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王收集公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

第三百三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

杜大雷熱血沸騰,他摩拳擦掌的表示:“老大,這個任務非我莫屬啊!等過幾年,我們的艦隊有了一定的規模,護衛們都成熟起來,我肯定會率領艦隊直搗東京,來個東京大屠殺,滅了小日本!”

趙子重樂了:“你又胡咧咧了,現在日本的首都根本就不是東京。”

杜大雷覺得很詫異:“現在日本的首都不是東京?那是在哪兒啊?”

趙子重解釋道:“日本現在處於平安時期,首都是平安京,也就是後世的京都。距離大阪不遠。”

杜大雷問道:“老大,平安時期又是什麼玩意?”

“日本的平安年代是從桓武天皇於公元794年(一說784年)遷都京都時始,到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為止的時期。

在奈良朝末期,朝廷與貴族勢力之間的矛盾激化。為了削弱權勢貴族和僧侶的力量,桓武天皇於784年決定從平城京遷都到山城國的長岡,延歷十二年因早良親王怨靈在今日的京都市籌建新都,命名為平安京,希望藉此獲得平安、吉利、安寧與和平。

由於桓武天皇於794年10月25日新都還未竣工之際遷都,故史家常把794年作為平安朝的開始(有的把784年決定遷都的時間作為平安朝的開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杜大雷張大了嘴巴:“原來是這樣啊!那京都現在肯定是很繁華熱鬧了吧?”

趙子重繼續說道:“京都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東距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僅5公里,東、西、北三面有丹波山地、比良山地和貴船山地環繞,市區隨京都盆地向南面大阪灣敞開為巨型口袋形狀。

市區房屋依盆地山坡而建,街道上下起伏,高野川和賀茂川在市區匯合成鴨川向南流入桂川,最後與流入大阪灣的澱川合流,放眼望去,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神殿古廟、皇宮御園分佈在起伏的街道兩側,錯落有序,使京都保持著濃厚的古都風貌。

京都由於地處盆地,氣候數內陸性,四季溫差不大,全年平均氣溫14℃~15℃。是氣候宜人的世界著名的遊覽勝地。

日本8世紀末、9世紀以降的都城平安京,其形制、佈局皆模仿中國唐代的都城長安和洛陽,尤其以對長安城的模仿更為顯著。在整體規劃佈局上仿照當時的唐朝京師長安的東西對稱佈置,而坊市的模數大小則與唐朝東都洛陽類似。

中軸線朱雀大路依照長安的朱雀大街,將平安京分為左京、右京(東側是左京、西側是右京)兩個部分,右京稱作長安,左京稱作洛陽。

平安京的宮城(平安宮)位於京城北部的中央,相當於唐長安城宮城和皇城的結合體,而宮城內的內裹和大極殿則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太極宮)和太極殿。

皇城之外是作為一般官吏、平民居住的都城。全城面積約20平方公里,街道縱橫,對稱相交,是一座棋盤式的美麗城市。由於右京所處的地區多沼澤,因而逐漸荒廢,城市的主要發展集中在左京。貴族住宅區密集於左京北部,貧民則開始居住在超越平安京東限的鴨川川邊,引發了向東擴充套件的趨勢。院政時期,又以流經左京極大路東面的鴨川以東白河為中心,建造了很多寺院和離宮,使得東京更加繁榮,因而日本人總喜愛稱京都為‘洛陽’、‘洛城’。

京都在8世紀就成了日本的首都,直到 19 世紀中葉首都遷到東京。在這約 1200 年中,京都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得到了繁榮昌盛的發展。因此這裡留下了許多耗費時日建造起來的寺院和神社,其中清水寺、二條城等 17 個歷史遺蹟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杜大雷好奇的問道:“老大,你怎麼對日本的事情這麼清楚?你專門研究過啊?”

