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從挽救長孫皇后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0318 走漏風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18 走漏風聲

當陳景恪知道朝廷科舉新政的全盤計劃之後,反而皺起了眉頭。

武舒看出他態度不對,問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陳景恪就把自己計劃的科舉制度說了一遍,道:“我計劃裡有很重要的一條,非進士出身不得入閣為相,以此來確立科舉的正途地位。”

“否則,部堂高官和宰相一樣會被高門大戶壟斷,我們費那麼大力氣建立科舉制,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武舒不禁搖頭道:“您的想法是好的,可如果真加上這句話,恐怕推行新政的阻力會大增。”

“有些事情是不能急的,需要一步一步達成目標。而且必須進士出身才能為相,就一定好嗎?”

陳景恪愣了一下,問道:“你有什麼想法,來說說。”

武舒見他沒有生氣而是向自己請教,心中松了口氣的同時也很是開心。

之前陳景恪嘴上說,讓她當智囊查漏補缺之類的。可婚後他能不能真的做到呢?這誰都沒有辦法保證。

現在她當面反駁他的計劃,他沒有生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訊號,說明他是真的這麼想的且願意這麼做。

想到這裡,她衝他露出一個甜美的笑容。

陳景恪有些懵懂,談正事兒呢你怎麼突然色誘我啊,再說這日子也不對呀。難道是故意試探我?一定是這樣。

於是他板著臉道:“這是想幹啥,好好說話。”

武舒掩嘴輕笑道:“是,我的真人。”

笑過之後,她正色道:“我記得您以前說過,科舉會造成一些惡果。比如重文輕武,大家只羨慕科舉進士而輕視軍功,對國家來說並非好事。”

“說句您不喜歡聽的,我豁出命去不要在戰場上廝殺是為了什麼?還不是封妻廕子,讓子孫能有個更高的起點。”

“憑什麼我在戰場上立功,我的後人還要和普通人處在一個起點?這公平嗎?”

“且士族、勳貴對國家難道就沒有一點好處嗎?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比任何人都希望國家穩固長存,這樣才能更好的保住自己的地位。”

陳景恪辯解道:“可是他們也不能把路堵死吧?”

武舒說道:“對,問題就在於此。以前的權貴太喜歡吃獨食,自己上了高位就試圖把路堵死。”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士族和勳貴,而是打通這條晉升渠道,給後來者上進的機會,科舉的作用就在於此。”

陳景恪不禁點頭,可馬上又覺得不對,道:“勳貴和士族人脈更廣,升遷更加簡單。”

“如果他們勾連在一起,就能堵塞科舉出身的官吏的晉升渠道。豈不是又會變成九品中正制一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武舒抿了抿嘴角,無奈的道:“您真是太幼……嗯,您太理想化了。”

“就算非進士不能入閣為相,能當上宰相的又有幾個會是普通人?同樣參加科舉,宰相的兒子和普通人能一樣嗎?”

陳景恪爭辯道:“那也比沒有機會強啊。”

武舒撫了撫額頭,以前她就知道自家真人最同情下面的人,對士族勳貴有著莫名的仇恨和輕視。現在才知道,他竟然有如此幼稚的一面。

不過……這樣的他很可愛呢。理想化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如果沒有那些逆流而上的理想者,這個世界豈會有這麼多美好。

他願意理想化就讓他這樣去做好了,就讓我來當那個把他拉入現實的‘惡人’好了。

這不正是他希望我做的事情嗎。

想到這裡本來有些無奈的她忽然就變得開心起來,道:“宰相統管一國之事務,又豈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擔任的?”

“哪一個高官不是從小就開始培養,在各個職位週轉四五十年才能學成。”

“那些考了二三十年,三四十歲才考中進士的人,他們有那個能力掌管國家嗎?您放心把國家交給這樣的人嗎?”

陳景恪不服氣的道:“參加科舉的人多了,總會有天才的。”

武舒反問道:“這和撞大運有什麼區別呢?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想必起撞大運,系統培養人才更可靠,不是嗎?”

