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生之科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各有所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各有所得

無限移動實驗室的人才有了解決的辦法,可無限網路實驗室的人才呢?到哪去找,怎麼解決?

張少傑知道八十年代中國國內研究計算機網絡的機構,只有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這兩個地方,當時所有中國國內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人才也幾乎都集中在這兩個地方。可直到1987年國務院才釋出雙放政策,進一步放活科研機構,放寬科技人員。現在這兩個國家的研究院所,張少傑怎麼能去挖人?即使那些人才願意,國家也不會放啊。而且國家研究所裡的那些人才要進入什麼公司企業的話,也一般都是進國有企業或者研究院所自己成立的公司。比如說像1984年成立的聯想,就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自己成立的,人才自然不是問題。

由於張少傑公司的事情很忙,關於上學的事情,他每天也就是去上一到兩節課,做個樣子而已。今天是系主任趙興華教授的課,張少傑邊聽著課邊苦惱的想著到哪裡去找人才的事情。想著想著又看看臺上正在教課的趙教授,張少傑忽然有了一個主意,可以去找他幫忙啊。系主任除了是北大計算機系的系主任外,也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找他說不定能有所用處,至少可以知道哪裡可以挖到這方面的人才。

於是在下課後,張少傑找到了系主任趙興華,和他說了這件事。

聽完張少傑的話,趙興華滿臉錯愕之色,然後一拍張少傑的肩膀說:“小夥子挺強嘛!上次我女兒趙萱跟我說,你在一個月之內就做出了全屏翻譯軟體,我先開始還不相信,後來她給我看你做的軟體,我才相信,不過那樣我就已經很詫異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然開了一家公司,還是無限科技那家企業。上個星期我去個軟體所的朋友家,他拿了兩套漢卡,還有ucdos、wps、cced這些軟體給我看,我還誇讚無限科技企業裡這些軟體的作者呢,沒想到卻是你。真沒想到我們計算機系出了一個天才啊!”

“教授,您就別誇我了,我可不敢當。呵呵……”張少傑笑著抓抓頭。

“不過,你現在要找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人才,幹什麼呢?”趙興華以為無限科技企業就是一個軟體公司,所以他對張少傑要找網路方面的人才很是奇怪。

“是這樣的,我們公司要建立一個小型的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研究一些計算機區域網方面的科技,以後可以開發出區域網方面的產品。現在就是缺少人才,我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找,貿然去哪家科研院所裡去挖人才,肯定也沒有什麼結果。所以我想問問教授,有沒有什麼渠道,或者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方面人才的?”張少傑簡單的解釋了一通。

“好嘛!連硬體方面都想涉及,還想自己弄個實驗室,研究計算機網絡技術,野心不小嘛!”趙興華微微一怔後,微笑的開起了玩笑,接著思忖片刻說:“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人才,只有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這兩個地方有了吧,其它的地方我也不知道。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裡我倒是認識不少人,可以代你問問。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嘛,我可以等會讓物理系主任幫忙問問看。不過我可要先說明,因為政策的緣故,想從國家研究所里弄人才可是很困難的,即使有也只有少數幾個。”

“謝謝教授。能問問就行,實在不行,我另外想想辦法。”張少傑笑著說道。

幾天後,趙興華回覆了張少傑,結果說只有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2個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1個人,可以從研究所裡出來,這還是那3個人在研究所裡人緣不好的緣故。這樣少的人才,讓張少傑大失所望,這遠遠不夠他的最低要求。不過又能怎樣呢?總比沒有好吧。於是張少傑就只好把那3個人給先挖了出來。至於人才缺口嘛,張少傑準備退而求次,從各個大學裡挖一些計算機硬件介面、電纜通訊方面的人才。儘管這兩個專業的人才不是十分的對口,但也只能這樣湊合著,給他們做一些必要的培訓了。

不過張少傑也有意外的收穫。那就是趙興華的那個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的朋友,託趙興華向張少傑購買50套wish i型漢卡套件和30套wish ii型漢卡套件。這也算是讓張少傑談了一筆生意,另外也讓無限科技推出的這些軟件產品能夠宣傳一回,畢竟連軟體研究所的研究員都用了這樣的產品,能夠起到了影響和示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不過好笑的是,軟體所的人竟然邀請張少傑大學畢業以後加入軟體所。好嘛沒挖到人才,卻有人要挖自己,對於這樣的邀請,張少傑自然是謝絕了事。

無限網路實驗室的人才不好找,可無限移動實驗室的人才挖掘倒是成功了。廣州電信局私下研究行動電話技術的那批人才,絕大部分都給挖了過來,一共有二十一人。而他們加入無限公司的原因有幾點:一是無限公司的報酬高;二是無限移動實驗室以後要成立單獨的子公司,這讓他們有一種創業感,而且也不像國有企業那樣受到很多的限制,發展比較自由;三是張少傑的無限公司要研究開發的是第二代的移動通訊技術――數字移動通訊技術,而不是國外以及開發很多年的模擬移動通訊,這讓他們又一種創新的感覺,而不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走;至於其它方面的原因,就是郭為這個公關經理的功勞了,張少傑給李夢欣這個任務後,李夢欣又交由身為公關經理的郭為來負責,結果郭為很完美的完成了他到無限科技企業以後的第一項重大業績。

