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九章 最熱鬧的年(六千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八十九章 最熱鬧的年(六千字)

許家院子裡掛著紅彤彤的大燈籠,那燈籠裡面扯了個六十瓦的燈泡。

塑膠棚、園杖子上頭,還扯著各色的串燈。

過年了嘛,要的就是這個氣氛。

如今日子也過好了,不差這幾天的電費,一家團圓的好日子,自然是怎麼熱鬧怎麼來。

這麼多燈,院子裡亮堂得很,就算孩子們不打燈籠也沒事兒。

不過這些孩子閒不住,哪可能就乖乖在院子裡玩啊?

街坊鄰居家的孩子過來吆喝一聲,這些孩子就呼啦出去一大片,滿大街蹦躂,打出熘滑。

許海源領著弟弟妹妹,跑去蘇家轉一圈。

許瑾萍、許瑾慧倆人,打算幫姥娘姥爺包會兒餃子。

反正家裡人多,不差她倆,有時間正好過來陪陪姥爺姥娘,省得他們寂寞。

蘇家老兩口見到外孫、外孫女來,高興地不得了,把家裡好吃的全都端出來,隨便孩子們吃。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不缺吃的,許家更不用說。

老兩口買的、許世彥分的、親戚朋友送的、許世先幾個拿回來的,多的是。

蘋果橘子梨啥的就直接成筐成箱的擺在外屋,孩子們想吃啥就自己去拿。

不過孩子們還是很給面子,抓一把松子嗑,再不然就啃個還帶著點兒冰碴的凍梨。

蘇維忠抓了好幾把糖果,都塞到許海清的大衣兜裡。

“帶回去慢慢吃,你媽要是嫌乎你,你就跟她說,是我給的。”

許海清偷偷瞥了哥哥姐姐兩眼,這才笑眯眯的朝著姥爺點點頭,心滿意足拍了拍大衣兜。

心裡在盤算著,回家就把糖藏起來,不能被老媽發現。

許瑾萍早就瞅見弟弟的小動作了,只是大過年懶得跟他計較而已。

“姥,我來幫你包餃子。”

倆女孩脫了大衣、摘下圍巾帽子,直接去洗手,坐到炕沿前,幫忙包餃子。

許瑾萍擀皮兒包餃子都行,幹活那叫一個麻熘快。

就見她一手擀麵杖一手面劑子,都沒見到怎麼擀的,餃子皮兒就出來了。

沒過多會兒,她跟前兒就一堆餃子皮兒。於是停下擀麵杖,開始包餃子。

東北人包餃子多數愛用骨頭匙,一般都是牛肋骨磨製而成,前端圓的,用起來比快子方便。

就見到許瑾萍左手上攤著一個餃子皮,右手用骨匙挖一坨肉餡兒放到餃子皮裡,然後雙手一抓一捏,餃子就包出來了。

許海清那邊兒啃了個凍梨的工夫,他姐這邊已經連擀皮兒帶包的整出來小半蓋簾。

許瑾慧雖然沒姐姐幹活那麼麻利,但也算不錯了,包出來的餃子小巧秀氣,也挺好看。

“咱萍萍這一手活啊,可真是不得了,現在這些女孩子裡頭,也是拔尖兒的。”

韓彩娥瞧著倆外孫女,笑的可開心了。

“慧慧也挺厲害,這才多大的,燒火做飯啥活都能幹,餃子也包的這麼漂亮。”

有了許瑾萍姐妹倆幫忙,這餃子包的自然快很多,沒多會兒,兩個蓋簾就滿了。

“姥、姥爺,我們先回家啊,等會兒吃完了餃子,我們第一個過來給姥和姥爺拜年。”

快十點了,幾個孩子惦記家裡頭一會兒煮餃子、放鞭炮。

反正餃子也包的差不多了,趕緊跟蘇維忠夫妻說一聲,穿戴好就往家跑。

蘇家跟許家離著也就一里多地,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根本不費力氣,一路打著出熘滑,沒幾分鐘就到家了。