陳景恪終於啞口無言,沒想到自己設想的完美辦法,竟然有如此多的不足之處,他不禁露出沮喪之色。

武舒生怕打擊太過,連忙安慰道:“其實您的科舉計劃已經很好了,否則聖人也不會在全國推行……就是有點理想化而已,不算什麼大問題。”

陳景恪嘆了口氣,道:“不用安慰我,我沒那麼脆弱。只是有些失望,真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了嗎?”

武舒想了想道:“為什麼不採用折中之法呢,宰相和部堂一半用勳貴,一半用科舉出身的官吏,然後讓他們各憑本事競爭。”

陳景恪搖頭道:“如此一來黨爭就會變得非常激烈,甚至在內爭中耗盡國家的最後一分元氣。”

武舒道:“黨爭什麼時候不激烈過?就算現在也沒有消停啊。如何處理黨爭平衡各派利益,那是聖人的事情,您操這個心做什麼?”

“啪。”陳景恪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著啊,我又不是……咳,操這個心幹嘛。”

“上面那位有能力了,給他一群野心家也能把國家治理的蒸蒸日上。沒能力了,給他一群賢臣良將也沒用。”

武舒見他想通了,也很開心,笑道:“就是如此呀,不過這話您可不能亂說,傳出去了可不好。”

“我知道。”陳景恪抓住她的手,親了親道:“哎,真是我的賢內助呀。”

……

皇宮。

李世民笑道:“你說陳景恪看到朝廷的科舉新政和他寫的不一樣,會是什麼表情?”

長孫無垢白了他一眼,但隨即也笑道:“肯定會備受打擊,怎麼和他的計劃不一樣。”

李世民道:“陳家確實能人輩出,但治國不比其他,比起天賦更看重經驗。從這些策略就能看出,他們家的長輩都缺少治國的經驗。”

長孫無垢認同的道:“確實如此,很多策略看起來非常完善,仔細揣摩就會發現過於理想化了,學政、科舉、醫療都是如此。”

“但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理想化,才會不計較自家得失,最後都便宜了您。”

“嘿嘿……”李世民得意的笑了起來。

長孫無垢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好奇心佔據了上風,道:“這盤棋您準備怎麼收場?”

李世民捋須道:“分而治之。”

長孫無垢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過了一會兒瞭然道:“果然,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李世民頷首道:“士族雖然可惡,然數百年來他們都是國之柱石,擁有大量的人才和豐富的治國經驗。”

“把他們全部滅掉雖然能消我心頭之恨,然於國不利。分而劃之,願意臣服朝廷的就留著,不願意臣服的就讓他們消失,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就在這時,任封過來小心翼翼的道:“聖人,盧國公在外求見。”

……

得到了勳貴們的支援,朝廷的新政推行的非常順利。原本有些停滯的學政體系建設,進度也重新拉了起來。

而之前設定重重障礙,阻撓學政體系推進的許多官員,紛紛被清算。有後臺的脫層皮還能保全自己,沒後臺的統統被以各種理由拿下。

毫無疑問,這其中和士族有瓜葛的佔大多數。

士族之間也出現了分歧,有人認為朝廷勢大不應該硬碰硬,也有人認為士族的榮耀不容褻瀆。

就在雙方爭執不休的時候,一個訊息傳來。

世封刺史。

皇帝很可能用世封刺史說服了勳貴們,且消息來源可靠。士族猶如抓到小尾巴一般,那叫一個興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很快一個流言傳揚開來:朝廷以世封刺史為代價換取了勳貴們的支援,皇帝瘋了,不久國家就要大亂。

此訊息一出,引起的震動比新政還大。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後果,寧願不要新政,也不能世封刺史啊。

倒也不是沒有人懷疑過真假,可流言傳的有鼻子有眼。關鍵皇帝是有過前科的,那次被群臣給阻止了,誰知道他還不會再發瘋。

有人試探著給皇帝上了奏摺,希望能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但所有奏摺通通留中不發。