既然人才找到了,實驗室當然也就要建立起來,可要建立兩個實驗室,即使是小型的,公司這時的地盤也肯定不夠用了,顯得十分擁擠。張少傑只得讓李夢欣在中關村租用了一個剛建功完成的四層總面積一萬平方米的辦公樓,作為公司總部的新地盤。其實張少傑更願意買個地皮自己建樓,只不過這時北京市的地皮還不允許自由買賣,只能租用,除非你是國有企業。要到1989年實行“房地合一”的產權登記制度,即把土地及地上建築物合二為一,將過去的土地使用權證與房屋所有權證合一發放為《房地產證》後,才可以自由買賣地皮。

11月15日,“無限移動”、“無限網路”兩個實驗室總算是正式成立了,大量的實驗室所需要的裝置儀器,也從深圳或者透過香港分公司在國外陸續購買了進來。

而在兩個實驗室成立的同時,無限科技也在深圳建立了分部,建立了生產和銷售點。wish i型和wish ii型多功能漢卡套件的繁體版本,也由深圳分部生產,以提供給香港分公司在香港和臺灣等地區進行推廣銷售。香港分公司隨後同時銷售的,還有在11月20日釋出的bdwin繁體版軟體。此外,公司還創造出了一套廣告語:“無限科技,無限可能”、“無限娛樂,無限歡樂”、“無限移動,無限通訊”、“無限網路,無限互聯”等等,將來會應用到總公司和子公司的宣傳當中去。

順風產品包裝廠和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的問題,也在這段時間裡,也以不同的方向發展著。

首先順風產品包裝廠,正式升級為順風產品包裝公司。將主要進行中高檔紙製包裝的印刷生產,而原先的低檔黃紙箱包裝產品將逐步縮小產量,同時公司還將給客戶提供包裝的設計。並且小霸王公司和無限科技企業產品的紙製外殼包裝,也由順風產品包裝公司負責。

順風包裝廠淡出了原先的黃紙箱市場的事情,讓那些後來建立的小紙箱廠以為自己的競爭策略取得了勝利。而順風包裝廠市場策略的改變,也讓那些小紙箱廠,直接面對廣州印刷廠這個國有企業來,雙方開始“短兵相接”來。那些小紙箱廠們叫囂著如同把順風包裝廠“趕出”市場一樣,也要把廣州印刷廠給擠出市場之外,進行了一陣更加嚴酷的惡性競爭。

這下廣州印刷廠可不幹了,原先還有順風包裝廠在兩者之間作為屏障,廣州印刷廠還感受不到多大的惡性競爭,這下直接面對這些惡性競爭後他們坐不住了。結果一個星期後,廣東省和深圳都下臺了一個防止惡性競爭、穩定市場價格的紅頭文件,而對於那些進行惡性競爭的企業和個人,將會處以高額罰款。這下那群小紙箱廠懵了,他們中的很多直接被處以了高額罰款,加上前段時間惡性競爭根本沒有利潤甚至虧本,讓他們小廠子沒過多久就紛紛倒閉。

於是乎,深圳乃至廣東省等地的產品包裝市場,低檔黃紙箱包裝市場由廣州印刷廠這個國有企業佔有了大多數,而中高檔紙製包裝市場,則是由已經順風產品包裝公司霸佔。這場產品包裝市場的競爭,也暫時告以落幕。

那麼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方面呢?那裡可沒有那麼順利和富有戲劇性。

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已經僱傭了一個律師團隊,把那家仿製盜版小霸王公司專利產品的公司,給告到了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因為小霸王公司有大量專利和核心技術在手,所以在法院上一直佔有主動權。但又由於目前的這個專利法還有很多法律上的漏洞,所以被告那方也是毫不退讓。不過因為受到打官司的困擾,那家小公司也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生產上,所以仿製盜版產品的數量得到了控制。同時因為小霸王公司的控告,讓其它原本有計劃做這方面產品的公司,也停止了動作,處於了觀望狀態。

小霸王公司的這個控告引起了國內不少經濟界、法律界等專家學者,還有一些擁有創新能力的公司企業的注意,因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例圍繞專利法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案,特別是那些制訂專利法的專家們更是跑到了深圳,要求參加旁聽。

引起這樣的效果,倒是讓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間接的免費宣傳了一通,不過也拉長了法院的審判時間。本來那時法院的審判效率就不高,大多都需要很長時間,這樣一起引起社會關注的、又是第一例這種型別的官司,那些法官們審批時自然非常的小心謹慎。於是法庭開了一場又一場,雙方也不斷的提供證據和言辭,果然陷入了拉鋸戰。看來沒有幾個月,是得不到最終結果的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這樣的結果,張少傑早就預料到了,而且也無可奈何。不過這場官司也至少穩定了小霸王遊戲機的市場,甚至因為這場變相的宣傳,還略微提高了小霸王遊戲機和小霸王電腦學習機的銷售量,這倒是意料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