家族,王詠慶不僅娶了三房老婆,外面還有一個外室。

十年之後當王詠慶去世,關於家產的繼承權引發了王詠慶家族非常大的紛爭,妻室、兒子、女兒、養子、私生子、侄子打作一團,比七國還要亂。

不過從王詠慶逝世前的安排來看,他最為看重的應該還是三房的大女兒王瑞樺、二女兒王瑞喻,畢竟他在去世前組建的“七人決策小組”,其中包括三房大女兒王瑞樺、二女兒王瑞喻,以及兩個侄子及三位企業高管,由七人行使臺塑集團的最高決策權。

王詠慶去世後的遭遇同樣令得林誠心中凜然,以如今林誠水晶宮的規模,可以想象未來林誠的子女規模肯定要比王詠慶還要龐大得多,如果林誠去世之後他們也像王詠慶家族一般爆發爭產大戰的話,估計林誠會氣得從棺材裡爬出來。

晚上林誠在王詠慶家吃了頓便飯之後,王詠慶便邀請林誠到他家書房喝茶詳談。

王詠慶抿了一口茶,道:“林誠先生,不知道你是否對海滄計劃有所耳聞?”

“海滄計劃?”林誠眉頭一皺,不知道王詠慶在這個時候提起海滄計劃到底是何用意,莫非他還賊心不死?

對於海滄計劃,林誠當然很清楚,1989年,王詠慶表示要在大陸投資70億美元搞一個超大石化工程,計劃投產後年生產乙烯70萬噸,煉油1000萬噸。

當時大陸確實非常急需外部投資,王詠慶如此巨大的投資自然令得大陸官員無任歡迎了,286親自拍板,準備拿出1.5萬公頃土地,成立海滄特區,專門為這個超級工程鋪路。

然而王詠慶眼見大陸這麼好說話,卻臨時反悔,要求把最開始定的生產乙烯100%外銷合同改成100%內銷,這樣一來大陸生產乙烯的廠子根本沒法存活,大陸的乙烯甚至整個能源產業全部都得唯臺塑馬首是瞻。

而臺塑肯定會成為世界前幾位的石化公司,未來呼風喚雨的三桶油能不能繼續坐大都尤未可知。

就是如此苛刻的條件,對外資無比飢渴的大陸居然也答應下來了,好在這時民黨壞心做了好事,行政院長郝伯寸緊急出臺所謂的“郝三條”,全面禁止臺塑集團到大陸投資,這才挽救了大陸乙烯工廠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