這下問題就更大發了,皇帝直接否認那就說明是有人傳謠,留中不發就說明此事大機率是真的。

一時間國朝震動,奏摺猶如雪花一般飛向宮中,在宮外請願的百姓也日漸增多。

大家不敢直接罵皇帝,紛紛把槍口對準了勳貴們。

就是你們這些奸臣蠱惑聖人,簡直禍國殃民罪不可恕。勳貴們的聲譽急轉直下,偷偷往他們家裡丟臭雞蛋爛菜葉的多不勝數。

一度發展到,有勳貴上街被人當眾砸臭雞蛋之事。

於是勳貴們也不願意了,紛紛上奏要求嚴懲惡徒還他們聲譽。

李世民大怒,道:“勳貴皆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就算說天下有他們一份也不為過,豈是爾等可以羞辱?再有犯者嚴懲不貸。”

“譁。”朝堂頓時一片譁然。

天下有勳貴的一份兒?這話都說出來了,看來世封刺史是真的了。

群臣紛紛跪叩請求皇帝收回成命,此乃取禍之道,萬不可行啊。

李世民似乎惱羞成怒,甩袖而去。

他這一走不要緊,下面就全炸鍋了。官吏們全豁出去了,指著勳貴們就是一通勐噴。

有些暴躁的哪受得了這個氣,拎著拳頭就準備上去講道理,比如尉遲恭。

不過他剛動就被眼疾手快的程咬金給攔住,拉著他就從一旁擠出大殿逃離了是非之地。

和他們作出同樣選擇的人還有很多,總之不一會兒勳貴們就全離開了。只留下普通官吏,義憤填膺的表示,不把此事阻止誓不罷休。

出宮的路上,尉遲恭不滿的道:“你拉著我做什麼,我早就看他們不爽了。”

程咬金說道:“走走走,到叔寶兄那裡再說。”

尉遲恭馬上就知道有重要的事情,也不埋怨了。兩人一起來到胡國公府,在後花園見到了正在餵魚的秦瓊。

程咬金笑道:“叔寶兄不地道啊,一個人在家享福,留兄弟們在外經歷風雨。”

秦瓊因病退隱,反而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急流勇退的效果。

他之前的功勞沒有人能抹殺得了,地位反而變得超然起來。風波吹不到他,有好處誰也不敢忘了他。

就像這次重定封號,他從雜號一步變成三等公。而這次的世封刺史風波,和他毫無關系。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重病退隱,這事兒跟他關系不大。

秦瓊沒有接他的話,而是道:“要說會玩還是景恪,養個魚都能養出花來。”

“這幾尾錦鯉不少人重金求購,尤其是那條黑紅相間的,竟然有人不惜出價百兩黃金。”

尉遲恭也沒客氣,一屁股坐在他對面道:“那你為什麼沒賣?”

秦瓊眼睛一瞪,道:“這種黑紅兩色的錦鯉,全大唐除了紫霄觀就我這裡有一條,這麼可能賣,要賣也要等它產籽繁衍出更多之後才會考慮。”

“嘁。”尉遲恭很是不屑。

錦鯉這東西他家也有,陳景恪著人送來的,被隨手扔在花園的池塘裡就沒管過,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這玩意兒啊。

程咬金在另一邊坐下,道:“說正事。”

秦瓊把魚餌罐放在一邊,道:“我就知道你們兩個到我這裡來必定有事,說吧。”

尉遲恭道:“問他,是他讓來的。”

程咬金點點頭,道:“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文武百官以及天下萬民,能不能接受分封?”

秦瓊表情凝重起來,道:“我想過,縱使是海外之地,也不會那麼容易就被人接受。”

尉遲恭冷笑道:“這種大事豈是他們能左右得了的。”

秦瓊搖搖頭道:“話雖如此,但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儘量不要鬧成那副模樣,否則對我們建設封國不利。”

尉遲恭冷哼一聲沒有再說什麼。

秦瓊又問道:“你可是想到了解決的辦法?”

程咬金點點頭,道:“不知道你們是否還記得景恪說過的‘破窗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