回到家裡一看,這邊的餃子剛包完,正收拾呢。

包好的餃子,一蓋簾一蓋簾端到外面棚子裡放著,面板、盆、菜刀啥的也都拿走。

然後周桂蘭拿著雞毛撣子,把炕上的白麵掃掉。

“別說啊,這個炕革啊,就是好,你看這多滑熘?掃東西也容易。

要不說如今這條件是越來越好了。

以前家裡頭都是鋪炕蓆,有點兒灰啊、土的,全都藏炕蓆縫兒去了。

那炕蓆磨衣裳,好好的衣服,屁股上先磨破了。

後來用那個纖維板刷油漆,新的時候還行,舊了油漆一掉,哎呀,也是剌人。”

周桂蘭一邊掃炕,一邊唸叨。

炕革,是東北人繼炕蓆、纖維板之後,用來鋪炕的新物件兒。

商店裡有賣,多數都是一米八寬,一大卷一大卷的立在那兒,按米賣。

根據質量和薄厚不同,從十幾塊錢到三十幾塊錢一米。

這東西比炕蓆、纖維板好,表面光滑,上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桉,色彩鮮豔花紋精美。

應該說除了貴,沒別的毛病。

這東西剛流行過來沒多久,年前周桂蘭聽人家說,炕革好,就去商店買了好幾塊回來,把家裡這幾鋪炕的纖維板都換下去了。

“嗯呢,是挺好的,縣裡頭還有地革。

有的人家裡水泥地上鋪一塊兒,進門就換拖鞋,也挺好的。”

陳春玲剛把餃子端出去,回屋聽見婆婆這話,就笑道。

“這話咋說的來著?叫時代進步了。

如今這日子啊,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擱我們年輕那會兒,哪能想到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啊?”

估計是過年的緣故,周桂蘭格外感慨。

餃子包完,屋裡收拾乾淨。

大家或是坐炕上或是坐凳子上,都盯著電視看小品相聲,時不時就被演員抖出來的包袱逗得鬨堂大笑。

十點半,蘇安瑛去燒火,不到十一點,東西兩口大鍋的水都開了。

周桂蘭吆喝一聲,幾個媳婦趕緊去廚房煮餃子。

另一邊,許世先領著四個弟弟,還有家裡這些孩子,出去擺天地桌、發紙、放炮。

院子裡頓時就熱鬧起來,各種動靜都有。

鞭炮的噼啪聲、煙花在空中炸響的動靜,還有孩子們時不時的驚呼聲。

許成厚跟楚瑄淮沒出去,倆人坐在炕頭上喝著茶水。

聽著外面各種聲音,看著窗外飛起的煙花,倆老頭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真好,過日子啊,就得這樣,家裡人多,才有滋味兒。”

楚瑄淮忍不住,也感慨了一句。

“是啊,人這一輩子圖啥?不就是圖個子孫後代麼?

看著兒孫們都過得興旺,也就沒啥心思了。”

放鞭炮、煮餃子、闔家團圓過新年。

熱氣騰騰,帶著香氣的餃子擺滿桌,家裡男女老少的臉上都是幸福喜悅的笑容,。

大家子人就這樣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著餃子。

孩子們摩拳擦掌,暗搓搓的藏著小心思,都盼著能多吃著幾個錢。

不管誰吃著了,肯定會大喊一聲,“錢,錢。”

那得瑟勁兒就別提了,恨不得原地蹦八圈兒。

其他人則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著吃出錢的人,然後低頭努力吃,也想吃出個錢來。

孩子們這麼比著吃,不知不覺就吃了一盤子。

大人一看,不行,萬一吃撐了怎麼辦?趕緊勸著,不讓再吃了。

吃完了餃子收拾下去,時間也就差不多了。

當十二點的鐘聲響起,許海波領著弟弟妹妹們,十二個孩子跪在地上一大片,齊齊磕頭給爺爺奶奶拜年。

“爺爺奶奶新年好,祝爺爺奶奶福壽綿長、平安康泰。”

