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啟九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九一章 投資,捐贈,回饋,返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九一章 投資,捐贈,回饋,返程

聽了唐益農的話,林誠心中一下就有底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是扶貧投資的正確打開方式嘛!

如果政府官員都像劉子非那樣一開口就直接問企業要錢,擺明了打秋風,即使王萬達來了,也會被他給嚇跑的。

想想看,連王萬達這樣具有深厚城府的大佬都給一個黔省娃娃縣長的獅子大開口給氣的發飆,更何況林誠這個喜歡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年輕人呢。

如果官員都是黔省娃娃縣長這樣的人,就算連江是林誠家鄉,林誠也不會投一分錢進去的,否則只會便宜了某些蛀蟲。

畢竟林誠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跟他們又非親非故,憑什麼便宜這幫人!

好在縣長唐益農還算上道,林誠就喜歡跟這樣有經濟能力的地方官打交道,畢竟大家說話都是在一個頻道上的,不會出現雞同鴨講的尷尬。

想了想,縣造紙廠在連江可以算的上是家龍頭企業,對於造紙業林誠也有心染指,至於後世鋪天蓋地對造紙廠汙染環境、破壞植被的指責,林誠倒是認為對於此時的連江來說,考慮環保問題還為時過早。

而且連江的森林覆蓋率高達80%,林誠返回家鄉入目所見,除了綠色,還是綠色,是真正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地,即使縣造紙廠規模擴大十倍,也不見得會對連江的綠化環境造成多大的汙染。

當然了,林誠作為一個重生者,對於自己的家鄉肯定不會帶著故意破壞的想法的,倘若達成投資縣造紙廠的協議,該有的環保措施及裝置他還是會準備充足妥當。

至於採礦場,林誠知道連江山地多,鐵礦、煤礦資源還算豐厚,對於林氏集團旗下的北江鋼鐵廠來說,無疑是個有力的補充,如果能投資連江的礦場,倒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最後說到南崗瑤寨,這無疑是後世連江縣在粵東最出名的一個特色旅遊專案了,可以說在未來連江政府的財政收入中,南崗瑤寨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同樣具有非常大的投資價值。

雖然林誠身家三千多個億,這三筆投資即使能成功,每年給他帶來的收入最多只有幾千萬,跟蚊子肉沒什麼區別。

但林誠作為一個合格的商人,任何成功的生意即使再小他都願意做,畢竟這是他身為一個商人的職業道德。

於是林誠便道:“我對縣造紙廠、縣採礦場以及開發南崗瑤寨都有幾分興趣,有兩種投資方案提供給諸位領導選擇。

其一是林氏集團出資一千萬,全資收購縣造紙廠、採礦場,以及南江瑤寨七十年的開發權。

其二便是林氏集團出資三百萬,入股縣造紙廠、採礦場,以及和政府聯合開發南崗瑤寨。

這兩種投資方案尚不完善,只是林某人的口頭意向,如果貴方同意林氏的投資,我會立即派人前來對造紙廠、採礦場、南崗瑤寨進行考察、估值,作出一個合適、合理,能達到雙贏的投資方案。

諸位領導,你們覺得怎麼樣?”

林誠出的這道選擇題,還真是把連江政府的領導給難住了,很快,劉子非和唐益農就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人馬,針對林誠的投資方案討論乃至爭吵起來。

劉子非是省裡下派來的省管幹部,他打心底裡根本看不起連江這個山卡拉,如果能用年利潤僅僅幾十萬的造紙廠、採礦場,以及他一向嗤之以鼻的南崗瑤寨,換來一千萬的財政收入,何樂而不為?

要知道,如今是1999年,連江一年的財政收入,都未必有一千萬呢。

而唐益農一派的官員當然知道縣造紙廠、採礦場、南崗瑤寨未來肯定大有可為,否則號稱擁有天賜之眼的林誠也不會看得上這三大投資專案。

所以他們傾向於和林氏集團合作,搭林氏集團的順風車,把造紙廠、採礦場、南崗瑤寨發展壯大,細水長流。

然而在內地的官場生態環境,雖然縣長是主管經濟的法人,但樞機才是連江說一不二的老大,最終唐益農還是未能爭得過劉子非,連江政府決定和林氏集團做一錘子買賣,以一千萬把三大專案打包賣給林氏集團。

……

談完投資,林誠好不容易回一趟家鄉,捐資助學、修橋補路也是應有之義。

雙方達成了投資的口頭協議後,林誠當即拿出一張五百萬元的支票,給連江實驗中學及連江民族中學兩所學校各捐贈一百萬元人民幣,修建教學樓和圖書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三百萬則是給三江到寨崗地段修一條公路,另外連江到清江,連江轄區內的路段也要修繕一番。

此外,林誠還提出對捐贈的五百萬款項派出審計代表,監督五百萬善款的使用情況,要求政府務必把善款用到林誠捐贈的範圍內。

對此,劉子非自然是滿口子答應下來,畢竟能白得五百萬,不答應就是傻子了。

林誠心底卻搖了搖頭,以劉子非的表現,他當然明白這捐出的五百萬肯定會有不少資金挪用到其他地方去的,不過如果能有三百萬用到助學、修路方面去,林誠也就不打算計較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嘛。

但是如果用到助學、修路的資金連一半都達不到,那林誠可就要好好跟劉子非計較一番了。

……

解決了扶貧投資和助學修路事宜,林誠此次的過年回家之行總算是宣告結束了,在這短短了一個星期年假中,林誠回家當然不是純玩。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林誠也仿效了劉京東的一番土豪做派,給全村每家每戶攏共發了一百萬塊錢的紅包。

如今才1999年,萬元戶都還是個相當稀罕的年份,而高林村總戶數也只不過是區區八十六戶而已,林誠發下的一百萬,平均每戶能拿到一萬多塊錢,足以讓他們脫貧奔小康了。

至於想要致富的村民,林誠則資助了村民們一百萬塊錢,集體成立了一家生豬養殖場,其規模是全縣最大的,想必發展起來應該不難,畢竟高林村家家戶戶養豬是幾輩子的傳統,對於養豬並不陌生。

年初八上午十點,在家鄉父老的親切目光中,林誠一家告別鄉梓,踏上了返回花城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