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生之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吹響號角(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 吹響號角(三)

wish公司的486d 25mhz cpu晶片推出了,自然要有與之配套的承載cpu的主板芯片組和主機板。wish公司的主板芯片組正式型號為480d-pe,應用此芯片組的主機板則簡稱為486d主機板。

480d-pe型號對應的含義,480d自然對應的486dcpu,而p、e這兩個字母則分別對應四項關鍵性的技術創新。“p”對應著pga針柵陣列封裝的封裝技術,也對應著pci匯流排技術;“e”則對應著edo dram記憶體技術,也對應著eide2)硬碟接口技術。

pga針柵陣列封裝的封裝技術,前面已經介紹過,不用多說。而pci匯流排技術,這個日後十幾年的時間內電腦使用者都知道的技術,被wish公司在1988年開發出來,應用到了486d主機板上。

pci匯流排的技術規範不用多做介紹,原本歷史中,pci匯流排技術是intel在1992年推出的,現在被wish公司提前4年推了出來。1988年時的pc電腦,主機板所應用的匯流排技術是isa匯流排,以及目前intel公司秘密研制開發的,不久即將推出的eisa匯流排技術。

16位的isa匯流排技術,肯定不如32位的pci匯流排技術。即使intel公司秘密研制開發的eisa匯流排技術,雖然是準32位的,但也只是isa匯流排技術的擴充套件匯流排,而且由於eisa匯流排技術成本過高,自然比不過成本低廉的pci匯流排技術。

edo dram記憶體技術,這又是486d主機板所應用的一項關鍵性的新技術。目前的電腦市場上,所應用的記憶體技術,都是fpm dram技術。

fpm dram記憶體技術,是intel公司在去年1987年推出的,廣泛的應用於386和286電腦上。雖然fpm dram記憶體技術,對於386和286電腦,是很適合,但對於wish公司的486電腦就不適合了。

進入486時代後,計算機的處理器、內部匯流排、作業系統、應用程序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內存容量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不說fpm dram記憶體技術的數據傳輸數率,就說fpm dram記憶體技術限制記憶體最大只支援32mb這一點,就不能被486電腦採納。edo dram記憶體技術所支援的內存容量卻比這個大的多,而且在數據傳輸數率上,edo記憶體至少比fpm記憶體快30%以上。

其實,以張少傑來想,edo dram記憶體技術也有很多缺點,比後來的sdram記憶體技術差很多。關鍵是edo dram脫胎於fpm dram體系,兩者的工作原理有很多的類似,也同樣有很多的不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生產fpm dram記憶體晶片的生產線和生產裝置,只要做少部分的改動升級,就可以生產edo dram記憶體晶片,兩種記憶體晶片的製造成本當然相差無幾,而edo dram效能優秀而在目前的生產條件下成本也不高。

考慮到wish公司是頭次進入這個行業,要推廣自己的記憶體技術,當然要選擇一個能夠平穩過渡,讓第三方記憶體晶片生產廠商能夠順利的生產的記憶體技術。這樣的話,edo dram記憶體技術,自然是比sdram記憶體技術,更加正確的選擇。

張少傑可不想重導歷史上intel和rambus公司,在rdram記憶體技術上所犯的錯誤。要知道當時rdram記憶體技術可是比sdram記憶體技術先進的多,不還是因為成產成本過高、生產線和生產裝置必須更新換代,而最終成為了一個失敗的技術產品麼?

值得一提的是,應用edo dram記憶體技術,wish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塊16mb記憶體晶片。這塊16mb記憶體晶片的研發成功,不僅僅代表了它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單顆記憶體晶片,在此1平方釐米大小的矽片上整合有的3500萬個電晶體,也標誌著世界半導體工業,進入了超大規模積體電路(ulsi)階段。

這個的意義,可比edo dram記憶體技術的創新更為有意義的多。wish公司憑藉著,在16mb edo dram記憶體晶片上所凝聚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技術,以及在486d晶片上所凝聚的6英寸晶圓、1微米工藝技術,代表了wish公司在晶片製造工藝和技術上,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至少是已經達到了intel公司相同的水平之上。

wish公司雖然研制成功了單顆16mb的記憶體晶片,但這只是實驗室的工程產品,不管是執行環境,還是生產成本來說,目前自然都還不能向市場上推廣。對於edo dram記憶體,wish公司首批推出的是單顆1mb的記憶體晶片,這樣內存條的總容量就是在4mb到16mb範圍之內,這也是與這時的pc電腦相適應的。更高的容量,以後自然會逐漸推出。

wish公司的486d主機板上,所應用的又一項關鍵性技術,就是eide2)硬碟接口技術。

eide硬碟接口技術,相比較目前的pc電腦上,所使用的ide硬碟接口技術而言,它增加了2種pio和2種dma模式,把最高傳輸率提高到了16.7mb/s,同時引進了lba地址轉換方式,突破了ide技術固有的504mb的限制,支援最高可達8.1gb的硬碟。