許成厚老兩口高興得不得了,忙從兜裡掏出一大疊紅包來,挨個兒給。

孩子們齊聲謝過爺爺奶奶,然後從地上起來,歡天喜地領了紅包,跑到一邊去。

許海源領著弟弟妹妹,再次跪下,給楚瑄淮磕頭。

“師公過年好,祝師公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楚瑄淮高興地合不攏嘴,趕緊招呼孩子們都起來,給四個孩子都發了大紅包。

那邊,從許世先開始,兄弟五個也是輪班給孩子們派紅包。

如今日子過好了,家裡就這幾個孩子,每人給個五塊十塊的紅包,哄著孩子們一樂兒。

這是孩子們最高興地時候,一個個恨不得蹦到天上去。

紅包到手,趕緊都揣到懷裡,稀罕的不行。

許海源領著弟弟妹妹出門,直奔蘇維忠那頭,給姥娘姥爺拜年去。

電視裡,春晚壓軸的節目已經完事兒,後面沒啥精彩內容了。

許海波幾個就喊著,誰要玩撲克。

熊孩子們過年都挺興奮,再者下午睡了一覺,這會兒都精神著呢,於是就拿著撲克跑到西屋玩去了。

許世先等人也沒啥睏意,乾脆搬出來麻將,男人一桌女人一桌,正好打幾圈麻將也挺好。

“爹,你要不要來玩兩把?”許世祥故意招呼炕上的許成厚。

“得,你們自己玩兒吧,我都多少年不摸這些東西了。”

許成厚擺擺手,自打從寬甸搬到撫松,他就戒了賭。

這些年不管是麻將、紙牌、撲克、牌九,都半點兒不沾了。

“嗯,你爹玩牌的時候,還沒你們呢。

別看你爹歲數大了,他要是真跟你們玩,把你們五個綁一塊兒也不夠用。”

周桂蘭在那邊笑呵呵的說道。

“咱家還在寬甸那時候,你爹一到冬天就出去耍錢,有時候一兩個月不回來。

臨近年根兒了,家裡啥啥沒有,你爹回來我就跟他發脾氣。

他也不生氣,笑呵呵就走了。

三五天回來,又是魚又是肉,雞蛋啊、布匹啊,連揹帶扛的劃拉回家一大堆,年貨就齊了,那都是他贏的。”

周桂蘭沒忍住,唸叨起早年間的事情。

許成厚這人年輕的時候愛玩,那真是好賭如命,經常一出去就好長時間,什麼時候錢沒了才回家。

那年月寬甸那邊都是如此,一到冬天就各地方都有局,誰家擺局都得抽紅,管著這些耍錢的吃喝。

輸了不用說,贏了的也很少能拿回家錢。

一般都是出錢讓人家置辦好酒好肉,一頓吃喝就造沒了。

耍錢沒有發家的,但許成厚要是想贏點兒錢,給家裡買年貨,還真是不難。

要是說起來呢,許成厚這人也是有些本事的。

哪怕是許家敗落了之後,他販豬鬃、開粉坊、開織坊,做過不少買賣呢,也掙了些錢。

可是再掙錢也沒用,架不住周圍都是耍錢鬼。

那些人一看許成厚有錢了,就想辦法把許成厚圈弄走,幾個月之後,啥錢也沒了。

好歹是搬到撫松來,周圍沒那個環境,也沒那些耍錢鬼影響。

再加上歲數逐漸大了,家裡孩子多,許成厚也知道該好好過日子。

這才斷了耍錢的心思,本本分分過日子。

“你看,都過去多少年的事兒了,這時候還提?

得虧孫子們都去西屋了,要不然我這老臉往哪兒擱?”

許成厚聽了老妻的話,也不惱,只笑呵呵慢悠悠的說道。

許世先等人聞言哈哈笑起來,這一篇兒也就算揭過了。

老兩口歲數大,熬不了太晚,於是去東屋裡間休息。

楚瑄淮更熬不得夜,所以許世彥兩口子沒打麻將,而是扶著楚瑄淮回自家去。

安頓好楚瑄淮,又往鍋爐裡添了不少煤,幾鋪炕也都再燒點兒火,再檢查一下各處有沒有啥異常。

誰都知道,他家每到過年都在爹媽那頭,就怕有人摸進來順走點兒啥。

賴皮鬼每到過年都不在家,跑到深山老林去呆著。

主要是家裡人太多,尤其是除夕晚上鞭炮聲太吵。

那小家夥喜靜,太吵鬧了它嫌,所以一到過年就躲出去,過一陣子才回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點來鍾,許海源幾個先回來,接著許海波等人也都過來。

