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被曹操出賣,我轉投劉備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儒道墨法不足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儒道墨法不足論

墨子本人也是天縱奇才,不僅擁有極為強大的感染力和思想水平。

在科學和技術方面也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在力學、數學、光學等種種學科都創下曠古爍今的成就。

而且還是一位天才機械設計師。

研發了許多用來攻城或守城的器械,外加許多生產所用的器械。

就連被譽為工匠鼻祖的魯班都略遜一籌。

後世的墨家之所以衰退,除了皇帝出於統治穩定性予以打壓之外。

更大的原因還是墨翟對墨家的意義實在太大。

隨著墨翟的去世,墨家也再無人能重現當年的盛況。

要知道,墨翟可是能靠個人魅力,便引得大量各行業的俊才不計代價的追隨墨子,共同為了理想而獻出一切。

但徐風越聽越不對勁,怎麼感覺對方好像是在強行套近乎,拉家常,找共同點?

誰知道錢易果然直接說道:

“長老希望鴻羽先生能加入我墨家,揚我墨家學說,並助我墨家學說成為顯學。”

徐風不用思索,便直接準備開口拒絕對方。

這時一旁的雜家呂方,顯得卻是更加著急。

“鴻羽先生不必急著回覆,不如再考慮一下我們雜家?”

“自鴻羽先生出山以來,所用政法皆不拘一格。”

“兼儒墨,合名法,百家之道無不貫通。”

“此正是我雜家的同道中人。”

雜家代表人物,便是秦國權相呂不韋。

流派最大的特點便是不侷限於一家之言,而是從百家之中提取精華。

融合各家長處與特點,統合而成雜家。

“我門中眾長老一致公認,先生才是繼承我雜家真意之人。”

“若是先生願意,不必加入雜家,只須扶持我雜家成為顯學,傳揚後世。”

“我雜家五千弟子,願出山相助先生匡扶天下,一展抱負!”

五千弟子,那就是五千名接受過教育的精英人才。

哪怕不算雜家擁有的財力、人脈、權力。

就單純算上這五千名接受過教育的人才,就足以令天下任何諸侯眼紅不已。

之前徐風也再三理解了在古代,一個會認字讀書,學過不少知識的,還有思想的文化人是多麼珍貴的存在。

看著徐風頗為意動,錢易也是心裡一慌,直接把自己最後的底牌丟了出來。

“先生請我聽我說。”

“我墨家長老們已思慮再三,墨家鉅子之位已空懸百年之久。”

“若是先生願加入墨家,率領墨家恢復太平治世。我墨家諸流派願奉先生為本代鉅子。”

這時,就連徐風也頗為動容。

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王霸之氣,路人一見便要納首便拜,封其為主。

要知道,墨家雖然經過數百年的打壓,聲勢絕對比不上當年鼎盛時期。

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墨家傳人雖然不顯於世,但對其學說有認可的人也不在少數。

至少錢易對自己所下過的政令如數家珍,對於自己拿出的各種發明也是瞭如指掌。

顯然新野城中的墨家眼線不少,甚至可能自己視若珍寶的那些匠人裡面,就有不少墨家學說的擁簇者。

要知道,加入墨家最多的兩種人,便是遊俠和匠人。

當年墨家遊俠縱橫天下,除暴安良,抱打不平,可謂是名冠天下。

而墨子本人也是工匠祖師,崇拜其技術的匠人不在少數。

其留下的傳人,對於工匠發明的能力,自然也不會太差。

但很快徐風便冷靜了下來。

雖然他看的出來,錢易並不是信口胡說。

他此來之前,估計門中長老已經和他交過實底。

但擔任墨家之主,帶來的權力和利益固然不小。

可相應需要擔負的責任卻也並不輕鬆。

要知道,成為鉅子之後想讓大部分追隨者信服,就必須全盤遵守墨家的學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兼愛也許還好說,但非攻,可就難為壞徐風了。

仁愛大義,的確有助於攻取天下,但那也只是輔助作用。

若是沒有強而有力的槍桿子作為輔助,只有筆桿子根本沒辦法攻略天下。

因此徐風片刻後便徹底想明白了,並做出了自己的抉擇。

就在呂方一臉絕望,以為徐風被錢易給出的條件所吸引之時。

徐風卻是緩緩開口道:

“多謝貴派的好意,我雖然對墨家不少學說頗為認同,對於墨子本人更是欽佩之至。”

“但我輔左新野劉皇叔,乃欲匡正天下,總齊四海。其中不免夾雜王霸之學,豈能獨尊墨術,重蹈獨尊儒家之覆轍。”

實際上,天下根本沒有完美無缺的學說。

任何學說哪怕再先進,也總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也需要考量是否要因時因地的產生變化。

獨尊儒術,相當於全盤接受了儒家的缺點。

而獨尊墨家,自然也等於將墨家的缺點無限放大。

呂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鴻羽先生莫非是準備與我雜家合作?”

“不,雜家學說的確與我的主張有相同之處。”徐風搖搖頭,說道:

“雜家之長在於融合百家精華。”

“但雜家之短,便是雜家並沒有核心思想,只片面的提取百家的特點。”

“而且只是繼承,並沒有發揚,因此也難以跳脫出原有的限制,在他們的基礎上另有突破。”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呂方、錢易兩人能被委以重任,自然都是他們所在學派的精銳弟子。

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學派的掌舵人。

他們平日裡對於自己所學的學說,自然是也產生過不少疑惑。

也都或多或少的察覺出自己學說的不足之處。

但他們卻也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沒辦法跳脫自身的侷限,尋找到更好更合適的道路。

如今看到徐風侃侃而談,輕易指出各家學說的優劣弊端,不由得讓兩人暫時放下爭執,用期待的眼神看向徐風。

“先生不肯用墨家,也不肯用雜家。平時對儒家法家等諸子百家之學,皆是一視同仁。”

“弟子新來問道,不知前路為何,還望先生賜教。”

兩人此時終於對徐風信服,用後輩向前輩請教學問的態度,恭敬的向徐風請教。

“我欲建立的學說,將不限於一家之學,不再受門戶侷限。”

“以天地為師,以百家為用,以自然為器,以萬物為理。洞察陰陽,窮盡宇宙,世間一切,盡在其中。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若通此學,儒道墨法不足論,唯求一理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