趙子重點點頭:“是研究過,我在軍隊服役的時候,日本的右翼勢力極為不老實,我們許多的戰友都非常氣憤,‘馬踏東京’就是我們這些軍人的夙願。所以我們都仔細研究過日本的歷史。”

杜大雷看見已經有上百人聚集在了村口,護衛們正在維持秩序,就急忙說道:“老大,等有時間,你再給我講日本的歷史吧。現在我帶著村民們去海邊了,趕緊安排他們上船吧。如果耽誤了時間,今天就不能啟航去臺灣了。”

趙子重點點頭說道:“你去吧,我在這裡看著。我們儘快行動吧。”

杜大雷招呼了一聲,三個小子乖乖的跟著他,往村口走去。

大家一直忙碌到中午,把願意馬上離開的四百多人安排上了五艘商船。

趙子重派出三艘戰船護航,讓郭金韜負責這次運送行動。

他囑咐郭金韜:“老郭,你到了淡水河口,立即告訴鄭德寶,讓他對待這些村民要恩威並施,不能太苛刻了,也不能一味的手軟。

要照顧好他們的生活,但是不能讓這些人閒著,一定要讓他們幹活,修建木屋,盤火坑,然後就找合適的地方,讓他們曬鹽。

你把這些人和糧食、物資卸下來之後,馬上就返回到這裡。我會繼續收集村民,估計怎麼都得弄一千多人吧。”

郭金韜答應下來,對趙子重鄭重的敬個軍禮,然後就登上了戰船。

船隊慢慢地離開了碼頭,向澎湖灣外面行駛。

這時,翟小山走過來說道:

“趙先生,一些村民對我們很有意見,說我們把鐵質的農具,工具,還有鐵鍋之類的鐵器都拋棄了,絕對是太浪費了。他們執意要把這些東西都帶走,您看應該怎麼辦啊?”

趙子重一拍腦門:“我真是糊塗!這些東西不能留下,都帶走吧。現在鐵器是很珍貴的,我怎麼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翟小山點點頭,繼續說道:“泰欽大師在勸說這些村民,他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說還想去其它島嶼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走。”

趙子重馬上表態:“你派兩個小隊跟著他,保護好泰欽大師。然後派船隻送他去周圍的島嶼轉轉,如果有人想跟我們走,就都帶上吧。”

------------ ---------- -------------

三天之後,泰欽又陸續從其它島嶼帶回來了三百多人,這些人都是被海盜們搶劫一空,再也活不下去了的島民。

加上澎湖島上的六百多村民,近一千人聚集在海邊,等待著出發去流求。

趙子重、杜大雷、鮑裡斯忙得不可開交,帶著護衛們給這些人安排食物,維持秩序,幫他們挑揀帶上船的私人物品,把一些粗笨的傢俱都扔了。

有些人不依不饒的,哭鬧著想把這些東西都帶走。泰欽出面好言相勸,有些人聽從了勸告,把傢俱都拋棄了。

還有少部分人依舊不答應,大鬧起來,撒潑打滾的同護衛們糾纏著。

趙子重生氣了,命令護衛們把這些人都狠狠的打了一頓,然後扔出去,讓這些人自生自滅。

泰欽有些於心不忍,對趙子重說道:“趙施主,還是給這些人一次改過的機會吧。他們確實是不對,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他們已經是一無所有了,留在這裡就是死路一條。你就發發慈悲吧,救他們一條性命。”

趙子重鄭重的說道:“泰欽大師,對於不聽命令的人,我們是不會收留的。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他們這個樣子,完全就是自己造成的,我不會心慈手軟的。這些人到了流求,就是不安定因素,我怕他們一有小小的不滿,就會鼓動其他人鬧事。”

泰欽想想說道:“趙施主,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去和他們談談。如果他們悔悟了,願意服從你們的命令,我們就把他們帶走。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只能任其自生自滅了。”

趙子重看看那些在遠處惴惴不安的村民,對泰欽說道:

“大師,你和他們談談吧。我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他們願意服從我們的命令,就帶他們走。要是他們到了船上,還想鬧事的話,我就會把他們扔進海里餵魚!你跟他們說清楚吧。”

泰欽嘆息一聲,去找那些村民了。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後,泰欽回來了。他面色有些不虞,對趙子重說道:

“哎,趙施主,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有些人答應了,可有幾個人,又提出了一大堆條件,灑家都聽不下去了,只能讓這些人自生自滅了吧。”

趙子重冷笑一聲:“大師,人的貪慾是無限的,我們只能救那些願意服從命令的人,其他人就愛莫能助了。”

趙子重命令翟小山,把願意服從命令的人都帶過來,其他人都亂棒打跑,不讓他們在旁邊窺視。

翟小山馬上帶著幾十個護衛衝上去,把願意服從的人挑出來,帶回了海邊。

然後他就下了命令,如狼似虎的護衛們衝上去,把十幾個逗留在臨時營地外面的人打得哭爹喊娘,都逃走了。