大家夥兒也不用脫衣服,就這麼囫圇個兒睡下。

一覺睡到天亮,趕緊起來去許成厚那邊吃早飯。

初一早晨,那肯定還是吃餃子。

吃過了飯,先是街坊鄰居都轉一圈拜年,接著去韓家,然後許海源領著弟弟妹妹再去郭守業那兒。

參業公司去年效益很不錯,工人們都忙活了一年,到這時候也該好好放鬆一下。

大年初一上午,參場秧歌隊的人,就在公司大院、高中、小學等地方扭秧歌表演。

如今日子好了,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這電影也就沒啥人看了,所以今年也就沒再包場電影院。

但是這扭秧歌,一年也就這一回。

所以參業公司那頭,不管男女老少,都從家裡出來,跑到大街上看扭秧歌。

就連東崗鎮這頭,也有好多人過去湊熱鬧,那場面就別提了,人山人海的老壯觀了。

除了扭秧歌,參業公司在參場小學東邊空地、公司大樓前面、保健品廠門口等地,都弄了冰凋雪凋。

尤其是小學東頭那一大片空地上,各色各樣的冰凋雪凋得有幾十個。

這一片扯了好多燈,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晚間,燈光亮起,也是格外漂亮,都不用去松江河看冰燈了。

參場小學北面也有大片空地,那頭則是修了雪長城,一端是臺階,另一端是長長的斜坡。

那斜坡可是孩子們玩樂的最好的地方。

弄個小爬犁,從上面一下子就出熘下去,能出熘老遠。

有的孩子沒爬犁,索性找塊塑料布或者紙殼子墊著,也能滑下去,照樣玩的挺高興。

而小學操場,從寒假一開始,就弄了個滑冰場。

參場小學的體育老師,寒假裡教孩子們滑冰。

許海清這一冬天就沒閒著,上午去滑冰,下午學唱歌跳舞啥的。

過年期間老師不教學生了,滑冰場開放,周圍的孩子可算撈著了,穿著自制的冰鞋,玩的那叫一個歡。

初一晚上,公司大樓這邊燃放煙花。

周圍的住戶、廠子的工人,都聚在周圍,仰著頭看煙花。

還有些人懶得來擠,就在自家院子裡看。

這些煙花,可不是三十晚上各家放的那些。

這都是找地方專門定製的,煙花飛的高,炸開會呈現各種圖桉,特別漂亮。

晚間,許世彥等人也都來看煙花了。

瞧著天空裡炸開那些五顏六色、鮮豔美麗的煙花,周圍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驚呼。

“這半個來鐘頭的煙花,得花不少錢吧?”

蘇安瑛站在許世彥身邊,仰頭看著天空炸開如花朵一般美麗的煙花,隨口問許世彥。

“嗯,得十幾萬呢。過年嘛,就圖一個樂兒。

大家夥兒忙忙叨叨這一年了,整點兒新鮮的讓他們也都放鬆放鬆。”

許世彥笑了,伸手把媳婦摟過來,倆人靠在一起,仰頭看著煙花。

“這個掙錢吧,需要算計,怎麼樣才能掙更多。

花錢不用,怎麼花著舒服就怎麼花,只要大家夥兒高興,這錢花的就值。”

初一就這麼熱熱鬧鬧的過去,初二韓立偉帶著許世琴還有倆孩子回來。

這一大家子湊齊了,拍全家福、烤全羊、涮鍋子,熱熱鬧鬧又是一天。

到了初三,許世先等人都得陪著媳婦回孃家,這一大家子人團聚了六七天,也該各幹各的。

許成厚老兩口,給兒子們預備了不少東西,豬肉、雞、大鵝,蘿蔔白菜,過年炸的那些零食、皮凍等等,每家都不老少。

“哎呀,爹、媽,我們家裡也都有。

這些還是留著給二老吃吧,真不用給我們。”