當然之所以採取eide技術,而不採取日後更為先進的ultradma/33、ultradma/66技術,這也是出於記憶體技術出於同樣的考慮。考慮到成本的問題,和生產線的平滑升級,更有利於此技術的推廣應用。

而且為了更加有利於eide技術的推廣,也同時讓電腦使用者不至於丟棄之前的ide介面的硬碟,造成使用者的損失,讓更多的使用者投入到wish公司的486電腦的懷抱。wish公司還推出了一種eide適配卡產品,這種eide適配卡,能夠讓ide升級為eide,從而可以使用以前的ide介面的硬碟。

在硬碟產品方面,除了應用eide硬碟接口技術之外,wish公司實現了去年公佈的mr磁頭技術的產品應用。首次推出了應用mr磁頭技術、支援eide介面的硬碟,首批最高一款單體硬盤容量,達到了創目前世界記錄的500mb。

之所以在486 cpu和主板芯片組等486電腦核心配件上,使用了這麼多的新型技術,這都是為了規避舊有的技術專利,那些舊有的技術專利可都在intel或ibm公司手上。ibm公司還好說,intel公司怎麼會給wish公司這些專利的使用權呢?

所以wish公司就一步到位的應用了如此多的新技術。當然,歷史中這些新技術,大部分的確就是在486電腦時代被應用的,所以正好配套適用。

pc電腦需要開放的環境,技術的推廣也需要開放的標準,這才能發展推廣,得到眾多廠商的支援,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事實。wish公司對於這些新技術的推廣,同樣採取了開放的態度,對於技術標準採取了開放的策略。

首先wish公司對於480d-pe芯片組,雖然自己也生產原廠主機板,但此為主板的高階產品,對於wish公司的眾多技術,都進行了應用,並且產量並不多。就如同intel公司也會推出自己的原廠主機板一樣,不會造成第三方廠商的競爭困擾。

與wish公司原廠主機板不同,第三方主機板廠商推出的基於480d-pe芯片組的主機板產品,配置和功能方面要靈活很多。因為不能觸碰技術專利的原因,wish公司的原廠主機板全部是新技術,雖然在效能和穩定性上絕對出色,但畢竟缺少對舊有配件的支援,所以一般只適用於新電腦的使用者。

但480d-pe芯片組除了支援一大批新技術之外,對於舊有的isa介面插槽、fpm dram記憶體、ide介面硬碟都是支援的。這些舊有技術專利的擁有者,諸如intel公司、ibm公司之類的廠商,雖然不可能給wish公司以專利使用權,但那些第三方主機板廠商一般由於之前簽署的協議,都擁有這些專利的使用權。

也就是說,第三方主機板廠商推出的486d主機板,完全可以在對pci介面插槽、edo dram記憶體、eide介面硬碟等新技術支持外,再支援isa介面插槽、fpm dram記憶體、ide介面硬碟等舊有技術,以讓電腦使用者可以平穩的升級,不用放棄舊有的投資和資源。這樣就擴大了486d主機板乃至486電腦的使用者範圍。

而wish公司公佈了pci匯流排規範,對於pci技術的應用,任何廠商想推出基於pci介面的板卡產品,無需付給任何專利費用。這樣開放的態度,加上pci技術對於isa技術的巨大優勢,相信很快能夠得到一大批的廠商支援。

至於edo dram記憶體技術、eide硬碟接口技術、mr磁頭技術,wish公司都進行了技術標準的公佈。允許第三方廠商,應用這些技術推出新型記憶體和硬碟產品,所需要付給的專利費用十分的低廉,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還可以提供生產方面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這一切,都是為了推廣技術和產品、佔領市場,而所作的必要犧牲。當然只要能打敗intel公司,佔領市場和形成主流標準,這些犧牲就會十分的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