許世先幾個一看,這還了得?老爹老媽這是打算把家裡搬空了吧?那可不行。

“你倆住樓,老四住的是單位公房,沒菜園子。

別以為我不知道啊,你們那是吃一口東西都得買。

這些蘿蔔白菜都是你爹種的,年前特意從地窖裡起出來,挑好的留給你們。

回去先吃這些,那些幹豆角、幹茄子、蕨菜、猴子腿兒啥的能放的住,留著開春沒菜吃的時候再拿出來。”

許成厚和周桂蘭不由分說,直接把東西塞到了許世先、許世德、許世祥三家的車後備箱裡。

來的時候,後備箱裝了不少給爹媽的東西,回去的時候,爹媽又給他們把後備箱塞滿。

這裡面,承載的絕不是食物那麼簡單,而是老人對兒孫的呵護疼愛之心。

“爹、媽,那我們就走了啊,二老多保重,回頭有啥事兒就打電話。

我們幾個現在也都有車,回來方便。”

這哥幾個都升官兒了嘛,夠級別配車,如今這年月管的不嚴,開車回來也沒事兒。

“老三,那個咱哥幾個勤聯絡著,你這頭有啥事兒呢,記得招呼我們。

爹媽就得你兩口子多費心照顧了,我們離著遠,照看不到。”

許世先回頭,又跟許世彥說了幾句。

“嗯,大哥放心吧。咱爹咱媽體格都挺好,啥事兒也沒有,我和瑛子會好好照顧他們。”許世彥衝著兄弟們點點頭。

就這樣,許家兄弟幾個都開車走了,許世彥和蘇安瑛兩口子,也領著孩子們去了蘇家。

去年蘇安瑛和蘇安芬兩家都在羊城過的年,蘇家沒能聚齊。

今年好,一家子姐妹六個都回來了,蘇家這下子大團圓。

蘇維忠老兩口看著滿屋子的人,高興地合不攏嘴。

連襟幾個湊一塊兒,喝酒、打牌、吹牛皮,反正玩的都挺高興。

正月初四到正月初六,參業公司聯合東崗鎮上,一起舉辦了迎新春文藝演出。

演出在電影院舉行,如今哪還有人看電影啊?電影院早就閒置了,那些座位也都壞了大半無法使用。

電影院不盈利,也沒人修,就這麼扔在那兒沒人管。

東崗鎮這個電影院很大,裡面能容納不少人呢,所以就用作演出場地了。

東崗鎮下屬各村、鎮上各單位、學校,參業公司各廠、單位,全都派了代表來參加演出。

參場小學也選派了節目,而許海清,更是參場小學代表隊挑大樑的那個人,演了好幾個節目。

這小子,跟他們學校的一位老師搭檔,演了一段兒相聲。

別看他人小,上臺了倒是絲毫不怕,跟老師一逗一捧,把底下的人逗得前仰後合哈哈大笑。

後頭,又跟同學們一起大合唱,許海清是在前面領唱的那個。

到最後,這小子還上來,又給來了一段兒快板書,更是引得滿堂彩。

“三哥,我看你應該把海清送出去,專門學學曲藝。

這孩子,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哎幼,你說他咋這麼好玩兒呢。”

楊鈞顯、黃勝利、趙建設等人,都坐在最前面那一排座位上。

看著許海清在臺上表演,楊鈞顯忍不住感嘆道。

“嗯,不急,還是先把書唸完了再說吧。

咱家這條件,說句有點兒狂的話,海清將來就是啥都不幹,也能好吃好喝過一輩子。

孩子有興趣挺好,可不能指著興趣吃飯。

你看那些曲藝演員在臺上挺風光,底下也是吃了多少苦。”

這事情,許世彥早就想過了。

在他看來,就算許海清真是這塊料子,眼下也不能送走去學,他捨不得孩子吃苦。

孩子還小呢,唸書要緊。

將來要是許海清真的就對文藝感興趣,那簡單啊,考個藝校啥的也不難。

眼下不行,只能當興趣培養,主要精力還是得放在學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